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涂尔干认为,人类社会有两种社会团结状态(即将个体联合起来的纽带):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用本书中的术语是机械的连带性和有机的连带性。
涂尔干认为,机械团结是这样一种社会联结纽带,它通过强烈的集体意识将同质性的个体结合在一起。机械团结是人类社会最早经历的结合状态,时至今日,我们仍可在传统农村社区中看到它的影子。在这些社会中,同一社区的人们采取同样的谋生手段,怀有同样的价值信仰,信奉同一的图腾和宗教,这是一个从“相似性”中生成的社会。群体成员里的诸分子是相互间无分别的,诸分子间是没有安排的,总之,他们是没有固定形式或固定组织的,这是原形质的社会”。这些团体成员共同的宗教信仰,道德情感的总和形成了集体意识,它构成了社会秩序的基础,维持着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这种强烈而独立的集体意识表现为繁多的礼俗仪式,它规定了人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不给个人的独立发展留下一点点的空间。“在那一类的社会里,人生的第一责任乃在于模仿一切的人们,无论在信仰上或在实施上都不容许一点儿个性”。(第555页)团体的任务在于。提防共同意识的一切动摇”,(第557页)对侵犯共同意识的行为给与道义上强烈的讨伐。在以机械团结为纽带的社会中,法律多带有压制性的特点。(第48页)这种法律把凡是违反和破坏集体意识的行为都说成犯罪,对犯罪行为的惩罚不是出于理性的权衡和比较,而是出于道义上的愤慨。
有机团结是社会团结的另一种类型,它是建立在社会成员异质性和相互依赖基础上的社会联结纽带。现代工业社会的结合状态是有机团结的典型代表。在这种社会中,法律带有恢复性的特点,(第48页)对犯罪行为的惩罚出于理性的权衡和思考,惩罚的目的在于维持社会分工造成的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作者认为,有机团结的基础在于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乃是人们的职业专门化过程。社会分工的原因在于同一空间内人口的增加,导致人们的物质与精神密度增大,生存竞争更加激烈,这就有可能出现导致社会解体的冲突事件,如战争、犯罪等。社会分工是摆脱社会解体,缓冲竞争压力的一个有效手段。社会分工产生了两方面的后果:削弱了集体意识,为个人意识的发展提供了空间;造成了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依赖。集体意识存在的前提是社会成员问的高度同质性,而职业专门化则使从事下同职业的人形成了各自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这诚降低了成员问的同质性程度,从而削弱了集体意识的控制范围和强度,集体意识渐渐地倾向于模糊、普遍和不确定了,让个人一天比一天更有分道扬镳的余地了。在现代社会中,集体意识的性质和内容已经由原来那种神圣的、信仰式的、尊崇集体的变成了世俗的、理性的和崇尚个人的,由全面渗透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控制个人生活的全部行为规则,变为仅存于高度抽象层次上的共同价值观念。社会分工的最重要的功能在于。把那些分任的职务变成了相依为命的连带物”。(第34页)社会各个部分之间是相互依赖的,每一种职业对于社会整体而言都是不可缺少的。社会分工越是发达,相互依赖的需要也就越是迫切。涂尔干认为,在现代社会中由社会分工产生的相互依赖感取代了集体意识,成为联结社会成员,维持社会一统的基础,“分工乃是社会连带性的主要源泉”。
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是人类社会的两种结合状态,前者以相似性为根源,后者以社会分工为根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有机团结必然要取代机械团结。机械连带性在当初是唯一的,后来却渐渐失势,而有机连带性又渐渐占了优势,这是历史上一个定律”。人类社会的演进就是从机械团结的社会秩序演进到有机团结的社会秩序,迪尔凯姆终生都在关注这一社会秩序演进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在该书的第三部分,作者探讨了各种反常的社会分工对社会团结的影响。涂尔干归纳了三种类型的反常分工:无法律的分工;强迫的分工;纯经济的或纯技术的分工。这些反常的分工的共同特点在于它们都是以社会不平等为基础,它们在破坏了原来的集体意识的同时,并没有创造出新的道德规菹,从而使个人迅速膨胀,导致整个社会陷入失范状态,
