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花针茅(Stipa penicillata Hand.-Mazz.)是禾本科、针茅属多年生密丛
草本植物。秆高可达70厘米,叶鞘粗糙;秆生与基生叶舌同为披针形,
叶片粗糙,纵卷似线形,圆锥花序开展,分枝孪生,下部裸露,上部疏生;小穗紫色或绿色;颖披针形,先端细渐尖,两颖几等长或第一颖稍长;外稃背部遍生柔毛,芒两回膝曲扭转,芒针粗糙,无毛,内稃背部具短毛;7-9月开花结果。
多年生密丛草本。秆高30-70厘米,具1-2节,基部宿存枯叶鞘。叶鞘粗糙;秆生与
基生叶舌同为披针形,长3-7毫米;叶片粗糙,纵卷似线形,长10-20厘米,
基生者长达30厘米。
圆锥花序开展,长15-25厘米,分枝孪生(上部者可单生),下部裸露,上部疏生2-4小穗;小穗柄长1-4厘米,腋间具枕;小穗紫色或绿色;颖长8-10毫米,披针形,先端细渐尖,具5脉(基部或有短脉纹),两颖几等长或第一颖稍长;外稃长5-7毫米(连同基盘),背部遍生柔毛,基盘长约1毫米,芒两回膝曲扭转(有时不明显,似为一回膝曲),第一芒柱长3-7毫米,第二芒柱长4-5毫米,两者均具长3-4毫米的白色柔毛,芒针粗糙,无毛,长7-18毫米;
内稃背部具短毛;花药长约4毫米。
颖果长约5毫米。花果期7-9月。
毛疏花针茅(Stipa penicillata var. hirsuta P.C.Kuo et Y.H.Sun)与疏花针茅的主要区别为:叶鞘及叶片密被灰白色柔毛;叶舌背面及边缘具短纤毛;芒两回膝曲明显。分布于中国青海省玉树州、海南州、海西州。生于海拔3600-4500米的山坡下部沙地或沟坡上。模式标本采自青海共和县。
分布于中国
甘肃、新疆、西藏、青海、陕西(仅见于秦岭
太白山)、山西、四川。常生于海拔2300-4500米的林缘、阳坡或河谷阶地上。
疏花针茅在中国藏族自治州
玛沁县大武镇生长的物候节律变化为:栽培第1年,播种后19天齐苗,生长23天达到分蘖期,分蘖期至拔节期15天,之后至9月上旬一直处于拔节期,到9月下旬冻干时约5%植株
孕穗期。次年4月22日返青,越冬率98%,6月下旬孕穗期,孕穗期至抽穗期22天,抽穗至开花19天,开花至成熟期28天,全生育期136天。整个生育期生殖生长不整齐,至8月22日达到孕穗及孕穗以上的生殖枝占50%,在此期间和之后不断有植株孕穗,9月下旬,停止生长达到孕穗及孕穗以上的生殖枝占65%。抽穗越早的植株最终籽粒饱满度高,后期抽穗植株没有完成灌浆。第2年开始,返青时间一致,
物候期逐步提前。3年后,各物候期稳定,整个生育期125天,比播种年缩短11天。越冬率随栽培年限增加逐步提高,第3年开始均达到100%。
疏花针茅次年返青前期生长缓慢,整个生长期内基本为线性增长,斜率0.45,拔节后期生长较快,第2个生长高峰在8月至9月上旬,此期是疏花针茅生殖生长的抽穗与开花混合期,草层高度明显提高。至9月25日牧草停止生长疏花针茅平均草层高度56.5厘米,高于当地野生群落44.8厘米。返青时的植被覆盖度只有39%,随着地上植株的发育,7月上旬其
盖度可达到50%,此后随牧草生长速度加快,盖度也快速增加,8月上旬随生长速度减缓植被盖度趋于稳定,至9月初达到95%。次年至第三个生殖年的8月下旬盖度达到98%和95%。播种当年分蘖2-3个/株,第2、3年可达到5-32个/株,可见疏花针茅在不同生境中均具有极强的无性繁殖能力。
抽穗期疏花针茅
粗蛋白质占干重的10.13%,粗脂肪占干重的3.40% ,分别高于同区栽培的垂穗披碱草的9.18%和2.36%。在返青至抽穗之前茎叶柔软,适口性好,营养价值较高,各种家畜较喜食,是当地牧畜夏季采食的主要牧草之一。灌浆后,茎秆变硬,采食程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