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蕨(Leptochilus ellipticus (Thunb.) Noot.),是水龙骨科薄唇蕨属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横走,被盾状着生的鳞片;叶远生,近二型,以关节着生于根状茎,叶片矩圆状卵形,一回羽状,纸质,叶脉不明显;孢子囊群条形,在侧脉之间排成一行。
形态特征
水龙骨科薄唇蕨属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20-6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密生鳞片,只具星散的厚壁组织,有时有 极纤细的环形维管束鞘,根密生;鳞片褐棕色,卵状披针形,长3.83 (1. 1-7.6)毫 米,宽1.31 (0.6-2.3)毫米,长宽比为3.06 (1.43-5.5),顶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疏锯齿。叶远生,近二型;不育叶的叶柄长23.7 (6.5-48.5)厘米,禾秆色,基部密生鳞片,向上光滑;叶片长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2 (20-70)厘米,宽15(8-22)厘米,顶端圆钝,一回羽裂深达叶轴;羽片或裂片6(3-11)对,对生或近对生,下部的分离,狭长披针形或线形,长9.6(4.5-15)厘米,宽1.2 (0.3-2.2)毫米,顶端长渐尖,基部狭楔形而下延,在叶轴两侧形成狭翅,翅宽3 (0-6)毫米,全缘或稍呈不明显浅波状;能育叶和不育叶近同形,但叶柄较长,羽片远较狭或有时近等大;中脉明显,侧脉及小脉均不明显;叶纸质,较厚,干后稍呈褐棕色,两面无毛。孢子囊群线形,斜展,在每对侧脉间各排列成一行,伸达叶边;无囊群盖。孢子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肾形。大小为(21.3-33.8) 27.1微米x 48 (42.5-53.8)微米。单裂缝,裂缝长度为孢子全长的1/3-1/2。周壁表面具球形颗粒和缺刻状刺。有时脱落,则表面光滑。
生长环境
海拔100-2500米的山坡林下的溪涧边及潮湿处,根茎匍匐于地表或岩石上,通常不伸入地下。
钱线蕨分布于世界热带地区,品种有数十种。株高约15-60公分,叶自地下根茎抽出,叶柄墨黑明亮,如铁线般坚韧,因此得名铁线蕨。2-4回羽状复叶,薄草质,小叶呈扇形或鱼鳍形,叶色翠绿,叶形轻柔,婀娜多姿,极为脱俗,有“少女的发丝”之美誉,很受喜爱。性耐阴,适合盆栽或假山池边点缀,尤其室内盆栽倍感优雅清爽。
分布范围
线蕨产地及分布于中国
江苏(
宜兴)、
安徽(黄山、祁门、黔县)、
浙江(杭州、缙云、开化、龙泉、宁波、宁海、四明山、遂昌、天台、仙霞岭、雁荡山、鄞县、乐清)、江西(安远、大余、广昌、会昌、吉安、井冈山、龙南、庐山、南丰、南康、全南、石城、遂川、宜丰、宜黄、永丰、永修、玉山、资溪)、福建(崇安、长汀、德化、建宁、建阳、南靖、南平、平和、上杭、沙县、泰宁、武平)、湖南(江永、宜章、阳明山、岳麓山)、广东(博罗、从化、大埔、东莞、封开、丰顺、高要、怀集、惠阳、江门、乐昌、连南、连平、连山、龙门、罗浮山、平远、青云山、饶平、乳源、深圳、始兴、翁源、新丰、新会、信宜、英德、云浮)、海南(白沙、保亭、万宁、五指山)、香港(大埔、新界)、广西(百色、苍梧、崇左、防城、凤山、扶绥、桂林、桂平、贺县、临桂、凌云、隆安、龙州、那坡、宁明、平南、三江、天峨、武鸣、象州、新丰、瑶山、阳朔、永福、昭平)、贵州(荔波、望谟)和云南(河口、马关、文山)等省区。
日本、越南、印度、不丹、尼泊尔、缅甸、泰国、朝鲜半岛和菲律宾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日本和我国台湾。
生长习性
线蕨喜温暖湿润气候,要求土壤疏松透气、湿润。
主要变种
宽羽线蕨(变种)
产
浙江(江山、镇海、舟山)、江西(安福、崇义、大余、黄岗山、会昌、龙南、庐山、瑞金、武功山、修水、永新、玉山)、福建(福州、建阳、南靖、泰宁、厦门、永泰)、台湾(基隆、台北、台东、宜兰)、湖南(长沙、洞口、南岳、桃源、阳明山)、广东(怀集、乐昌、龙门、罗浮山、曲江、乳源、深圳、始兴、万宁、新丰、信宜、阳春、英德、肇庆)、海南(白沙、昌江、儋州、东方、乐东、琼中、通什)、香港、广西(苍梧、大苗山、扶绥、桂平、横县、贺县、凌云、龙胜、罗城、融水、容县、三江、上思、天峨、田林、武鸣、阳朔、瑶山)、重庆、贵州(安顺、独山、荔波、平塘、望谟、兴仁、贞丰)和云南(贡山、河口、金平、绿春、泸水、麻栗坡、蒙自、腾冲、新平、西双版纳、元阳、镇康)等省区。生于林下湿地或岩石上。日本、尼泊尔、不丹、泰国、菲律宾、印度、越南、缅甸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
