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晓明,男,出生于1956年11月,祖籍浙江省
温岭市。
浙江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科学哲学学科带头人,2001年9月至2005年9月任浙江大学哲学系主任,现任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副主任等。1978-1982就读于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2-1985就读于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在学期间,随
苗力田、李质明教授学习
康德哲学。1985年开始在
浙江大学哲学系任教,1991年聘为副
教授,著写过《自我与超越》(1990年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教材《古今西方哲学》(1990年
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以及论文十余篇。
学术贡献
1994.9-1996.9获
包氏奖学金,赴日本东京大学进修,为广域科学研究科、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学部的客座
研究员。回国后转向
科学哲学的研究与教学。著写了专著《话语规则与知识基础――语用学维度》(2000年
学林出版社出版),发表了“康德的先验演绎与自相关性问题”(《
哲学研究》1998.6),“哈贝马斯的重构理论及其方法”(《哲学研究》1999.10),“地方性知识的构造”(《哲学研究》2000.12),“对库恩的两种解读”(《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5),“从科学的社会研究到科学的文化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巴黎学派与实验室研究”(《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3)等论文二十余篇。翻译出版了《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美]约瑟夫·劳斯著,2004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和《
科学技术论手册》([美]希拉·加撒诺夫等著,2004年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等译著。主持参与了“科学文化的演变及其动力学模型”等多项国家或省部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论文
[1]盛晓明. 地方性知识的构造[J]. 哲学研究,2000,12:36-44+76-77.
[2]盛晓明. “科玄之战”百年反思[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1:5-14.
[3]郭喨,盛晓明. 哲学家直觉的构造及其正当性反思[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6,05:42-49.
[4]郭飞,盛晓明. 社会治理创新的职业路径[J]. 社会科学战线,2015,07:200-206.
[5]盛晓明. 常规科学及其规范性问题——从“小生境”的观点看[J]. 哲学研究,2015,10:109-114.
[6]郭喨,盛晓明. 新工具与实验哲学的未来[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07:9-14.
[7]盛晓明. 后学院科学及其规范性问题[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04:1-6+125.
[8]盛晓明. 从本体-历史的观点看[J]. 哲学研究,2012,04:96-102+128.
[9]叶芬斌,盛晓明. 生态位视域中技术进化的经验研究[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12:46-52.
[10]王华平,盛晓明. “错觉论证”与析取论[J]. 哲学研究,2008,09:93-99+129.
[11]盛晓明,陈海丹. 从实验室研究看认知文化[J]. 科学学研究,2007,06:1041-1046.
[12]盛晓明. 巴黎学派与实验室研究[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03:64-70+111.
[13]王华平,盛晓明. 社会建构论的三个思想渊源[J]. 科学学研究,2005,05:592-596.
[14]盛晓明. 从科学的社会研究到科学的文化研究[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02:14-18+47.
[15]史习,盛晓明. 客观主义疾病观之殇——论生物医学视野下的功能概念[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6,03:137
教学与课程
本科课程
当代科学哲学问题
硕博课程
当代科学论问题(博士课程)
康德哲学(博士课程)
当代科学哲学(硕士课程)
自然辩证法(硕士课程)
出版图书
研究与成果
专著译著
盛晓明.话语规则与知识基础.学林出版社,2000.11(专著)
盛晓明.《知识与权力》.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02(译著)
盛晓明.《
科学技术论手册》.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09(译著)
研究报告
盛晓明,郭喨. 重塑专家信任,防范民粹主义.教育部简报(高校智库专刊),2016(16)
盛晓明.常规科学及其规范性问题——从“小生境”的观点看[J].哲学研究,2015(10)
盛晓明.从本体-历史的观点看[J].哲学研究,2012(04)
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J].哲学研究,2000(12)
盛晓明.哈贝马斯的重构理论及其方法[J].哲学研究,1999(10)
盛晓明.康德的“先验演绎”与“自相关”问题──评布伯纳与罗蒂的争论[J].哲学研究,1998(06)
奖励荣誉
1、文史哲通识课程建设的精品化与公开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4年),该成果同时获2014年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基于“博雅专精,明体达用”理念,构建按大类培养人文学人才的新模式,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该成果同时获2009年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3、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国家级) 2014.11
4、主讲课程“当代科技哲学”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 2013.06
5、浙江省高等教学名师奖(省级) 2010.03
6、主讲课程“当代科技哲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