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县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下辖镇
终南县为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终南镇,现无终南县行政设置,现设终南镇,终南县已成为历史 。
古今历史
唐武德三年(620),划分盩厔东部辖地(黑河以东涝河以西)于今陕西省周至县终南镇设置终南县,由雍州管辖。北宋大观元年(1101)属京兆府。金贞观四年(1216)属恒州。元至元八年(1271),撤销终南县,并终南县辖地入盩厔县。
终南镇位于周至县城正东12公里,镇域总面积6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3616亩,辖30个行政村,46个自然村,214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64500人,是周至县第一大镇,为周至县东部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区划30个村委会。终南镇乃“唐·赐福镇宅圣君”钟馗故里。
现存终南上清太平宫钟馗故里庙。镇内基础设施完善,教育事业领先。终南镇气候地理条件得天独厚,适合多种果树生长,尤其是猕猴桃、鲜桃等温带水果。现已形成了以大庄寨子,老堡子村为首的猕猴桃,鲜桃生产基地。西汉汉高祖刘邦元年(前206)周至属雍国。二年(前205)周至改属中地郡。汉高祖九年(前198)改属左内史。建元六年(前135)改属右内史。太初元年(前104)置周至县,治所设在今终南镇,属右扶风。东汉建武三年(27)周至县并入武功县,隶扶风郡。西晋建兴元年(313)复置周至县,隶扶风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武功县并入周至县,隶扶风郡。太和十一年(487),复从周至县析出原武功县,周至县仍属扶风郡。西魏仍依北魏旧制。北周明帝二年(558)周至属终南郡。郡址在今终南镇。天和二年(567)析终南郡,于故址终南镇置恒州,周至属其治。又从周至分出仓城、温汤县,周至县治所迁至到今户县甘河乡附近,仓城县治所设在今竹峪乡仓峪村附近,温汤县治所设在今广济乡暖泉村,3县均隶恒州。建德三年(574)周至县迁治所于今址。于恒州下置周南郡,郡治在今二曲镇,辖周至、仓城、温汤县。大象二年(580)仓城、温汤县并入周至县。开皇三年(583)废周南郡,周至县改隶京兆郡。武德三年(620)废恒州,周至县改隶稷州。析出周至县东部地域(涝河以西黑河以东)置终南县,治所在今终南镇,隶雍州。贞观元年(627)废稷州,周至、终南县同隶雍州。贞观八年(634)废终南县,仍归周至,隶雍州。天授二年(691)置稷州,周至县属之。大足元年(701)废稷州,周至县改隶雍州。天宝元年(742)周至县改名宜寿县,隶雍州。至德二年(757)撤销宜寿县,恢复周至县,改隶京兆府。乾宁二年(895)属京兆府乾州管辖。天复元年(901)周至县改隶凤翔府。后梁开平二年(908)改京兆府为大安府,周至县属之。后唐同光元年(923)隶凤翔府;三年(925)改隶凤翔府后晋后汉、后周均依后唐旧制。北宋大观元年(1107)于终南镇设清平军,并划出周至东部设终南县,军、县治所均在终南镇,隶京兆府,周至县仍隶凤翔府。金贞祐四年(1216)于县城东辛家寨村置恒州,辖周至、终南、眉县,隶凤翔府。元至元初年(1264~1278)废恒州,终南县并入周至县,属凤翔府。十六年(1279),改京兆府为安西路,周至属之。皇庆元年(1312)改安西路为奉元路,周至属之。
