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旻出生于东晋与刘宋交替之时,距今已有1500多年。一千多年来,程旻的名字和他那爱乡土、敦本崇教、勇于开拓的美好德行在平远、在
梅州乃至世界客属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人物简介
程旻,一说生于东晋,卒于南齐;一说生于南齐,卒于隋初。自幼勤奋好学,知书达理。为人至诚、朴实,忠信待人,不慕荣达,隐于原乡江滨,在远近百姓中很有威望。程旻乐于为人排忧解难,乡人偶有纠纷均不愿诉之于官,而请他辨明是非曲直。经他开导,双方均消除争忿,心服口服而归。久之,乡人多明道义,“有愧怍者望其庐辄思改过”。程旻年90余卒。为纪念他的义行德泽,宋代诗人徐庾有诗赞日:“程旻当年一匹夫,不操三尺制群愚;片言能使争心息,万古江山与姓俱。”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平远知县李允懋建祠于县城小尖山东湖上,御史王命睿捐俸买祭田奉祀。程旻原乡纪念遗迹有多处:有建在坝头铺的程公祠;有以程氏冠名的程西、程北管理区地名;有为景仰先贤程旻而办起的景贤高级小学、景贤初级中学(建国后改为坝头中学)。梅县开始置县称程乡与程旻的事迹有关。
程旻一生经历了
东晋、
刘宋、
南齐及
南梁四个朝代共16位皇帝,享年约99岁。程旻去世后,葬于程源村丰盈社(后来称为程公祠)右侧,也即今卓、谢二姓程公屋和明巡捡司后大桷树下,其墓地被称为“螃蟹游江眼珠穴”。据前辈回忆,由于程旻生前“信义著于乡里”,旧时所有上、卸任文武官员经过程祠时,在无任何牌示要求的情况下,均自觉下轿或下马步行,以示对程公的崇敬,并进入祠内参拜。当地众乡民则虔诚焚香祭拜,祈求程公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程公墓址在1974年平整土地时被毁去。
人物生平
一、生于官宦之家
东晋恭帝司马德文元熙元年(419)八月(农历),程旻诞生于都城建康(今南京市)一个官宦之家,其祖父和父亲都先后在东晋和南朝刘宋政权当过官。
程旻的远祖乔白(又名伯符),在周成王姬诵七年(公元前11世纪),因呈“
三异”:即嘉禾双穗、井中玉、泰山车,受到成王的赞赏,封食邑于程地(今河南洛阳之东偃师市),因以为姓。
自乔白至五世休父,任周宣王太司马,生二子:长仲庚,袭父职,开司马一姓;次仲平,则称远祖。据查,梅县程氏祖屋为
安定堂,可知其族姓来自甘肃平凉,后迁洛阳之东偃师,再迁江苏建康(今之南京)。
从西晋怀帝永嘉元年(307)至南朝刘宋年间,由于中原地区连年战乱,使中原人口大量迁移至江南一带,先后共约90余万人,占当时政府统计户口的六分之一,还不包括南渡世族的
荫户和部曲在内。这些南迁大族成了东晋及南朝的统治基础。
据称,程旻年幼时体弱多病。稍长,由致仕(退休)在家的祖父亲自督导学习儒家的书籍。祖父治学严谨,教学有方,一笔一划,一字一音,要求严格,边教认字,边加讲解,使程旻从小就养成较为扎实的学风。他读书过目不忘,被人们称为神童。
程旻10岁入庠就读。11岁时,跟随众人来到远离建康的一个深山密林之中,遇见一虎,众人驱之不走,见程旻至,虎顿失所在。
程旻十六、七岁时,正式研读《五经》,尤喜《春秋》。所谓五经:即指诗经、尚书、礼经、
易经、春秋,皆为儒家经典书籍。
在数年苦读《五经》之中,程旻悟出了一些路径:于《诗》必先知男女赠答之辞;于《书》必先断其句读;于《礼》必先除去自身陋习;于《易》,必先知易字有数义,不当
虚衍卦名;然后治《春秋》。《礼运篇》中关于“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应为自己的座右铭,从而使他逐步树立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
程旻刚满20岁时,已长成了
七尺之躯、相貌堂堂的男子。随着
博览群书,精研典籍,他的知识不断增长,但同时又感到拘囿于建康一地,毕竟视野不广,见识太少,萌生了外出游学的念头。征得祖父和父亲的同意后,程旻带上简单的行囊,离开建康,向东和向南走去,历京口(今江苏镇江)、访无锡、探吴县(今苏州),游钱塘(今杭州市),抵会稽(今浙江绍兴)。
程旻从
会稽回来之后,向父亲汇报了一路的见闻和身心的感受。其父觉得程旻此次出游,受益匪浅。但总感到程旻的学问似乎还欠缺了一点,于是,令程旻闭门谢客,潜心钻研《五经》之中的《易》这部典籍
二、侍读侍讲随着学识的不断增长,程旻习经用世、济国济民的思想越来越激烈,迫切希望能早登仕途,施展自己的才华与抱负。
24岁那年,程旻在朝廷策试的所在地延贤堂,参加了朝廷主持的《五经》考试,高中《春秋》典籍的经魁。在当时的吏部尚书、好友
