簠为古代盛载祭物的第二等盛器,是主要盛放稻、粱的方形器皿(第一等盛器为簋,主要盛放黍、稷),文献中又称“胡”或“瑚”。此器呈长方形,口外侈,腹下收,下有四矩形短足。上有盖,盖与器形状相同,上下对称,合成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簠出现于西周早期,主要盛行于
西周末春秋初,战国晚期以后消失。
青铜簠(fǔ)产生于西周时期,结束于战国,并在春秋时期得到空前发展,一度与鼎、
豆等重要礼器放在一起的铜器组合之一。其用途与簋相仿,属
食器。因在祭祀时用于盛稻粱,故称“祭祀盛粱器具”。
青
铜簠是
先秦时期主要的青铜礼器之一,青铜礼器组合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
西周早期开始出现,进入春秋之际而大盛,战国之际开始衰落,到了
秦汉时期完全绝迹。是青铜
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青铜簠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至今尚未有专门的论著。研究以青铜簠为研究对象,不仅拓宽了青铜文化研究的领域,而且对于探讨两周时期的历史、礼制以及
社会生活均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立足考古发掘资料,兼收历代著录所见传世铜簠,运用统计学、
考古类型学和文化
因素分析法等主要方法对
青铜簠的定名、
类型学、分期断代、器物组合、地域特征以及铜簠的起源和衰亡分别进行了探讨。
①《
礼记·乐记》:“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亦借指酒食、筵席。
②《晏子春秋·杂上十二》:“
景公饮酒,夜移于晏子之家……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之。’晏子对曰:‘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
③明
冯梦龙 《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田)
穰苴对曰:‘夫御寇敌,诛悖乱,臣请谋之。若夫布荐席,陈簠簋,君左右不乏,奈何及于介胄之士耶?’”
〖出处〗《
汉书·贾谊传》:“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饰’。”亦作“ 簠簋不脩 ”、“簠簋不饬”。
〖示例〗①唐·颜真卿《赠司空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李公神道碑》:“公下车,召
人吏告之曰:‘官吏有簠簋不脩者……未至前一无所问,而今而后,义
不相容。’”
〖示例〗至夫~,下官不职者,吾居是邑则不敢非。 ◎明·
赵弼《繁邑古祠对》
〖出处〗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
莱阳赵仑阆仙,康熙二十一年督学江南,力矫时风,清廉自矢。过江击楫曰:‘某若一毫自私,不能生渡江北矣。’于是干谒不行,孤寒吐气,簠簋之风为之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