宗教文化特区
陕西历史上的宗教文化特区
在中国的历史版图上,有许多以山名为政区名称的州县,而其中作为宗教文化特别行政区出现的则寥寥无几,陕西就曾经有一个,设置时间长达一个半世纪,这就是终南县。
终南县因终南山而得名。而终南山有广、中、狭三义:广义终南山指今人谓之大秦岭;中义终南山则指西起太白、东至蓝田这一段秦岭山脉;狭义终南山仅为今周至、户县、长安三县区辖境内的秦岭北麓,其地理概念向北延伸至渭河以南的浅山丘陵平原地带。终南山在历史上被称为洞天福地,因其植被优良又长期地处京郊故别称地肺山。
据《读史方舆纪要》载,以“终南”名政区始于西魏,在雍州下设终南郡,郡治与盩厔县治同址,即今周至县终南镇;至北周天和二年(公元567年),终南郡改为恒州。再次以“终南”名政区,是在半个世纪之后的唐初。武德二年(619年)设立终南县,县治仍在今终南镇。但这次仅设立了15年,至贞观八年(634年)就撤销了,地名沿袭为终南城。事见新、旧唐书和《太平寰宇记》。
以宗教文化特区形式出现的终南县,建制始于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在此之前,终南城名清平镇,属凤翔府盩厔县辖。《宋史》载,大观元年,升清平镇为军,隶永兴军路京兆府(约相当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其行政级别相当于州,同时设终南县于此,军使兼领县事。非常有趣的是,清平军只管一个县即终南县,终南县只管一个道观即上清太平宫。但据楼观现存的宋代碑石记载,实际上终南县还管辖到楼观,也就是说,原盩厔县境的东部均属终南县辖。当时,楼观改名顺天兴国观,其宗教与政治地位远不及唐代。时有土地60余顷,供养道众50余人。朝廷决定将顺天兴国观划归上清太平宫管理,兴国观观主主动将田地收入一半上交上清宫。后来上清宫还要增加其上交数额,引起纷争,由朝廷批文经永兴军路裁决后,交清平军执行。
出现这样有趣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北宋皇家对道教的推崇和两个道士的推动。
宋初,盩厔县民张守真声称于建隆元年(960年)在终南山听见空中人语,自称是玉皇大帝的辅臣,号黑煞大将军,奉玉帝命降显于世,以辅佐大宋皇朝,并要张对他虔心崇奉。于是,张守真前往楼观,求观主梁筌度为道士。张守真取得道士身份后,即在自家旁边建了一座庙为出家之所,名为北帝宫,专奉那位玉帝辅臣黑煞大将军。时为晋王的赵光义听说张守真遇神的传说后,于乾德年间(963至968年)遣近侍往终南山北帝宫致祭,并许诺为“天神”修建殿宇。太祖赵匡胤闻听此一异事后,心存疑惑,遣使召张守真至汴京,询问其事。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八日,张守真又把上述神话复述了一遍。三日后,太祖暴死,太宗继位。赵光义取得帝位后的头一件大事,就是把“天神”故事接续下去。登基当天,就命令张守真在琼林苑作延祚保生坛,举行周天大醮。又下令于终南山建造上清太平宫,于宫内专门供奉此天神,并由张守真任宫主。国家凡有重大政治军事活动和水旱灾害,太宗都要派人前往终南上清宫致祭。祭神之日,太宗还率群臣在京师遥向太平宫参拜。张守真除主持上清宫外,还统管楼观事务。事见《翊圣保德真君传》和《宋朝事实》。
为什么在宋初修建上清太平宫时不设立特别行政区,而要等到一百多年后的北宋晚期呢?这是因为宋徽宗将崇信道教的活动推向了极致;同时,当时终南山又出了一位神奇的道士,名叫虞仙姑。据宋人所撰《清波杂志》等文献记载,虞仙姑为清平军人,年三十余,善辟谷,有饮茶自指尖溢出的奇术,被宋徽宗召至朝廷,授“清真冲妙先生”之号,时在大观元年。当年朝廷即有设立清平军辖终南县专管上清太平宫的举措。虞仙姑还在朝堂当面讥讽权臣蔡京,进谏徽宗重新起用被蔡京迫害的元祐党人,因此受到朝野敬重。
