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植物门(Spermatophyta)是植物界最高等的一类植物。因为它们的维管组织更加复杂,输送水份和营养的能力提高了,孢子体进一步发达和配子体更加简化。配子体完全寄生在孢子体内。由于花粉管的出现,有性过程完全摆脱了水的环境,这是种子植物适应陆生生活的一大进步。另外,由于有了种子,在生殖方面更为有利,并提高了抵抗和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从而为一代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保证。
简介
种子植物门分为
被子植物亚门和
裸子植物亚门。现在种子植物门这一门被撤销,种子植物分为
被子植物门和
裸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是
植物界中最进化和最繁茂的
类群。分为
被子植物和
裸子植物。具有更为发达的
孢子体,以
种子繁殖。
植物类型有
乔木、
灌木、木质
藤本、
草本等。
根、茎和叶都很发达。内部构造有更完善的输导束,由
管胞演化成
导管,由筛细胞演化成
筛管并具有
伴胞。中柱为真正中柱或
散生中柱。
繁殖器官的类型和构造也很复杂。
繁殖时形成球花或
花、球果或果实、以及
种子。它们有稳定而显著的特征,是分类的重要依据。配子体很小,仅于开花时才出现,寄生在孢子体上。受精卵吸收胚乳的营养形成胚,再发育成种子,种子成熟后才脱离原来植物体,因此更加适应于
陆地生长。
种子植物的
胚珠(相当于蕨类植物的大孢子囊)是裸露着生的称为
裸子植物,胚珠包被于子房壁内的称为被子植物。
种子
植物系由
古代随
蕨类植物演化而来。它们的
繁殖器官和形态有密切的联系,但所使用的术语不同。
裸子植物亚门
Gymnospermae,裸子植物为原始的种子植物。
形态特征
乔木,少为灌木,很少为木质藤本。雌球花具胚珠,着生胚珠的鳞片即
大孢子叶(珠鳞珠座、套被、珠托),不形成密闭的子房,因而胚珠裸露,故称裸子植物。这是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显著区别。其胚珠有珠被,顶端有珠孔,胚珠发育成配子体,雌配子体的卵细胞精后发育成胚,配子体的其他部分发育成胚乳,珠被发育成种皮,整个胚珠发育成种子。这是裸子植物与蕨类植物的主要区别。其叶多为针形、线形或鳞形,又称为针叶树。茎的维管束排列成一环,有形成层,
次生木质部几全由管胞组成,很少有导管;韧皮部无伴胞。子叶1至多数。裸子植物较被子植物古老,大都为化石植物,现存裸子植物不少种类是新生代。
繁殖方式
球果
雌雄同株。大孢子是雌配子体的第一个细胞。胚珠中通常有四个大孢子,但上端的三个退化消失,仅有最下的一个发育成雌配子体。小孢子是雄配子体的第一细胞。小孢子有二层壁,孢子在壁内荫发。成熟的花粉粒是具有四个细胞的雄配子体:二为退化的原叶细胞,一为粉管细胞,一为生殖细胞。传粉时,直立的雌球果之珠鳞彼此分开,承受花粉,胚珠同时分泌液体,由珠孔溢岀成为传粉滴,花粉粒落于其上,此液体经挥发散失,花粉粒降入珠孔。此后珠鳞闭合,雌球果下垂,花粉粒生出花粉管,穿过珠心的组织达于颈卵器。花粉管很明显地时输送精子之用。生殖细胞在管中分裂为二,大的是体细胞,较小的在其后成一柄,叫做柄细胞。在受精之前,体细胞的核分裂成为二精核。核的周围有少量的细胞质,故精子仍是细胞,但无鞭毛不能游泳。体细胞的壁此后消失,二精子被送至花粉管的尖端。此时颈卵器的颈细胞退化,花粉管达于卵上,尖端破裂,二精子被射至卵内,其中之一与卵融合。
出现时间
第三纪(约250万年前至6500万年前)出现的,如银杏、油杉、铁杉、杉木、水松、水杉、粗榧、红豆杉等都是第三纪的
孑遗植物。裸子植物最早出现于古生代,中生代最为繁盛,后由于地史变化,逐渐衰退。
种类分布
现存的裸子植物12科71属近800种,广布世界各地,主产北半球;中国有11科41属近300种(包括引种栽培的)。
现存约800种,分属5纲:苏铁纲Cycadopsida、银杏纲Ginkgopsida、松柏纲Coniferopsida、红豆杉纲Taxopsida和买麻藤纲Gnetopsida,共9目12科71属。裸子植物中很多为重要林木。
主要价值
大多为林业生产上的重要用材树种,或供作纤维、单宁、松脂、药用等,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代表物种
银杏GinkgobilobaL.
