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茶,
被子植物门,
山茶科植物。生于河谷常绿林中, 山顶林中, 山坡林缘, 针叶林缘;处于海拔130-2300;分布在我国多省内。
长尾红山茶
种 名:长尾红山茶学 名:Camellia longicaudata Chang et Liang ex Chang Tax.
属:山茶属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8米,嫩枝无毛,芽体长卵形,外侧苞片无毛,内侧苞片表面有毛。叶革质,披针形,长10-14厘米,宽2-3厘米,先端长尾状,尾长2-2.5厘米,基部楔形,有时钝或略圆,上面干后深褐色,稍发亮,下面黄褐色,无毛;侧脉7-8对,与中脉在上面陷下,在下面突起,边缘密生细锯齿,齿刻相隔1.5毫米。叶柄长8-12毫米,无毛。花顶生,红色,无柄;苞片及
萼片10片,最外2片阔卵形,有
中肋,被毛,长4-7毫米,宽4-9毫米,内侧的近圆形,长2-2.8厘米,背面有绢毛。花瓣9片,基部连生;雄蕊无毛,有短花丝管;
子房无毛,花柱长1厘米,无毛,先端3裂。花期7-8月。
本种和
全缘红山茶C. subintegra有亲缘关系,但叶片披针形,长尾状,花较小,苞及
萼片较多。
生态习性
产广东
鼎湖山龙船坑,低海拔常绿林;广西
大瑶山古陈的山地常绿林。
杜鹃红山茶
杜鹃红山
茶花似山茶叶像
杜鹃, 有着“植物界大熊猫”之称、一度曾濒临灭绝的
杜鹃红山茶,在
上海植物园盛开,引来植物界广泛关注;2012年09月初,杜鹃红山茶在
北京植物园热带展览温室内悄然绽放。这也是该珍稀花种在北京地区的首次亮相。
形态特征
杜鹃红山茶属常绿灌木至小乔木。高1~2m,胸径 5~10cm,树体呈矮冠状,
枝叶密、紧凑。树皮灰褐色,枝条光滑,嫩梢红色,叶长8~12cm,两端微尖,倒卵形,革质,叶脉不明显,厚实,光亮碧绿,边缘平滑,不开裂,叶柄短,变异不大,花瓣狭长,花丝红色,花药金黄色,花径8厘米以上,尽管单瓣,但花朵密生,整体丰满,四季开花不断,即便在气温高达 38℃的夏季,也依然红花满树;五月中旬始花,盛花期是7—9月份,持续至次年2月。
特点
杜鹃红山茶因其外形极像
杜鹃,实质却是山茶,故此得名。栽培名称为“
四季杜鹃茶”或“
杜鹃茶”。杜鹃红山茶是一个极其珍稀的
山茶品种, 有着“植物界大熊猫”之称、一度曾濒临灭绝的杜鹃红山茶。普通的
山茶花既有傲梅风骨,又有牡丹艳丽,自古以来就是极富盛名的木本花卉,有“世界名花”的美名。而杜鹃红山茶的美艳比普通的山茶有过之而无不及。
杜鹃红山茶的花朵和杜鹃一样,有5个花瓣,花瓣伸开的形状也极像
杜鹃花的样子,但花型比杜鹃花大。蜡烛状的
花蕾顶生或腋生,花蕾很大,花色为鲜红色,花瓣狭长,花丝白色,
花药金黄色,花的直径在10厘米以上。尽管是单瓣,但花朵密生,整体丰满,四季开花不断,即便在冬季,也依然红花满树。
产地分布
杜鹃红山茶原产中国,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其分布地区极窄,原只在阳春境内有零星分布。
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广东、四川,野生数量稀少,
茶花市场上也少见,曾经由于野蛮盗挖差点灭绝。上世纪80年代,杜鹃红山茶在广东省
阳春县的
鹅凰嶂被发现。它颜色艳丽,花似山茶,叶片却像
高山杜鹃。不过,与山茶、
杜鹃不同,它可以四季开花,具有“
四季茶花”的别称。
种植技术
1.材料来源
接穗,采用广东省阳春市
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
杜鹃茶,通过
扦插繁殖后作为本试验接穗。原种采集时间为2000年,接穗采自2003年,地点位于温州市
瓯海区潘桥镇平山村的温州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温州市云峰
山茶属植物研究所
茶花繁殖基地。
砧木,采用市场上常见的、比较抗寒、亲和力较强的茶花品种(
耐冬、
狮子笑、
红露珍、
茶梅、
小桃红、芙蓉)大技扦插和老桩为嫁接砧木材料。
2.试验方法
