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国家植物园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的景区
秦岭国家植物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境内,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西安市人民政府联合共建的国家级特大型综合植物园。距十三朝古都西安70千米。4A级景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秦岭国家植物园,位于秦岭北麓的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境内,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北起省道S107环山旅游专用公路,南至秦岭梁,西起黑河,东至周至县鄠邑区边界,距十三朝古都西安70千米,介于东经108°13′—108°29′、北纬33°43′—34°04′之间,规划总面积639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植物园。
地形地貌
秦岭,与北美落基山、中欧阿尔卑斯山并称为世界三大著名的具有生物地理分界意义的山脉,是世界生物多样性典型代表区域之一,更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
秦岭国家植物园是千里秦岭资源最丰富的一段,海拔跨度480米至3000米,由北向南依次为平原、丘陵、低山、中山和高山五种地貌单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立体生态系统。园内共有13条河流。
气候特征
秦岭国家植物园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800—900毫米,年平均温度8—10℃。
旅游信息
公交
大雁塔北广场东侧乘坐环山旅游1号线公交车(秦岭国家植物园站下车)
西安环山旅游1号线为每天发车。发车时间为:大雁塔北广场首班:07:00,末班:14:00;楼观台首班:12:00,末班:17:00(冬季),末班:18:00(夏季)。每趟发车逢整点出发。起价2元,全程12元。全程大约运行两个半小时。
自驾游
西安绕城高速——西汉高速(涝峪口收费站下)——环山旅游路(S107省道)向西约18千米——秦岭国家植物园。
历史沿革
1998年6月,植物园开始筹建,在中科院西安分院副院长沈茂才研究员承担的“秦巴山区优势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课题的基础上,2000年06月,陕西省长办公会议决定建设秦岭植物园。
秦岭国家植物园总投资达15.5亿人民币,分别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西安市人民政府按照1:1:1:0.5的比例筹措建设资金,重点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为秦岭国家植物园建设奠定基础。为了使资金尽快得到周转,植物园项目筹备组还向亚洲开发银行申请了3500万美元贷款,向GEF申请1000万美元赠款。最终,秦岭国家植物园成为亚洲开发银行在中国扶持的第一个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获得了4000万美元贷款,并获得500万美元全球环境基金赠款。
2001年02月,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秦岭植物园,规划面积458平方千米,建设植物迁地保护区、动物迁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区以及农业观光和生态度假区等四个区,是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园。
2001年11月,陕西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成立陕西省秦岭植物园,同年12月,陕西省编委批复成立陕西省秦岭植物园,加挂陕西省秦岭植物研究院牌子,为陕西省政府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
2005年08月,秦岭植物园划入陕西省林业厅代管。
2006年10月10日,在北京召开了陕西省政府、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西安市政府联合共建第一次会议,将名称正式确定为秦岭国家植物园。
2007年05月30日,陕西省政府、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西安市政府联合在周至县集贤镇举行秦岭国家植物园奠基仪式,拉开了秦岭国家植物园建设的大幕。
2012年,重点建设项目共10个,总投资13.5亿。
2014年10月21日上午,秦岭国家植物园与中国银行陕西分行,在西安举行全面业务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中国银行十亿授信秦岭国家植物园配套设施建设及其相关产业发展。
截至2017年初,秦岭国家植物园已完成投资约9亿元,建成以“湿地奇草、花海异木、山居峡谷、小径民宿”为主要内容的智慧植物园,完成了海棠园、竹亚科园、蔷薇园等8个专科专类园和花园沟花卉引种区等18个项目。3000平方米标本馆、6000平方米温室馆、1400平方米VR智能科普馆、大门广场等11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了十余个民宿改造设计项目以及金牛坪、栗子坪、九斤坪、殿镇新街4个风情小镇的建设规划。
2018年04月13日,陕西师范大学与秦岭国家植物园、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6家单位联合共建的教学实践基地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秦岭国家植物园举行。