谢庄的推荐下,程旻当上了撰史学士。按照刘宋政权的职官制,撰史学士与著作郎、士林学士、
直省学士,同为侍读侍讲,级别是从四品,主要职责是为皇帝阅读五经时释疑解惑。
侍读侍讲虽然官品不是很高,工作也不是很忙,难于施展一个人济国济民的抱负,但程旻感到能在皇帝身边工作并为其服务,倒也觉得心满意足了。
宋文帝从元嘉初年起,由于继承了父皇武帝刘裕的改革措施和各项制度,国力日益强盛。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皇室、宗室乃至世族阶层,都更加重视文化教育,文学日渐成为南朝社会上层人士的必备素质。
在这样的政治与文学的氛围下,作为文人学士的程旻,更加得到宋文帝的重视与使用。宋文帝除了经常向程旻咨询《春秋》史志的大意、要旨及疑惑之处外,还叫程旻协助史官设立皇家史馆、选拔治史官吏,收集前朝各方面的史料,为纂写东晋史志做好准备。
宋文帝勤勉好学,有一天,他诏程旻至含章殿,询问何谓“
春秋笔法”?熟读《春秋》典籍的程旻不假思索道:孔子写《春秋》,为的是匡救时弊。因此,他的政治主张便自然而然地渗透到《春秋》的字里行间,所谓“
微言大义”。如当时吴国、楚国的国君,都自称为王,这是与东周君臣之道相悖的,为正名,孔子在《春秋》中把他们贬称为子,以示谴责,这就是
春秋笔法。
程旻在与宋文帝频繁接触的过程中,深知宋文帝聪颖机敏而偏狭多疑,他登基伊始,便设法诛杀了扶他上台的
徐羡之、
傅亮、
谢晦等老臣,牢牢地把朝政大权掌握于自己手中。对于文人学士,宋文帝只以文学侍臣待之,绝不允许其涉足政治,干预朝政。宋文帝诛杀当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便是一个例证。
在
谢灵运的身上,程旻看到了文人学士的影子。他常常以
谢灵运自警,在宋文帝身边侍读侍讲的日子,总是小心翼翼,生怕一言不慎,便惹祸上身。
晚年的宋文帝与太子
刘邵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甚至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宋文帝欲废太子另立,结果被太子
刘邵得知,于是积极谋划,准备弑父即位。元嘉三十年(453)的一天晚上,宋文帝在睡梦中被太子
刘邵的心腹张超之所杀。
刘邵弑父自立不久,宋文帝第三个儿子刘骏起兵反对。刘骏大军到达建康后,很快攻克朱雀航,随之攻下东府和台城,活捉
刘邵及将其和四个儿子杀死。刘骏登上皇位,是为宋孝武帝,先改年号为孝建,后改为大明。随之,刘骏立即将其父最疼爱的儿子刘砾毒死,而且分别镇压了其叔父刘义宣和六弟
刘诞的叛乱,逼死十弟武昌王刘浑。
在刘宋皇室内乱纷纷之际,程旻的好友谢庄暗中支持帮助
刘骏登上皇位有功,升任侍中。南朝时,侍中归属门下省,可掌握国家
核心机密,拥有参议决策之权,成为当朝辅宰(即宰相)之一。而宋孝武帝刘骏对于谢庄的信任,又远胜三公和尚书省及中书省的长官。由于有侍中谢庄的庇佑,程旻继续当他的侍读侍讲,为新皇帝
刘骏服务。
宋孝武帝刘骏登基时年仅24岁,血气方刚,正是振作有为的年纪。可惜,他“
寡人有疾”,十分好色,生活骄奢淫欲,挥霍无度。此外,他还随意改变宋文帝生前制定的有效改革措施和各项规章,横征暴敛,民怨鼎沸,国力更加衰弱。而且,擅杀大臣与皇室,连他的亲弟弟——海陵王
刘休茂等也被他杀掉了,弄得朝廷里面人人自危,正人气短,奸臣扬威。
三、进谏惹祸端眼看刘宋江山难保,程旻日夜心急如焚,他抛开文人学士不干预朝政的陋习,冒着舍弃身家性命的危险,毅然多次上疏宋孝武帝刘骏,建言治国之策:“对外应以和,对内应以仁。”和,即指与北朝之北魏以和为贵,和睦相处,偃旗罢战,让百姓得以喘息;仁,即对内要实行仁政,主张“国以人为本,人以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之仁政耳。”另,在对待皇室、宗室、臣子的问题上,也应采取“亲亲为大,相互亲爱”,不要动辄刀光剑影,杀戮不止。程旻的上疏,激怒了暴虐无道的宋孝武帝,他一怒之下,非要杀了程旻全家不可。此事让侍中
谢庄得知,多次劝解宋孝武帝请息雷霆之怒,程旻本是一番好意,为了宋国
江山,只是方法不对,就让他辞官去吧,放他一条生路。宋孝武帝准奏。
程旻辞官在家,整日里愁思不断,乃至夜不能寐。其夫人夏氏及三个儿子轮番劝解,仍无济于事。对于辞官一事,程旻一则以惧,一则以喜。惧者,此事是否就此了结?有无后患?他深知当今皇上骄奢淫逸,
骄横跋扈,操纵国家权柄,
手握生死大权,把天下当作自己一家之天下,不顾千百万民众的疾苦,随意剥夺,任意杀戮,弄得国将不国,民不聊生,真乃天下之独夫。程旻生怕偏狭多疑的宋孝武帝一时变卦,又将大祸加在自己身上。喜者,远离庙堂这块是非之地,辞去官职,一身轻松,不再过伴君如伴虎的日子,不再担惊受怕、
