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二秦关终属楚”是《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句子,比喻有志气,远大志向的人。
由来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吴恭亨(清)《
对联话》记载,此联为抗清名将
金声(字正希)所作:
金又有题书室联云:……,精气四射,咄咄逼人。后日之起兵与清军战,此联即其张本。
邓文宾(清)《醒睡录》记载,此联为前明孝廉胡寄垣所作:
初入学,试下等,愤甚,即登楼读书,不下梯者三年。自题联:……,后数年遂中。
注释
(2)尝胆:《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
吴既赦越,越王
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释义
有志气,远大志向的人
故事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纷纷举行起义,反抗秦朝的暴虐统治。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最著名的是
陈胜、
吴广,接着有项羽和
刘邦。
公元前208年,秦将
章邯镇压
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又攻破邯郸,反秦武装
赵王歇及
张耳被迫退守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被秦将
王离率20万人围困。章邯率军20万屯于巨鹿南数里的棘原,并修筑两侧有
土墙的通道直达王离营,以供粮草。赵将
陈余率军数万屯于巨鹿北,因兵少不敢去救。
楚怀王派
宋义为
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宋义引兵至
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满,去跟宋义说:“秦军包围了巨鹿,形势这样紧急,咱们赶快渡河过去,跟赵军里外夹击,一定能够打败秦军。”
宋义说:“我们还是等秦军和赵军决战以后再说。”他又对项羽说:“上阵跟敌人交锋,我比不上你;要说坐在帐篷里出个计策,你就比不上我了。”
项羽说:“现在军营里没有粮食,但是上将军却按兵不动,这样不顾国家,不体谅兵士,哪里像个大将的样子。”
第二天,项羽趁朝会的时候,拔出剑来把宋义杀了。他提了宋义的头,对将士说:“宋义背叛大王(指楚怀王),我奉大王的命令,已经把他处死了。”
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
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
干粮,然后传下命令:“皆沉船,破釜甑”,意思是说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这就叫破釜沉舟。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就这样,没有退路的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
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
百二秦关
“
百二秦关”或“百二雄关”古代通指
函谷关或
潼关以西的
秦国领地。汉代政论家
贾谊在《
过秦论》中用“
秦孝公据崤(xiáo)函(hán)之固”来说明秦国凭借
崤山(今
河南省
洛宁县西北)和函谷关(今
河南省灵宝市东北)的天险立国。自此以后,“百二雄关”或“百二秦关”常被后人作为形容一个地区地势险要的典故来引用。
元曲家
马致远在《
蟾宫曲·叹世》里有“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的词句,指
汉王刘邦与楚霸王
项羽为了争夺有天险可凭借的“百二山河”(秦国领地),兴起许多劳民伤财的战争祸事 。
《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
吴国和
越国发生了战争。越国被吴国打败,越国
勾践被
夫差俘虏。后来,吴王夫差释放了勾践,让他回到了越国国都
会稽。勾践在坐卧的地方吊了个
苦胆,夜里躺在
柴草上,面对苦胆。每天吃饭时都尝尝苦胆。总扪心自责:“你忘了会稽大败之辱吗?”就这样勾践与命运同甘共苦,经过十年发展生产,积聚力量,又经过十年练兵,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打败夫差,灭掉了吴国。
《三千越甲可吞吴》
越国本已亡国,但凭着勾践等君臣忍辱负重、从大处着想,结果非但越国得以保全,最后一雪前耻,率领越军(此处“三千越甲”为
虚数,并不一定是指3000名越国士兵)反灭了吴国。并挟灭吴的余威渡淮北上,与
诸侯会盟,终于成就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梦。“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越国臣民的坚忍得到最终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