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杜鹃
中药名
紫杜鹃,中药名。为杜鹃花科植物广东紫花杜鹃RhododendronmariaeHance的花、叶、嫩枝或根。具有祛痰止咳,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咳嗽多痰,气喘,跌打损伤,对口疮。
入药部位
花、叶、嫩枝或根。
性味
味微苦、辛,性微温。
归经
归肺经。
功效
祛痰止咳,消肿止痛。
主治
用于咳嗽多痰,气喘,跌打损伤,对口疮。
相关配伍
1、治疗慢性气管炎:(1)(紫花杜鹃)鲜花或枝叶60g,水煎,每日分2次,饭后服。(《广西本草选编》)(2)岭南杜鹃30g(干),胡颓子叶15g,救必应12g,甘草4.5g。水煎分2次服,连服20天。(《全国中草药汇编》)
2、治跌打肿痛:(紫花杜鹃)根3-6g。水煎,冲酒服。
3、治对口疮:紫花杜鹃鲜叶适量。捣烂敷。(2-3方出自《广西本草选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30g;鲜品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采集加工
4-5月间采收花、叶、嫩枝,鲜用或阴干;夏、秋季挖根,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
广东紫花杜鹃又名:岭南杜鹃,异叶杜鹃,土牡丹花,紫花杜鹃,假吊钟。落叶灌木,高1-3米,稀达7.5米;分枝多,幼枝密被红棕色糙伏毛;老枝灰褐色,有残存毛。叶革质,集生枝端,椭圆状披针形至椭圆状倒卵形,长3-7.8(-11)厘米,宽1.3-4厘米,先端渐尖,具短尖头,基部楔形,边缘微反卷,疏被糙伏毛,上面深绿色,除沿中脉被毛外无毛,下面淡白色,散生红棕色糙伏毛,中脉和侧脉在上面凹陷,下面显著凸起,侧脉未达叶缘连结;叶柄长4-10毫米,密被红棕色或深褐色糙伏毛。花芽卵球形,鳞片阔卵形,外面近顶部被淡黄棕色糙伏毛,边缘具睫毛。伞形花序顶生,具花7-16朵;花梗长5-12毫米,密被棕褐色柔毛;花萼极小,被淡黄褐色柔毛;花冠狭漏斗状,长1.5-2.2厘米,丁香紫色(紫堇色),花冠管圆柱状,长1.3厘米,无毛,裂片5,开展,长圆状披针形,顶端钝尖;雄蕊5,不等长,长1.7-2.5厘米,伸出于花冠外,花丝基部较宽,无毛,花药长圆形,长2毫米;子房卵球形,长2毫米,干后黑色,密被绢状红棕色长糙伏毛,花柱比雄蕊长,无毛。蒴果长卵球形,长9-14毫米,直径3毫米,密被红棕色糙伏毛。花期3-6月,果期7-11月。
生长环境
生于丘陵地灌木林中。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
药材性状
叶片多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椭圆状披针形、椭圆形或倒卵形,长1-9cm,宽1-3.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至灰绿色,有稀疏毛茸,下面淡绿色,散有多数红棕色毛茸。主脉于下面突起,侧脉4-6对,于近叶缘处互相连接。叶柄长4-10mm,密被黄棕色毛茸。近革质。气微,味微涩。
药理作用
1、止咳祛痰作用。
2、对气管炎的作用。
3、解痉作用。
4、对循环系统的作用,降低血压,呼吸稍快,心肌收缩增强,多数无影响。
5、抗菌作用。
6、毒性,本品毒性较低。
现代应用
治疗慢性气管炎。
相关论述
1、《广西本草选编》:“化痰镇咳,消肿止痛。主治慢性气管炎,跌打肿痛,对口疮。”
2、《全国中草药汇编》:“镇咳,祛痰,平喘。主治咳嗽,哮喘,支气管炎。”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11 13:35
目录
概述
入药部位
性味
归经
功效
主治
相关配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