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柳子厚文》是唐朝文学家韩愈为祭奠亡友柳子厚(柳宗元)写的祭文。作者在这篇祭文中极力称赞柳宗元文词之美,对他才高而不用于世的遭遇表示不平,并允其所托。字字句句殷勤恳切,宛如面谈。
作品原文
祭柳子厚1文
维年月日,韩愈谨以清酌庶羞2之奠,祭于亡友柳子厚之灵:
嗟嗟3子厚,而至然4耶!自古莫不然5,我又何嗟?人之生世,如梦一觉6;其间利害7,竟亦何校8?当其梦时,有乐有悲;及其既觉,岂足追惟9。
凡物之生,不愿为材;牺尊10青黄11,乃木之灾。子之中弃12,天脱馽13羁14;玉佩15琼琚16,大放厥词17。富贵无能,磨灭18谁纪19?子之自著20,表表21愈伟。不善为斫,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子之文章,而不用世;乃令吾徒,掌帝之制22。子之视人,自以无前23;一斥24不复,群飞刺天25。
嗟嗟子厚,今也则亡。临绝之音,一何琅琅?遍告诸友26,以寄厥子27。不鄙28谓29余,亦托以死30。凡今之交,观势厚薄;余岂可保,能承子托?非我知子,子实命我;犹有鬼神,宁敢遗堕31?念子永归,无复来期。设祭棺前,矢心32以辞。呜呼哀哉,尚飨33!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某年、某月、某日,韩愈恭敬地用清酒和多种佳肴作为祭品,祭奠去世的朋友柳子厚的魂灵。
唉,子厚,竟死了!自古以来没有人不如此,我又悲叹什么呢?人活在世上,好像一场梦,其中的好坏,又计较什么呢?当人在梦中时,有欢喜有悲伤;等到人醒来以后,哪里值得追思呢?
大凡事物产生,不愿意成材,祭祀用的酒器又加上青黄的文饰,是木材的灾祸。你宦途中被斥逐,上天除去你的羁绊,你的文章如同美玉制成的玉佩,晶莹剔透,闪烁其词,极力铺陈。而那些富贵而没有才能的人,声名磨灭又有谁知道,可是你的名声却越来越高。不擅长砍削的人(砍削的时候)一定会指头流血,头上冒汗,而技术高超的工匠只能在一旁观看,手缩在袖子里面。你的文章不为当世所用,竟让我们这些无能之辈掌握大权。你一旦被斥逐,再没有复官,而朝廷里充满了碌碌之人。
唉,子厚,现在竟去世了。临终前的声音,多么清晰呀。全告诉各位朋友,希望托付幼小遗孤。看得起我你也把死后之事托付于我。大凡现在的交游,观势厚薄,我怎么能保证能承担你的托付?不是我了解你,你诚心托付于我;上有鬼神,我那里敢忘记怠慢你的嘱托呢?希望你永归,不再有来期。在棺前设祭,把心中的话说出来。
悲哀呀,请享用祭品吧!
创作背景
柳宗元和韩愈同是唐代散文的大家。柳宗元把韩愈列为“先友”(父亲的朋友)。但两人在前期政治立场上有分歧,柳宗元为王侄、王叔文所引用,韩愈对二王却恨之入骨。柳宗元死于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当时由潮州召回为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写了这篇祭文。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祭文有固定的首尾格式,中间是正文,一般多用四言韵语,本篇亦然。一起四句,哀痛之极,而用反复咏叹的方式出之。“自古莫不然”全文只这一个五字句,这是有意加重,若换成“自古皆然”就平庸无力了。由这一句引起下面几层,说明死生是自然规律。这本来是“人生如梦”的老生常谈,但韩愈一分疏,就化腐朽为清新了。而中间提到的“利害”、“悲乐”,又为正文第二段的根据,似叹似慰,悠然不尽。
“凡物之生”起,是对柳子厚的文章和遭遇兴发的无限感慨。前四句用《庄子·天地篇》的话:“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比牺樽于沟中之断,则美恶有间矣,其于失性一也。”百年巨木,良材也,砍削雕镂之,作成祭器“牺尊”,又加青黄文饰,诚然精美了,而失去木之本性。这一比喻说明“多才为患害”,为的是从反面引起下面的议论。“子之中弃”四句,说明子厚虽宦途中被斥逐,而从文章的成就说,这是天的帮助,解除富贵于己的束缚,得以大写文章,是好事,言外不必哀伤。“富贵无能”四句是对上文的比较(与富贵者)和引申,表明子厚以文章自显,必然不朽。这些意思,也见于他的《柳子厚墓志铭》中。如“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说得更为明白。下面“不善为斫”四句,文章又生波澜,用比喻表明得用于世者不一定有真本领,而真正的“巧匠”却往往被闲置,引起后面八句为柳子厚之不见用抱屈。这八句分两层,都用对比的形式为子厚鸣不平。妙在全用逆笔,先写子厚之“不用”,再写飞黄腾达者多是无能之辈。特别是“一斥不复”,概括子厚的仕履;“群飞刺天”,表示庙堂上充斥无能之辈,对比异常强烈。这一节是祭文的主体。一般祭文在这里多是铺陈死者的功业和两人的交往;愈却只写柳子厚才高而不见用,但中间却充满郁塞不平之气,譬喻和正反对比杂糅在一起,苍茫不尽。
