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屋山
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境内山峰
石屋山,又名石牙山,位于社渚镇西南部,地处溧阳、郎溪两县(市)之交,是一座历史名山,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简介
石屋山位于社渚镇西南部,地处溧阳、郎溪两县(市)之交,是一座历史名山,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石屋山郁郁苍苍,鸟语花香,很少受到外界的干扰,犹如世外桃源,是周边学校组织春游的首选地,是众多信徒朝拜礼佛的好去处,是周边百姓的理想处所。
起源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石屋山因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扬名古今。石屋山海拔区区60米,却在周边地区显得尤为凸出,因为它源于天目山山脉,连绵数百里的天目山到此戛然而止。石屋山的由来是“野望多奇峰,峰形平如屋”而得名,但似乎更多的人称之为石牙山,或许跟它的历史有关。历史名人姜子牙欧冶子伍子胥等都曾来此,并留下了诸多美丽的传奇故事。
石屋山曾经三面环水直通胥河,是吴楚交界之地,是重要的军事要道。如今山上乃有春秋时期的欧冶子铸剑池遗址、白云寺等历史古迹。山的最高处有一块30余平方的巨石,立于悬崖峭壁之上,名为“钓鱼台”,据说姜子牙曾在此垂钓,石头上还留有几个巨大的脚印。登高远眺,目及数十里,远近农田、村舍,尽收眼底。山脚下是碧波荡漾的饭塘、楼塘两座水库,景色怡人,松柏长青,奇花异卉,争奇斗妍,成片的茶园在和风中飘散着清香。历代无数文人墨客来此追寻仙人的足迹,写下了诸多优美的诗篇。
发展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石屋山也是红色之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祖国大部分地区沦陷。1939年的春季,殷桥地方自发组织的自卫团红枪会得知约一个营的日军将从郎溪进入溧阳扫荡,后果不堪设想。天没亮60多名红枪会将士来到不远处的梅山头伏击日军,一阵厮杀后,红枪会将士抢占石屋山制高点有利的阻击了日军的进攻,为抗战胜利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社渚有傩文化之乡的美誉,石屋山脚下不远的蒋塘村有跳竹马的习俗,据说是纪念反朝廷勇士虞顺而兴起的民间活动,迄今约有500年的历史。十匹神马用竹篾编制,栩栩日生。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蒋塘竹马灯都要祭拜北宋抗击辽军的杨家将,正月初八到十六要出马祭祀。蒋塘竹马灯有个重要的活动就是十匹神马抢登虞顺聚众的伍牙山,后因路途遥远改为就近的石牙山,因石牙山与伍牙山同出一脉是天目山向西北的延伸。
十匹神马从山上下来,聚集在村里的土场上,跳马灯就开始了。马灯表演队伍有一百多人,表演分上下两场,主题是浴血奋战和欢庆胜利。充满乡土气息的竹马灯跳出了百姓祈求天下太平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极具娱乐性和观赏性,成为不可或缺的民间艺术。2011年竹马灯成为溧阳首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凡是有重大活动竹马灯都会到场,是百姓最喜爱的项目之一。
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得石屋山成为溧阳古十景之首,但在利益的驱使下,近年来石屋古山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伤害,山体一侧被掏了一个窟窿,山上的砂石被加工处理后变卖到各地。如今的石屋山已是今非昔比,实在令人无比的心痛和无奈。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在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关键时期,在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越来越珍贵的今天,祈求领导们能够多看这里一眼,保护好利用好现有资源,造福下一代。
历史典故
石屋山,又名石牙山,是天目山脉的最西端,溧阳古十景之一。历代无数文人墨客来此追寻古人的足迹,写下不朽的诗篇。相传姜子牙曾来此垂钓,山上还有他的遗迹。春秋时期,铸剑大师欧冶子铸剑于此。伍子胥也曾三过此山,最后在社渚开挖胥河,助成大业。白云禅寺,矗立山峰,梵音悦耳。如今的石屋山,褪去了其神秘的色彩,显得格外清新,春意盎然。
欧冶子铸剑
欧冶子铸剑石屋山的故事自宋朝起便流传于溧阳南部,即如今的社渚镇。
如今石屋山上仍有炼剑炉、锤剑石,冼剑池等遗址,从有文学记载就能查到的欧治子铸剑处,全国仅有四处,欧治子是青铜器走向铁器的鼻祖,也就是合金冶炼的鼻祖。
相传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想铸一把天下第一的宝剑,以实现称王称霸的雄心大志。他请来了越国有名的剑工欧冶,来帮他实现这个梦想。
