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
江苏省4A级旅游景区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是位于江苏省如皋市主城区东郊的4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296亩,创建于1952年。
景区介绍
红十四军纪念馆景区位于江苏省如皋市主城区东南部,占地296亩,总投资约4亿元,由红十四军纪念馆、广场景观、青少年红军历史教育馆、户外拓展训练基地四部分组成。
主体建筑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齐康教授亲自设计,馆名由红十四军将领张爱萍同志生前题写。
2009年4月,经江苏省委党史工办和中共南通市委批准,红十四军纪念馆开工建设。
2010年秋,经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军事科学院专家组审查认定合格。
2011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联合发文,同意红十四军纪念馆正式开放。纪念馆先后被民政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命名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习实践基地、江苏省诚信服务单位。
2011年6月9日,红十四军纪念馆正式开馆
红十四军纪念馆占地6.3亩,建筑面积7860平方米,高15.8米,分上下两层。由序厅、尾厅和“江海曙光、长夜惊雷、斩木举义、军旗如画、革故鼎新、金戈铁马、碧血丹心、野火春风”等8个展厅组成,展出图片1300余幅、说明文字近4万字、实物资料700余件,复原场景24处,声光电场景展示5处,雕塑23处,真实地反映了土地革命时期那段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
建筑分布
青少年红军历史教育馆
青少年红军历史教育馆总建筑面积2193平方米,由“星火燎原、雄关漫道、中流砥柱、薪火相传”四个展厅组成,馆内以大量历史事实和珍贵历史图片共同诠释了伟大的红军精神,真实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的诞生及其发展历程。
青少年红军历史教育培训拓展基地
青少年红军历史教育培训拓展基地系列呈现了瑞金出征、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民族风情、飞夺泸定桥、过草地、胜利会师、延安生活等模拟场景;青少年历史教育馆全面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诞生及发展历程,开展拓展训练项目,让青少年重走长征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弘扬革命精神。
门楼
陵园的门楼高大雄伟,造型别具一格。门徽上的一颗大五角星和四颗小五角星,象征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英勇斗争,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张爱萍将军题写的“如皋烈士陵园”6个金字,用花岗岩镌刻而成,镶嵌在横楣上。
内广场
内广场是如皋革命斗争的缩影,是举行凭吊先烈活动的场所。内广场中心耸立着一座27.7米高的纪念碑,旨在纪念中共如皋县委1927年7月建立。碑身为三支倒插的步枪,象征苏中战役有三仗奏凯于如皋。底座是如皋行政区划地图,并用红色鹅卵石标出皋南、丁林、如黄路三大战役的位置。内广场分5级台阶,象征了如皋革命经历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阶段。内广场北侧是7折墙,是为纪念苏中七战七捷;七折墙由14个墙面,是为纪念红十四军的斗争。墙的下部分别镶嵌着14幅花岗岩浮雕。它再现了如皋儿女的英勇战斗场面和如皋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内广场两端墙面上分别镶嵌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陈毅在五十年代专门为如皋英烈作的题词。西侧是朱德在1958年1月2日的题词:“为人民解放事业而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东侧是陈毅在1956年4月的题词:“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纪念馆
纪念馆整体色调为灰色,与南京的梅园新村纪念馆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的色调相同,意在纪念周总理,因为,周总理在国内外重大政治活动中常常穿灰色制服。
纪念馆分门厅、导厅、瞻仰厅、陈列厅、报告厅五部分。门厅内悬挂着如皋市委、市政府写的前言。导厅内陈列着张爱萍将军1963年在如皋烈士馆题写的七律诗。
瞻仰厅内陈列着如皋籍4000名烈士的英名铜牌和200多位烈士的遗像。陈列厅内用电动图片、照片、革命历史文物等再现了如皋革命历程和先烈们的光辉业绩。
“碧血遍染江淮间,丹心永照桑麻田。万紫千红春长在,英雄儿女笑九泉。”张爱萍将军的这首七律诗,真实的讴歌了战争年代的如皋儿女。如皋这块英雄的土地,1922年就有了共产党员进行革命活动的足迹,1930年成为全国19块红军游击区之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是苏中的重要革命根据地。
历史事件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通海如泰地区是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带。1930年初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是江苏省境内唯一的一支中央序列红军。在中共通海特委的领导下,红十四军驰骋苏中8县,历经大小战斗近百次。
红军主力2000多人,赤卫队数万人,不屈不挠斗争了7个多月, 在游击区内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革命游击战争。中心根据地约120平方公里,被列为全国15块红军游击区之一。
1922年如皋早期党员吴亚鲁便组织、创办了平民社,出版报纸《平民声》,宣传革命思想。
1926年10月,如皋第一个党支部在西乡鄂家埭小学成立,支部直属中共浙江区委领导,书记陆景槐
1927年7月,中共如皋县委在如城西南角福成庵成立,是通海如泰地区最早成立的中共县委之一。
1930年在如皋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是土地革命时期江苏省境内唯一的列入中央序列正规红军武装。在中共通海特委的具体领导下,红十四军在南京国民党中央政府卧榻之侧横戈跃马,驰骋苏中八县,历经大小战斗近百次,在游击区内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并且在全省率先建立县、乡苏维埃政权,通海、如泰两块红军游击区被列为全国15块红军游击区之一。
红十四军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在江海大地上播下了武装斗争的火种,在一定程度上延滞了国民党中央苏区根据地的大规模围剿行动,对中国革命战争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并为后来新四军东进和苏中七战七捷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资料
馆区概况.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
市人口计生委清明时节悼先烈 瞻仰陵园鼓斗志.如皋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04-04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6 13:59
目录
概述
景区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