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桑·纳斯鲁拉(Hassan Nasrallah,1960年8月-2024年9月28日),男,出生于
黎巴嫩贝鲁特,中东地区政治人物,生前系
黎巴嫩真主党总书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60年8月,哈桑·纳斯鲁拉出生于
黎巴嫩首都
贝鲁特郊区一个贫穷的
什叶派穆斯林家庭,纳斯鲁拉的名字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真主的胜利”,全家靠父亲开杂货店度日。虽然常去店里帮忙,但他对做生意并无兴趣,而是痴迷宗教,废寝忘食地学习。彼时,他的家乡很穷,连清真寺都盖不起,做礼拜要到邻村清真寺去,童年时期,纳斯鲁拉常常因此奔跑于两村之间。
1975年,黎巴嫩内战爆发,纳斯鲁拉一家回到黎巴嫩南部的乡下老家避难。在那里,纳斯鲁拉接触到什叶派政治团体“阿迈勒运动”及其领袖
穆萨·萨德尔,成了一名虔诚的什叶派穆斯林,并引起了教士穆罕默德·格赫纳维的注意,后者建议他去什叶派圣地
伊拉克纳杰夫学习神学,并写信给
大阿亚图拉穆罕默德·巴齐尔·萨德尔推荐他。
16岁时,纳斯鲁拉辗转来到纳杰夫。几经周折,找到纳杰夫神学院。院长萨德尔很器重纳斯鲁拉,曾表示“我在你身上看见了一股领袖的气质”。之后,纳斯鲁拉被安排由黎巴嫩人阿巴斯·穆萨维进行指导。穆萨维是当时黎巴嫩什叶派最高精神领袖法德拉拉的门徒。纳斯鲁拉和穆萨维逐渐成为莫逆之交,在穆萨维的教导下,纳斯鲁拉用两年时间就学完了5年的课程。
政治生涯
1978年,因遭到伊拉克当局迫害,纳斯鲁拉回到黎巴嫩,彼时,萨达姆指责纳杰夫的什叶派充当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的耳目,开始在伊拉克打击什叶派。回到黎巴嫩后,纳斯鲁拉在穆萨维创办的一个伊斯兰研究机构里边学习边教书,逐渐吸引了一大批什叶派的追随。1979年,他加入什叶派政治团体“
阿迈勒运动”,担任贝卡地区的领导人。1982年,因批评阿迈勒领导层在以色列人入侵贝鲁特时表现出的软弱,遭到阿迈勒运动的开除。
1982年,黎巴嫩内外交困,内战进入第7个年头,同时,以色列又大举入侵,占领了黎巴嫩半壁河山,近60万名什叶派穆斯林难民涌入首都贝鲁特南郊。这些难民没有住房,没有工作,无人关心。他们期望拥有自己的组织,渴望返回家园。于是,纳斯鲁拉脱离“阿迈勒运动”,在当时伊朗精神领袖
霍梅尼的一手支持下,和老师穆萨维一起创建了真主党。真主党是穆斯林什叶派政党,打出的旗号是开展武装斗争,将以色列占领军赶出黎巴嫩南部,帮助难民早日返回家园。穆萨维被推举为真主党首任总书记,纳斯鲁拉则成为穆穆萨维的亲密助手。真主党成立初期一直处于秘密状态,1984年开始使用“真主党”的名称,1985年发表声明宣告正式成立。
1985年,纳斯鲁拉带领一大批学生和追随者,加入真主党,开始参与军事活动。1987年,成功将“阿迈勒”民兵逐出贝鲁特各街区。在意识到自己正在成为一名有个性的什叶派领导人后,他中断了自己的军事活动,前往伊朗圣城
库姆完成神学研究。在阿拉伯世界里,任何一位有抱负的什叶派领袖都必须拥有相应的宗教学位。1989年,纳斯鲁拉回到黎巴嫩,领导冲锋队打击在南部的“阿迈勒”民兵,并在战斗中负伤。29岁的他已经成为真主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成员。
1989年,叙利亚和沙特主持制定了旨在结束黎内战的《塔伊夫协定》,真主党领导人同意释放其在战争期间抓获的西方人质,并支持叙在黎政策,但真主党声称南部还没有从以军的占领下解放出来,拒绝像其它民兵组织一样解散。真主党的这一决定得到了时任伊朗总统阿里·阿克巴·拉夫桑贾尼的赞赏,并得到叙利亚的支持。9月,纳斯鲁拉前往伊朗接受
拉夫桑贾尼的支持,并短暂地担任真主党驻伊朗“大使”。1990年,黎巴嫩内战结束后,黎各派别根据政府的决定,解除了各自的武装,但真主党以抗击以色列为由,没有解除武装。1991年,纳斯鲁拉的导师穆萨维成为真主党总书记。