嫁接时间和方法:茶花嫁接时间一般安排在3月份至6月中旬,采用老枝嫁接时间可尽量早些。本试验分别在2003年6月5日和2004年3月10-11日对不同品种的大枝扦插植株(老桩)(相同规格),以相同数量和不同数量,采用少量杜鹃茶,依照不同数量的
劈接刀法进行嫁接。
具体过程:将离土面20-50cm以上的扦插砧木的嫩枝上部截除(老桩嫁接实际造型需要越短越好),从横切面的中心,沿髓心方向向下纵劈一刀,深度为 1.5-2.5cm,然后迅速取
接穗一节(至少保留一片叶及一个腋芽),节上方长度以不伤及腋芽为度,节下基部削成正楔形,楔形面长1.5-2.0cm为宜。削好的接穗立即插入砧木,并对准相应的
形成层(至少一边),然后用细棉线由下往上绑缚接口处,松紧适中,切口最好不留缝隙。然后用塑料薄膜带包扎,在滤光网下进行常规水分管理,观察
接合面愈合和嫁接成活情况,25天左右即可萌芽抽梢。萌芽抽梢后,逐步加大光照和叶面保湿,精心养护半月后,转入常规管理模式。14个月后开始花蕾形成,此时至开花时,应及时增加肥料,以保证营养平衡和需求。
结果与分析
1.嫩枝嫁接试验结果表明,2003年6月5日6个品种各进行嫩枝嫁接5株的
杜鹃茶嫁接苗,经过20-40天的时间内成活率均在80%以上,其中
耐冬成活时间仅需20天,
小桃红和芙蓉类最迟,需40天。由此分析,最理想品种是耐冬、
红露珍、
狮子笑,
茶梅属中上品种,最差的是小桃红和芙蓉类。
2.老技嫁接试验结果表明,2004 年3月10-11日进行老枝嫁接数量不同的四种杜鹃茶,经过35-50天时间均可成活,其中耐冬、红露珍仅需35天时间,成活率就达90%,而茶梅嫁接苗经过50天时间的成活率仅在75%。由此可见,红露珍和耐冬嫁接
四季杜鹃茶的成功率较高,而狮子笑和
茶梅相应较低。
通过对三个不同品种,相同的嫁接方法的实际新枝生长和开花效果进行连续观察,结果表明采用
耐冬类作为砧木,其新枝
生长量、树冠形成时间和
花蕾数量方面表现是最佳的,其次是
红露珍类,芙蓉类最佳。
结论
1.在以上几种嫁接砧木(大枝扦插和老桩)的试验中,
四季杜鹃茶都能够成活,并且均能表现出相当的亲和力,其
花芽分化稳定,花色与原种几无差。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
耐冬和
红露珍两个品种(类),特别值得在园艺上大力推广。
2.在不同时期嫁接明显产生不同效果,不同方法嫁接也有一定的差异,但试验研究证明差距不是很大。在嫁接后,应切实加强光、热、水等调节,以利
接合面愈合和嫁接苗成活,嫁接成活后还应加强水肥管理,以利花芽分化时的营养需求。
3.本试验研究方法的主要优点有: .1技术和方法简便实用,推广性强。本试验技术简便实用,均为普通园艺
茶花常规管理方法,一般花农都能掌握,具体有很强的推广价值。2适用性强,繁殖速度快,观赏和经济价格高。从嫁接养护到造型管理一步到位,18个月左右均能见花,比传统方法速度要快5倍。经过速生嫁接后的
四季杜鹃茶,可直接用来苗圃、园林、盆景、
鲜切花等栽培加工利用,具有很高的四季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3嫁接材料来源丰富,嫁接性能稳定。以上几种嫁接砧木材料比较常见,资源多,价格便宜,而嫁接的
四季杜鹃茶性能表现十分稳定,与野生相差无几,特别适用于四季杜鹃茶的大批量快速生产。
栽培养护
选择温暖湿润环境和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
砂质壤土,
土壤pH值在5.5~6.5为最佳。
整地时要深翻,施足底肥,并做成1 20厘米左右宽的高畦以防积水烂根。盆栽时,以泥炭土:河沙=1:1混配较好,移植时尽量保持根系完整,防止移植易出现枯萎现象。一般年换一次盆土。栽培过程中,每周控制浇水5~7次,每月施肥1次。为使株型漂亮,可适当剪枝,但修剪时不宜过重,剪掉一些病弱枝和过密枝即可。
杜鹃红山茶花蕾多,为使开出的花大而艳,孕蕾时应适当
疏蕾。
病虫害防治
根腐病,可用500倍
波尔多液防治。虫害有地虎、
蝼蛄等,可用500倍
甲胺磷液防治。在高温多雨季节,易产生叶斑病,要定时喷施
甲基托布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