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叶黄芪
豆科黄芪属植物
糙叶黄芪(学名:Astragalus scaberrimus Bunge)是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短缩,多分枝,木质化;地上茎不明显或极短,有时伸长而匍匐。羽状复叶有7-15片小叶;叶柄与叶轴等长或稍长;托叶下部与叶柄贴生,上部呈三角形至披针形;小叶椭圆形或近圆形,有时披针形。总状花序生3-5花,排列紧密或稍稀疏;花萼管状,被细伏贴毛;花冠淡黄色或白色。荚果披针状长圆形,革质,密被白色伏贴毛。花期4-8月,果期5-9月。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密被白色伏贴毛。根状茎短缩,多分枝,木质化;地上茎不明显或极短,有时伸长而匍匐。羽状复叶有7-15片小叶,长5-17厘米;叶柄与叶轴等长或稍长;托叶下部与叶柄贴生,长4-7毫米,上部呈三角形至披针形;小叶椭圆形或近圆形,有时披针形,长7-20毫米,宽3-8毫米,先端锐尖、渐尖,有时稍钝,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两面密被伏贴毛。
总状花序生3-5花,排列紧密或稍稀疏;总花梗极短或长达数厘米,腋生;花梗极短;苞片披针形,较花梗长;花萼管状,长7-9毫米,被细伏贴毛,萼齿线状披针形,与萼筒等长或稍短;花冠淡黄色或白色,旗瓣倒卵状椭圆形,先端微凹,中部稍缢缩,下部稍狭成不明显的瓣柄,翼瓣较旗瓣短,瓣片长圆形,先端微凹,较瓣柄长,龙骨瓣较翼瓣短,瓣片半长圆形,与瓣柄等长或稍短;子房有短毛。荚果披针状长圆形,微弯,长8-13毫米,宽2-4毫米,具短喙,背缝线凹入,革质,密被白色伏贴毛,假2室。
该种分布广,形态变化大,花色由黄色至白色;茎极短缩至长达10厘米;总花梗极短或长达数厘米。
生长环境境
生于山坡、路旁、河滩沙地、石砾质草地、草原、沙丘及沿河流两岸的砂地。
糙叶黄芪耐旱、耐土壤瘠薄,为广幅旱生植物。适宜在沙质、沙砾质和砾石质性的栗钙土上生长,是针茅草原,其他草原和冷蒿(Artemisia frigida)草原群落中的常见伴生种,也可进入荒漠草原边缘砾石质残丘坡地。亦可见于山地林缘。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中国、俄罗斯(西伯利亚、布里亚特、赤塔、伊尔库茨克)、蒙古。
中国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各省区;分布于北京、甘肃、河北、黑龙江、河南、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陕西、山东、山西、四川等。
生长习性
花期4-8月,果期5-9月。
糙叶黄芪一般在4月末至5月初返青,5月中、下旬孕蕾开花,花期较长,最长者可延续至8月,7月结实,8月下旬种子成熟,最晚者可至9月初。
繁殖方法
糙叶黄芪繁殖方法为种子繁殖。
主要价值
饲用价值
春季开花时绵羊、山羊喜欢采食其花和嫩叶,可食率可达80%左右。夏秋季节家畜对它的果实也喜食,往往出牧后的绵羊和山羊在草群中首先采食荚果,但对其叶丛则避而不食。由于植株低委,只适宜小牲畜利用。据分析,糙叶黄芪在开花期的粗蛋白质含量很高,是春季小牲畜增补蛋白质的良好豆科饲草。
生态价值
糙叶黄芪也是很多地被、草坪、水土保持植物。因其根系发达,在同林中的沙质地及河岸沙地、缓坡地作地被。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
参考资料
糙叶黄芪.植物智.
Astragalus scaberrimus Bunge.Plants of the World Online | Kew Science.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3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