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之乡
佛山粤剧之乡
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粤剧最早的行会组织——琼花会馆就建在佛山。在佛山祖庙,有一座华南地区最著名的古戏台——万福台。万福台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装饰最堂皇、保存最完好的古戏台。在过去,祖庙万福台每逢喜庆节日、神诞都会举行粤剧演出,尤其是每年秋收之后,几乎每晚都有演出,四乡来看大戏者,络绎不绝。现在,佛山还盛行有“私伙局”,粤剧爱好者自发组织,吹拉弹唱,怡然自乐。他们以能在万福台演出为荣。佛山近年来在祖庙万福台举办了多场粤剧演出、比赛。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镇平洲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镇平洲素有“粤剧之乡”的美誉。早在民国六年(1917年),平洲梅园(地名)金山和(原名陈福三,白超鸿之父)回乡招募幼童60余人,组成乐群英粤剧娃娃班,在平东的一家祠堂进行训练。据史料记载,平洲乐群英娃娃班,比广东八和会馆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创办的粤剧科班——“广州优界八和戏剧养成所”还要早10年。这个娃娃班培养出林超群(男花旦)、金枝叶(男花旦)、张盛才(武生)、鬼马春(丑生)、陈展生(武生)、和叶大富(武生,叶兆梅之父)等一批享誉省港澳的粤剧名伶。因而金山和被誉为“平洲名伶之父”;平洲成为当年珠江三角洲发展粤剧曲艺的重要摇篮。这个摇篮,诞生了建国后荣任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戏剧家、音乐家协会的四位副主席:靓少佳(原名谭少佳,平东人,1907-1982),曾任广东省文联副主席;陈卓莹(平洲三山人,1908-1980),曾任广东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林小群(林超群长女,生于1932年),曾任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林锦屏(林超群小女,生于1947年),曾任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以及一批享誉海内外的粤剧演员和粤剧专家。真是“艺园粤剧一枝花,深入人心乐万家。不负戏乡灵胜地,英才辈出吐光华。”(高信普句)。
继上述在粤剧史上卓有建树的名家,又陆续诞生了一批在粤剧演艺事业上有所造诣的编剧和演员,例如:广州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广东八和会馆名誉会长、新华社香港分社文体宣传部原副部长崔领明,白超鸿(平洲乐群英娃娃班班主金山和之子、著名文武生、广东粤剧院艺术委员会原委员),叶兆柏(广东省粤剧团名丑,全国曲艺牡丹奖得主)、梁剑雄(平东人,广西梧州粤剧团编剧)、陈仲琰(陈卓莹之子,广东粤剧学校讲师)、陈蕴玉(陈卓莹之女,广州粤剧团资深演员)、谭玉筠(靓少佳、郭筠玉之女,广东粤剧团资深演员)以及广州粤剧团演员麦穗秀等。
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
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粤剧最早的行会组织——琼花会馆就建在佛山。在佛山祖庙,有一座华南地区最著名的古戏台——万福台。万福台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装饰最堂皇、保存最完好的古戏台。在过去,祖庙万福台每逢喜庆节日、神诞都会举行粤剧演出,尤其是每年秋收之后,几乎每晚都有演出,四乡来看大戏者,络绎不绝。现在,佛山还盛行有“私伙局”,粤剧爱好者自发组织,吹拉弹唱,怡然自乐。他们以能在万福台演出为荣。佛山近年来在祖庙万福台举办了多场粤剧演出、比赛。让粤剧爱好者着实过上一把“粤曲瘾”,更将粤剧文化推向一个新高潮,展现了佛山“粤剧之乡”风采。
佛山是中国古代四大名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粤剧的重要发源地。
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红豆”的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广府大戏,属于皮黄系统,受昆、弋、汉、徽、秦、湘等剧种的滋润和影响,各取其长,自成一格,既与传统的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又具有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著名剧作家田汉将粤剧表演艺术概括为“热情如火,缠绵悱恻”。其丰富优美的唱腔;独特瑰丽的服装、脸谱;吸收了本土艺术八音、木鱼、粤讴的民间传统音乐;别具一格的粤剧例戏,精美见称的舞台布景,无不彰显岭南文化特有色彩,多达 11360个的剧目更堪称世界之最。