上清太平宫在宋金元三代存续了300余年,明清之后荒废。而终南县一直延续到元代,直至中统三年(1262年)并入盩厔县,连续建制155年。
金元两代,终南县不仅管辖上清宫和古楼观,新起的全真道祖庭重阳宫也在其管辖区域之内,这个行政区继续扮演着宗教文化专区的角色,成为一个管辖三个著名道教宫观的风景名胜区。
文中 上清太平宫遗址在今周至县终南镇周至三中整个校园,当年苏轼撰写的上清太平宫碑文现藏于周至县人大院中。
相关文章
终南县初探
作者:屈毓晓
第一章 周至县建置沿革
据《可爱的陕西》记载:“周至已有四千四百年的悠久历史。《通典》、《元和郡志》记载:‘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周山至水’一说因建县时的终南山水形势而起源于终南故城”。
传说禹分九州,周至划入雍州。商时划为郝国。西周定都于沣镐,周至为京畿之地。东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周至为秦国管辖。
秦统一中国后,周至隶属内史。公元前207年,项羽入关,周至属雍国。汉高祖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该雍国为中地郡,辖周至终南等地。刘邦九年改为属左内史。当武帝建元6年(公元前135年)周至改属右内史;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内史为三辅,于今终南镇西南300米的终南故城设置周至县,周山至水由终南而得名。东汉建武三年(27年)将黑水以东的周至倂入黑水以西的武功县,属右扶风管辖。
三国时期,周至属魏蜀兵家必争之地,属扶风郡。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313年)又恢复周至县治,县城仍在终南故城。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将渭河南的武功部分倂入周至;太和十一年(487年)武功又从周至分出,周至仍属扶风郡,直至西魏。北周明帝二年(558年)雍州境内置十二郡,设终南郡,周至属终南郡辖。郡/县治所均在终南镇。武帝天和二年(567年)周至县治由终南故城迁今户县甘河附近。于终南镇设置恒州,在今终南镇东一里,并在今竹峪苍峪村附近设仓城县,于今广济乡暖泉村设置温汤县,三县同归设在终南镇的恒州管辖;建德三年(574年) 迁周至县治于今周至县城西古城子,且在恒州之下设周南郡,郡址在终南。静帝大象二年(580年)并仓城、温汤二县入周至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周南郡,周至改属京兆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废恒州,划周至黑水以东地区设置终南县,隶雍州。贞观元年(627年)仍录隶雍州,贞观八年,终南县并入周至县,属雍州。武周天授二年(691年)置稷州,周至属之;大足元年(901年)周至又隶雍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周至为宜寿县;至德二年(757年)又复周至县名。乾宁二年(895年)属乾州管辖;天复元年(901年)周至改属凤翔府。
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周至属大安府,后唐国光元年(923年),又属凤翔府;后晋/后汉/后周属之。
