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福州大学下设二级学院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前身为物理无线电系,诞生于1958年,与福州大学一起成长。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由原无线电工程系、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系等2个单位重新合并组成。新组建后的学院拟设立“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系”、“数字媒体与网络工程”等三个系以及信息、通信、微波、电路基础、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大学物理等7个教学研究中心或研究所。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学院现有7个系(通信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光电信息工程系、微电子系、物理学系、数字媒体与网络工程系),9个本科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工程、微电子、应用物理学、数字媒体技术、物联网工程专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集成专业)和1个数理综合班。
2018年10月26日,被教育部遴选为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之一。
学科建设
学院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物理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1个一级学科工程类专业学位博士点(电子信息工程),以及通信与信息系统、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信息光电技术、智能信息技术等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数字媒体技术、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信息光电技术等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拥有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等2个领域专业学位工程硕士授予权。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实力强劲的师资队伍。全院在职教职工211人,其中正高职称42人、副高职称83人、中级职称80人,博士学位125人。拥有国家级人才7人,其中国家杰青2名,国家863专家组副组长1人;省级人才23人、校级人才4人。博士生导师34人(含院外博导)、学术型硕士生导师90人,享受政府津贴专家5人。在校本科生2651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41人,博士研究生76人,外国来华博士2人,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34人。
教学建设
学院有国家一流建设专业5个(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福建省一流建设专业2个(数字媒体技术、集成电路与系统集成),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1个(电子科学与技术)。还拥有2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物理实验与教学中心、信息技术实验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光电信息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
专业介绍
本研究方向以解决福建省国民经济信息化重大工程“数字福建”建设过程中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和信息服务体系为目标,开展若干相关地球信息科学应用基础研究和地球信息工程前沿技术研发、软件产品开发、集成服务应用。研究开发区域和城市信息化技术体系,建立空间信息动态监测应用系统、空间信息数据(仓)库、信息共享和决策支持系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资源环境遥感动态监测及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包括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动态变化识别技术、专题信息提取技术、系统服务技术研究开发;
分布式信息共享平台成套技术和软件产品,包括数据规范化标准化技术、非空间数据的连续空间化技术、分布式数据仓库开发、分布式数据网络发布与服务平台、元数据标准及与数据库互动机制;
协同虚拟地理环境和空间分析体系研究(地理空间数据集成、海量空间数据的挖掘、协同地理虚拟仿真技术、模型与GIS的无缝集成)。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福建省重点发展和优先支持的支柱产业。本学科属电子、通信与信息产业领域, 5个重点建设方向都具有在省内外有着一定影响力的学科或学术带头人,并且全部具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合作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等国家级有影响的在研项目。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多媒体通信与无线传输:充分发挥国际合作研究资源优势,开展现代远程通信新技术、新理论的研究。争取在下一代移动通信和网络中的多媒体信号的传输、微波通信智能天线及卫星接收等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
3S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集成:强调对地球空间数据从采集、处理、存储、和发布形成信息流的全过程,开展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争取在蓝牙等无线接入技术、图像的压缩与传输、虚拟仿真等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
远程医疗与远程信息共享技术:在已获资助的省重大项目和863计划项目的基础上,开展并争取在视音频信号的压缩编码和解码,异构数据源的互联以及信息显示系统等各种图像处理系统、远程(医学)信息共享平台及其关键技术、医学信息处理,网络终端机(NC)等我国自主IT核心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示范等研究工作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光电信息技术研究方向
光量子信息与保密通信量子信息是量子力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也是当前国际前沿热点课题之一,它的引人之处在于具有许多经典信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比如,量子计算机可实现大数的因子分解。大数的因子分解是经典计算机(即现在使用的电子计算机)无法解决的难题,因而也是广泛使用的利用公开密钥体制进行保密通讯的安全性的保证。但Shor已证明,利用量子计算机可轻易地攻破这一问题,对传统的保密通讯提出严重挑战。量子计算机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Grover搜索。此外,量子计算机还可进行经典计算机无法胜任的量子系统的模拟。量子密码为绝对安全的保密通讯提供了物理上的保证。利用量子通讯网络则可实现多端保密通讯。因此量子信息将为信息科学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信息显示技术与电路系统:进入二十世纪以来,显示技术作为人机联系和信息展示的窗口已应用于军事、工业、交通、通讯、教育、航空航天、卫星遥感、娱乐、医疗等各个方面。,亚洲是显示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中心,我国是显示器的大国,但不是一个显示器的强国。对于阴极射线管(CRT),由于所有技术主要依靠引进, 几乎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对于液晶显示器(LCD),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控制了全球高端LCD产品的市场,我国大陆地区仅能生产低端LCD产品(产量大,产值低)。FED场致发射显示器是一种新型的平板显示器件,国内外正在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研究开发,美国已经有12英寸商品面市。但是大屏幕彩色FED显示器的研发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FED器件结构优化设计和大面积阴极材料及其制作技术就是制约大屏幕FED走向商业化的瓶颈。通过解决FED器件结构设计和阴极材料及其制作技术,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FED显示器的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研平台
学院建有平板显示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数字电视智能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科技部健康医疗器械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场致发射显示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量子信息与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福建省医药器械和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光伏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福建省发改委物联网重点实验室等14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以及 12个校级研究院所和20多个校企联合实验室。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06 08:19
目录
概述
办学条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