本变种与其他变种的区别在于,植株高达76(36-123)厘米,羽片7(4-14)对,线状披针形或阔披针形,长18.7(13-31)厘米,宽2.4(0.3-3.6)厘米。
曲边线蕨(变种)
产江西(奉新、吉安、井冈山、瑞金、遂川、铜鼓、武功山、永修)、台湾、湖南(保靖、凤凰、黔阳、桑植、湘西、雪峰山、永顺、张家界、芷江)、广西(百色、大苗山、德保、东兰、贺县、环江、凌云、龙胜、罗城、那坡、融水、三江、天峨、田林、西林、兴安(、四川(城口、缙云山、大相岭、筠连、南川、峨眉山、屏山、青城山、秀山、酉阳)、贵州(安龙、赤水、独山、梵净山、贵定、惠水、江口、凯里、雷山、罗甸、平塘、清镇、榕江、松桃、天柱、兴仁、镇宁、紫云、遵义)和云南(沧源、峨山、广南、河口、景东、景洪、金平、禄春、罗平、马关、麻栗坡、励海、勐腊、蒙自、屏边、普洱、绥江、文山、西畴、元阳)等省区。生于林下。越南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云南。
本变种叶轴两侧具有宽翅,翅宽达1(0.2-3.2)厘米,羽片边缘有较明显的波状褶皱,易与其他变种区别。
长柄线蕨 (变种)
本变种特产于海南(保亭、东方、尖峰岭、通什)。生密林下阴湿岩石上。模式标本采自海南。
本变种与其他变种的区别在于,羽片通常2-3对,叶质厚,小脉全部不见,叶片呈三角形。
滇线蕨(变种)
产广东(阳春)、广西(桂平、贺县、隆林、龙州、宁明、藤县、田林)、贵州(安顺、望谟)、云南(峨山、凤庆、福贡、贡山、广南、河口、景东、景洪、金坪、临沧、绿春、泸水、麻栗坡、马关、勐腊、孟连、勐仑、屏边、双柏、腾冲、文山、西畴、新平、砚山、盈江、永德、元江、元阳、镇康)和西藏(墨脱)等省区。生于海拔500-1500米林下。模式标本采自云南。
本变种与其他变种的区别在于,羽片少,3(2-8)对,羽片中部宽达3(1.7-5)厘米。集中分布于喜马拉雅地区。
繁殖方法
线蕨采用孢子繁殖或分株繁殖。
栽培技术
可用分株或孢子播种法。分株较简易,春季新芽欲萌发时,母株自盆中倒出,用剪刀剪切,每3-5芽连贯为一单元,栽植后成活率较高。另母株若固定栽培于阴湿度,附近地面常有孢子掉落,自然萌发幼苗,可挖取栽植。
培养材料宜用腐植质土,如细蛇木屑、泥炭苔、河砂等量混合调制,并混合魔肥作基肥,排水需良好。栽培处宜荫蔽,日照约40-60%,忌强烈日光直射。春至中秋喜爱高湿度,尤其空气湿度高,生长旺盛。空气干燥,叶片易干枯,因此不宜放在冷气房间。平时叶片常喷雾,栽培处地面常喷水保湿,或盆底垫一水盘,经常滞水蒸发,均能提高空气湿度。施肥可用豆饼、油粕或花宝。每月施用一次,氮肥增加可以促进叶色美观。冬季要温暖避风,停止施肥,减少灌水,并且忌移植。性喜高温多湿,生育适温约摄氏22-30度。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线蕨有清热利尿,消肿祛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跌打损伤等病症。
观赏价值
线蕨居群疏密有致,覆盖率高,植株光洁,叶色浓绿,冬季保持生长活力,是一种良好的林下、林缘地被植物;因株形秀气也作盆栽观赏。
相关的种
与“线蕨 Colysis elliptica (Thunb.) Ching”相关的种有:
掌叶线蕨Colysis digitata (Baker) Ching
异叶线蕨Colysis diversifolia W. M. Zhu
断线蕨Colysis hemionitidea (Wall. ex C. Presl) C. Presl
胄叶线蕨Colysis hemitoma (Hance) Ching
矩圆线蕨Colysis henryi (Baker) Ching
绿叶线蕨Colysis leveillei (H. Christ) Ching
长柄线蕨Colysis pedunculata (Hook. & Grev.) Ching
新店线蕨Colysis shintenensis (Hayata) H. Itô
褐叶线蕨Colysis wrightii 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