吴王阖闾带着欧冶走遍了吴国的山山水水,都没找到理想的铸剑场所。一天,他们来到了溧阳的石屋山,看到此山形如石屋,两角有青峰直插云天,山中有股金铁之气潜伏其间,山上的石头好象势欲裂开,耀眼的光芒从中透出。吴王高兴地大喊:“欧冶,铸剑就在这里!”欧冶子在石屋山住了下来,他寻矿脉,找剑坑,觅金精,运用齐国和楚国先进的冶炼技术来铸造宝剑。他用兽皮做风箱,用竹筒做管子,鼓风吹火,轰隆隆的声音惊动了天庭,太乙金星等神仙都下凡到石屋山来看他冶铁铸剑。
一天天过去了,一年年过去了。欧冶的宝剑尚未铸成。那剑总象缺点火候,少点灵性。一天,欧冶悟到了什么,他割下自己的头发,剁下自己的手指投入炉中!这一投可不得了——只见炉中光焰万丈,火焰直冲九霄,炉中的铁水奔涌而出,铸成的五把宝剑化成五条金龙,铮铮有声地飞了起来,吓得山上的飞鸟走兽纷纷奔逃。这五条蛟龙绕山头盘飞了一圈,直奔天上的北斗星、牵牛星而去,天空中隐约传来了惊雷的隆隆声。第一把铁剑冶铸成了,斩铜剁铁,就似削泥去土,取名为“龙渊”,从此,欧冶子开创了中国冷兵器之先河,也成了中国古代铸剑的鼻祖。
那么,欧冶子的“铸剑工厂”究竟在哪里呢?《溧阳县志》和《建康志》这样记载:“石屋山,欧冶子铸剑于此,今山下有铸剑坑,古壁挺秀,烟树郁蟠。”欧冶子在溧阳铸剑并非石屋山一处,宋代《六朝事迹编类》详细记载的铸剑地方有三处,即社渚的石屋山,周城的炉头村和天目湖的吴冶岭村,三处的村民至今流传着欧冶子铸剑的许多故事……
石屋山因欧冶子的铸剑显示出厚重的历史价值,正因为如此,石屋山引起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兴趣,并留下许多赞美的诗篇。在溧阳发展大旅游的今天,欧冶子在溧阳铸剑遗迹的修复与价值的挖掘应当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目前,由于故事是世代口头相传,传承谱系难以一一梳理,其中,刘长柏讲述的传说较为生动。但是,铸剑场的遗迹遭到许多破坏,保护区的生态正遭到破坏。
三过石屋山
石屋山又名石牙山、失牙山,古代的军事要冲,天堑重寨,因伍子胥的关系,而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相传伍子胥伐楚,还失牙旗于山上。伍子胥小欧冶子三十余岁,一直对欧冶子推崇备至。春秋时期,石屋山地处“吴头楚尾”。就在这“吴头楚尾”,浓缩了伍子胥传奇的一生。
据《史记》载,伍员(字子胥),楚国人。其父效忠楚庄王,遭奸臣诋毁,父兄被杀,伍子胥逃亡他乡,经宋、郑、晋辗转到达吴国,途中经过石屋山。伍子胥在吴国得到重用,与孙武一起,西征楚国,又经石屋山。伐楚成功后,伍子胥得胜搬师,再经石屋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伍子胥三过石屋山。
石屋山曾经三面环水,倒映在胥河中。当年,吴国为伐楚,派伍子胥主持开挖胥河,以利漕运。胥河的开通,为吴国西破强楚、称霸中原立下大功。胥河东起苏州,过太湖,经宜兴、溧阳、高淳、郎溪,通过固城、石臼、丹阳几个湖泊,至芜湖接通长江,全长450多里,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运河。
其它特色
社渚古属吴楚交汇之地,境内佛教始兴于三国时期,大小寺庵遍布全境,其中以知善寺、白龙寺、白云寺等最为著名。白云禅寺,坐落在石屋山巅,据史载,该寺始建于三国时期,距今约有1750年之久,历经千年风霜和雨雪。寺院几经修葺,几盛几衰,曾有僧人数百人,房屋近百间。在“文化大革命”中,千年古刹遭到严重摧残。石阶顶起了水利坝埂,瓦片垫起着乡间道路,梁柱拆到了小学,寺庙焚毁无遗,给白云禅寺制造了一曲难以铺陈的盛、衰、沉、浮的生动史诗。
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虽然千年古刹被废,但每年的四时八节,信徒们纷纷前来白云寺遗址焚香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改革开放以来,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护,1996年春,民众自筹资金,兴建了观音殿,1997年又投资70多万元兴建了大雄宝殿,2006年经市政府批准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现在看到的白云禅寺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僧舍、斋堂等,有释迦牟尼佛、地藏菩萨、千手观音、文殊菩萨、生子娘娘等主要佛像。
白云禅寺,清净庄严。寺内外奇特的胜境,山水云壑,树峰迭翠,涧流泉鸣,钟灵毓秀,寂静悟禅,风光秀丽,泉水长年不枯,是念佛修行之胜境,也是优良的原生态休息疗养佳境。
佛文化是社渚这个千年古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四月初八、六月十九、七月三十、九月十九、十二月初八是白云禅寺的传统庙会,香火如潮,朝山拜佛者络绎不绝。白云禅寺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显庄严神圣。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03-31 11:23
目录
概述
简介
起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