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
神话传说中的生物
蛟龙,汉语词汇。拼音:jiāo lóng 释义:即,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兽,拥有龙族血脉的水兽(包括鱼蛇等水族)在朝龙进化时的其中一个物种,只要再渡过难劫就可以化为真龙,都有强大的力量。
出处
《礼记·中庸》:“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鼉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例句
1、古代传说的两种动物,居深水中。相传蛟能发洪水,龙能兴云雨。
《礼记·中庸》:“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鼉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楚辞·离骚》:“麾蛟龙以梁津兮,诏西皇 使涉予。” 王逸 注:“小曰蛟,大曰龙。”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蛟龙利害悬殊》:“然则龙与蛟之为利害相去悬殊矣。蛟有害无利者也,龙降泽于民,为利甚溥。”
2、即蛟。
《庄子·秋水》:“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 唐 陆禋 《续水经》尝言:‘蛇雉遗卵于地,千年而生蛟龙属。 汉武帝 元封 中, 浔阳 浮 江 亲射蛟于 江 中,获之乃是也。’”
明 沈璟 《义侠记·报怨》:“看千寻铁索锁蛟龙,擒飞虎。”
左建明 《三个通信兵》九:“在那翻滚的黑浪里,仿佛有无数条蛟龙张着血盆大口,要吞噬他的战友 高桦 。”
古籍记载
,龙之属也。池鱼,满三千六百,蛟来为之长,能率鱼飞置笱水中,即蛟去。――《说文
其中有虎蛟。注:“蛟似蛇四足,龙属。”
母龙曰蛟。――《抱朴子
义兴水中有蛟。(蛟,这里指鼍,鳄一类的动物。)――《世说新语·自新》又如:蛟虬(蛟与虬。虬:古代传说中一种有角的小龙。亦泛指水族);蛟螭(蛟龙。螭:传说为蛟龙之属的一种动物);蛟兕(蛟龙与兕牛)
又有古书说是无角龙
蛟,龙属。无角曰蛟。――《韵会
乘六蛟兮蜿蝉。―-《九思·守志
历史渊源
古籍记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其名殊多,有鳞者谓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者名[多它]龙,小角名虬。小者名蛟,大者称龙。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在神话中是海底世界主宰(龙王),在民间是祥瑞象征,在古时则是帝王统治的化身。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四灵之一。《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唐玄宗时,诎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诎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南海敖钦、西海敖闰北海敖顺,称为四海龙王。
蛟龙若遇雷电暴雨,必将扶摇直上腾跃九霄,渡劫后方可化龙
传说
古代起源
据说当年鲧奉天帝之命治水,他看到了当时地面上的人们受到洪水的侵逼,四处逃窜,无法打猎耕种,几乎快要生存不下去了。但是鲧对于这样大规模的洪水所能想出来的办法就只有围堵。眼看着这些洪水不断的突破他的堤防和水坝,鲧再也不能忍受眼睁睁看着凡人受苦却无能为力的无力感了,于是他决定盗取天庭的宝物“息壤”——这是一种会不断生长的土壤,能够使得鲧的围堵不会再失效。在“息壤”的帮助下,凡人们脱离了洪水的灾难,开始离开的贫瘠的山丘和洞穴,在地面上重新开始生活。
鲧看着这些凡人能够因为他的帮助而开始安居乐业,感到十分的欣慰。正准备要回去天庭交差的时候,天界的主人尧对于“息壤”被盗,感到十分的震怒。于是收回“息壤”,让洪水重新肆虐地面,原先安居乐业的景象又成为一片汪洋。鲧束手无策,不但无法拯救这些凡人,自己也被尧用雷电殛死(“昔尧殛鲧于羽山……”——《左传·昭公十七年》)。
治水失败的鲧怀着满腹的怨恨,被雷电殛死了之后,不但死不瞑目,尸身经过了三年都不腐坏。尧唯恐鲧的尸身会产生什么异变,于是派出勇士用锋利的吴刀将鲧的尸身剖开,但是没有料到鲧的怨气酝积在腹中,变成了一只黄龙,这只黄龙也就是鲧的儿子禹(“鲧死,三岁入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山海经·海内经》,郭仆注引《归藏·启噬》;“鲧殛死三岁不腐,副之以吴刀,是用出禹。”——《路史·后纪》,注引《归藏·启噬》)。长江三峡中的“斩龙台”和“错开峡”据说是当年禹斩掉一只乱开水道,险些误了大事的孽龙的地方。接着建立的夏王朝,既是中国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也是一个以龙为图腾的氏族。
参考资料
蛟龙.百度汉语.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1 16:46
目录
概述
出处
例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