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又划周至东部为终南县,并没清平军,军/县治所均在终南镇,隶京兆府,周至仍属凤翔府。
金贞佑四年(1216年)在辛家寨复置恒州,辖周至、终南、眉县。元世祖至元初八年废恒州,终南县再次井入周至县,属凤翔府;元十六年(1279年)周至属安西路,黄庆元年(1312年)改安西路为西路为奉元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奉元路更名为西安府,周至属之;清沿明制。
民国三年(1914年)周至属关中道;民国十一年周至属陕西省直辖;民国二十四年至三十六年,属第十行政督查区。
1949年5月30日周至解放,1984年元月,周至划归西安市管辖。
第二章、终南古县城镇冶延革
尧舜时代(约公元前24世纪)传说周至黑河河西地属骆国.黑河以东地属郝国。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一公元前711年)同属畿之地。在终南故城清平里设矢候国国都。
春秋战国:秦襄公八年~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前222年)周至黑河以西地属武功,黑河以东地属秦内史。
秦(前221年一前206年)周至均属内史,均未设县。
西汉:汉高祖刘邦元年(前206年)周至东西片均属雍国。刘邦二年(前205年)周至地改属中地郡。汉高祖_九年(前198年)改属左内史,建元6年(前135年)致属在内史。汉太初元年(前104年)在终南故城置周至县;属右扶凤管辖。
东汉:建武三年(公元27年)将周至县并入黑水以西的武功县,隶扶凤郡。
西晋:建兴元年(313年)复又置周至县,县治仍在终南,隶扶凤郡。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将黑河以西、渭水以北的武功县并入周至县,县治在终南,隶扶凤县。太和十一年(487年)从周至县将渭河以北的武功县域析出武功县,周至县仍属扶凤郡。
西魏时仍依北魏后期旧制。
北周:明帝二年(588年)在终南设终南郡,周至属之,县郡地址均在终南镇。天和二年(567年)析终南郡,于郡址置恒州,周至属之。又从周至西部竹峪的苍峪村设苍城县,在广济暖泉一带设温汤县,周至县治所由终南旧址迁至今甘河附近。周至、苍城、温汤三县均属恒州辖制。建德三年(574年)周至县由终南镇迁治怕于今县西古城村一带。于恒州下置周南郡,郡治在今县西古城,辖周至、苍城、温汤三县。大象二年(580年):苍温二县并久周至,恒州仍设终南镇。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周南郡,周至县改隶京兆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废恒州,周至改隶稷州。又析出周至县东部地区置终南县,冶所在今终南镇,隶雍州。贞观元年(627年)废稷州,周至县、终南县同隶雍州。贞观八年(634年)废终南县,仍归周至,隶雍州。于授二年(691年)又置稷州,周至属之。大足元年,(701年)废稷州,周至改隶雍州。元宝元年(742年)周至县改名宜寿县,隶雍州。至德二年(757年)废宜寿县,复名周不动声色县,改隶京兆府。乾宁二年(895年)隶京兆府乾州管辖。天复元处(901年)周至改隶属凤翔府。
后梁、后唐、后晋:开平二年(908年)至后汉、后周同光三年(925年)至宋(1106年)均隶凤翔府。
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于终南镇置清平军,并划出周至黑水以东设终南县,军县治所均在终南镇,又改终南镇为清平镇,军、县、镇治所均在终南。隶京兆府。周至仍隶凤翔府。
