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枝牡丹,生于江苏
盐城,以便仓出产者为上品,以奇、特、怪、灵著称于世,与
琼花、
并蒂莲一道被誉为江苏三绝、花中奇葩。顾名思义,
牡丹花开之时枝叶枯萎而花朵艳丽。凡读过古典名著
李汝珍《
镜花缘》的人,均知在盐城古镇便仓,有以奇、特、怪、灵而驰名的枯枝牡丹。从
宋末至现代,已七百年余年,历经朝代更替,沧桑巨变,经受战火摧残,始终不败。
唐代
武则天为庆贺登基,责令百花隆冬齐放,唯
牡丹仙子玩误御旨,触怒武后,遂将宫中二千株牡丹用火炙烤,遂成枯枝。
元朝末年,随
张士诚起义的
卞元亨兵败隐退便仓,途中马鞭丢失,遇一花鹿,口衔枯枝,跪倒马前,元亨取其枯枝,策马而归,至便仓家院,插枯枝于地,遂为枯枝牡丹。此花奇异处甚多。其花瓣能应历法增减,农历
闰年十三个月,花开十三瓣,平年十二月,花则十二瓣;放花时节性较强,每年都是谷雨前后三日放花,
花信儿准确无误;更堪称奇的是,这花似乎能世事时势,颇具灵性,严冬季节二度放花,枯枝无叶唯花独秀。相传
明太祖知卞元亨文武才能,三请其而不出,
朱元璋大怒,颁旨将元亨充军,及至赦归,满园重放异彩,元亨感慨万千,赋诗云:“牡丹原是亲手载,十度春风九不开,多少繁花零落尽,一枝犹待主人来”。
追溯其源,此花灵根乃原主人—卞济之,
宋末任
陕西参知政事时所植。宋亡后,济之将此花从国府园中移红白二本植于
姑苏枫桥镇,后为避世又从
姑苏退隐东溟(今便仓),其花随主人迁移于古镇——便仓。到了元末,济之嫡孙元亨——被
吴王张士诚委以
兵马大元帅,乃爱其花,1367年9月士诚败元亨解甲隐退于便仓,将原植株二本分成十二株,至此奇花名噪乡里。
枯枝牡丹园位于
亭湖区便仓镇。由于枯枝牡丹的稀奇名贵,政府不断拨款修缮扩建,现已占地0.71公顷,并请苏州的园林巧匠在园内建起
八角回廊,天香亭,奇葩轩,牡丹仙子塑像,旱桥、碑亭、门亭等景点,又从洛阳、
菏泽引进多种珍品牡丹,新辟一园,加上各种奇树异草,把枯枝牡丹园装点成
苏北的一大人文景观。
“年年谷雨花似锦,岁岁观花人如潮”,每逢花放时节,四面八方,男女老幼,云集便仓,许多名人还赋诗盛赞:“炎风炙叶残红去,冰雪摧茎锁玉楼,闻道人间寒已尽,浓妆漫步上枝头”、“盛世名园几度来,赏心悦目践衣苔,叶翻露气轻盈舞,花媚春风烂漫开”。枯枝牡丹因奇、特、怪、灵而驰名中外,古典小说《镜花缘》及明、清《
盐城县志》均有描述和记载。 枯枝牡丹每年都是谷雨前后3日内开花,
花信儿准确无误。此时,满园花开,姹紫嫣红,犹如胭脂凝成,美艳润泽,芬芳馥郁;衬托着花朵的叶片,繁茂厚实,青翠欲滴,主干却似饱经风霜、憔悴欲朽,如干柴一般。更奇的是,正常年份,每朵花多为十二瓣;
闰年,每朵花多为十三瓣。花分紫红、粉红两种,
花蕊金黄。清人孙一致有《醉杨妃》诗赞曰:风流当日擅红颜,
天宝承恩独压班,尘暗胭脂零落尽,却余花影在人间。现园中牡丹已有400多株,70多个品种,每年谷雨前后,这里繁花似锦,游人如织。
枯枝牡丹正巧盛开在新中国举行开国大典之时,还有一年,竟开在欢庆我国在
联合国恢复席位之际。这当然是纯属巧合,但人们却借此来抒怀,赞其为“神花”。“海水三千丈,牡丹七百年。”是老将军
张爱萍为重建
便仓枯枝牡丹园的题联,形象地概括了枯枝牡丹的变迁。
卞氏家庭的先祖卞济之。卞济之,
苏州枫桥人。宋代官陕西
参知政事。为官清正、廉洁。宋亡,隐退
姑苏城。后举家从
枫桥迁至盐城东溟镇(今
便仓镇),并携红、白两株
洛阳牡丹栽于园内。此时约在公元1275年前后。当时卞氏宅第穿堂四进,从门楼进去,由南到北,依次为门厅、前厅、天井、后厅、天井、寝室,东为厢房。卞济之把门厅与前厅之间的空地辟为花园,便仓枯枝牡丹即发端于此。
1985年主体花园的兴建完成,总面积为65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60多平方米。新建有典雅的天香亭、奇葩轩,四周有八角回廊环绕,颇具
苏州古典园林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