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灸九穴法是砭灸学中治疗慢性病最易学的操作手法。有益气活血、扶正祛邪、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四大功效。主要治疗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
神经衰弱、
慢性前列腺炎、
心绞痛、
动脉硬化、
慢性支气管炎等。砭灸九穴法可进行手法补泻法、配穴补泻法、以及子午流注补泻法。
手法介绍
是砭灸学中治疗慢性病最易学的操作手法。它是依据人体不同的病症,选取相应的九个砭灸点,以砭灸贴敷在皮肤表层,利用砭石自身特定频率的超声波脉冲振动和特定波长的远红外热辐射深层次刺激经络穴位及
足部反射区,产生类似于针刺法与灸法的效果,并结合不同的补泻手法实现益气活血、疏通经络、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等四大功效,真正的做到“内病外治”,从根本上治疗疾病。
砭灸九穴法的简便性、安全性、易学性、时效性是其他任何疗法都无法比拟的。
词语解释
名称:砭灸九穴法
汉语拼音:biān jiǔ jiǔ xué fǎ
名词解释:砭:砭,以石刺病也。——《说文》,远古时代用以治病的石头,位居砭、针、灸、药四大医术之首。“针”的前身。字从石从乏。“石”表示“石制的(工具、器具)”、“石刀”、“石针”;“乏”意为“减损”。“石”与“乏”联合起来表示“以石刀切割痈肿以减损其体积”、“以石针穿刺脓包以减损其体积”、“以石制医具排脓”。本义:以石针排脓、放血。引申义:a.专用于排脓、放血的石刀、石针。b.专用于刺激穴位的针灸用针。
灸:灸,灼也。——《说文》,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 。字从久从火。“久”意为“时间长”,“火”指“烧灼”。“久”与“火”联合起来表示“慢火烧灼(皮肤)”。
九穴法:依据不同病症,选取九个砭灸点,以砭灸贴敷于体表,并施以相应补泻手法的一种治疗方法。
砭灸九穴法:是
北京砭泰涞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独创的一种中医“内病外治”的疗法。该疗法通过砭灸贴敷于体表,深层次刺激经络穴位,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手法,来治疗全身各种疾病。它是砭灸学中最简单的入门操作手法。
理论基础
砭灸与针灸同是由砭针术发展而来,本出同源,也都是以中医“八纲辨证,论证施治”为理论基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清之,实现阴阳平衡,达到“内病外治”,根本上治愈疾病。
具体来说砭灸九穴法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经络理论、足部反射区理论和自洽平衡理论。
足部反射区理论起源于中国古代《黄帝内经》的“足心篇”。双足就像整个人体的缩影,脏腑器官各部位在脚底都有对应的反射区,它们按照一定规律排列。通过刺激反射区,促进血液循环、神经传导,能调节机能平衡,恢复器官功能,收到祛病健身之效。
生物全息论的角度,足部反射区定位依据是“生物全息胚理论”。“生物全息胚理论”提出:生物体(包括人)的每一个组成部分,甚至小到一个细胞,都隐藏着整个生命最初形态的基本结构特征,由于足部血管神经分布密集,足三阴、三阳经在脚部相互贯通,通过经络系统与全身连通,所以说,脚部是人体信息相对集中的地方。各种生理病理的信息均可在足部显现出来。临床运用时,针对不同的病症,选择一定的反射区进行组合,通过砭灸九学法的补泻手法对足部反射区进行刺激,可以调整相应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医学的
哲学方法论中,有一个理念是不能忽视的:自洽平衡的理念。我们都知道人的身体内有一种自洽的体系,所谓自洽,就是一种自衡的过程,它是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的根本。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平衡的过程。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自洽理论了,该理论是基于人体是一个具有强有力的调节能力以维持生命的内稳定自然组织系统。任何医疗手段都是通过干预这个自然组织系统对疾病起作用的。病人的康复,实为人体内稳机制和医生适当干预的结果。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健康问题不尽相同,所以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砭灸在不同的穴位反射区进行贴敷,促进机体的自我调整和恢复,使机体尽可能的达到一种新的平衡。
