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坨村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下辖村
盐垛村隶属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位于东营市东营区西南部,西、南与滨州市博兴县接壤,东与牛庄镇相邻。资料显示引,该村有606户,2300口人,是龙居镇的第一大村。全村有党员72名,两委成员6人,书记主任一人兼,两委成员交叉任职。
村名由来
1402年—1424年(明永乐年间),马氏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因当时村西南有一食盐站,盐滩成垛(坨),故叫做盐垛村,后改名盐坨村
自然资源
全村2007年有耕地10000,大部分是荒碱土地。
经济概况
由于该村土地大部分是荒碱地,村民主要种植棉花,村民收入以种植棉花为主,少数群众在外务工和经商,人数近300人。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没有经济来源,属空壳村,2004年农民人均收入3050元。
首先,成立了棉花协会,为棉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维护棉农权益,提高农民收入。
其次,针对盐垛村是典型的贫困村、落后村,村两委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改善种植模式,突出抓特色产业,发展蔬菜大棚,先后到大王镇、稻庄镇、大码头乡等地参观,学习他们的种养经验,使他们不断更新种植模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借土地综合开发治理的契机,2004年开发治理土地7500亩,配套沟、渠、路、桥、涵、闸,改善了生产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
村容村貌
(1)村庄规划及旧村改造。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帮助下,编制完成盐垛村村庄规划,并于2001年开始实施,同时进行了旧村改造,拆除各类房屋1380间,通街4条,共投资20万元。
(2)进村路及主要街道硬化。为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该村于2004年实施进村路修建及村内主要街道硬化工程。通过内引外联,借助外力,启动内力,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多方协调,积极筹措资金,到2004年10月,铺修柏油路6.7公里,其中村内三纵三横6条大街2.7公里,进村路4公里,工程投资170万元。
(3)公共基础设施建设。2004年,该村还多方筹资90余万元,新建了学校、医疗站、幼儿园,开通了远程教育网络、有线电视,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生活,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4)村庄绿化工作。2004年投资5万元,植树1万余株,对环村路和村内主要街道进行了绿化,所植树木大部分成活,改善了村庄环境。
(5)新型能源普及及改厨、改厕全部完工。
(6)排水沟衬砌,首先对村内文明诚信街道排水沟进行了衬砌,投资31.5万元,保护了路面,改善了环境。
文明建设
根据该村网站2007年更新信息显示,该村文化生活非常丰富,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具体如下:
(1)文化大院建设。新建文化大院一处,面积1500 平方米,有房屋15间,文化大院内设党员活动室、两委办公室、计生服务室等,设施齐全,功能完备,该项工程投资20万元。
(2)群众文体活动,组成庄户剧团,挖掘和发扬该村百年传统节目——“打虎”,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该村剧团多次代表镇、区参加汇演,得到了各级普遍好评。
(3)文明诚信一条街建设(路灯、宣传牌、墙面整理),2007年计划投资18.98万元,其中,路灯33盏16.5万元;宣传牌60块,4800元;墙面整理预计2万元。
(4)电子小康书屋,方便村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及法律法规(已购置光盘4000张、图书3500册),计划投资3.5万元。
(5)文化广场及健身器材,投资30万元。
(6)公开栏及过街宣传牌,投资1万元。
(7)安居工程,建设安居房10户,总投资20万元。
获得荣誉
截至2007年,盐垛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村党支部成为该镇首批“五好党支部”;
2003年盐垛村妇联被评为市级“先进妇代会”;
2004年度被评为“市级文明信用村”、“市级科技示范村”、“东营区旧村改造先进单位”、“东营区计划生育工作三为主合格村”、“全镇综合考核先进单位”、“全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镇村容村貌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2004年度村庄规划建设先进单位;
全镇先进民兵连;
2004年度市级先进妇代会;
2005年度区级红旗妇代会;
2007年市级先进妇代会;
2007年度区级模范村(居);
2006—2007年度村庄绿化先进单位;
2007年度省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特色产品
通过招商引资,东营市昊瑞工贸有限公司落户该村,主导产品包括家纺、草编、床上用品,多次参加过市、区两级组织的产品博览会,并获得市首届旅游文化产品一等奖、二等奖;首届吕剧文化节参展作品奖。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05 00:12
目录
概述
村名由来
自然资源
经济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