提心吊胆,也不用看上司的眼色行事,不再听官场之间拨弄是非的声音,不再想同僚之间的互相倾轧。
此时,程旻还想起东晋时期“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先生。陶渊明去世时,程旻只不过七、八岁的小儿,但常听祖父讲起陶先生之事,从小就十分仰慕陶先生之为人。此时,他已动了学陶渊明退隐山林之心。
南朝刘宋大明八年(464)夏季,程旻在
建康家中彷徨、煎熬之际,听到了宋孝武帝刘骏撒手西归的消息,16岁的太子刘子业继承帝位,是为前废帝。
刘子业做皇帝不到一年,便搞得天怒人怨,众叛亲离,被部下杀死。刘子业的叔叔、宋孝武帝之弟、湘东王刘彧即位称帝,是为宋明帝。宋明帝刘彧即位不久,其侄儿
江州刺史、晋安王刘子勋起兵反对,一时烽烟四起,应者云集。
四、谋求繁衍发展之地面对南北两朝的长期对峙,刘宋政权的内乱不息及自己在官场上的突然失意,程旻越来越想离开
建康,离开江南,避开尘世的喧嚣,避开官场的纷扰,寻觅一处
陶渊明先生所描绘的桃花之源,作为自己和
子孙后代安身立命、繁衍发展的基地。但迁向何方?搬至何处,程旻反复地思考和斟酌:
首先,程旻否定了北迁中原的打算。自从南朝刘宋元嘉十六年(439),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了北方,终于形成南北对峙的大格局,并因此而引发了连年的相互攻伐,民不聊生。南朝宋国刘彧泰始三年(467)正月,薛安都以
彭城降北魏,南朝刘宋开始失掉淮北四州及豫西、淮西等地。接着
东徐州、兖州又降北魏。北魏攻陷东阳,南朝刘宋又失掉青州、冀州等地。此时,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正是硝烟遍地、烽火连天的战场。看来,此种情况必将长期持续下去,北迁中原,无异于
飞蛾扑火,乃至粉身碎骨。
其次,迁往西南也不可行。西南地区,如云、贵、川等地,均为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由于历史上中央政权处理失当,致使汉人与当地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层出不穷,难于化解。而且,这些地方开发较迟,经济相当落后。如迁至该地,则难于生存。
再次,迁往建康东部诸郡更不可取。除了东部诸郡濒临茫茫大海之外,更重要的是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起,东方诸郡连年大旱,米贵如油,百姓饿死甚众。接着,南朝刘宋前废帝刘子业景和元年(465)8月,尚书
柳元景谋立江夏王刘义恭事泄被杀。9月,前废帝刘子业杀新安王刘子鸾,又私开铸钱,
钱货混乱,斗米万钱,致使商贾不行,
民生凋敝。11月,晋安王刘子勋起兵反于
江州,诸郡又多响应。当月游击将军阮佃夫等又杀前废帝刘子业,立刘彧为帝,开始了统治集团新一轮的骨肉相残,及臣下弑君选帝的混乱局面。南朝宋明帝刘彧泰始二年(466)5月,
刘子勋称帝于
江州,徐州、吴郡等太守纷纷响应,致使四方贡赋尽归江州。8月,宋明帝克江州杀
刘子勋。10月,刘彧杀兄弟、陆安王刘子绥等13人,并将宋孝武帝之子全部杀死。这种复杂多变的皇室内部骨肉相残、君臣互忌,必然引发株连事件。这些,都是程旻不愿看到及难于适应的事情。
长江以北、以西及以东均不可行,程旻把视线盯在了长江以南,特别是岭南东部地区。粤省地处南疆,北负五岭,南临大海,史称岭南。此时的岭南,远离中原和江南,是皇权
鞭长莫及、暂无战乱之地。特别是岭南的东北部,又与闽、赣接壤,且离粤之番禺(今广州)、赣之豫章(今南昌)、闽之治城(今福州)相距甚远,程旻心想这一地区有可能是世外桃源、避乱胜地。
程旻还从查阅的许多史料中得知: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全国主要地区,而岭南并未归顺。公元前214年,
秦始皇发兵50万,分成5军,由
任嚣、
赵佗统率一军,约10万人,进入岭南之粤省,任嚣为南海尉,
手握政治、军事等专制一方的大权,赵佗为南海郡龙川县令。为了长期戍守岭南,
赵佗还上疏
秦始皇,要求派3万名中原女子到岭南为驻守将士“缝补衣服”。最后,
秦始皇派了1.5万中原女子去了岭南。这些女子自然成了岭南将士的配偶。秦末,天下大乱,赵伦秉承
任嚣遗愿于公元前203年宣布成立南越国,并自立为南越王。南越国之疆域,基本上与秦在岭南所设的桂林、
象郡、南海三郡的辖区相当。越佗为了和睦百越,促进民族的融合,大力提倡汉越通婚。程旻感到,从秦王朝发兵平定岭南也有七百年左右的时间,粤东北地区也许留下了不少汉越通婚的后裔,自己的家庭去到那里,也许不会感到孤单与寂寞。
于是,程旻把家族南迁到岭南之东北地区的理由与设想,反复与家属和族人商量,最后取得了一致的意见,便决定水陆兼程,由赣入粤。