1992年2月16日,穆萨维在黎南部被以军战斗机炸死,真主党内部随即为接任总书记展开争夺。由于纳斯鲁拉此前已经是穆萨维的左膀右臂,且拥有
拉夫桑贾尼和伊朗最高精神领袖
哈梅内伊的支持,他得以越过真主党副总书记
纳伊姆·卡西姆,出任真主党总书记。在纳斯鲁拉领导下,真主党的武装组织“伊斯兰抵抗”与以色列军队多次对抗。为了给穆萨维复仇,他先是对以色列发起报复行动。3月17日,一辆卡车在以色列驻阿根廷大使馆爆炸,炸死29人,以色列指控是真主党发动的袭击,真主党后来声称对该事件负责。同年,在纳斯鲁拉的领导下,真主党开始参加黎巴嫩议会选举,首次参选便取得重大胜利,有12名成员当选议员。
1993年7月,真主党联合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阵线杀死了5名驻扎在黎巴嫩南部安全区的以军士兵。纳斯鲁拉认为这属于抵抗以色列占领的合法行动,但以军认为这是明显的挑衅之举,时任以色列总理
拉宾决定教训真主党。7月25日,以色列发动代号为“负责任战役”的军事行动,在7天的行动中轰炸了数千所黎巴嫩民宅和民用建筑,摧毁了许多发电站、桥梁、公路等基础设施,造成30万平民逃离黎巴嫩南部地区。以军过度使用武力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和谴责,后来在美国等有关国家的调解下,以军与真主党达成停火协议。此次战争一共造成118名黎巴嫩平民和两名以色列平民死亡。
1994年,以色列突击队突入黎巴嫩,逮走了支持真主党的“阿迈勒”成员穆斯塔法·迪纳尼。7月18日,一辆装满炸药的汽车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犹太文化中心爆炸,造成85人死亡、200多人受伤,这是阿根廷历史上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也是第二起针对犹太人目标的袭击行动,美国、以色列和阿根廷都认为,这起事件是黎巴嫩真主党所为,但真主党否认参与此事。
1996年3月30日,2名工作在黎巴嫩雅法尔水站的工人被以军发射的导弹炸死,真主党闻讯后立即向以色列北部发射了20枚火箭。4月9日,以军埋在路边的一枚炸弹炸死一个14岁男孩,炸伤另外3人,真主党再次向以色列北部发射了30枚火箭。正在准备大选的时任以色列总理
西蒙·佩雷斯不甘示弱,命令以军在4月11日发起了代号为“愤怒葡萄战役” 的军事行动,这次行动持续了16天,以军发动了1100次空袭,投下了25132枚炸弹,造成至少150多名黎巴嫩平民死亡,约30万至50万黎巴嫩平民被迫逃离家园。真主党也向以色列发射了大约639枚火箭,造成62名平民受伤。4月26日,在美国和有关国家的调解下,真主党与以色列达成停火谅解,结束了这场伤亡惨重的冲突。
1997年9月,纳斯鲁拉18岁的儿子哈迪在黎巴嫩南部与以色列部队作战时身亡,以色列扣留了他的遗体,直到2004年,作为交换囚犯的一项协议,以色列才归还了他儿子的遗骨,长子之死筑牢了纳斯鲁拉作为一位与人民共患难的领导人的声誉。
1999年,以色列总理巴拉克下令轰炸黎巴嫩贝鲁特,一度导致某些非什叶派居民对纳斯鲁拉的不满,他们不愿为纳斯鲁拉领导的战争付出代价。而以色列国内的政界和民众也越来越认识到,占领黎巴嫩南部不仅未能给以色列带来安全,反而让以色列承担了许多额外负担。
2000年5月,时任以色列政府总理
埃胡德·巴拉克,做出从南黎巴嫩撤军的决定,结束了对当地长达近20年的占领,退回到公认的两国边界线之外。由于没通知南黎巴嫩军,真主党乘胜前进,抢占了以军和南黎军留下的地盘,直接在黎巴嫩边界与以军对垒。此次胜利,强化了真主党在黎巴嫩地区的军事和政治地位,更使其化身为阿拉伯地区抵抗以色列霸权的中坚力量。同时,纳斯鲁拉带领真主党解放了黎巴嫩南部,结束了以色列自1978年以来对该地区的侵占,那些非什叶派居民也停止了对他的抱怨。他是1948年以来第一名对以色列发动并且赢得了战争的阿拉伯人,当时被整个阿拉伯人和穆斯林世界奉为伟大领袖。同年,在黎巴嫩议会选举中,纳斯鲁拉带领的真主党赢得8个席位。2000年末,在马龙教派主教布特罗斯·斯菲尔要求叙军撤离黎巴嫩之后,纳斯鲁拉加强了与叙利亚的合作,纳斯鲁拉旗帜鲜明地拒绝斯菲尔的要求,声称只要以色列还侵占着“希巴农场”,就需要叙军驻扎在黎巴嫩。2000年后,纳斯鲁拉为了扩大在黎巴嫩境外的权力基础,真主党开始通过卫星转播该党“灯塔电视台”的节目。世界各地的阿拉伯人和穆斯林,这时都可以收看真主党的宣传和纳斯鲁拉富有煽动性的演说。