最后一段是表述自己的态度。柳宗元临死之前寄信给刘禹锡,希望在抚养幼小遗孤、载柩归葬先茔的事情上,得到朋友们的帮助,又托韩愈作墓志,见于刘禹锡《祭柳员外文》所述。所谓“退之承命,改牧宜阳,亦驰一函,候于便道,勒石垂后,属于伊人”,即指此事。时韩愈正由潮州刺史改任袁州。了解刘禹锡这段话。才能理解此文最后一段感情的沉重。“嗟嗟子厚”是承上一段来,认为子厚这样的高才,应该有用世之日,然而“今也则亡”,死者不可复生,这里有无限哀伤和感触隐于其中。“临绝之音”起,引起全段。从诸友引到自己,看出子厚对自己的信托。这段文章如果是凡手,说到这里,就可以表态了,那样平直而无波澜。韩愈却插人“凡今之交”四句从反面激起浪涛。只读这四句好像韩愈不肯接受任务似的,实际正是为了反衬下文表明子厚相知之深,托己之重,这是逆笔,要善于体会。“非我知子”四句就正面表明自己的态度。“犹有鬼神,宁敢遗堕”,等于指天发誓,所以前人评这四句“语意真挚,可贯金石”,“止此已足,血诚自任之语,似淡而实深,极沉郁恻怛之致”(《唐宋文举要·甲编》卷三),是搔着痒处的。“念子永归”四句,和篇首及本段之首相呼应。并且总结全文,“矢心以辞”又重复表明态度,这是对死者的最大安慰。
祭文应以悲哀为主,被祭的对象有功业可纪的,应铺叙功业。柳宗元在柳州政绩为群众所称道,但韩愈这篇文章却只字不提柳的惠政,只强调柳的高才被弃、自己的感慨和表示接受柳的托孤重任。这是因为刘禹锡已经告诉韩愈要为柳写墓志,而柳的生平,墓志中不可不叙,如果祭文里再叙就要重复了。所以祭文完全撇开生平,但言文章高而“一斥不复”,令人不平,写出自己对子厚的深切悼念之怀。古文家如果同时为一个人写两篇文章,每篇的角度和材料一定要避免重复。韩愈为柳宗元写的三篇文章可以作为范例。
名家点评
明代学者茅坤云:“昌黎志子厚墓,相知之宜,似不如祭文。”
南宋
楼昉《
崇古文诀》卷九云:“虽尊称子厚而中含不满之意。”
明末清初
孙琮《山晓阁唐宋八大家选·韩昌黎集》卷四云:“韩柳文章,正相伯仲,若以行谊论,则昌黎卓绝矣。故其祭子厚文,于其行谊,每多回护之辞,于其文章,则极推崇之意。参酌审处,情理兼尽。”
清代
储欣《唐宋十大家文集录·昌黎先生文集录》卷四祭文云:“服膺其文,悲其遇,而允其所托,勤勤恳恳,宛如面谈。”
明代
林云铭《韩文起》卷八云:“子厚卒于官,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时公方调袁州,想归葬时,取道于袁,故得躬诣棺前致祭。开手彼此不叙官爵,以明千古性命之交,与自己骨肉无异,亲狎之至也。其大意谓人无不死,即生前之穷通得失,可以付之梦觉,不足轻重。所痛惜者,以盖世文章,竟不能供国家之用。实因前此为才名所误,以致一斥不复,反不如碌碌文徒,得以致身通显,使人皆以才为戒耳。末以生死相托之情,自矢不负。一片血泪,不忍多读。”
清代
何焯《
义门读书记》卷三十三碑志杂文云:“嗟惜子厚,只以其文,志墓亦此意。若此文,明云‘非我知子’,矣。”
清代
浦起龙《
古文眉诠》卷五十一云:“唐之文章至二公当日,乃真相推服。柳以托韩,韩承柳托,读此见担任此事,千秋质证。公为朋旧祭文,确守古式,如上二作,亟取之以解灭裂者之惑。”
清代
曾国藩《求阅斋读书录》卷八《韩昌黎集》云:“峻洁直上,语经百炼。公文如此等,乃不复可攀跻矣。”
清代
王文濡《唐文评注读本》下册云:“推服之挈,痛惜之深,付托之重,一一揭出,想见韩柳交情。”
清代、民国交际
吴闿生《
古文范》卷三:“祭文亦四言诗之一种也。韩公为之,键幽凿险,神骇鬼眩,盖导源于《招魂》、《九歌》、《大招》,而以自发其光怪骇愕、磊研不平之气。后君子颇有摹仿之者,亦学者所宜究心也。今择其沉郁质厚者一首,以备体例,他不具载。”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
唐宋八大家”之首,与
柳宗元并称“
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
昌黎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