五、爬山涉水觅桃源经过较长时间的准备,南朝宋明帝刘彧泰始三年(467)的秋天,程旻选择了一个良辰吉日,租了一艘可容百余人的大船,从
建康的燕子矶码头上船。这时,程旻的亲朋好友都在
岸上挥手相送,其中,还有程旻的好友
谢庄的后裔。
行船离开建康之后,逆长江而上,经马鞍、当涂、
芜湖、采石、铜陵、
池州、
安庆、彭泽乃至赣之江州(今之九江市),全程千余里水路,足足花了廿多天时间。
想不到这千余里的水路,风高浪险,逆水行舟,艰难万分。程旻夫人夏氏,一路晕船呕吐,
茶饭不思,
旧病复发。程旻指挥众人,把随船的行李和简便的家杂抬上江州码头后,雇请小工挑进城里,自己搀扶着夏夫人及带着全家老小,租了间简陋的旧屋,安顿下来。
第二天,程旻便请来当地郎中,到临时住地为夏夫人诊治,长子
程松、次子程杉、三子程梅,轮流服侍。其余族人,则在城里临时找些小工或做些小买卖,以赚些微薄费用,聊以度日。
江州,是鄱阳郡的一个较大的集镇,也是江州刺史衙门所在地。江州,北临长江,南连庐山,东靠鄱阳湖,西及湖北省,是赣、鄂、皖三省交会处,战略地位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皇室矛盾激化后的主要战场。在程旻看来,这里毕竟不是久留之地,但无奈夏夫人病体暂时难于康复,不得不住了下来。
江州周围有山有水,风光绮丽,历史名人遗迹甚多。程旻素有野游之雅兴,便邀约同行数人,浏览周边的风景名胜。
夏夫人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治疗调养,身子慢慢好了起来。程旻也准备上路,继续往南行进。但族中有人不愿再往前走,只求在
江州安家,程旻无论怎样劝说,他们就是听不进去。程旻只得领着愿意南迁的族人继续上路。
程旻雇请了一些挑夫,挑着一些较为粗重的家什,而自己和家人、族人则轻装上路,晓行夜宿。因有老人小孩拖累,一天工夫,最多只能行走五、六十里路程。
程旻一
行从江州出发,经过豫章(南昌),抵达吉水,已是隆冬季节。那时,天寒地冻,雨雪纷飞,漫山皆白,而道路泥泞,每前进一步,都非常困难。他们在吉水停顿了10多天,待天气较为好转后,又继续南行。
程旻等一行到达赣州,入得城来,看到这里人烟稠密,街道整洁,于是住了下来。第二天,程旻还登门拜访了过去同朝为官的南康郡的刺史,了解当地的民情风俗及物产。刺史详细地介绍了当地的情况,并告知岭东的一些事情。刺史还拿出一些银两送给程 作为路上的盘缠,程旻推辞不了便收了下来。
程旻一行在赣州作短暂逗留后,在
南康住了一晚,第二天抵达信丰。从信丰到安远,需经一处高云雾山。这座山山体高峻,森林茂密,古木参天。每天冬季,都是云遮雾障,东西莫辨。而且山道崎岖,绵延数十里路。程旻一行来到山下,仰望云端里露出的山峰,暗自发愁。他预料该山可能有剪径的山贼,便交代同行须早作准备。果不其然,程旻等一行爬到半山腰时,斜刺里杀出一伙山贼,共有七、八个人。他们
头套露出两眼一嘴的黑布,身穿黑色长衣,人人拿着明晃晃的
大刀,喝令程旻等人交出买路钱来。程旻为了求得一时的平安,便拿出随身携带的一些银两,进行打发。这伙山贼得到满足后,便放程旻等一行人过去。程旻长长地舒了一口凉气。
六、定居平远坝头程旻等人经过长宁镇(今寻乌县城),从吉潭下到粤东北部的林子营(今平远
仁居镇),终于踏上了岭东北部这块土地。但此时只剩程旻一家,其余族人均在沿途留下,择地而居去了。
程旻一家在林子营住了一段时间后,感到这里青山绿水,山川秀美,可惜人口较多,耕地有限。他从当地人口中得知,再南行七、八十里,有一处叫坝头的地方,那里有不少荒山荒地可供开垦。于是,程旻一家便来到坝头官窝里,
卜筑定居。
坝头,四周山峦叠翠,环抱着一块山间平原,中间有条蜿蜒小河流过。这里,四季如春,土地肥沃,水草丰美,可开垦的荒地较多,适宜于种植五谷杂粮等。
坝头,又是东石、河头两河交汇之处。东石河犹如锦带,穿过整个村子,在下游与河头河汇合,形成较为宽阔的水面和深水激流,有利于水上运输,其水路直达潮汕,商品交流比较活跃,已形成闽、粤、赣三省的一个商品集散地。
程旻一家到了坝头后不再南迁,除了这里适宜人居的环境外,更重要的是南朝刘宋泰豫元年(472)起,岭南各地因当地刺史苛虐,引发境内诸“蛮”群起,东粤、西粤及
越南北部均不得安宁,加上东南面有早来的福佬系(
潮汕人),正南面有珠三角的广府系(讲广州话的人)聚居,因此,程旻一家便在坝头定居和繁衍后代。
七、披荆斩棘 造福乡里程旻一家来到坝头后,第一件事就是要解决“温饱”问题。于是,不管阴雨连绵的春天,还是烈日炎炎的夏季,或是寒风刺骨的冬日,程旻都带着一家老小,垦荒辟壤不止。程旻的新居屋后,是荆棘丛生的缓坡,门前是杂草遍布的平地。他们一家老小,手持劈刀,把后山的莽莽荆棘劈开,开垦成为旱地,种上各种旱地作物。他们除去门前平地上的杂草,筑起田埂,引来山泉,把地块泡软,再用犁耙深翻、耙平,种上水稻。经过程旻一家的辛勤劳作,当年获得丰收,使周围村子的农户都感到非常好奇、惊讶和新鲜。
