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花灯戏
由载歌载舞的秀山花灯派生出来的剧种
历史渊源
花灯由来
秀山花灯戏是由载歌载舞的秀山花灯派生出来的一个剧种。其形成
时间可追溯到清末民国初年。在当时提倡“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秀山边沿地区的梅江、洪安、石堤、溶溪、峨溶等地 ,相继传入了辰河戏阳戏、灯儿戏、京剧川剧等剧种。一些花灯艺人受到启发,创编了一些时间在10—30分钟,角色限于生、旦、丑,故事情节短小单一的折子戏,又称“单边戏”。花灯小戏表演者少者2人,多者不超出5人;道白纯系秀山方言,特别是花子(丑角)的刷白(讲白话,吹牛蒲扇
艺术特点
最初演出的是歌舞成分很重的花灯小戏,后受滇戏等大戏影响, 花灯戏艺人在改
进情节比较曲折复杂的剧目时,也吸收相关曲调加以变化、拓展和翻新幅度风摆柳
文化内涵
文化特色
“秀山花灯戏”是渝东南少数民族保持迄今的民族民间表演艺术,她的独特
在于祭礼活动与民间歌舞等综合为一体的原生态。她蕴涵着区域民族认同的文化观念和人文意识,体现出这种土、苗、汉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根基和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的特殊价值。 享誉全国的秀山花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文化内涵上看,它既包涵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群众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又融合了土家族多种民间艺术的精华,形成了一个构成元素众多,内涵极为丰富的文化体系。
剧目剧团
花灯小戏主要分布在秀山的兰桥、溶溪、峨溶一带,主 要剧目有:《牧童看牛》《看牛下棋》《三媳敬寿》《箍桶匠》《小媳妇》《盘花》《表妹盘花》《老伴盘花》《三碗饭盘花》《花子醉酒》《徐氏教子》《徐氏做媒》《玉乐瓶》《下南京》《卖花记》《五杯酒》《三碗饭》《三星送子》《同年妹打彩》《闹江州》《陈姑赶潘》《四季景》《万花池》《宝儿搂姐》《裁缝偷布》《刘胡子哥哥下棋》《打渔救生》《王大娘补缸》《百花赠剑》《安安送米》《送报条》《闹五更》等30余折。这些小戏大多是反映人民群众劳动、爱情及百姓的日常生活,具有活泼轻松、风趣诙谐的特点,乡土气息浓郁,内容虽然单调粗浅,但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秀山花灯戏的继承与发展,1964年成立了秀山花灯歌舞剧团,共创编了大小花灯戏20余出。花灯歌舞剧《洞房花烛夜》获四川省计划生育调演创作、演出双一等奖,并于1992年赴福建泉州参加“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花灯戏《银河会》参加四川省少数民族戏剧调演,省剧协组织了专题研讨会;上述两剧均获全国少数民族戏剧题材团结奖。
新编秀山花灯戏,在编、导、演、服饰、道具、唱腔、置景、舞蹈、主要乐器配置、打击乐伴奏等诸多方面都作了大胆的探索工作,力求既尊重传统又不局限于传统,形成自身的艺术风格。
传承价值
秀山花灯戏仅属于土家族节庆礼仪民俗类型的观点缺少依据。 从史料来看,秀山地区的民族文化是千百年来土家族、苗族汉族等兄弟民族共同创造的。有关秀山花灯族属问题的田野调查,亦发现秀山花灯文化形态多样性与丰富性的具体生动存在形式,及其与秀山地区多民族混居复杂的区域文化历史传统的融合生成关系。 在长时期的表演中,秀山花灯戏形成了舞蹈性、歌唱性、戏剧性、模拟性、民族性、地域性、程序性、群众性等特征,深受广大民众喜爱。抢救、保护秀山花灯,对于丰富民众文化生活,促进土家族民俗音乐舞蹈艺术及其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
如今,各地的花灯戏都面临着与其他传统戏曲艺术同样的困境,剧场演出日益减少,剧团经费短缺,新剧目编排上演困难,年轻一代的编创演出人员后继乏人,急需采取措施对花灯戏这一地方特色剧种进行抢救、保护。
参考资料
花灯二人转.秀山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29 10:45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