金:大佑四处(1216年)于周至至今县城东辛家寨重置恒州,辖周至、终南、眉县,隶凤翔府。
元:元朝初年至元八年(1264后-1278年)废恒州,终南县并入周至县,隶凤翔府。元十六年(1279年)改京兆府为安西路,周至属之,皇庆元年(1312年)改安西路为奉元路,周至属之。
明:洪武二年(1369年)奉元路易名西安府,周至属之。
清:顺治元年(1644年)周至属西安府治。
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终南镇一直属周至县辖治。
第三章 终南人文
一、古镇风景:解放时的终南镇有六个城门,以东西门最为壮观。南门有“钟灵毓秀”,东门有“东望长安”,西门有“西通陇蜀”,均为砖刻大字。
终南镇是周至县黑河以东,户县涝店以西、渭河以南、秦岭以北,方圆四十余里的政治、经济、商业、货物集散中心,也是长安通往周至、眉县、宝鸡、汉中、陇县的交通驿站。汉隋唐时就设有皇家行宫“北帝宫”,自古以来终南镇一直为县东第一大镇。
终南镇建镇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文化底蕴丰厚。镇西南有“西北第一村”称号的豆村,镇西有太兴堡,镇北有毓秀堡,镇东有东关村,加上终南村,俗称为“终南四社”。每年农历二月二日药王庙会,镇上都举办大型析福社火巡游,舍饭上香,祈求风调雨顺,岁岁平安。
终南镇在1954年以前,古镇城墙、街道、市井、古建筑、玉皇庙、魁星楼、响亮碑、州城隍庙、药王庙、兴神庙、山西会馆、监院、县衙、角楼、老字号、老宅院、东门、西门、西南门、西北门、东南门、东北门六门均保存完好。四周城墙为土城,只在各城门处建有城垛和马面,除城门用砖砌筑外,其余部分为内砖外土砌成。四周护城河有两米多深,城门口都有城桥相通,桥下有流水,城河中在满浮萍和莲藕、菱角等植物。六门均无瓮城,东西门为砖供单洞,城上有城楼和上城御道。西门道路由大石条铺成,因西门外田峪河常发洪水,故门前坡度很大,大石条直铺至“西门井”旁。东门地势平担,直通长安,为了连接镇北官道,出东门路稍向东北方向延伸,终南镇自古就有“头枕西南脚蹬东北”的说法。东西南北六门均直通城内。西门内有名井“三支香”,井台用大理石铺砌,南有护井小亭,向西经过西门河,直通司竹、周至县城。西南门外有亭子坡、响亮碑鲜、娘娘庙,经西南门向南经斑竹园、豆村、七条路、挂面坊可去楼观台求雨上香。经东南门向南经高庙、勒马村可去殿镇至田峪沟。经西北门去“教场”、“玉皇庙”、“火神庙”、“御井”至毓秀堡看水稻莲花。经东北门向北经官道,柏木桥、南北圪塔、干家、韩家湾,过黑河去古镇“马嵬坡”。出东门城城隍庙过蚰蜒河大拱桥、三里桥、长杨官、神灵寺去户县、长安。
终南镇古有多处景观:镇西火神庙,镇北玉皇庙、镇东州城隍庙,镇南明心善社、尼姑庵。镇西可观水稻莲花、玉石桥水流桥上桥下、镇西南药王庙、响亮碑,西南河望太白积雪,镇南一马平川,良田万亩,一直伸向秦岭。镇东南有三娘子坟,周边柏树参天;蚰蜒河由南向北九曲十八弯,在镇东有大石拱桥横跨河上,河两岸柳树成荫,杨树林、湿地绵延数里;镇北有柏木桥,跌水瀑布高有丈余,瀑布下有深潭,树木茂盛,小桥流水,风景如画,人称“古恒八景”。
古终南镇四面碧水环绕,镇东部、南部地势平担,土地肥沃,镇西部为水田湿地,镇北部为坡地、沙地直至黑河边。镇东有发源于秦岭的河流因为流曲折适廻,故名“蚰蜒河”。在上游下游均有多处“水打磨房”。向北流经东关村后,绕至镇北“柏木桥”,形成2丈多高的瀑布,下方建有全镇最大的“水力磨房”,蚰蜒河穿过瀑下深潭,经毓秀堡北流至黑河。镇西南为一河流冲击的沟壑地带,郭家洼村北有一金牛泉,地下水泉涌而出,野鸭游水嬉戏,故名“鸭子河”。河由斑竹园村东直泻而下,绕镇西南,经镇西,在毓秀堡北汇入蚰蜒河。除两条小河绕镇而过外,镇西还有田峪河、黑惠渠等,镇北3里之外,黑河由西而东流入渭河,镇东3里之外有赤峪河,可谓“六水绕终南”。