在程旻一家来到粤东之前,这里还处在刀耕火种的年代。那时,由于武夷山余脉的阻隔,南下粤东的汉人还是比较少,而离南海郡治(今广州)有千里之遥,中原文化和耕作技术还未深深地影响粤东北地区。由于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当地土著人还未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只知刀耕火种,获取一些简单的生活资料。他们每到秋冬时节,就进山砍树,劈除
荆棘,堆在一起点火焚烧,作为种植的肥料。待到第二年春天,几场春雨过后,人们就把山地复垦过来。撒上五谷杂粮的种子,让其自然生长,成熟时,便收获起来。等到地力被剥夺殆尽后,又到另一片山开垦,周而复始,年复一年。对这种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后人写有《畲田调》一诗,反映这种情况:
鼓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入乱云;
在这长期的刀耕火种的过程中,坝头当地的土著人还把一种稻谷种子,种在山坡之上,叫做“畲禾”,它成熟后虽然是稻谷,但由于是旱地种植,产量很低。
程旻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一方面,以自己的农田作为耕作示范点,去传授生产技术;另一方面,又带领坝头村民把村中的荒草地开垦成一块块水田,把
刀耕火种为主的生产方式,转变为以
水稻栽培为主的生产方式,以提高作物的产量。为了做到深耕浅种,程旻还把中原及江南一带常用的木制铁头的拱背犁,向村民推广。这种犁因其古拙、稳定、犁地较深,适合旱地及水田的耕作,很快得到村民的喜爱,称这种犁为“
程犁”(后讹称为“深犁”)。在程旻的示范下,当地村民很快掌握了水稻栽培中的深耕、浅种、除草、施肥等一系列较为先进的耕作技术。
对于如何提高土地的地力,使农作物能不断从土地中得到“充足的养料”,程旻除了强调要大施农家肥外,还把中原和江南一带的轮作及套种的技术,引进坝头。通过不同作物的轮换栽种,或几种作物间隔栽种,除了能够稳产高产外,还能使
地里的养分尽其所用,并能促进地力的尽快恢复。
为了除去早造田中的杂草,每当早禾生长到人膝盖那么高的时候,程旻都会买些当地特有的两指宽的禾鲤苗,放入早造田中。鲤鱼是杂食性的鱼种,既能除掉田中的杂草,又能除去水稻的害虫。待到夏收时节,随着田中的水被逐渐放走,三、四指大的鲤鱼在田中噼里啪啦活蹦乱跳,程旻家人一边收割,一边抓鱼,真是快活极了。村民们看到这种情景,第二年便仿照程旻的做法,发展稻田养鱼,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为了方便民众行走和垦荒、耕作的需要,程旻带领全家及村民,劈开山道,兴建凉亭;为了解决稻田的灌溉问题,程旻与村民共同努力,兴建了99处水利设施。程旻带领村民做好事不达百数满额,主要是取水满则溢的意义,希望后代能承先启后,不断把好事做下去。
中国农耕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培养人人自食其力、勤劳俭朴的好品德。程旻非常赞赏
陶渊明的主张:“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也就是说,人人都要自食其力,艰苦奋斗,如果什么事都不做,又怎么能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呢?程旻经常对村民进行自力更生、勤俭持家的教育。
八、帮助阿河兄弟勤劳致富有一年的冬天,时令已是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日了,所谓“入年假”的第二天了。但在程旻住地隔河相望的一个村子里,有某姓两兄弟,大哥叫阿河,二哥叫阿水,由于父母去世得早,家中自小无人管教,于是养成了游手好闲、
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坏习气,未到十一月底,家中便没了粮食,只得
东挪西借些杂粮充饥。快过年了,却
揭不开锅。
程旻有个习惯,逢年过节前,都要到住家对面的坝头圩赶集,顺便了解民情,救济疾苦。这一天,恰逢是坝头圩年关前最后一个圩日,程旻从家中出来,沿着田间小道,跨过河面的双板木桥,来到坝头圩前。这时,等候已久的阿河、阿水两兄弟走了上去,显得十分可怜的样子,说:“程伯,眼看年关就要到了,我们家到都没米下锅,能不能借点钱让我们过个年?”
