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集团军于1985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军、第五十军改编而成。军部位于
重庆。该
集团军属甲类集团军,为全机械化部队。十三集团军是全军中最擅长山地、高原、热带
丛林作战的甲类集团军,有山中猛虎之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集团军的前身是红军时期在
鄂豫皖苏区的
红四方面军第73师。红四方面军转移到川陕苏区后该师编为红31军第93师,抗日战争中第93师编为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参加了开创
太岳敌后根据地等抗日战争。抗战结束后,太岳军区主力(太岳兵团)编为
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陈赓任司令,
谢富治任政委,下辖第10旅(原386旅)、第13旅(原军区部队)。
在解放战争中该纵队一直担负战略机动任务,先后归
一野、
二野、四野指挥,是
挺进中原的三大主力之一。1946年9月在临浮战役中全歼号称“天下第一旅”的国民党军整编第1旅,活捉中将旅长
黄正诚。此后又协助西北野战军部队参加晋西南地区的战斗。
1949年2月,第4纵队的第10、13旅在河南
郾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军,军长为
周希汉,政委为
刘有光,归第四兵团指挥。此后,参加
渡江战役,5月22日攻占南昌,9月协同四野解放两广。归建二野,进军云南,在滇南活捉国民党军陆军副总司令
汤尧。解放战争中该军共歼敌53万余人。
1950年参加抗法援越斗争,并协助越方歼灭越匪和逃入越南境内的国民党军3000余人。为配合《中缅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的执行,第十三军与云南省军区部队于1960年11月至1961年2月发起了中缅边界勘界警卫作战,沉重打击了逃缅的国民党军,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热带丛林地区作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968年12月,第13军调防重庆,接收54军营区。在1979年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该军作为西线主力,巧渡红河,突破敌人纵深前沿,胜利完成了攻克越西北重镇柑塘市的任务。第13集团军的第149师原为第18军的52师,参加过西藏平叛和
对印自卫反击战。
2006年,从第十三集团军的战士成长起来的少将
王西欣接任集团军军长,在一年时间内全军建制和作战能力焕然一新。在演习中甚至击败号称全军最强的
万岁军(即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集团军)派出的参演部队,震惊全军。后王西欣少将亦被调往第38集团军任军长。
2008年,第二次全军大规模山地作战演习,第十三集团军再次粉碎其他军区专门针对13集团军山地丛林作战的反制战法,大比分战胜全军中的王牌部队,再次震动东南亚各国的军事观察员。在
汶川大地震中,第13集团军全体出动,最快的部队仅3.5小时便奔袭400公里到达现场,几乎达到零预备时间,即使最偏远的山区,通过第13集团军陆航部队空投,亦只使用了不到7个小时的时间,反应速度之快,震惊国内外观察者。
2017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以原18个集团军为基础,调整组建13个集团军,番号分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一、七十二、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七十六、七十七、七十八、七十九、八十、八十一、八十二和八十三集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