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穆(拼音:mù)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穆”的古字形通常认为像成熟的稻米籽粒下垂的样子,本义指成熟的庄稼;也有人认为“穆”字是借花朵的华美来表示和美、美好。由美好又引申为和谐、恭敬。穆也用作姓氏。
文字溯源
许慎《说文解字》认为“穆”是一个形声字,“”为形旁,“㣎(mù)”为声旁,本义是禾名。段玉裁注认为“穆”本当作“㣎”。现代古文字学家于省吾认为,“㣎”是许慎将“穆”字强行拆分得来的。其实“穆”在甲骨文(新附1-4)中就已经出现,从字形上看,很明显是象形独体字;只是春秋战国以后,构件“禾”才被分离出来;“㣎”字未见于先秦两汉古文字,也未见于传世文献,“禾名”的解释也不见于传统经典文献。所以很多学者质疑许慎与段玉裁的说法,许慎以“禾”训“穆”不过是认为小篆字从“禾”。
“穆”字的甲骨文传统认为像谷穗饱满下垂的样子,然而将其甲骨文之形和古代实际存在过的谷物相对照,类似甲骨文字形的谷物事实上并不存在。有学者认为,可以认为它像盛开的花朵下垂之形。到了西周,“花朵”下增加了“”旁(图1、2),《说文》立“彡”为部首,训为“毛饰画文也。”可理解为“毛发、彩饰、笔画、花纹”之意。因它放在花骨朵的下面,应理解为有强调其花华美有文彩之意,所以“穆”的构形本义当表花之华美有文彩。《诗经·周颂·清庙》:“于穆清庙。”《尚书·舜典》:“四门穆穆。”里的“穆”都是美好的意思,与许慎的说法相比,“花之华美有文彩”更接近事实。
“穆”表“华美”之义,上古文献中有不少例子:“穆穆曾孟毓朱姬作持。(《新收殷周青铜器铭文暨器影汇编》530,毓朱姬簠)”《诗经·大雅·文王》:“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毛传曰:“穆穆,美也。”后由“华美”引申为美好。恭敬则和美,故“穆”又引申为恭敬。
然而,在上古文献中“穆”也常用来表示“幽微”之义,例如:《楚辞·九章·悲回风》:“穆眇眇之无垠兮,莽芒芒之无仪。”洪兴祖补注:“穆,深微貌。”
“穆”的“幽微”之义从何而来。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穆”下的注解给了一定的提示:“经传或以缪为之,……又为缪,为谬”。《春秋·隐公三年》:“葬宋穆公。”洪亮吉:“穆,缪古字通”。看来,应该从因声求义的角度去探求“幽微”之义的来源:
黎广基在《郭店楚简〈老子〉“敚〔⿰糹穆〕”考》一文中提到:“‘穆’之与‘敚穆’‘泬寥’‘沕穆’‘物穆’‘芴漠’,乃一声之转,音近义通”。“穆”上古属明母觉部,“寥”属来母幽部,“漠”在上古属明母铎韵,三字读音相通。
另外,“冒、梦、瞢、冥、蒙、盲、眊”等字同属明纽幽部,这些字都和蒙冒的意思有关。“天蒙冒则为雾,为梦,为冥;目蒙冒则为盲,为眊,为瞀,为朦。故诸字同源”(王力《同源字典》)。“莫、漠、暮”等字属明母铎部,亦有幽暗之义。《说文·茻部》:“莫,日且冥也”,“‘莫(穆)’字亦与‘冥’同源”(王力《同源字典》)。
由此可见,“穆”的“幽微”之义来源于其读音,“莫、漠、暮、翏、缪、谬、冒、梦、瞢、冥、蒙、盲、眊、穆”这一组字,音相近而义相通。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七】【禾部】莫卜切(mù)
禾也。从禾㣎声。
说文解字注
“禾也”注:盖禾有名穆者也。凡经传所用穆字,皆叚穆为㣎。㣎者,细文也。从彡,𡭴省。彡言文,𡭴言细,凡言穆穆、於穆、昭穆皆取幽微之义。《释训》曰:穆穆,敬也。《大雅·文王传》曰:穆穆,美也。
“从禾,㣎声”注:莫卜切。三部。
广韵
莫六切,入屋明 ‖穆声觉1部(mù)
穆,和也。美也。敬也。厚也。清也。又姓,汉有穆生。
康熙字典
【午集下】【禾部】 穆;部外笔画:11
古文:𢿬、𢿉、𢾓、𥟟
(mù)《广韵》《集韵》《韵会》莫六切。《正韵》莫卜切,竝音目。《说文》:禾也。
又《广韵》:美也。《诗·大雅》:穆穆文王。《尔雅·释诂》:穆穆,美也。疏:语言容止之美盛。
又《释训》:穆穆,敬也。注:容仪敬谨也。
又多也。《礼·曲礼》:天子穆穆。疏:穆穆,威议多貌。
又《广韵》:和也。《诗·大雅》:穆如清风。笺:和也。
又《广韵》:厚也,清也。
又悦也。《管子·君臣篇》:穆君之色。
又昭穆,庙序也。一世昭,二世穆。《礼·祭义》:祭之日,君牵牲,穆答君。注:穆,子姓也。疏:父昭,子穆。姓,生也。是昭穆所生谓子孙。
又《谥法》:布德执义,中情见貌并曰穆。
又姓。汉有穆生。
又与睦同。赵岐《孟子》注:君臣集穆。
又通作缪。《礼·大传》:序以昭缪。注:与穆同。
又《前汉·东方朔传》:於是吴王穆然。注:张晏曰:穆音默。师古曰:穆然,静思貌。
又叶莫笔切。《荀子·赋论篇》:湣湣淑淑,皇皇穆穆。周流四海,曾不崇日。
字形书写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规范提示】①“禾”的末笔捺改点。②“小”的首笔亅(竖钩)去钩,第二笔楷体是点。
【写法】❶“禾”窄“㣎”宽,顶部“禾”低,底部“㣎”低。“❷“禾”,横笔在横中线上方。❸“㣎”,“白”居右上格,“小”中短竖收笔于横中线下侧;两点左右打开,左点在田字格中心,右点收于横中线上侧;“彡”,居右下格,第三撇较长,撇尖伸向“禾”下。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参考资料:汉典)
上中古音
(参考资料:汉典)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6 16:58
目录
概述
文字溯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