程旻深知这两兄弟好吃懒做,搞得家里一贫如洗,说:“你们两兄弟平日里游手好闲,不事生产,借再多钱给你们都无济于事。”
兄弟俩齐声哀求道:“看在我们父母双亡的分上,先借些钱让我们过个年吧。”
程旻道:“借钱可以,但你们得答应我一件事。”兄弟俩说:“可以。”
程旻说:“人天生生下来,就要勤劳节俭,自食其力,不然,谁能养活你们呢?更何况,你们兄弟俩
人高马大,不缺胳膊不少腿,如果不偷懒而辛勤耕耘的话,上苍是不会亏待你们的。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黄土变成金。”
阿河兄弟听罢,感触良深:“程伯,我们保证听您老人家的话,
洗心革面,好好做人。”
程旻暗自高兴,问:“要多少钱?”
阿水脑筋灵活,眼珠转了转,伸出两个指头。
“两贯,我这里方便。”程旻说。阿水回答道:“不,是廿贯。”
廿贯?连阿河也吃了一惊:阿弥陀佛,廿贯可买上千斤粮食呢,老二怎么啦?
“钱是小事,但为人要信守承诺。”程旻说,“我这里只剩两贯钱,你们先凑合着买些粮食。余数,下午到我家来拿吧。只要你俩从今以后,忠诚老实,努力生产,即使还有暂时困难,我也会帮助你们的。”
兄弟俩接过程旻递过来的两贯钱,到坝头圩买了些柴米油盐,便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午时刚过,兄弟俩又兴冲冲地来到官窝里,准备再带回程旻答应的十八贯钱。因为他们知道,程旻历来说话算数,凡答应之事,从不反悔。但他们还未入门,就听见程旻对儿子说:“快到你母亲房中柜里拿十八贯钱来,阿河兄弟过年急用。”
“爸,阿河兄弟过年,两贯钱也足够了。”
“这个我知道。但开春后,他们兄弟俩耕田种地、买种子等没钱
怎么办?”
阿河兄弟俩听到程旻父子的对话,不敢再向程旻借钱了,便偷偷地溜回家了。
想不到第二天一早,程旻的儿子亲自送钱上门,说:“这是我爸交代过的。”说罢,把十八贯钱交给阿河兄弟俩,便飞也似的走了。
阿河兄弟俩经过一番商量,精打细算,除了添置部分农具和购买种子外,还将大部分钱买了两副木匠工具,准备农闲时从事木匠活计。还特意制作了一块木牌神位,每逢初一、十五,都向神位顶礼膜拜,祈求风调雨顺。兄弟俩从此勤劳俭朴,日子也逐渐宽裕起来。
这兄弟俩农闲时都会挑着木匠工具,走东村,串西村,承揽各种木匠活计。每到一村一地,都会宣扬程旻的好处。一传十,十传百,就连几十里外村子的人,都知道程旻教人勤劳致富的故事。
九、崇文重教程旻刚到粤东北地区之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蛮之地。水虽秀,山虽青,却人迹罕至。土著愚顽,陋习颇多,社会落后。如原土著民“崇
巫觋、守旧、重狗。”所谓“崇
巫觋”,既崇拜“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也就是崇拜封建迷信,遇事必求神问卜。所谓“守旧”,就是只会按老祖宗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办事,如刀耕火种等,不晓得开拓创新。所谓“重狗”,则是当地土著部落的一种动物图腾,也许这里土著人当中,不少人属于畲族,把狗头人身作为自己祖先的化身。程旻感到,自己一家人要与当地土著人长期相处、世代友好,就必须转变当地人的落后风俗习惯,开启他们的智力,用中原汉人的先进文化来融合、化解、改造他们。
程旻深知文化教育的重大作用,对兴办义学,推行儒家道德伦理的教育充满了信心。他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办起了一间免费学校,招收7岁至10岁的儿童入学。学校采取半日制的学制,上午,学子在家帮助父母下田耕作,下午来校上课,晚上练习所学的课文。程旻以此来培养学子树立耕读为业的思想。
程旻选取儒家经典《诗经》和《论语》作为教材,特别是把《诗经》作为学子启蒙识字的课本。因为《诗经》305篇中,大部分诗句浅显自明,读时朗朗上口,容易背诵。如《凯风》这篇,反映做母亲的人是如何艰辛,做子女的要孝敬母亲: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爱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黄鸟,载有好言;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程旻一遍又一遍地教学子认识这些字,练习这些字,背诵这些字,还用浅白易懂的语言,把这首诗翻译成当时的口头语,让学子加深理解:
“和风打从南方来,吹着小枣慢慢长;棵棵枣树长得旺,累坏了娘啊苦坏了娘。
和风打从南方来,风吹枣树成薪柴;娘待儿子般般好,我们儿子不成材。
哪儿泉水透骨寒,寒泉就在浚城边;我娘有了七个儿,娘的日子总辛酸。