功效
益气活血
益气活血化瘀法源于《内经》气血理论,张仲景在继承《内经》气血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并首创瘀血之先见,祛瘀必于温通,因血遇温则行,又赖气的推动。气血不和,脉气不相顺接为主要病机,中医治疗无论虚实总以脉气顺接为目的来调和心脉,益气温阳以温运气血,使血脉流通,活血化瘀利水,促使滞留代谢产物排泄。砭灸正是通过砭自身的红外热像及超声波脉冲刺激机体穴位达到温通、温阳之功效,最终实现脉气顺接。
扶正祛邪
就是扶助抗病能力;祛邪,就是祛除致病因素,换言之既是中医中讲求的“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过程,即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砭灸凭借砭石的生物学作用,抑制有害因素滋长同时激活人体的
免疫细胞。
《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既病之后,机体仍然会不断地产生相应的抗病能力,与致病因素作斗争。若正能胜邪,则邪退而病向愈;若正不敌邪,则邪进而病恶化。因此,扶正祛邪是保证疾病趋向良性转归的基本法则。砭灸治未病,就在于其能够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疏通经络
自古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说法, 砭灸是一种通过经络及足底反射区诊断疾病,治疗疾病,预防疾病的完整体系。通过贴敷于相应的穴位及足底反射区,借助于砭石的热作用及促进微循环等作用“外濡腠理,内溉脏腑”,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平衡阴阳
一、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因七情六淫以及跌仆损伤等因素使阴阳的平衡遭到破坏时,就会导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等病理变化,而产生“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等临床证候。砭炙治未病的关键就在于根据证候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转归于“阴阳平衡”,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这是一种入门简单的通用型治疗方法。
适应病症
砭灸九穴法主要治疗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
神经衰弱、
慢性前列腺炎、心绞痛、
动脉硬化、
慢性支气管炎等等。砭灸九穴法安全性极高,不会造成损耗正气、皮肤红肿、疼痛等后果,避免了大多数外科治疗“破皮伤气”的缺陷,是中老人、儿童,以及体质虚弱者都可以放心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砭灸贴敷于体表,治疗持续时间长,比其它种类的治疗方法更具优势。
分类
砭灸九穴法可进行手法补泻法、配穴补泻法、以及子午流注补泻法。
手法补泻
在砭灸贴敷在砭灸点之后,需用手指按压在砭灸上进行按揉,使砭灸部位获得“经气”感应,产生酸麻胀痛感,谓之“得气”,古称“气至”。《金针梅花诗钞》指出:“夫气者,乃十二经之根本,得气,方能行补泻、除疾病。”
1.徐疾补泻法
手法力度轻,施术时间长,为补法。反之,手法力度重,施术时间短,为泻法。
2.按揉补泻法
手指在砭灸部位按揉,顺时针按揉为补法。反之,逆时针按揉为泻法。
3.迎随补泻法
手指按照经络走向推动,顺经络而行为补法。反之,逆经络而行为泻法。
4.循经补泻法
取穴时,顺经络走向顺序而取,为补法。反之,逆经络走向顺序而取,为泻法。
5.呼吸补泻法
施术时,在患者呼气时按揉,用力,吸气时抬手,收力,为补法。反之,在患者吸气时按揉,用力,呼气时抬手,收力,为泻法。
配穴补泻法
配穴补泻法是以五腧穴与五行的相生规律为基础,遵循“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补则取其母穴,泻则取其子穴。
子午流注补泻法
《灵枢·经脉》篇有关于“子午流注”的记载,即人体的十二经脉对应每日的十二时辰,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中的气血在不同的时辰也有盛有衰。因此,取穴时间的不同也会起到不同的补与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