2006年7月12日,为了策应
哈马斯,真主党下属武装突袭了以色列北部,打死8名士兵,俘虏两人。打破了真主党与以色列间的短暂平衡,此前,自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尽管真主党与以色列之间爆发过几次小规模的冲突,但双方都比较克制。袭击事件发生后,以色列迅速进行大规模报复,以军总参谋长声称要让黎巴嫩倒退20年。以军先是以大规模空中炮击打头,随后转为地面攻势进入黎南部,希望通过压倒性的军事优势逼迫真主党缴械,但却遭到了真主党为主的黎各武装团体强硬抵抗,两方一度陷入僵局。8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701号停火决议,黎巴嫩和以色列方面相继宣布接受。8月14日,停火协议生效。但随后多年双方在边境附近的小型交火仍时有发生。这场战争共造成黎巴嫩方面1087人死亡,以色列方面则有21名士兵和43名平民被杀,也为黎以格局奠定了基础,以色列军队进一步远离黎巴嫩南部地区,以军多次轰炸纳斯鲁拉的办公室和住宅,但纳斯鲁拉都幸免于难。
2009年11月,纳斯鲁拉第五次连任真主党总书记,开始其第六任期。此时,真主党不再仅仅代表着一股军事力量或一场抵抗运动,而是成为了黎巴嫩地区的主导军事和政治力量。
2011年,
叙利亚内战爆发,真主党担心,一旦巴沙尔政权倒台,以色列就会追击真主党,且真主党不再能通过叙利亚从伊朗得到武器弹药补给,因此,真主党领袖誓言与巴沙尔政权共存亡,派出数千名战士赴战。2012年以来,真主党代表
巴沙尔政权开始干预叙利亚事务,此举尽管让其失去了阿拉伯国家的部分支持,但也强化了其与伊朗的合作,更丰富了真主党部队的武装作战经验。2013年5月25日,纳斯鲁拉发表电视讲话,警告叙政府倒台将把中东地区带入“黑暗时期”,誓言将作出“一切牺牲”帮助叙政府军取得“胜利”。
2014年7月25日,纳斯鲁拉出席在贝鲁特南郊举行的纪念“耶路撒冷日”群众集会并发表讲话,谴责以色列侵略加沙的暴行,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反抗以色列的斗争。纳斯鲁拉强调,真主党将永远站在巴勒斯坦人民和抵抗运动一边,密切关注加沙局势的发展,将毫不吝啬地向巴抵抗组织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支持。纳斯鲁拉还呼吁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政府采取行动,打破对加沙的封锁,向加沙的巴勒斯坦抵抗组织提供资金、政治、道义直至军事支持。
2019年,黎巴嫩国内因经济危机爆发大规模抗议,纳斯鲁拉起初对抗议者的立场保持同情,不过后来在巨大的压力下真主党人还是辞去了政府职务。
2020年1月3日,美军发动空袭,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国际机场炸死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
圣城旅”指挥官
卡西姆·苏莱曼尼等人。1月5日,纳斯鲁拉首次公开回应苏莱曼尼遭袭身亡,他警告称,驻中东的美国士兵、军舰、基地要为此“付出代价”。
2023年7月,纳斯鲁拉就瑞典等国出现的焚烧《
古兰经》事件呼吁阿拉伯和
伊斯兰国家效仿
伊拉克驱逐
瑞典大使。
2023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后,黎巴嫩真主党为声援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从黎巴嫩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和炮弹,以军则还以空袭和炮击,纳斯鲁拉表示100%支持巴勒斯坦人的立场,对以色列边境地区发起持续攻击。11月3日,纳斯鲁拉首次就新一轮