叽叽喳喳黄雀鸟,黄雀还有好声音;我娘有了七个儿,有谁安慰娘的心。”
程旻讲到这里,学子们大受感动,想起自己的父母,为了子女终日在田间辛勤劳作,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湿衣衫不知累,千辛万苦把子女拉扯大,一想起这些,学子们先是低声抽泣,继而放声号啕大哭,都表示此后要孝顺父母,做个乖孩子。程旻因势利导,教育学子要珍惜时光,认真读书,多学知识,长大后更好创业,好好回报父母和社会。
在教学过程中,程旻一反当时社会启蒙教育阶段只教识字背诵而不加讲解的做法,做到边教识字边讲词义。如《论语·学而篇》中:
这里,“说”即“悦”,愉快;愠,郁积,生气。程旻在讲解时说,孔子说:“学了,到时便实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赶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人家不了解也不生气,不就是一个君子吗?!”又如:
子曰:“弟子
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程旻解释说,孔子是做人的一个典型,他对学生们谦称为弟,爱称为子。孔子强调,作为一个学子来说,在家应该孝顺父母,在外要尊敬兄长;一切言行应该谨慎诚信;爱所有的人而特别亲近仁者,在实现这些德行之外,又用功于书本。
在程旻的
谆谆教导下,坝头村的学子对
儒学“仁、义、礼、智、信”的论理道德观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既有效地开启了智力,又有了做人的行为准则,读书则更加用功,知识也不断丰富,社会风气也有了明显的改观,讲文明、讲谦让、讲友爱、讲团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的焦点话题。
在坝头村学子的影响下,周边几个村子的家长都自愿送自己的子弟到程旻创办的学校读书。从小接受教育在当地已蔚然成风。
程旻首开崇文重教之风,使“原土著民本狭隘而民贫俗俭”(《论潮文集·平远县图记》语)之地区,日渐开化,由“崇
巫觋、守旧、重狗”,逐渐代之为“
敦本、重教、崇龙、重创新。”致使后世程乡等
客家地区,辟顽愚于智慧,启蒙昧于光明,形成以
中原文化为主轴的岭表文化中的客家文化风采,进而成为人文秀区、文化之乡,亦使
客家人更具开拓创新的品格。其“教化乡仪”的举措,体现了与当时社会风气截然不同的开拓进取、百折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其文化底蕴所体现的品德、个性的高标之处,正是客家精神和岭表文化形成的厚实基础。
十、以德化人公平正义程旻秉义怀仁,以德化人,是以“诚信”、“正义”作为前提和基础,以“德”作为核心的。儒家的道德规范就是“仁、义、礼、智、信”。程旻乡居坝头时,经常劝导人们要多做善事多积德,对人要讲诚信与道义,对国家要尽忠。他还劝导人们要学习中原汉人的礼仪习俗,转变争强好斗、剽悍粗俗的不良习惯。
程旻与全家在勤学本地语言的同时,积极传播中原文化与汉语,使当地的语言逐步汉化。他和原土著民和睦相处,经常怜贫惜孤,周济贫困,因而信义著于乡里。当地百姓如有纠纷,不找官府仲裁,而愿到程旻处请其调解。程旻细心听取双方的倾诉,为他们辨明是非曲直,使双方都心悦诚服,甚至“心有愧怍者,望其庐辄思其过。”
在距坝头几十里外的地方,有个“三不管”的山寨,南朝之时叫虫蚁坳,这里由于山蚁大且多,蚁穴遍布,致使许多耕地渗漏缺水,只长茅草,难种粮食。而山里虎狼又经常出没,损害人畜,所以当地王、林两姓,生活贫困且争强好斗,常为只有半里方圆的虫蚁坳归属问题,发生争吵、械斗。加上这里男多女少,素有抢亲的习俗,也常因此引起矛盾冲突。
农历四、五月间,正是禽畜传宗接代的季节。而人口较少但较灵活的王姓一方,便到人口较多的
林姓聚居地“抢”亲。
抢亲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进行的。王姓一个男子带了两个帮手偷偷过了虫蚁坳,来到
林姓的一户人家中把一位青年女子抢了过来,正欢天喜地经过虫蚁坳时,斜刺里跳出一只黄斑饿虎,大吼一声扑了过来。王姓三人一见这庞然大虫,都各自惊慌逃命,剩下已被吓晕的女子被虎叼走了。
天亮后,王、林两姓都出动人力去寻找那个女子。可惜。只见虫蚁坳王姓一侧有摊血迹,还有剩下的零碎残骸。王、林两姓又因这堆残骸应葬虫蚁坳哪一侧而引起争吵,进而拳脚相向,难于止息,纠缠达一月之久。
王姓人家看到事情越闹越大,对己方不利,便低声下气约了
林姓代表,到程旻家中投诉。
程旻认真地听取了双方申诉后,想了想说:“好吧,到你们那里走走。”并规劝双方不要再吵,各自回去。
