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病室》是1946年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巴金。该书是一部
日记体小说。1944年5月、6月间巴金住进贵阳中央医院三等病房,他便以此为背景,虚构了一个姓陆的青年因病,住进了国民党政府开办的医院的第四病室,陆姓青年见到工人、农民、城市贫民在病室中一个接一个地死去了。
巴金在《后记》中说,第四病室“可以说是当时中国社会的缩影”。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年轻病人在当时一家公立医院中写的‘病中日记’,也就是作者根据一部分真实的材料写成的小说。‘第四病室’,一间容纳二十四张病床的外科病房,可以说是当时中国社会的缩影。在病室里病人怎样受苦,怎样死亡,在社会里人们也同样地受苦,同样地死亡。
在《第四病室》中,巴金则直接为读者展开了一幅社会底层的众生病苦图。在这个空气污浊的三等病室里,各种病员杂处,有人不断地死去,有人又不断地进来,他们缺钱少助,在这里受着百般难忍的煎熬。他们的饮食便溺,都需要人照料,但工人老郑却因有人没钱打点他便变得极为冷漠。他的表现,与其说是国民性的顽疾,倒不如说是金钱锈蚀了心灵更为准确。这篇小说用金钱正在支配人间关系的酷烈现实,张扬着对于人间情怀和人道主义的呼唤。小说中的杨大夫实为人道主义的化身,她用女性特有的温柔和对病人一视同仁的关爱,慰藉着所有的病员的心灵。小说开头巴金给日记作者陆怀民的复信中对杨大夫下落的种种猜想,正是在喻示着对人道主义情怀依然活着或“再生”的渴望。
成书过程
巴金可以说是三部曲的专家,他写过“《爱情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
《革命三部曲》;而那部巨作
《火》,因书分三册,又被称为《抗战三部曲》。现在他的
《憩园》、《第四病室》、
《寒夜》合称为 《人间三部曲》。 《第四病室》比《憩园》篇幅略长,约十五万字,题材很别致,
萧红的
《呼兰河传》,写一座小城;
老舍的
《四世同堂》写一条胡同;巴金这部小说则写战时一间医院;以一个病人的十八天日记,体现了战时大后方的众生相。谈到黑暗惨苦,俗云:“
十八层地狱”,而《第四病室》年写的可说是第十九层地狱。住院病人要自己买特效药、胶布、手纸;许多病人买不起特效药,在床上哀号着死去;有些病人付不出小费,工友不清理便器,以致被大小便憋得呼天喊地。可是在漆黑苦难之中,竟有温情和爱的萤火闪闪流光;那浓发大眼、柔情似海的杨木华医生,那为病人义务清理便器的饭馆伙计老许,遂成为枯冬里的春讯,地狱里的天使了。
1945年5月到7月,巴金在重庆写下小说《第四病室》,其艺术风格在他的小说创作中是很特殊的。他尝试用纪实形式,真实朴素地把生活写出来。用日记体的手法写了医院的一个个生活片断,写了一些医务人员的麻木和冷漠,也写了病人之间、病人和亲属的种种不幸和痛苦,自私和虚伪,为那些卑微的小人物的生存状况所作的不平的呼喊。他说,写这本小说,是在做“发掘人心”的工作。
作品鉴赏
《第四病室》所记述的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抗战胜利前一年,他在贵阳一家医院的三等病房住了十几天,后来便用日记体裁把我的见闻如实地写了出来。病人、医生和护士们全是真人真事,事情也全是真的。
巴金大可以把这些真人真事用散文形式予以发表,为什么要给它小说的形式,并且大费周章利用前面的“小引”创造出一段青年陆怀民与作家巴金的书信来往,把作者的真实身份隐藏在复杂的烟雾后头?
一个理由可以在“内容说明”里找到。巴金再次利用这个特殊的形式指导阅读方向:“一间容纳二十四张病床的外科病房,可以说是当时中国社会的缩影。在病室里人们怎样受苦、怎样死亡,在社会里人们也同样地受苦、同样地死亡。”这告诉了我们,巴金希望读者将这些零碎的生活描述提升到寓言的地位,它们不再是巴金个己的特殊经验,而成了反映民族国家普遍遭遇的省思。
“内容说明”接着又给了我们另一个理由。巴金说:“在这种黑暗、痛苦、悲惨的生活中闪烁一线亮光,那就是一个善良的、热情的年轻女医生。值得注意的,巴金后来承认,在这些真人真事中,只有那位代表光明的女医生是他的创作。在现实经验里,事实上根本连这样的光明都不存在,巴金必须藉小说形式给予的自由,才能把这道光明挤进无穷的悲惨里。
回到《第四病室》作品本身,无法不讶异于即使是创造出来的光明象征,其所能照亮的也如此有限。作为一个医生,杨大夫其实没有办法在实质的医疗层次上提供病人多少帮助。她最大的力量只是“要别人变得善良些、纯洁些、对人有用些。”即使是这样,在日记记载的十多天内,杨大夫这种看似积极、英雄的生活态度似乎只感动、改造了叙述者
“我”一个人。医院里进进出出的其它员工、病人,依然故我地以荒谬剧般的夸张上演?或悲凉、或阴黯的情事。好像嫌这样还不够似的,巴金更早在文章开头的“小引”里给了杨大夫一个想必是死亡的结局了。她的光明甚至没有能够救她自己、她的亲人。
作者简介
巴金(1904年—2005年),现代作家,翻译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巴金。1927年至1928年旅法期间,他接触了一些无政府主义者,在巴黎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1928年底他回国,从事文学创作和编辑工作。抗战前的作品主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家》以及短篇小说集《复仇》《光明》等。
抗日战争期间,巴金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火》《憩园》《寒夜》和《第四病室》。解放后,巴金历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作协主席、中国作协主席等职。新时期出版的
《随想录》《探索与回忆》等,具有极高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是新时期文学最重要的收获之一。巴金于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文学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