巴以冲突发表公开讲话,警告说如以色列不停止袭击
加沙地带,巴以冲突或将升级为地区冲突。
2024年5月,以军把攻势扩大到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后,真主党对以色列的袭击升级。6月6日,以军北方司令部宣布完成对真主党发动大规模进攻的部署。6月11日,真主党指挥官阿卜杜拉在以军空袭中身亡,真主党随后向以色列境内发动大规模火箭弹攻击。6月17日,以军宣布在黎巴嫩南部打死真主党火箭弹和导弹部门“关键人物”穆罕默德·穆斯塔法·阿尤布。6月19日,以军空袭真主党在黎巴嫩南部的据点;同日,纳斯鲁拉在悼念真主党指挥官塔利布·阿卜杜拉的活动上发表电视讲话,称真主党不惧怕以色列的威胁,已经做好应对困难的准备,他警告称,如果以色列与真主党爆发更大范围冲突,以色列境内将没有任何地方能躲过真主党的导弹和无人机,同时,他还警告称,以色列与真主党爆发更大规模冲突将对中东地区安全产生影响,真主党将攻击这一地区协助以色列作战的任何国家。当地时间8月25日,黎以局势骤然紧张,以色列军方宣布,在探测到黎巴嫩真主党准备发动“大规模”袭击后,对真主党目标发动了“先发制人”的打击,黎巴嫩真主党发表声明对此予以否认,并宣布向以色列发射大量无人机和火箭弹,就上个月以军空袭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炸死其军事领导人舒库尔一事对以色列进行报复,同时宣布第一阶段袭击取得成功;同日,纳斯鲁拉就当天清晨黎真主党向以色列北部和戈兰高地发射大量火箭弹和无人机事件发表视频讲话,称让局势升级到如此地步的是以色列,因为以色列在几周前跨越“红线”袭击了贝鲁特南郊导致真主党重要领导人舒库尔死亡,纳斯鲁拉表示,真主党推迟采取行动的原因是,需要一段时间来确定是单独采取行动还是协调其他抵抗组织联合发动攻击,经过研究和协商,真主党决定发动袭击,其他抵抗组织会自行决定如何以及在何时作出回应。9月19日,在
9·17黎巴嫩通信设备爆炸事件后,纳斯鲁拉发表讲话称,以色列引爆数千个通信设备试图杀死数千名黎巴嫩人,这越过了所有红线,等同于宣战。
遇袭身亡
当地时间2024年9月28日,
以色列国防军发布最新声明称,在空袭中打死了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同日,黎巴嫩真主党证实纳斯鲁拉身亡。
政策主张
武装斗争
纳斯鲁拉带领下的真主党坚决反对中东和谈,认为解决阿以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消灭以色列,宗旨是通过武装斗争收复被以色列占领的土地,并主张效仿伊朗模式,在黎巴嫩建立伊斯兰共和国。穆斯林特别是什叶派穆斯林把纳斯鲁拉视为反抗以色列的“民族英雄”。在黎以冲突中,他与黎巴嫩政府首脑扮演不同的角色。黎政府敦促联合国协助实现停火,争取获得国际援助,而真主党则坚持与以色列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纳斯鲁拉反复强调,不怕以色列的暗杀,将把战斗坚持到底。他不是黎巴嫩总统,但在国际上的名声却超过总统。他说:“在任何地方,只要以色列军队有所行动,以色列地面部队对我们发起进攻,我们就有权力阻挡他们,为保卫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人民而战。”纳斯鲁拉曾公开表示反对以色列的侵略,拒绝承认以色列这个国家,反对与以色列的任何和解。在他的领导下,黎巴嫩真主党武装持续袭击以色列目标。
民生建设
纳斯鲁拉所领导的真主党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一直以劳苦群众代言人的面貌出现,建立了一整套济贫救苦的机构和渠道,它还拿出国内外捐助的数百万美元,兴办了医院、诊所和数十所私立学校以及慈善事业。据报道,直接受益者超过30万人。位于贝鲁特国际机场附近的“夏希德(见证)学校”,是黎巴嫩全国最好的学校之一。该校拥有1000名学生,其中四分之一是真主党牺牲者的孩子。学生们每天都要上英语课。此外,纳斯鲁拉还组织创办了各种公司和农场,服务当地民众。自以色列人2000年撤离之后,真主党在重建贫困的什叶派社区和为南部居民提供住房补贴等事务上,投入了大量资金。最初伊朗是其主要的资金来源,但自从2000年在全国广受欢迎以来,真主党自行筹措了大量资金。每个月初,什叶派社区的贫困家庭都会收到署名真主党总书记的信封,里面装着一笔可观的生活津贴。这一做法为纳斯鲁拉赢得了下层什叶派社区的支持。