乔木,高达40米,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浅纵裂,大树之皮呈灰褐色,深纵裂,粗糙;幼年及壮年树冠圆锥形,老则广卵形;枝近轮生,斜上伸展(雌株的大枝常较雄株开展);一年生的长枝淡褐黄色,二年生以上变为灰色,并有细纵裂纹;短枝密被叶痕,黑灰色,短枝上亦可长出长枝;冬芽黄褐色,常为卵圆形,先端钝尖。叶扇形,有长柄,淡绿色,无毛,有多数叉状并列细脉,顶端宽5-8厘米,在短枝上常具波状缺刻,在长枝上常2裂,基部宽楔形,柄 长3-10(多为5-8)厘米,幼树及萌生枝上的叶常 较而深裂 (叶片长达13厘米,宽15厘米),有时裂片再分裂(这与较原始的化石种类之叶相似),叶在一年生长枝上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3-8叶呈簇生状,秋季落叶前变为黄色.球花雌雄异株,单性,生于短枝顶端的鳞片状叶的腋内,呈簇生状;雄球花葇荑花序状,下垂,雄蕊排列疏松,具短梗,花药常2个,长椭圆形,药室纵裂,药隔不发;雌球花具长梗,梗 端常分两叉,稀3-5叉或不分叉,每叉顶生一盘状珠座,胚珠着生其上,通常仅一个叉端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内媒传粉。种子具长梗,下垂,常为椭圆形、长倒卵形、卵圆形或近圆球形,长2.5-3.5厘米,径为2厘米,外种皮肉质,熟时黄色或橙黄色,外被 白粉,有臭叶;中处皮白色,骨质,具2-3条纵脊;内种皮膜质,淡红褐色;胚乳肉质,味甘略苦;子叶2枚,稀3枚,发芽时不出土,初生叶2-5片,宽条形,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微凹,第4或第5片起之后生叶扇形,先端具一深裂及不规则的波状缺刻,叶柄长0.9-2.5厘米;有主根。花期3-4月,种子9-10月成熟。
银杏为中生代孑遗的稀有树种,系中国特产,仅浙江天目山有野生状态的树木,生于海拔500-1000米、酸性(pH值5-5.5)黄壤、排水良好地带的天然林中,常与柳杉、榧树、蓝果树等针阔叶树种混生,生长旺盛。银杏的栽培区甚广:北自东北沈阳,南达广州,东起华东海拔40-1000米地带,西南至贵州、云南西部(腾冲)海拔2000米以下地带均有栽培,以生产种子为目的,或作园林树种。栽培区常用实生苗、移杆苗或根蘖苗进行嫁接,可提前在8-10年生时开花结实(实生苗一般在20年后才开始结种子)。各地栽培的银杏有数百年或千年以上的老树。朝鲜、日本及欧洲、美各国庭园均有栽培。
银杏为喜光树种,深根性,对气候、土壤的适应性较宽,能在高温多雨及雨量稀少、冬季寒冷的地区生长,但生长缓慢或不良;能生于酸性土壤(pH值4.5)、石灰性土壤(pH值8)及中性土壤上,但不耐盐碱土及过湿的土壤。以生于海拔1000(云南1500-2000)米以下,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700-1500毫米,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地区生长最好的地区和平共处在土壤瘠薄干燥、多石山坡过度潮湿的地方均不晚成活或生长不良。
银杏为速生珍贵的用材树种,边材淡黄色,心材淡黄褐色,结构细,质轻软,富弹性,易加工,有光泽,比重0.45-0.48,不易开裂,不反挠,为优良木材,供建筑、家具、室内装饰、雕刻、绘图版等用。种子供食用(多食易中毒)及药用。叶可作药用和制杀虫剂,亦可作肥料。种子的肉质外种皮含白果酸、白果醇及白果酚,有毒。树皮含单宁。银杏树形优美,春夏季叶色嫩绿,秋季变成黄色,颇为美观,可作庭园树及行道树。
苏铁CycasrevolutaThunb.
大孢子叶长14-22厘米,密生淡黄色或淡灰黄色绒毛,上部的顶片卵形至长卵形,边缘羽状分裂,裂片12-18对,条状钻形,长2.5-6厘米,先端有刺状尖头,胚珠2-6枚,生于大孢子叶柄的两侧,有绒毛。种子红褐色或桔红色,倒卵圆形或卵圆形,稍扁,长2-4厘米,径1.5-3厘米,密生灰黄色短绒毛,后渐脱落,中种皮木质,两侧有两条棱脊,上端无棱脊或棱脊不显著,顶端有尖头。花期6-7月,种子10月成熟。
产于福建、台湾、广东,各地常有栽培。在福建、广东、广西、江西、云南、贵州及四川东部等地多栽植于庭园,江苏、浙江及华北各省区多栽于盆中, 冬季置于温室越冬。日本南部、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苏铁喜暖热湿润的环境,不耐寒冷,生长甚慢,寿命约200年。在中国南方热带及亚热带南部l0龄以上的树木几乎每年开花结实,而长江流域及北方各地栽培的苏铁常终生不开花,或偶尔开花结实。
苏铁为优美的观赏树种,栽培极为普遍,茎内含淀粉,可供食用;种子含油和丰富的淀粉,微有毒。
被子植物亚门
Angiospermae,种子植物中的一亚门。
形态特征
心皮包成子房,胚珠生子房内,胚乳在受精后始形成,具真正的花,花的主要部分为雄蕊和雌蕊,此外亦常具花萼和花冠;花粉粒停留柱头上,不能直接和胚珠接触。
繁殖方式
被子植物是现代植物界中种类多、分布广、适应性强的一个类群。被子植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具有真正的花,所以被子植物又叫有花植物。花的出现代表着植物繁殖部分的一个高度进化与特征。被子植物的繁殖在所有植物里是最复杂精妙的。被子植物通过有性生殖产生新个体,这是在花中进行的,是从精子、卵子的形成,经过受精作用,最后形成胚和胚乳的整个过程。