2019月01月09日,秦岭国家植物园园艺中心在园艺中心办公楼举行了揭牌仪式。
2019年03月09日,由秦岭国家植物园主办、多家单位协办的秦岭国家植物园暨第二届秦岭植树季开幕,来自全国各地近3000名游客见证开幕仪式并参加活动。
2022年2月,被认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023年5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公告,经有关市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推荐,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综合评定并按程序完成公示,确定秦岭国家植物园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生物资源
秦岭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动物区系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分界线,也是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的过渡区,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的代表地区之一。在植物区系上,秦岭是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和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的交汇地区之一。区系成分丰富多彩,新老兼备,多种成分汇集,表现出明显的交汇和过渡特征。已探明的有3436种植物、722种动物、440种苔藓和425种地衣。其中,蕨类植物30科、77属、312种,分别占中国蕨类植物科、属、种的57.7%、37.7%、11.5%;裸子植物9科、21属、44种,分别占中国裸子植物科、属、种的90%、61.8%,22.8%;被子植物149科、971属、3409种,分别占中国被子植物科、属、种的51.2%、33.0%,14.0%。其中,独叶草太白红杉等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44种。
秦岭国家植物园区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植物分带清晰,低海拔为杂果林带、阔叶林带,海拔2000—2400米为针阔混交林带,2400—2600米为红桦林带,2600—2800米为巴山冷杉林带,2900米左右为太白红杉林带,2900米以上为草甸、灌丛林带等,晰。为杂果林及次生灌丛、侧柏林带、锐齿栎林带、红桦林带、巴杉冷杉林带、太白红杉林带、灌丛及草甸。
除了丰富的植物资源,秦岭国家植物园境内还有40多种国家珍稀保护动物,如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等。
景区场馆
综述
秦岭国家植物园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和西安市人民政府联合共建,规划投资15.5亿元人民币,总规划面积458平方千米,比澳大利亚境内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园还要大4倍,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植物园。按照规划,秦岭植物园将建设植物迁地保护区、动物迁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区以及农业观光和生态度假等4个区,其中植物迁地保护区规划面积10平方千米,将广泛收集温带区域和亚热带北缘的植物。
动物迁地保护区以楼观台现有的道观、森林公园、动物抢救中心为规划区域,规划面积14平方千米,主要进行大熊猫繁育基地、朱鹮繁育基地、羚牛馆、金丝猴馆、鸟类天堂及其他动物场馆的建设。
规划面积400平方千米的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区,以保护现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为目标,对受到破坏的浅山区进行植被恢复重建。农业观光和生态度假区将在楼观台沿山一线建设,规划为自然农业区和道文化区,包括高尔夫球尝大型儿童乐园、自然农业观光区、生态度假区和道文化观光区等。秦岭国家植物园建成后,将成为展示绿色陕西、生态陕西的主题公园,成为继兵马俑之后的又一文化旅游新品牌。
主要景区
A区
A区为植物迁地保护区。规划面积10平方千米。本区以广泛收集温带区域内和亚热带北缘的植物为目标,为进行植物的引种、驯化、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物种改良、物种培育及资源开发利用奠定物质基础。本区主要建设裸子植物区、被子植物区、植物生态区、秦巴山区特色植物区、药用植物区、国际博览园等专科专类园区。
B区
B区为动物迁地保护区和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面积16平方千米,位于楼观台一带,有道教庙观和森林公园及动物抢救中心。除保护道教历史文化以外,重点进行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珍稀濒危动物的抢救、繁育,并进行物种回归自然实验。
C区
C区为生物就地保护区和植被恢复区。规划面积575.31平方千米,本区以保护现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为目标,进行科学观测和监测,按照保护分区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保护,同时对受到破坏的浅山区进行植被恢复重建,使项目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科学效益、经济效益协调发展,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保护。