合理参政
纳斯鲁拉接任黎巴嫩真主党总书记后,推行“温和主义”,极力强调在黎巴嫩的政治体系内活动,避免任何可能重新引发内战的行为。在他的带领下,真主党参加了《塔伊夫协议》实施后的历次议会选举。1992年获得12席,1996年10席,2000年8席,2005年14席。2005年7月,真主党加入民族联合政府,当时的内阁能源与水力部长和劳工部长都是真主党成员,外交部长则是真主党支持的独立人士。作为一个政党,真主党与其他党派联合,在什叶派人口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也经常在议会选举中获得议员和部长席位。按照惯例,每一届黎巴嫩政府都会保留至少2个部长职位给真主党,如果算上真主党的政坛盟友,他们掌握的部长席位已经超过三分之一,在政府内部拥有否决重大决议的能力。农业部、青年与运动部、工业部、公共就业和交通部等部门常年被真主党把持,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
媒体宣传
2000年,纳斯鲁拉为了扩大在黎巴嫩境外的权力基础,真主党开始通过卫星转播该党“灯塔电视台”的节目。世界各地的阿拉伯人和穆斯林,这时都可以收看真主党的宣传和纳斯鲁拉富有煽动性的演说。灯塔电视台从不把阿拉伯人刻画成被打败的形象,每个宣传片描写的都是一个胜利的游击斗士,或者在对以色列英勇作战,或者是从战斗中凯旋归来。对各种军事行动和真主党军官的训练,节目的描绘也非常详尽。在发起针对以色列的自杀性袭击之前,纳斯鲁拉还会亲自会见每一个“肉弹”。为了鼓舞他们的士气,他会强调说他们正在迈向天堂,因为圣战是穆斯林的天职,并会对他们说:“代我向先知穆罕默德致敬!”灯塔电视台反对美国2001年对阿富汗和2003年对伊拉克的战争,赢得了许多支持。
宗教信仰
纳斯鲁拉不但一直号召什叶派,而且从来不提倡跨国界泛什叶派宗教事业,永远声称是全体黎巴嫩利益的代言人。这让纳斯鲁拉在黎巴嫩逊尼派中赢得了不少支持者。他充分认识到了黎巴嫩人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因此从不主张把黎巴嫩建成一个伊斯兰国家,而是一直声称无论宗教信仰如何,黎巴嫩人都可以和睦相处。
抵抗之弧
在纳斯鲁拉的领导下,真主党从一个游击武装组织转变成中东强大的跨国准军事力量,成为以伊朗为首的“抵抗之弧”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共同的反美、反以事业,纳斯鲁拉的部队帮助“抵抗之弧”其他成员如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伊拉克什叶派民兵、也门胡塞武装等训练战士。尤其在2020年美国斩首伊朗将军
苏莱曼尼后,纳斯鲁拉被视为“抵抗之弧”内仅次于伊朗最高领袖
哈梅内伊的二号人物。
对外交流
2000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考察了黎巴嫩局势后,会见了包括纳斯鲁拉在内的黎巴嫩所有相关决策者。
一些西方国家认为纳斯鲁拉领导的真主党是伊朗在中东的重要代理人,与伊朗联系密切,得到伊朗的经济和军事支持。
2007年7月19日,在叙利亚访问的时任伊朗总统
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在大马士革会见了时任黎巴嫩真主党总书记哈桑·纳斯鲁拉。
2010年2月25日,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进行访问的时任伊朗总统内贾德与黎巴嫩真主党领袖纳斯鲁拉进行了会面。10月,内贾德首访黎巴嫩,与时任黎巴嫩总统苏莱曼、时任总理哈里里、时任议长贝里、时任真主党总书记纳斯鲁拉等人会晤。