二、古镇庙宇
终南镇位于周至县东部,西距县城15公里,西宝公路又镇北而过,因镇南面向终南山,而得镇名。历史悠久,汉置县时,因环境山水曲折而得名周至,曾为县郡、州、军、镇治所。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在此置周至县,秦北朝时,曾设置过终南郡,北周建德三年(574年)县迁至西古城至今。镇上古迹有古恒州城隍庙、关帝庙、药王庙、二郎庙、太白庙、娘娘庙、玉皇庙、上清太平宫遗址,南郊明心寺及佛塔、白马池、响亮碑群、道观塔林、塔桥、东关桥、北木桥。原城墙高大有六门,城池宽阔。今为终南镇政府驻地。面积3平方公里,海拔421米。
终南镇历史悠久,文物遗产颇多。自周、秦、汉、唐、宋、元、明、清至民国初年,镇上屡遭兵患,古建筑惨遭焚毁,虽经多次修葺,但已全失原貌。解放初50年代残存的有山西会馆、文、武二庙。镇东城隍庙,镇西龙王庙、火神庙、太白庙、亭子坡、镇南药王调、明心寺、明心寺佛塔、明心善社、道观塔林、三娘子墓群、响亮碑林、镇北上清太平宫、北木桥、东关桥、镇中监院、衙署、法院、东十字挑角楼、五凤楼、东西门外仪门木牌坊,城门楼等建筑等。
1、玉皇庙:玉皇庙地处镇西北门外,有官道从庙前通过。庙墙高丈余,西墙从官道直至毓秀堡护城河岸,北强从庙西北角沿护城河至雪映宫东北角土魁星楼,东墙由土魁星楼沿土崖边至东南角二层砖木结构魁星楼,南墙东段沿涝地向西至拐角排水口至正南墙,形成直角。西半部分为庙宇,东半部分宫殿园林,内有草坪,数十棵树冠下能坐50多人的大核桃树,宫四周槐树环抱,庙殿四周古柏参天,雪映宫东南角有御井,石制大型饮马槽,有水井两眼,庙内草木茂盛,游人不断。庙门朝南为歇山式砖拱大门,门两边修有斜行边墙,门内青石铺路约百米直至二道门。二道门为二层门楼,三间一明两暗,中间为门洞,两边为敬事房,楼正面为敞开式戏楼,左右各有内廊式木制楼梯直通西楼两侧。每逢玉皇庙会,楼上都会演戏祭神。戏楼东西两侧各有厢房6间,又各有1间宽的空地为过道。戏楼东侧边墙内有三间灶房,供庙内享用。东侧内有东西向厢房数十间为一具东跨院,
2、明心寺佛塔:北周明帝二年(558年),终南故城在金牛河西岸,在城东高崖上始建明心佛寺,由县城出东门,拾级而上,明心寺座东朝西,仰望西天佛祖之意。庙前有一影壁,过影壁始见庙门三楹,中为神门,两侧为人门,均为门楼式建筑。进门东西为厢房,中有焚香铁炉见报槽,建寺碑记矗立两廓,建有钟、鼓二楼相对。最后为大殿一座,供奉西天佛祖及诸位菩萨,十八罗汉神像肃立两侧。大殿为五间,建于高台上,大雄宝殿金字牌匾县于正殿之上。过大殿两边有南北廓道相接,至后院有一排厢房,为僧人及香客、居士颂经之所,于北周建德三年置恒州,移终南古城于今址时,明心寺则位于恒州城南,在建设城隍庙时并对该寺稍加修葺,增建后殿三楹,并在后殿后部高台之上,建立明心佛塔一座,塔高九层,为六角挑檐式,形似法门寺塔,建设年代基本相同,长年香火不断。每年农历二月二设庙会祀神,也是终南人在白马池求雨的主要场所。
3、山陕会馆:终南镇山陕会馆座落于镇中街水道巷以东,其馆址座北朝南,占在五间宽,临街有四间门面,两角挑檐,西侧有门楼一间,为进馆过厅,前房两层,二层面北为戏楼,雕梁画栋,为庆贺演艺之用。院庭为红砖铺成,后房有五间,为山陕客商存货之用有大仓库。逐级上有门板。有东西跨院,各有一砖门与大院相通。东西跨院为山陕商会办公、议事之用。据查访馆建于明朝初期,为客商募捐建成。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戏楼演戏不断,院内广场可容近1500多人。解放初,西安三意社、省周化一魔术团曾多次在此演出。