早在汉代,佛山的表演艺术已十分盛行。在明初已有“杂扮故事”、“七月七之演戏”等戏剧表演记载。佛山“琼花会馆”建于明代中叶,是最早的粤剧行业组织,至今,粤剧行内仍有“未有八和,先有吉庆,未有吉庆,先有琼花”之说。明代,佛山民间演戏活动繁盛,本地戏班相继出现,嘉靖年间 (1522~1566年),建立了戏行会馆,称为琼花会馆,馆址设在佛山大基尾,因供奉戏行祖师“华光”,故又称之为琼花宫,为本地戏班艺伶排练、教习、切磋艺术之地,也是当时戏班管理的机构。在会馆附近的水涉头边立下一石碑,上刻《琼花水涉》四字。艺伶在水涉上落戏箱,乘船到各地演出。作为粤剧的行会,琼花会馆有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会馆内设慎和、兆和、庆和、福和、新和、永和、德和、普和等八堂,分别统管所属会众。琼花会馆的出现,说明佛山已成为当时粤剧发展的中心。
清初,佛山戏剧活动相当兴盛,因不断吸收广东音乐、民谣曲律,改用粤语演唱,融入南派武术,使用大锣、大鼓、大笛、喉管,形成了生动传神、语言通俗、声腔独特、武打新奇的风格,是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一大地方剧种。粤剧戏班以红船作交通工具巡回演出,故粤剧艺人又称为“红船子弟”。
据记载当时佛山镇方圆十数里之地已有大小戏台 30余个。清代有这样一首竹枝词:“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节,万人围住看琼花。”可见当时粤剧活动之盛。
清咸丰四年 (1854年),凤凰仪粤剧戏班名艺人李文茂,与广东天地会首领陈开合举义旗,将数千红船健儿编为三军,皆衣冠戏服,头扎红巾,称“红巾军”,在广州起义。义军运用粤剧跟斗跳跃之技,攻城掠地。占领佛山镇时,曾以琼花会馆作为义军大本营。李文茂率粤剧艺人起义是世界戏剧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壮举。
起义失败后粤剧一度被禁,艺人星散零落,为求生计,或冒险街头演出,或到他乡卖艺,常遭官差追捕,惶惶不可终日。有南海人刘华东,教粤伶借京班之名,演出“京剧”,以避清廷逼害。
清同治七年( 1868年),两广总督瑞麟为母亲祝寿,选戏班演戏助兴,粤班名角武生邝新华、花旦何章(人称勾鼻章)、小武大和、小生师爷伦、男丑鬼马三等艺人应征入府演戏,何章反串饰演杨贵妃,仪态万千,博得总督一家称赞,邝新华、何章乘机代表粤伶向总督请求解禁粤剧。同治八年(1869年),兰云向清廷奏准粤剧解禁,粤剧戏班得获复业。邝新华等粤剧艺人倡议在广州建立八和会馆,取“和翕八方”之意,以代佛山琼花会馆,粤剧活动中心转至广州,而佛山亦变为各戏班巡回转接的中心地点。
粤剧文化名人大都出自佛山。近一百年来,有辛亥革命前后对粤剧作过重要革新的黄鲁逸、张始鸣;一派宗师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名伶李雪芳、姜魂侠、新珠、李海泉、梁荫棠等,在粤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辛亥革命前,黄鲁逸等建立了志士班,对粤剧进行了种种改革,培养粤剧人才,粤剧艺人李文甫等还参加了黄花岗起义。二十年代初,省港班的崛起,“薛(薛觉先)马(马师曾)争雄”,促进了粤剧的改革和兴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粤剧得到繁荣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粤剧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粤剧经过数百年兼收并蓄,不但流行于粤、桂、港、澳、台地区,并随着粤籍侨民散居各地,传播到亚洲、美洲、澳洲、欧洲、非洲,成为海外拥有最多观众和最有影响力的剧种,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
建国后,由于粤剧在佛山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仍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佛山粤剧工作者先后编演现代剧目 40多个,深受欢迎。1963年,佛山青年粤剧团一团在广州向周恩来总理汇报演出现代剧《四只肥鸡》,受到周总理的赞扬。改革开放以来,佛山粤剧事业得到进一步的繁荣,佛山青年粤剧团先后创作了《顺治与董鄂妃》、《铁血红伶》、《丽人怨》、《佛山黄飞鸿》、《小周后》等一批新剧目,多次在国家和省艺术大赛中获奖。剧团副团长、当家花旦李淑勤获得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中,佛山粤剧艺术工作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佛山青年粤剧团从1981年赴澳门进行首次商业演出起,至今己30多次赴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等地进行演出,并创下连演28场,场场满座的纪录,是最受海外观众欢迎的粤剧团之一。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0 17:09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