作者对此十分忧虑,他认为社会危机从根本上说是道德危机,故而他特别重视介于社会和个人中间的职业团体,认为完善职业道德以平衡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是解决当时社会危机的济世良方。
作品目录
译者前言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导言
第一章 确定功能的方法
第四章 上述理论的另一证据
第五章 有机团结的递增优势及其结果
第六章 有机团结的递增优势及其结果(续)
第七章 有机团结和契约团结
第二卷 原因和条件
第一章 分工的进步与幸福的进步
第二章 原因
第三章
次要因素--
集体意识逐渐形成的
非确定性及其原因
第五章 上文的结论
第三卷 反常形式
第一章 失范的分工
第二章 强制的分工
第三章 另一种反常形式
结论
附录一 参考文献
附录二 人名对照表
附录三 涂尔干基本著作
附录四 涂尔干生平著作年表
创作背景
历史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工业和经济功能不断发展,资本、技术和能源集中在现代工业,社会急剧变迁,劳资矛盾突出。针对人们的欲望膨胀、行为偏差和社会混乱等社会变态现象,涂尔干试图通过实证科学来考察道德生活事实,建立一种道德科学。《社会分工论》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学术背景
孔德认为,主要的问题可以追溯到劳动分工的增加上。在简单社会中,人们基本往做相同的事,例如种田,人们分享共同的经验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职业,当不同的人被委任不同的专门化任务时,他们的共同经验不复存在,这破坏了一个社会必备的共有道德信念,结果是人们不愿为社会需要做贡献。孔德打算用社会学创立一种新的恢复社会内聚力的伪宗教。在很大程度上,《社会分工论》可以看作对孔德分析的反驳, 涂尔干认为,劳动分工不代表社会道德的消失,而是代表一种新的社会道德。
当时的学者、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提出了一个总体性进化论框架,也对《社会分工论》具有重要的、基础性的影响。
作品思想
社会秩序论
社会秩序是涂尔干一生学术研究的主题。19世纪后半叶,法国社会动荡不安,涂尔干一心要以社会学家的身份回答现实问题,帮助社会维系整合,达到安定。他的三部主要著作《社会分工论》《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都紧密围绕着秩序和整合的主题,分别回答社会团结和整合靠什么达到、社会整合与个人是什么关系、团体意识对社会和个人起什么作用三个问题。
涂尔干认为,传统力量统治的社会靠“机械的团结”来维系。特别是在文明程度较低的社会中,同一团体的成员们采取同样的谋生手段,保持同样的习俗,信奉同一图腾,这种共同性使他们意识到大家同属一个集体,而不会离心。这种团体基本上是从“相似性”中生成的社会,即所谓“同质”的社会。该团体的首要任务是使成员们尊重团体的信仰和各种传统,即维护共同意识,维持一致性。在近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人们在意识、信仰上的差异也日益增大。但是社会没有瓦解,人们也没有分离,这是因为古代维系团体的共同意识逐渐被分工制取代,社会分工使每个人在消费上依赖于其他人。分工使社会像有机体一样,每个成员都为社会整体服务,同时又不能脱离整体。分工就像社会的纽带,故谓之“有机团结”。涂尔干认为,民族越进化,其成员间的差异越大,这种趋势甚至反映在体质上。从大脑容量上看,同一种动物的脑量相互差别小,而人与人的脑量差别大;就人类而言,土人与土人相比,其脑量较之文明人更为接近。文明人在其他方面(如服装、思想)的内部差异也很显著。因此,近代社会是差异的社会,又是有机团结的社会。
否认社会分工的产生是为了创造更多财富
他强调,一个事物的功能,并不是产生出这一事物的原因,原因在功能之前。分工可以提高效率,增加财富,但这要在分工出现后与分工前的对比中才能显示出来。他认为造成分工制的原因是人口密度过大。人口的增加最初迫使一些人迁徒到其他地方,当无路可退时,他们被迫改换行业,分工制也就随之出现。他重视研究社会事实的功能,是功能理论的先驱之一。同时在方法论上,强调区分功能与原因,这对功能理论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批判传统社会中的共同意识
认为这种共同的信念接近于宗教,带有强制性,并渗入一切社会生活中。他预言,共同意识和宗教维系社会的功能将逐渐被分工制取代。但后来涂尔干在继续研究人类社会的整合问题时,放弃了《社会分工论》中贬低共同意识的思想,转向强调共同意识和宗教的社会作用。
不足之处
