画中十哲
娄东画派的十位画家
“画中十哲”指清代娄东画派的十位画家。即董邦达高翔高凤翰李世倬允禧张鹏翀李师中、王延格、陈嘉乐、张士英。
简介
“画中十哲”指清代娄东画派的10位画家。即董邦达高翔高凤翰李世倬张鹏翀李师中、王延格、陈嘉乐、张士英、柴慎等10位。十哲为娄东派,他们崇古保守的画风,与“虞山画派”相依托,即这10位娄东派的画家,亦兼写虞山画派,如李世倬。他们又受“四王”的影响甚大,其主要以临摹复古为主,但其中也有自出机杼、别故致新的画家,如高凤翰高翔等。
基本信息
名称:“画中十哲”
组成人员:董邦达、高翔、高凤翰、李世倬、张鹏翀、李师中、王延格、陈嘉乐、张士英、柴慎
各人详细介绍请见““画中十哲”各人详细介绍”部分。
各人详细介绍
董邦达
(1699---1769),字孚存,一字非闻,号东山,富阳县人。雍正元年(1723)拔贡。七年乡试中式,经刑部尚书励廷仪保举,以七品小京在户部行走。十一年成进士,改庶吉土。乾隆二年(1737)散馆,授为编修。次年典试陕西。六年,充顺天乡试同考官,时方修《石渠宝笈》、《秘殿珠林》、《西清古鉴》诸书,命入内廷襄事。旋授中允,充日讲起居注官,晋侍讲,再晋侍读学士,直南书房。十二年,授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遭母丧回籍。服未及阕,诏以素服入直内廷。嗣充会试副总裁,实授礼部侍郎。十八年,主江西乡试。此后,多次扈从巡幸,充殿试读卷、经筵讲授予、武会试总裁等官,补授予都察院左都御史,署翰林院掌院学士,迁工部尚书,转礼部,复转工部,赐紫禁城骑马。三十四年,以老乞休。是年七月,以疾卒,赐祭葬如例,谥曰文恪。墓在富阳新桐乡新店村,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邦达工书,尤善画。篆隶古朴;山水宗法元人,多用枯笔,而气势磅礴,生面别开,乾隆帝为之题志者甚多。乾隆二十三年腊月二十四日,邦达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宗室敦诚家聚会,谈竺论画,一见如故,曾为曹氏所著《南鹞北鸢考工志》题签并撰序言,传为佳话。
高翔
(1688--1753),号西唐,又号樨堂,江苏扬州人。他也是一生从未做过官。
高翔晚年时由于右手残废,常以左手作画。与石涛金农汪士慎为友。清朝的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有过这样的记载:“石涛死,西唐每岁春扫其墓,至死弗辍”。意思是说,石涛死后,高翔每年春天都去扫墓,直到死都没有断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友谊很深。
高翔除擅长画山水花卉外,也精于写真和刻印。他的山水画取法弘仁和石涛,所画的园林小景,大多是从写生中来。金农汪士慎诗集上的小像,就是高翔的手笔,线描简练,神态逼真。
著有《西唐诗钞》。
高凤翰
(1683—1749) 字西园,号南阜,胶州城南三里河村人,父高曰恭为举人,叔高曰聪为进士。高凤翰天资聪颖,童年时代就从家中藏书中学到不少东西。后来受当地名儒李世锡的指教,奠定了国学基础,对其后来在艺术方面的造就有很大的帮助。
19岁那年,高凤翰参加科考中秀才,次年去济南参加乡试,后又两度赴省,但屡试不中。
后至45岁,高凤翰方由胶州牧黄之瑞荐举应“贤良方正”特考,考列一等,授任安徽歙县县丞。在官场派系斗争中,高凤翰受诬下狱,经历了一番磨难。后虽冤案得昭雪,但使他对仕途失去了兴趣。
去官为民后,高凤翰侨居扬州,寄宿佛门僧舍。55岁时,他右手病残,改用左手舞文弄墨,自号“后尚左手”,刻制“丁己残入”石章一枚,标志在丁已年病苦废右手。他在扬州同“扬州八怪”一班文人十分投契,靠他们资助和自己卖画,维持了几年流浪生活。
59岁,高凤翰返归故里,8年后病逝。
高凤翰在文学艺术诸多领域有为人称道的成就,他的书法,他的绘画,他的诗作以及他的篆刻和藏砚都值得一提。