当地时间2023年9月1日,黎巴嫩真主党媒体办公室宣布,在黎进行访问的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与黎巴嫩真主党总书记纳斯鲁拉举行会谈,纳斯鲁拉向阿卜杜拉希扬介绍了黎巴嫩局势的最新进展。
当地时间2024年2月10日,真主党下属媒体“灯塔”报道称,纳斯鲁拉与在黎巴嫩进行访问的伊朗外交部长
阿卜杜拉希扬举行会谈,双方讨论了地区局势问题,特别是加沙地带和黎巴嫩南部的局势发展。当地时间6月4日,黎巴嫩真主党宣布,该组织领导人纳斯鲁拉会见了伊朗代理外长阿里·巴盖里,双方在会晤中回顾了地区局势最新发展,特别是加沙地带和黎以临时边界局势,讨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纳斯鲁拉领导的真主党与叙利亚关系密切,
叙利亚危机爆发后,黎巴嫩真主党多次表示对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的支持。
2013年5月9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在大马士革会见黎巴嫩访客时,对黎巴嫩真主党在叙利亚危机中的立场表示赞赏,并承诺将向真主党提供“任何东西”;同日,纳斯鲁拉在电视讲话中确认,叙利亚政府将向真主党提供武器。
“抵抗之弧”(或称“抵抗轴心”)是中东地区一个以伊朗为核心,以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伊拉克什叶派民兵、也门胡塞武装、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等为主要成员的地区政治和军事力量。
2023年9月2日,纳斯鲁拉会见巴勒斯坦
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领导人
齐亚德·纳哈拉和
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副主席
萨利赫·阿鲁里,讨论巴勒斯坦局势最新发展。10月25日,纳斯鲁拉与齐亚德·纳哈拉、萨利赫·阿鲁里举行
2023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后的首次会晤,讨论真主党、杰哈德、哈马斯之间的联盟如何才能“取得抵抗运动的真正胜利”。
当地时间2024年2月12日,黎巴嫩真主党下属媒体“灯塔”报道称,纳斯鲁拉会见了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秘书长齐亚德·纳哈拉,会谈涉及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最新事态发展,双方就现有可能性和未来预期进行了讨论。当地时间8月24日,黎巴嫩真主党媒体办公室发表声明称,纳斯鲁拉与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领导人齐亚德·纳哈拉举行会谈,双方讨论了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最新局势,并从“军事、政治和媒体”三个层面评估了近期以色列国防军与巴勒斯坦各军事派别之间的战斗。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纳斯鲁拉与妻子法蒂玛有4个儿子和1个女儿,长子巴赫迪在1997年9月一次袭击以色列的行动中丧生。
女婿:哈桑·贾法尔·卡西尔。
兴趣爱好
纳斯鲁拉声称自己年轻时酷爱足球,还曾是个水平不错的运动员。担任总书记后,由于工作繁忙,更是出于安全考虑,不便过多在公共场所露面。空余时间,只能在室内散散步和做些轻微的体育活动。喜欢阅读,包括政治、军事、历史和宗教等领域书籍,还喜欢看有关以色列的书籍,通过阅读以色列前总理
沙龙的传记、以色列总理