第二天,程旻便带着长子程松,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来到虫蚁坳,亲自察看了周围的环境。等到王、林两姓代表到
齐后,程旻意外地请双方到虫蚁坳走一走。王、林两姓的代表不知程旻闷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只得跟着走去。
到了虫蚁坳,程旻却叫长子程松拿出三贯钱来,对双方说:“你们将这个坳卖给我。钱,分给双方,地方也为双方公用好吗?”王、林两姓代表都异口同声地说:“好!”于是,程旻把钱分给双方长者。
“既然双方都说好,那这块山坳就是我的了,双方都不存在归属问题了,以后亦不可争夺。女子已死不能复生,就在原地埋好,不要因此而伤了两家的和气。”程旻说。
接着,程旻又叫程松拿出两贯钱来,叮嘱双方,共同出力,开条大圳,把水引到虫蚁坳来,除了作为生活用水外,还可以灌溉农田,大家共用。
程旻又从儿子手中接过二十铢钱来,叫双方各买一面大锣,对他们说:“你们均为猎户,
弩箭你们都有,今后如遇虎狼入侵,双方同时用大锣、弩箭驱赶虎狼,并把它们消灭。”
随后,程旻先问
林姓代表:“林姓现有青年女子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又问王姓代表:“你方还有适合婚龄的男子吗?”王姓代表连连答道:“我方现有几个光棍汉。”程旻便把双方的家长拉到身边来,和气地对他们说:“你们看,哪个可以做你们的亲家?”于是,双方家长都到对方人群中选好媳妇、女婿。
此时,程旻叫程松拿出十贯钱来,对双方说:“这一贯钱,给这次定了亲的两家结亲时用。”又叫
林姓长者走上前来,把九贯钱交给他,说:“老人家你拿着,以后族中有婚庆喜事,可作开销之用。钱不多,省着点。”
双方听了程旻这样安排,都欢天喜地、心满意足。双方的青年男女拿来竹竿,当场跳起了欢快的竹竿舞。站在一旁观看的人们,都笑声连连,互道短长。
最后,王、林两姓的族人都纷纷涌向程旻的身边,向程旻父子致谢说:“程老伯,多谢你,使我们从冤家变成了好邻居。虫蚁坳这名称不好,建议改为重义坳好吗?”程旻听后笑了笑:“好,不过重字拗口,不好叫,还是叫双义坳好。义,事关双方,双方有责,双方有份啊!”王、林两姓族人听后,连声说好。程旻便带着儿子,向双方道别,回家去了。此后,虫蚁坳就改称为双义坳。
十一、后代兴旺遗风长存程旻在乡公平正义的义举,犹如击石落塘产生的波纹那样,逐步传播、扩大,甚至传到数百里之外的海阳县令的耳朵里,他也为程旻“以德化人”的举措感到高兴和鼓舞。程旻以儒家“
中立不倚”为本,处理人际纠纷,解决了乡村许许多多的问题,使民风大有好转。学者吴炳奎说:“程旻德行标志客地文化结束了蛮荒混沌状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程旻主持正义,心怀仁爱,力行教化,使风俗美好,其影响之大,直至东南沿海地区。南朝齐高帝萧道成建元元年(479)5月,灭刘宋而建南齐。海阳令将程旻“嘉言德行”申报于朝廷。齐高帝以“搜扬隐逸”诏,令程旻陛见,欲授以官。程旻以自己“一介布衣”为由婉辞未行。帝嘉其德,特赐予“义化”二字。后海阳令将坝头里,扩为义化都。朝廷为褒扬程旻事迹,还割海阳县东北(含今平远大部分地区、
蕉岭、
梅州市梅县区及今丰顺一部分地区)置
程乡县,治所在今梅城曾井附近,时属广州义安郡
程旻生子三人:长子程松,字柏材,遵父志,累征为官,均以“亲老”请辞,年七十去世,葬于坝头。次子程杉,字仲材,先为参军,后以学行征,遥领“司州弘农郡守”。程旻去世时,曾返坝头守灵。程旻葬后,杉辞官,隐于湖南攸县灵谷,年百余岁,人以其眉寿称真人。三子程梅,字季材,娶当地望族女为妻,其后情况不详。
程旻卒于南朝梁武帝萧衍天监十七年(518),享寿99岁。妻夏氏,夫妻合葬于今平远坝头程公祠右后侧。
程旻一系,在今平远共繁衍了210多年。约在唐初,其七世孙元辅,才迁
梅州市梅县区白土(今梅城
三角镇龙上坪上程屋)。其后裔主要播迁于
梅州市梅县区、
五华、
河源、
蕉岭、
兴福、
兴宁、
江西、
瑞金、
福建、
岩前、
香港,远至
越南、
泰国、印尼、
美国等地,多是其二十一世(程松系十八世)后裔。而且,高级人才、巨商、企业家、文化人甚众。但平远坝头却于元朝后期便无其后裔。
自南齐起,以程旻之姓作为县名的
程乡县,前后延续了1200多年,可见程旻的德行影响之广、之深、之远。古人有诗赞曰:
程旻当年一匹夫,不操三尺制群愚;
由于程旻的功德,“后人久而思慕,名其都曰义化,乡曰
程乡,源曰程源,江曰程江,复以程乡名县,皆被化最深故也。”
自
南梁天监十七年(518)程旻夫妇合葬于今平远坝头程公祠右后侧之后,古时凡经祠旁驿道上任或卸任的文武官员,在无任何牌示的情况下,均自动下马、下轿,对其进行参拜。民国时期,尚有众多乡民,设双耳大石香炉于程旻墓前,常年香火不断,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