D区
D区为复合生态功能区。规划面积37.69平方千米。规划为东西两段。东段为赤峪河以东至周至与户县交界,主要规划高尔夫球场、儿童大型乐园、田园风光及农家乐。西段为黑河以东至楼观台动物迁地保护区,主要规划为自然农业区和道文化区,供农业观光和道文化观光。本区完全实行市场化方式建设,功能以为秦岭国家植物园综合服务为目的。
专科专类园
科普场馆
科普场馆主要建设裸子植物区、被子植物区、植物生态区、秦巴山区特色植物区、药用植物区、国际博览园等18个植物专科专类园。以广泛收集温带区域内和亚热带北缘的植物为目标,为进行植物的引种、驯化、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物种改良、物种培育及资源开发利用奠定物质基础。在建设中运用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造园设计手法,最终形成以植物为主体,以园林建筑、小品为衬托,景观丰富的植物科学观赏园区。
温室馆
温室馆是秦岭国家植物园新建世界最具特色的温室之一,计划收集珍奇植物5000种,面积1.4528万平方米。温室馆划分为休闲客厅植物园、热带雨林区、矮生植物区、水生植物区、沙漠植物园区。通过培育、展览各类植物,建成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科技创新、物种保存、苗木繁育、引种栽培、参观游览为一体的“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大型科普教育基地。
古生物馆
创意独特,理念科学,为世界级科普场馆。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本项目集展览、收藏、研究和教育于一体,通过模仿自然界各类古生物的形态、大小及生活环境,人工创造一个如身临其境的生态空间;充分利用声、光、电、气等各种手段,创建一个仿真的室内生存景观。
科普活动
活动目标:
秦岭国家植物园包括植物保护在内的环境教育的目标是通过适当的教育、展示,让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保护上来。加强认识“抢救植物就是抢救人类本身”,“保护植物就是珍惜生命的道理,并通过资助、道义支持或直接参与等方式来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主要内容:
立足于植物园所收集、栽培的多样化植物,向公众宣传以植物为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的有关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实施方法:
根据接受教育的人群和他们的兴趣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尤其要根据园区的实际,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科普教育体现。
1、寓于对大自然的欣赏
2、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理
3、贴近人们的求知欲望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对秦岭生物多样性进行科学保护、科学研究、科学普及、生态旅游;对秦岭植物资源的引种驯化和保护、陕西及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植物资源的科学利用、植物品种培育等方面开展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收集与秦岭同纬度植物,为丰富中国植物种质资源库和可持续开展科学研究利用奠定良好基础。秦岭国家植物园建设将突出五大特色:植物物种收集保护、物种改良及科学利用特色;山野园林景观特色;生物保护示范特色;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现代科技文化展示特色。
研究重点
秦岭国家植物园现阶段的研究重点是生物多样性调查统计及数据库系统建设、植物引种及驯化、秦岭地区特有植物研究及植物种质资源的利用开发研究。当前主要承担的科研项目:
1、秦岭山地植物多样性研究;
2、秦岭抗逆绿化优化树种的筛选及研究;
3、野刺梨饮品系列研究;
4、《新编秦岭植物志》的编写;
5、秦岭野生观赏绿化植物引种及驯化;
取得成果
出版著作:
《秦岭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由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秦岭国家植物园科学考察报告》2008年6月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代表论文:
沈茂才.搞好生物学研究所面临的几个问题.科研管理,1990,1:53-55
沈茂才.建设21世纪知识生态,促进人类持续繁荣.西北植物学报,1999,19(5):87-91
沈茂才.浅谈秦岭生态的保护与利用西部大开发2010,9:84-84
沈茂才,张跃进,陈彦生.秦岭田峪河流域植被研究西北植物学报2001.21(3):532-537
沈茂才,张志英.秦岭田峪河流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西北植物学报2001,21(5):973-989
沈茂才,张行勇.秦岭植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科学新闻2007,2:20-21
沈茂才,吴振海,黎斌.秦岭植物园野生常绿阔叶木本植物西北植物学报2002,22(4):982-984
研究进展