被子植物的花由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组成。花萼和花冠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花并招引昆虫传送花粉。花的中间是雄蕊和雌蕊,这是花的雌雄性器官。一个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花药里产生花粉粒。成熟的花粉粒在内部结构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含有一个
营养细胞和一个生殖细胞,例如棉花、百合的花粉;另一种是含有一个营养细胞和两个精子,例如小麦、白菜的花粉。精子是由生殖细胞分裂形成的,生殖细胞的分裂可能在花粉粒里进行,也可能在花粉萌发后长出的花粉管中进行。
雌蕊分柱头、花柱及子房三部分,形似一个花瓶,子房内壁着生有1至多个胚珠。胚珠是植物“胎儿”生长的地方,早期每个胚珠的中间有一个囊状的东西,称作胚囊,它是由
胚囊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在显微镜下可看到成熟的胚囊里包含一个卵细胞、两个助细胞、三个
反足细胞及一个含有两个极核的
中央细胞。
植物开花时,成熟的花粉被风或昆虫传送到同一种植物雌蕊的柱头上,受到柱头上粘液的刺激,花粉粒开始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和子房壁直达胚珠,进入胚囊,并将花粉管内的两个精子释放到胚襄里,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胚;另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由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这样,受精后的胚珠就整个变成了种子。
当卵细胞受精以后,整个花受到新的刺激,花的各部分发生显著变化。花柱、柱头、雄蕊、花冠等都凋谢了,多数植物的花萼也脱落了,只剩下子房。大量的有机物不断地运向子房,子房就开始发育、膨大,最后形成果实。
在被子植物中,两个精子同时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结合的现象,叫做双受精现象。双受精现象在低等植物里没有,动物里也没有,而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双受精的结果,不仅使“胎儿”带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特性,而且供给“胎儿”发育用的胚乳,也带有父母双方面的遗传物质。这样产生的后代,必然具有较强的生活力和适应性,从而保证了被子植物在多样化的自然环境中得以广泛地生存和繁殖。
出现时间
它在地质史上的中生代后期始大量出现。
种类分布
此类在植物界中最为高等,种类繁多,几达三十万种。广布于世界各地。有极大的经济价值。此类又可分为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两纲。全世界约有300~450个科(各个分类系统科的概念不同)大多数科分布在热带,2/3的种限于热带或其邻近地区。中国约2.5万种,分隶于291科和3050属。
主要价值
被子植物占据着现代地球大部分陆地空间,是世界植被的主要组成成分。被子植物的特征,使其具备了在生存竞争中,优越于其他各类植物的内部条件。被子植物的产生,使地球上第一次出现色彩鲜艳、类型繁多、花果丰茂的景象,随着被子植物花的形态的发展,果实和种子中高能量产物的贮存,使得直接或间接地依赖植物为生的动物界(尤其是昆虫、鸟类和哺乳类),获得了相应的发展,迅速地繁茂起来。
被子植物与人类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其中粮食有稻、
大麦、
小麦、大豆高粱、玉米、马铃薯和板栗等;疏菜有青菜、萝卜、冬瓜、番茄和洋葱等;油料有油菜、花生和芝麻等;轻工业原料有甘蔗为糖原料,茶为著名饮料,草棉为
纺织原料,蓖麻为高级润滑油原料,橡胶为国防工业和交通原料,以及竹类为建筑和编织原料;水果有西瓜、苹果和菠萝等;药物有黄连和薄荷等建筑用材有樟树、毛白杨、白桦树等;许多被子植物还可供观赏。
代表物种
黄豆树Albiziaprocera(Roxb.) Benth.
落叶乔木,高10-25米,无刺;小枝略被短柔毛或近无毛。二回羽状复叶;总叶柄近基部有1枚长圆形大腺体;羽片3-5对,长15-20厘米;小叶6-12对,近革质,先端圆钝或微凹,基部偏斜,两面疏被伏贴短柔毛,中脉偏于下缘;叶柄长约2毫米。头状花序在枝顶或叶腋排成
圆锥花序;花无梗;花萼长2-3毫米,无毛;花冠黄白色,长约6毫米,裂片披针形,长约2.5毫米,顶部被柔毛;子房近无柄。荚果带形,长10-15厘米,宽1.5-2.5厘米,扁平,无毛,有种子8-12颗。花期5-9月;果期9月至翌年2月。
产台湾、广东、广西。生于低海拔疏林或灌丛中。南亚至东南亚均有分布。
本种为速生树种之一,采伐时有扑鼻之臭气。边材黄白色,心材棕色,坚硬,有光泽,并有深颜色的纹理。木材用于制造车轮、农具及建筑用,又为良好之薪炭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