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凿龙门,古代中国神话,出自晋王嘉《拾遗记》卷二。是
大禹治水的重要工程之一。
基本信息
禹凿龙门的传说最早见于《墨子.兼爱中》:「古者
禹治天下,西为西河渔窦,以泄渠孙皇之水。北为防原,注后之邸,池之窦,洒为底柱,凿为龙门,以利燕、代、胡、貉与西河之民。……」,此言禹之事。今山西、陕西中间的
黄河,古人称作西河。禹凿龙门是为燕、代、胡、貉与西河之民得利。但在
大禹那个时代,就当时的生产工具与技术水平,开凿龙门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大禹治水的事迹传至后代,
大禹成了
治水的代表人物,就把一切与治水有关的事都记到大禹的名下。
历史背景
鲧,一个
治水的英雄死了,但洪水并没有因为鲧的死而退却。肆虐的洪水,仍需要有人去降服。舜经过考察,举荐鲧的儿子禹去完成其父未竟的事业。
禹带领自己的部下伯益、后稷等人对水势进行了详细的考察,采用疏导的方法对江、淮、河、汉等进行治理。同时,令民众聚土积薪,择丘陵而处之。
传说禹的足迹遍布四方,各地都有
大禹治水的传说。其中,禹凿龙门更是世代相传的经典故事。
开凿龙门是
大禹治水的重要工程之一。传说禹开凿的龙门有两个:一说在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之间的龙门山,一说禹凿的龙门就是洛阳之南的龙门山。关于
洛阳龙门为
大禹所开凿的记载较多。
故事传说
传说中那个洪水泛滥的时期,洛水(洛河)和伊水(伊河)都因受阻而形成一片大的汪洋,类似于堰塞湖,当然在那个时期形成的规模远比堰塞湖大得多。大禹首先疏通了洛水(洛河),使之注入黄河,而伊水(伊河)受阻于龙门山,因此凿开龙门山使得伊水(伊河)和洛水(洛河)汇合一起注入黄河,从而解决了这里的水患。
大禹开凿的龙门山就是现在著名的龙门石窟所在,距洛阳约12公里。龙门山被伊水(伊河)分为东山和西山,河水从二者之间穿过。东、西二山活像大门的两边,因此这里被称为伊阙。
相关记载
关于
洛阳龙门为
大禹所开凿的记载较多。
洛阳龙门,又称伊阙。
《水经注》说:“昔
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
《
汉书·沟洫志》也说:“昔
大禹治水,山陵挡路者毁之,故凿龙门,辟伊阙。”
洛阳龙门山为名副其实的石山,在坚硬的石山上开凿龙门,是否是操用简陋
治水工具的
大禹所为呢?这一点,今人有不少的异议。
但《水经注》的作者、北魏地理学家
郦道元和《汉书》的作者、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的记载决非凭空想像。
至少可以认为
大禹在这个地方确实疏导过水势,修整过河道。
春秋时期的左丘明写《左传》,离
大禹治水的时代并不遥远。
《左传》上记载了一段
刘定公在洛阳发出的感慨:“美哉禹功,明德远矣,
微禹,吾其鱼乎!”
显然,春秋时期人们对
大禹开凿龙门治理伊洛河的故事是深信不疑的。正因为如此,人们对禹凿龙门、辟伊阙写下了数不清的赞美诗。
唐代诗人成萼在《
登圣善寺阁望龙门》诗中云:“高阁聊登望,遥分禹凿门。”
另一位唐代诗人
刘沧也有“城连伊水禹门近”的诗句。宋代寓居洛阳的大历史学家司马光留下“凿龙山断开天阙,导洛波回载羽觞”的名句。
明清时期,“
龙门山色”被列为
洛阳八大景之首,人们在赞美龙门风光的同时,更是赞美
大禹的神功,如明代诗人
吕维祺在以“龙门山色”为题的诗篇中,就曾发出“万世神功禹削凿”的感叹!
也许
大禹治水的传说有一个逐步夸大、神化的过程,最初大禹治水的传说集中在夏人活动的中心伊洛地区,但由于
黄河大于伊水,伊水的传说就被挪到了黄河,黄河中的峡谷也得到了龙门的美名。
相关争议
龙门真的是禹开凿的吗?这在宋代已发出了疑问。
如司马光在《温国文正公文集》的《凿龙门辨》中说:“或问禹凿龙门,辟伊阙,有诸?迂雯日:‘龙门伊阙天所为也,禹治之耳。非山横其前,北雍不流,禹始凿而辟之,然后通也。”
这就是说,龙门伊阙乃天然形成,并非山横其前,堵壅了北流的洪水,只是由于水流不畅,大禹始凿而辟之,然后河水才得畅通。这一说法似乎有些道理。试想距今约4000年前,人们使用的主要是石制工具,偌大一座坚硬的石山怎能辟开?即使用现代的设备去凿,又谈何容易。
现代的地质学告诉我们,龙门山约形成于距今20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早期,其山体由中晚寒武纪的白云岩和石灰岩所构成,内中喀斯特溶洞极多。这些纵横交错的溶洞长久被流水冲刷,发生剧烈变化,遂形成一道峡谷,将山体切割开来。伊河之水虽绵流受阻,但尚能通过,又经禹率众开凿。方为今伊阙龙门之势。这种解释既没有否定禹的功绩,又合乎自然发展的逻辑和规律,因而被世人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