高凤翰的右手书法严谨流畅,左手书法上溯魏晋风格,继承元明笔法,气韵流动,古趣横生,被人誉为明清两朝数百年间以左手擅长书法的,尚无人与之媲美并列。当时能得到其只字片幅不是易事。
高凤翰主工花卉山水,宋人雄浑之神和元人静逸之气在其作品中同时流露,艺术造诣十分精湛。高凤翰的画不拘成法,因而被人归于“扬州八怪”,也有将他列为“画中十哲”的。
高凤翰的诗成名较早,青年时代即负盛名。他的诗颇得明士王士祯的首肯,曾受渔洋遗命为私淑弟子。高凤翰文思敏捷,一次在两江总督尹继善举行的酒宴上,以雁名题,高凤翰提笔立就,其中不乏佳句,令友人交口称赞。他的诗、书、画、印被人称为四绝。高凤翰的藏砚也被人们肯定。高凤翰的传世作品有《牡丹竹石图》轴等,并著有《南阜山人诗集》、《砚史》等书。
高凤翰在一黑陶罐上的诗刻和画有三足陶器的《博古图》花轴因起山东大学考古工作者的注意,后人们按图上提供的信息往胶州三里河求索,终于发掘出一处重要的古文化遗址。
青岛百花苑置有他的雕像。
李世倬
[清](?―1770)字天章,一字汉章、天涛,号谷斋,又号菉园、星厓,别号十石居士、太平拙吏、伊祁山人、清在居士,奉天(今辽宁沈阳)人,一作三韩(今内蒙喀喇沁旗西南)人,隶籍汉军正黄旗。如龙子,高其佩(一六七二―一七三四)外甥。官至副都御史。曾任太常,人称李太常。善画山水、人物、花鸟、果品,各臻其妙。少随父宦游江南,见王翚(一六三二―一七一七)得其讲论,后与马逸游,故宗法纯正而笔亦秀隽。其人物,自言得吴道子水陆道场图而阅之,遂悟其法。其花鸟、果品各种写意,盖得诸舅氏之指墨而易以笔,故能各名一家。晚年喜用指墨作人物、花鸟小品,以焦墨细擦,颇得轻重浅深之致。年逾八旬犹能作画,书小楷。《国(清)朝画徵录》、《指头画说》、《讯画闲评》、《墨林今话》、《桐阴论画》、《熙朝名画续录》、《熙朝雅颂集》、《读画辑略》、《清画家诗史》、《八旗画录》
爱新觉罗·允禧
(1711-1758),原名胤禧,因避雍正帝讳改为“允”。字谦斋,号紫琼,亦作紫噊,别号紫琼崖道人(因得端溪岩石,宝爱特甚,遂以自号)、春浮居士等。清代画家、书法家、诗人。康熙五十年正月十一出生,母为当时仅为庶妃的汉族女子陈氏(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尊为皇考贵人,乾隆元年进位熙嫔,乾隆二年正月初二卒,享年在40岁以上)。他是康熙第35个儿子,序齿成为了皇二十一子。康熙五十九年,始从幸塞外。雍正八年二月封贝子;五月,即谕以允禧立志向上,进贝勒,这年他只有19岁。雍正十三年进慎郡王,这年他24岁。卒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五月二十一,终年48岁,谥靖。
张鹏翀
字天飞(一作天扉),一字抑斋,号南华、南华散仙,人谓之漆园散仙,嘉定(今属上海市)人。 雍正五年(1725)进士,官詹事府詹事。
书法苏轼。爱佳山水,裹粮往游。画山水师元四家。云峰高厚,沙水幽深,笔清墨润,兼有王原祁、王翚之风。诗才敏捷,侍从内廷,命题咏,可应声立就。作画亦顷刻能尽数纸。卒年五十八。著南华诗集。 《熙朝名画续录、国(清)朝画徵录、归愚文钞、芝庭诗稿、香树斋续集、嘉定县志、墨林今话、练水画徵录、桐阴论画、画传编韵、宋元以来画人姓氏录、清画家诗史》。
李师中
(生卒年不详),字正甫,一字秦凤,号 园,清乾隆年间书画家,高密人。1736年(乾隆元年)进士,入翰林,官御史。工诗,善书画,与朱文震、高南阜为画友。书宗二王、有赵孟頫秀逸之气,流畅冲和。画山水,峰峦峻峭,山石坚凝,用笔泼辣,皴点奇特。被朱文震称为“画中十哲”之一。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17 18:19
目录
概述
简介
各人详细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