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E为人造天体对太阳的速度,m为人造天体的质量,R为平均
日地距离,M为太阳质量)
人类要发射
人造地球卫星或发射完成星际航行的飞行器,就要摆脱地球强大的引力,那如何离开地球呢,这就要使运载飞行器或人造地球卫星的
航天飞机或运载火箭的速度要达到宇宙速度,那什么是宇宙速度呢,它有几类,以下加以说明:所谓宇宙速度就是从地球表面发射飞行器,飞行器环绕地球、脱离地球和飞出太阳系所需要的最小速度,分别称为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
早期,人们在探索航天途径时,为了估计克服地球引力、太阳引力所需的最小能量,引入了三个宇宙速度的概念。假设地球是一个圆环,周围也没有大气,物体能环绕地球运动的最低的轨道就是半径与
地球半径相同的圆轨道。这时物体具有的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大约为7.9公里/秒。物体在获得这一水平方向的速度以后,不需要再加动力就可以环绕地球运动。 地球上的物体要脱离地球引力成为环绕
太阳运动的
人造行星,需要的最小速度是第二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为11.2公里/秒,是
第一宇宙速度的根号2倍(仅仅是数据的巧合,一个用
动能定理求出,而另一个用能量定律求出)。地面物体获得这样的速度即能沿一条
抛物线轨道脱离地球。地球上物体飞出太阳系相对
地心最小速度称为第三宇宙速度,它的大小为16.7公里/秒。地面上的物体在充分利用
地球公转速度情况下再获得这一速度后可沿
双曲线轨道飞离地球。当它到达距地心93万公里处,便被认为已经脱离
地球引力,以后就在太阳引力作用下运动。这个物体相对太阳的轨道是一条抛物线,最后会脱离太阳
引力场飞出太阳系。一些特殊的轨道速度,如
环绕速度、脱离速度,有时也被分别称为第一、
第二宇宙速度。
那如何才能使
运载火箭或
航天飞机达到
宇宙速度呢,理论和实践证明,火箭飞行速度决定于
火箭发动机的喷气速度和火箭的质量比。发动机的喷气速度越高,火箭飞行的速度越高;火箭的质量比越大,火箭飞行能达到的速度越高。火箭的质量比是火箭起飞时的质量(包括推进剂在内的质量)与发动机相关机(熄火)时刻的火箭质量(火箭的结构质量,即净重)之比。因此,质量比大,就意味着火箭的结构质量小,所携带的推进剂多。火箭可分为单级和多级,多级火箭又可分为串连、并连、串并连相结合,一般来说,火箭级数越多它的
动能越大,但是理论计算和实践经验表明,每增加1份有效
载荷,火箭需要增加10份以上的质量来承受,随着火箭级数的增加,使最下面的一级和随后的几级变得越来越庞大,以致于无法起飞。多级火箭一般不超过4级。
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
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
环绕速度。按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出v1=7.9km/s。航天器在距离地面表面数百公里以上的高空运行,地面对航天器引力比在地面时要小,故其速度也略小于v1。
当航天器超过第一宇宙速度v1达到一定值时,它就会脱离地球的
引力场而成为围绕太阳运行的
人造行星,这个速度就叫做第二宇宙速度,亦称
脱离速度。按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出第二宇宙速度v2=11.2km/s。由于月球还未超出
地球引力的范围,故从地面发射
探月航天器,其初始速度不小于10.848km/s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