承担中国科学院的课题有:秦岭植物园木兰科专类园建设、秦巴特色植物专类园建设、苗圃扩建、中国西北干旱区豆科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在陕西环境和经济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承担西安市科学技术局课题有:秦巴山区悬钩子属植物种质资源应用研究;
承担亚洲开发银行4000万美元贷款和500万美元GEF赠款项目:陕西秦岭生态与生物资源保护项目。
最新成果
陕西省科学技术成果两项:
1、果用与观赏海棠种质资源收集与栽培技术研究/2014年
2、野刺梨精深加工和系列产品开发研究/2016年
获奖成果:
果用与观赏海棠种质资源收集与栽培技术研究项目荣获陕西林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5年
2014年以来共申报科研项目14个,2016年新增科研课题4个。
价值意义
综述
建在秦岭主体最具精华部分、总面积639平方千米、落差2000多米的秦岭国家植物园,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植被分带最清晰、最具自然风貌的植物园,也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植物园、陕西最具潜在价值的绿色品牌。
秦岭国家植物园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更重要的是有条件成为世界权威的暖温带植物基因库,并极有可能成为启动继陕北能源化工、关中先进制造之后,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产生丰厚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的陕西第三大经济板块——秦岭生态经济板块的“引爆点”。
旅游价值
秦岭国家植物园,有黑河一级支流田峪河及数条支流,秦岭第二主峰首阳山,秦岭大峡谷奇花异草将军石,有第四纪冰川遗迹石海,还有古栈道遗址……
秦岭国家植物园生态环境保护优良。如紫斑牡丹、星叶草,在山上只要发现就成林成片。再如低海拔的杂果林带、阔叶林带,海拔2000—2400米的针阔混交林带,2400—2600米的红桦林带,2600—2800米的巴山冷杉林带,2900米左右的太白红杉林带,2900米以上的草甸、灌丛林带等,植物分带很清晰,这在全世界任何一个植物园都没有。
秦岭国家植物园,还是一个很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地方:相传旺子沟是古人开矿的洞子,可以通到湖北;铁炉岔是古时候铁匠铺打造兵器的地方;土岭子是古战场,传说中薛刚反唐的发生地……
秦岭国家植物园长线目标是建设秦岭中央公园,规划面积是植物园面积的1倍以上,从秦岭北坡翻越到南坡,从黄河流域穿越到长江流域。可以自驾游,也可以徒步探险,让现代人体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野趣。
科学价值
秦岭国家植物园暖温带植物的基因库,研究秦岭的平台。
植物园占地10平方千米的植物迁地保护区有木兰科豆科和秦巴园、芳香植物专类园等23个专科专类园。迁地保护区的目标是引进1万种同纬度世界各地的暖温带植物物种,并进行物种改良和新物种的培育驯化,为科学研究和经济发展作贡献。秦岭国家植物园可以成为研究秦岭的平台和战略制高点,带动相关领域的进步。
“在秦岭建设一个大型的植物园,作为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和保护的重要基地,是几代生物学家的追求。”中国科学院李振声院士说。
秦岭国家植物园是亚行在中国扶持的第一个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获得了亚行4000万美元贷款,并获得500万美元全球环境基金赠款。
项目实施前,亚行聘请多国专家组成考察组前来进行长时间严格的考察。考察结束后,美国专家瑞佛尔评价:“这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秀项目,可以缩小中国环境保护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英国专家安德鲁说:“秦岭国家植物园对世界具有示范意义。”
战略价值
以秦岭国家植物园为核心区,以秦岭北麓从东向西六大组团:蓝田汤峪镇、翠华山—南五台、野生动物园—沣峪—太平峪、朱雀国家森林公园—壕沟、秦岭国家植物园—楼观台—黑河、太白山—西汤峪—红河谷为重点,打造若干4A、5A级风景名胜区,并向秦岭纵深及南麓的佛坪金丝峡牛背梁、长青等自然保护区、绿色产业区和陕南名镇扩展,打造陕西生态经济板块,使之成为继陕北能源化工、关中先进制造之后陕西省又一经济板块。
组织结构
秦岭国家植物园是由陕西省政府、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西安市政府联合共建主管,院党委统筹实际工作。
现任领导
马安平:秦岭国家植物园园长
石玉林:秦岭国家植物园副园长
所获荣誉
2022年3月,入选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名单。
2023年1月,被认定为西安市首批科普示范基地。
最新发现
2024年7月初,秦岭国家植物园科研中心苏齐珍、杨颖、管慧锐开展《秦岭国家植物园2024年度省级林业草原改革发展资金国家重点野生植物保护项目》野外调查工作,针对金牛坪分布的大百合属植物进行标本采集及鉴定,根据“总状花序具花3-5朵,每花具一枚苞片;花丝长约为花被片的2/3”等特征,确认区域内分布的大百合属植物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荞麦叶大百合。
参考资料
秦岭国家植物园.中国植物园联盟.
陕西最具价值的绿色品牌.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16:57
目录
概述
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