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汤粉
武汉传统小吃
糊汤粉,著名武汉传统小吃,以圆米粉为主要食材,鱼糊汤,小虾米,葱花为辅料,与油条相配的小吃品种。被誉为“武汉一绝”的鲜鱼糊汤粉泡油条,是经典的汉味名吃。
美食简介
它是武汉人的羊肉泡馍,其传统意义、历史内涵,丝毫不比羊肉泡馍逊色。一碗飘着鲜美鱼香味儿的糊汤粉,扑面而来的是水乡泽国、鱼米之乡的气息和味道。
糊汤粉的汤汁,是用两三寸长的野生小鱼熬制成的。天然环境下,自然生长的野生鲫鱼,肉质密实、紧凑,味道异常鲜美。经营糊汤粉的商贩,通常是在头天下午买回活蹦乱跳的小鲫鱼,然后将鱼剖洗干净,放在文火上,整整熬一个通宵。鱼肉熬得不见形,鱼骨几乎熬化了,鱼肉、鱼骨髓全融进了汤里。用鲜活鱼彻夜熬制出的鱼汤,味鲜汁浓,回味带点清甜,含在嘴里,似乎有一股生命气息在齿间游走。用来做糊汤粉的米粉,是用籼稻米磨成浆制成的。米粉像线粉一样细,洁白细长,口感柔韧有劲。
在位于武昌的“汉味美食第一街”户部巷,有几家卖糊汤粉的小店铺,从早到晚,顾客盈门。我看那下粉的大嫂,用铁勺舀起半勺鱼糊汤放进碗里,再用竹捞子盛上一把洁白的米粉,在沸腾的开水锅里烫几下,捞起,放进盛有鱼糊汤的碗里,撒上葱花、萝卜丁等。卖糊汤粉的旁边,还必有油条卖。食客端着鱼香扑鼻的糊汤粉,不会立即吃,而是接过店员递过来的刚出锅的热油条,用手把油条掐成寸长,放进碗里。刚刚起锅的热油条,酥软、滚烫,浸进汤里,似乎还发出滋滋的声响。我学着食客的样子,用筷子夹起饱蘸鱼汤的热油条,趁热送进嘴里,那种鲜香和酥软的口感,吃起来妙不可言。
在武汉人眼里,糊汤粉天生要与油条搭配着吃。糊汤粉与油条搭配着吃的绝妙之处在于:鱼汤是流质的,喝进嘴里,一会儿就滑进了喉咙里。而流质的鱼汤储在油条里,便由液体变成了固体和立体,便于食客全方位地品尝鱼汤的鲜美滋味。
历史渊源
糊汤粉的“粉”就是普通的圆米粉,它的独特就在于这“糊汤”上,以前的“糊汤”用的鱼不是鲜鲫鱼甚至鲜鳝鱼熬的汤,而是傍晚到菜市场的水产摊子上收集来的卖不出去的烂鱼、鱼杂、鱼头,经过彻夜熬煮,鱼熬得骨化肉碎,为了除去或遮掩腥臭味,加大量胡椒,又因为顾客多是在码头上做搬运工的苦力,为了抵饿,再加上生米粉起糊,起稠。冬天的早晨,苦力们吃上一碗带点荤腥的、热呼呼、辣呼呼,又能暂时顶饿的稠稠的糊汤粉,也算是一种享受,不知哪天哪位吃客没吃饱又有几分闲钱,在隔壁摊上买了一根炸得金黄酥脆的油条,掰成一截截地泡在剩下的糊汤里吃,于是,极具武汉码头文化特色的糊汤粉配油条就诞生了。过去糊汤粉只有在秋冬季才能吃到,因为天热的话,到晚上收摊时鱼就全腐了,完全不能吃了,而且,糊汤粉不配上油条吃,也没有多大意思,经验主义还不是坏东西。
经典老店
徐嫂糊汤粉馆是一家主营武汉风味糊汤粉的小吃店。其糊汤是用鲜鱼配料熬制的鱼汤加淀粉而成,在糊汤内再配以胡椒、香葱,以其糊汤微稠、米粉洁白、细长有劲、鱼香汁浓、滋味鲜美而名扬武汉三镇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解放路司门口自由路内(户部巷内)
李义兴记糊汤粉馆
清朝光绪年间从湖北咸宁迁至武昌王惠桥,已有百余年。武汉市60岁以上老人一提起糊汤粉馆,都会想起李义兴记糊汤粉。现由李家嫡孙亲自主理。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彭刘杨路232号首义园小吃街
田恒店糊汤粉
田恒店糊汤粉坐落汉口花楼街,历史悠久、风味独特, 名扬三镇。在制作米粉时,选用籼稻磨浆、制粉,再加上水搓坨煮焖,挤压煮制成型。然后用活鲜小鲫鱼(或鳝鱼)熬煮成 汤汁,再加水调入生米粉制成糊汤,放入各种调味品,成熟装碗时,撒上葱花、胡椒、配以油条佐食,别有风味。其糊 汤微稠,色调素雅,米粉洁白,细长有劲,鱼香汁浓,滋味鲜美,营养丰实而著称!
菜品特色
糊汤微稠、米粉洁白、细长有劲、鱼香汁浓。
做法
食材:米粉适量、鲜鲫鱼适量、胡椒适量、香葱适量、淀粉适量、盐适量、鸡精适量。
1、用鲜鱼加配料加淀粉、胡椒熬成稠鱼汤。
2、将米粉煮出,浇上鱼汤,加入香葱即可。
由来
“糊汤粉”又可称为“胡汤粉”很多外地食客认为鲜鱼糊汤粉的“鲜”源自“鲜鱼”,其实这个认识是错误的。“鲜鱼”单指“鲜活活鱼”的意思主要是增加钙质强调荤腥。糊汤粉的“鲜”则来自于“糊汤”中湖北胡椒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30 22:17
目录
概述
美食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