内塔尼亚胡的《在太阳下的地方》等书来了解对手。在饮食上,没有什么挑剔,什么饭菜都能吃。喜欢身穿黑色大袍,头缠黑头巾,满脸络腮胡子。
人物评价
抵抗是一种理念和教义,烈士纳斯鲁拉是其记忆和历史的一部分。他绝不会只是一个传奇,而是一条继续创造现实的道路。这条道路的核心是抵抗,本质是尊严。(纳斯鲁拉身亡后,叙利亚总统
巴沙尔·阿萨德给黎巴嫩抵抗运动以及纳斯鲁拉家人的信)
他虽然不是总统,但他在国际上的名声超过总统;他虽然不是国家元首,但要想接近他比接近国家元首还困难。西方人说他是“阿拉伯的霍梅尼”、“黎巴嫩恐怖组织的头子”,而广大穆斯林,特别是什叶派则称他为“民族英雄”。(《环球》杂志驻贝鲁特记者刘顺 评)
纳斯鲁拉就是真主党跳动的心脏。(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中东问题学者、国际关系教授法瓦兹·格吉斯 评)
纳斯鲁拉不仅制定了黎真主党的战略和目标,也深刻影响了黎巴嫩和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埃及国际问题专家伊萨姆 评)
纳斯鲁拉乍看上去显得比实际年龄老成许多。他口才很好,演讲极富煽动性。( 《环球人物》 评)
作为伊朗支持的一名狂热的伊斯兰教徒,纳斯鲁拉统率真主党三十多年,带领它转变为全球装备最精良的非国家武力。纳斯鲁拉是与伊朗结盟的一批民兵组织中最重要的一位领导人。以色列将他描述为伊朗轴心的“核心资产”。(美国《华尔街日报》 评)
纳斯鲁拉并不是最高的,但他的气场却是最为强大的。他的出现如同一座沉稳的堡垒,坚毅的眼神透露出深思和决心。他身着一袭简朴的长袍,以中东传统的方式束着头巾,头巾下的黑色鬓发和浓密的胡须映衬出他的成熟和威严。(黎巴嫩“广场”网站 评)
人物事件
屡遭暗杀
由于纳斯鲁拉一贯坚持反以立场,以色列一直把他作为暗杀的目标。2003年8月22日,以色列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套“扑克牌”形式的“通缉令”,其中巴解组织领导人
阿拉法特是“大王”,纳斯鲁拉则是“小王”。为了自身安全,纳斯鲁拉行踪飘忽不定,仅有极少数亲信才知其确切去向。他有多处办公地点和住所,从不在一个地方长时间滞留,出门必乘高级防弹车,行驶速度极快,以免成为以军战斗机的攻击目标。
遭到制裁
1995年1月,纳斯鲁拉被
美国列为恐怖分子,并不断遭到制裁。
2018年5月16日,美国财政部发表声明说,美国将对黎巴嫩真主党总书记哈桑·纳斯鲁拉进行追加制裁,同时制裁包括真主党副书记纳伊姆·卡西姆在内的其他5个个人和一个实体。制裁旨在打击伊朗和真主党在中东地区的“颠覆性势力”。同日,沙特国家安全局发表声明称,沙特已将包括纳斯鲁拉和卡西姆在内的黎巴嫩真主党10名领导人以及4个分支机构列入恐怖主义名单。这10人的资产和银行账户将被冻结。
被炸身亡
当地时间2024年9月27日18时20分(北京时间23时20分)左右,以军战机对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发动一连串空袭。9月28日,以军确认,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在以军袭击中死亡;同日,黎巴嫩真主党证实纳斯鲁拉身亡。
2024年9月29日,据《以色列时报》报道,一名医疗人士和一名安全部门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在以色列空袭现场找到的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遗体没有明显外伤,死因疑为爆炸冲击波导致的钝性创伤。
纳斯鲁拉遇袭身亡的消息传出后,黎巴嫩、伊朗、加沙、巴基斯坦等地大批民众纷纷表示哀悼,其中,巴基斯坦示威民众在美国领事馆前与警方爆发冲突。黎巴嫩、加沙、叙利亚、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等多地爆发示威游行,各地民众纷纷对纳斯鲁拉表示哀悼,并表达对美国和以色列的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