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协同是指
知识管理中的主体、客体、环境等达到的一种在时间、空间上有效协同的状态,知识主体之间或“并行”(Parallel)或“串行”(Serial)地协同工作,并实现在恰当的时间和场所(即空间,包括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将恰当的信息和知识传递给恰当的对象并实现知识创新的“双向”或“多向”(也包含“单向”)的多维的动态过程。知识协同是知识管理的高级阶段。知识协同具有时间上的准时性、目标(对象)的准确性、知识流的多向性等特性。
概念
知识协同是指知识管理中的主体、客体、环境等达到的一种在时间、空间上有效协同的状态,知识主体之间或“并行”(Parallel)或“串行”(Serial)地协同工作,并实现在恰当的时间和场所(即空间,包括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将恰当的信息和知识传递给恰当的对象并实现知识创新的“双向”或“多向”(也包含“单向”)的多维的动态过程。知识协同是知识管理的高级阶段。知识协同具有时间上的准时性、目标(对象)的准确性、知识流的多向性等特性。
知识协同(Knowledge Collaboration,KC)是知识管理的协同化发展阶段,在以“知识协同”为主要标志的知识管理阶段,大多数公司是以协同/协作、共享、合作创新为主题,通过实践社区、学习社区、兴趣社区、目的社区等进行知识的协同和交互。知识协同是可以看成是组织的一种能力,它能将合适的信息在合适的时间传递给合适的人。知识协同是一种“活动”,例如协同开发、协同著作等;活动中参与成员努力进行个人的知识创造,并最终形成有价值的成果。知识协同行为是与
非知识协同行为相对的一种行为。
要素和特点
知识协同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协同包括4大要素,包括知识主体(即知识活动的参与成员,知识主体组成“空间”的概念,见后面的解释)、知识客体(即知识)、时间、环境(包括“软环境”如文化环境,以及“硬环境”如计算机环境等);(2)知识协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知识传递的时间、对象、空间“准确性”,即时间的准时性、目标(对象)的准确性、知识流的多向性、知识传递的动态性等;(3)知识协同强调“动态性”,即在不同的时刻知识的主体和客体所处的状态是不同的,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地发生改变;在一般情况下,由于众多知识主体在“知识协同”活动中的不断参与和个人知识创造,“知识客体”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价值也会越来越大。
类型
知识协同(行为)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1)从范围上分,可以分为内部知识协同行为(Internal Knowledge Collaboration Behavior,I-KCB)和外部知识协同行为(External Knowledge Collaboration Behavior,E-KCB);
(2)从层次来讲,可以分为个体知识协同行为(Individual Knowledge Collaboration Behavior,Id-KCB)、团队知识协同行为(Teamed Knowledge Collaboration Behavior,T-KCB)、组织知识协同行为(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ollaboration Behavior,O-KCB)。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知识协同行为--
零知识协同行为(Zero Knowledge Collaboration Behavior,Z-KCB),零知识协同行为(Z-KCB)可以看成是个体知识协同行为的特例。
(3)从程度上来讲,可以分为强知识协同行为(Strong Knowledge Collaboration Behavior,S-KCB)和弱知识协同行为(Weak Knowledge Collaboration Behavior,W-KCB)。
(4)从交流方式讲,可以分为正式知识协同行为(Formal Knowledge Collaboration Behavior,F-KCB)和非正式知识协同行为(Informal Knowledge Collaboration Behavior,If-KCB)。
运行模式