作为一本理论著作,该书也有一些不足和值得商榷的地方。作者在该书中主要着眼 于对历史上分工的形式、特征、性质本身 进行刻划,而关于于分工发展对社会各个方面产生的重大影响、分工的巨大社会功 能、特别是分工在当代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新 的特点和造成的新的结果,则感到讨论得还 不够充分。此外,作者在书中从物质生产的 角度出发,把物质生产领域以外的社会分工统称为非生产分工,基本上沿用了传统的 “窄”派观点。这一观点在 研究当代的经济 现象时是否仍然适用,是需要继续讨论的。 因为从这一观点出发,对于当代蓬勃发展的 第三产业中许多重要部门的生产性问题,就可能难以给出应有的评价。
后世影响
在这部著作中,涂尔干既提出了“社会团结”“集体意识”“功能”“社会容量”“道德密度”以及“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这些后来一直为社会学界所沿用、修正和争论的概念,也通过对“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环节社会”与“分化社会”以及“压制性制裁”与“恢复性制裁”的纵向二元划分,探讨了历史演进的基本规律。
同时该书对未来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也极其深远。许多当代的人类学理论都建立在这个理论之上,比如安东尼·纪登斯的“四个面向”理论。美国学者塔尔科特·帕森斯、阿尔弗雷德·拉德克利夫·布朗等人的结构功能论也频取引用了他的一些观点,即认为社会学在研究社会结构时重点之一在考察不同结构的功能。
涂尔干在该书中强调外于人而存在的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具有独立自存的特性,具有外在性、独立性、强制性与普遍性等特征,使得涂尔干逐渐走向超乎人而存在、重视社会结构的层面,为法国后来的社会学、人类学与哲学里的“结构主义”作了开路先锋。列维一斯特劳斯就是在他这种理论传统下,开创出结构人类学。
另一方面,涂尔干还很重视社会功能的研究,在该书一开始就对功能下定义,分析劳动分工的功能,因此,受到他的影响,美国理论大师帕森斯,建立了所谓“结构功能论”,其实就是在涂尔干学派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这种重视社会结构与集体制度的“宏观社会学”的倾向,在方法论上,被称为“方法论的集体主义”。而涂尔干学派,在涂尔干从波尔多大学到巴黎的索邦大学任教之后,就奠定了法国主流宗派的地位,雄据法国社会学思潮上百年,至今对法国与世界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影响力仍相当明显。
作品评价
原台湾大学教授
林端:整部《社会分工论》一方面应 用了他那有别于哲学、心理学等传统学科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另外一方面也透过《社会分工论》,将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这两难命题,做了一种涂尔干式的解 决。
版本信息
该书1893年在巴黎出版。有多种文字的译本。1933年,上海
商务印书馆出版了
王力翻译的中译本。2000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渠东(即
渠敬东)翻译的中译本。
作者简介
迪尔凯姆,法国
民族学家、
社会学家、哲学家、
教育学家,法国社会学年刊学派创始人。又译“涂尔干”、“杜尔干”。生于阿尔萨斯一个犹太人法学家的家庭,卒于巴黎。1887年受任
波尔多大学为他特设的社会学教授讲座,1892年到巴黎大学任社会学与教育学教授。他主编的《社会学年刊》,在西方社会学与民族学界形成了有名的
法国社会学派。当时法国的社会学属于哲学范围,迪尔凯姆极力主张社会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
社会科学;并主张将一切社会科学统一于社会学之中,变为各种特殊社会学,如
宗教社会学、
法律社会学、
道德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等等。他还认为除去各种特殊社会学之外,还有社会形态学(包括人口论与
人文地理学在内),将社会形态学与各种特殊社会学合在一起,便构成普通社会学。他认为,对一切
社会问题的解释,全应在
社会事实中找原因,而不应在生物学与心理学中找原因。社会学的对象便是研究各种社会事实的。社会学的方法也是自然科学的方法,最主要的是一种比较的方法。但只有属于同一社会
发展阶段的社会事实,才能互相比较。他的《
社会学方法论》(1895)一书,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作。这一学派当时在法国影响很大,可说是代表法国官方的社会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