知识协同呈现出三维运行模式,该模式涉及知识维、空间维和时间维等三个维度:① “知识维”代表不同知识主体拥有的不同的“知识客体”(用知识元来表示)。知识主体在知识协同活动中,利用所拥有的知识以知识“项目”为目标参与进行个人或团队的知识创造。② “空间维”代表的是由不同的知识主体形成的“空间”。“空间”可能是“实体空间”,如处于相近地理位置的成员形成的空间,如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团队,或企业的产品研发团队,也可能事在不同地点(可以是跨科研团队、跨企业、跨国等)的两个或多个知识主体形成的团队空间,还可以是通过互联网形成的“虚拟空间”,如虚拟科研社区,这些团队成员可以不受地理位置约束地通过互联网实现快速的“知识协同”。③“时间维”由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可以按年、月或天,有的需要准确到“时”,甚至更小的单位)。知识协同与时间“高度相关”,如果在一个知识项目中某个知识主体不能做到在“恰当的时间”将恰当的知识传递给恰当的对象,那么可能会导致该项目不能及时完成甚至失败。此外,“时间维”的确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是按照知识项目的“生命周期”而定,即要至少满足一个“生命周期”的时间。
由图中还可以看出:
(1)不同的知识主体(成员)形成不同的团队,每一个团队构成一个“平面”(或一个小范围内的“块”);
(2)不同的知识主体成员在不同的时间内利用自身所拥有的“知识”进行知识的创造(如个人的知识创新),并与团队内或团队外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同交互活动;
(3)知识在不同的知识主体之间发生着知识的“流动”(即知识转移,由箭头来表示)。
易见,知识协同是知识主体对知识客体在时间、空间进行协同交互,产生知识的流动,并形成知识创新的成果的过程。
由知识协同的三维模式可以衍生出知识协同的二维模式(如基于“时间—知识主体”知识协同的二维模式)。
知识网络
知识协同与知识网络知识网络(Knowledge Network,KN)最早由Beckmann正式提出,他认为知识网络是由多种组织间建立关系,实现知识在不同组织间共享,以形成集知识创新、知识整合和知识共享等功能的网络结构体系。知识网络是一种由结点及结点间的联系而组成的知识系统。知识网络可以适应组织知识管理的需要,有效弥补知识管理运作中存在的知识缺口,知识网络是基于组织知识链中的知识管理环节与能为其提供所缺知识的外部组织进行合作所相应构成的网络体系。不同团体之间的科学研究或项目的合作,很多时候表现为“知识网络”的结构,因此有学者知识网络的理论尝试探讨“知识协同”相关的问题。Haythornthwaite认为跨学科之间的合作研究需要相关人员之间进行有效的“知识协同”,否则很难进行有效的合作研究。Ohira等人利用社会网络方法分析和探讨了跨项目团队的知识协同的问题,而建立在社会网络基础上的知识主体之间的知识协同和协作必然形成一种“知识网络”。知识网络可以促进跨学科、跨语言和跨文化的知识交流。在知识协同过程中,知识主体、客体等之间的协同化的动态交互过程,必然会产生“联系”(Ties),从而构成由知识主体组成的知识网络。因此,可以用知识网络来表示知识协同的状态。下面从知识网络的视角对知识协同作进一步的分析。
转化
通过知识协同的二维模式,可以得到知识协同过程中到ti时已经发生的知识主体之间联系对应的邻接矩阵Z。因为知识协同的路线图中知识主体之间的联系是“有方向”的,所以矩阵Z是一个非对称的矩阵,而且是一个稀疏矩阵(稀疏矩阵是指在一个矩阵中只含有一少部分非零元素,而其余的元素均为“0”元素)。进而,利用相关软件(如UCINET软件、Pajex、GRADAP软件等)可以得到邻接矩阵相应的“知识网络”图。通过知识网络图可以分析知识协同活动中知识主体参与的程度(如通过分析出度、入度、网络密度、中间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势、凝聚子群分析(包括n-派系、k-从)等,分析知识协同活动的情况)。
“知识网络”是对“知识协同”的较好的描述形式,它反映了截至当前时刻tj已经发生的知识主体之间的联系的状态,即“总的状态”。知识协同与知识网络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说,知识协同与知识网络有着本质的联系,通过知识网络可以对知识协同有一个很好的了解。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单独的某个“知识网络”不能反映知识协同中不同时刻(tn)的知识主体的“联系”的状态,即不能反映知识网络与时间序列的相关性,因为在不同时刻,知识网络的状态是不同的。这也反映了知识协同与知识网络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