4、北斗七星坛:“北斗七星坛”是上清太平宫所属建筑,以示天象,专供设坛祭祀用,上清太平宫历时三年建成。其规模为天下最大的道观,号称“玉皇大帝人间行宫”,仿天庭规制建成,属诸方林宇之冠。按照道家崇拜天神的信仰,讲究建筑风水,因宫周围有水无山,远离终南山麓,为补先天之风水不足,故在宫西南至东北,堆有七个土堆,其高如七座小山,形似北斗七星,因此与上天星宿相呼应。这也是道教文化及信仰的所在。现在终南中学的校址,基本上占用了元时重修的上清太平宫的面积,但只有宋初上清太平宫面积的十分之一。宫中的七座土堆号称“七星堆”今天看去依次为太星堡、后堡、南圪垯、北圪垯、韩家湾、千家湾、甘沟等七个村庄。自明、清至今,这七个村都建在地势很高的土堆上,周围都有流水环绕,形似土山,日久天长,村子规模扩大,以前的土堆已不明显,但太星堡、毓秀堡等村,原来村子很高,要上坡才能进村,各村中心的制高点均建有神庙,如太星堡的太白庙、毓兴堡的七星殿、南圪垯的无量殿等。
5、北门桥:终南镇毓兴村东有一石质拱桥,是宋时上清太平宫白虎星庙址。明清时毁于兵火。解放后石桥犹存,在桥西建有水磨和小水电站。
6、道教塔林:在终南镇东南方向的蚰蜒河东岸建道教塔林,以安葬历任宫中道监及宫临等高级别道首。宫中道首坐化开升天后,经火化后的灵骨埋于塔内,形成道教塔林。塔为四角三层,上刻生平简历,经供道众敬拜和平民祀拜。
塔林占地约20余亩,西靠河,南靠官路。自976年建宫起,至大德十一年(1307年),在近千上时间里,共设灵塔数已无据可考。但自张守贞首任宫监坐化供奉灵塔外,还有薛彭绍、刘志源、陈志玄、朱志彦、赵志吉、张志稳、崔志安、贺志中、赵志贞、李志明、杨志宗、李志真等提点宫事的道首们坐化后之灵塔。至元十七年(1274年)蒙古太祖忽必烈下令保护上清宫和塔林,严禁俗人骚扰,并拨款修葺,命信观道人精志焚修。明清以后,随着上清宫的荒废,塔林也被毁所剩无几。
7、响亮碑群:终南响亮碑群遗址在镇西南门外路西,南靠白马池,建于北周天和年间,为将古恒州以前终南两个故城的庙宇、衙署、寺院的各种残碑断石收集一处予以保护而修。自唐建德年间以后,各届历任州、县、郡治的官员述职、功过等纪念碑文也立其中。
响亮碑群为有围栏的四角亭子式建筑,上有金顶,四角有脊兽和桃檐,内部雕梁画栋,整体十分壮丽辉煌,形似今祖庵碑林。它记载着终南故县的三次设县和五移终南故城的历史变迁。碑亭四周均有四级台阶,石碑在亭中有序排列,有高有低,有宽有窄,有的是龟驮石,有的是凤鸟驮石,有的直立于地面,约有四十多通各代石碑。因碑石密布,间隔距离不等,用石敲之,发出响亮的回声,故称响亮碑。为保护碑林,亭周设有石栏,并有人看守。周围园林树木郁郁葱葱,与明心寺东西遥相呼应,实为终南十景之一。
8、冯玉祥“训令碑”:终南镇有个圣母火神庙,相传始建于宋代,作为道教活动的场所。又名“瓦碴圣母火神庙”。庙内大门左侧一通石碑,碑文是:
“我们一定要把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扫除干尽,我们誓为人民建设清廉的政府,我们为人民除水患、兴水利、修着道路、种树木及种种有益的事,我们要使人人均有受教育读书识字的机会,我们训练军队的标准是为人民谋利益,我们有军队是人民的武力”。
中华民国十六年
冯玉祥
三、终南六河八桥
1、金牛河——源自斑竹园林东,向北汇集金牛泉,流自白马池,过金牛桥,经终南故城向北经今镇西门桥、太星堡、毓秀堡、南、北疙瘩流入黑河。在河上有金牛河桥,西门桥,毓兴村西门玉石桥,河西古时一片水稻莲花胜景。自古有“玉石桥水流桥上桥下,河西水稻莲花”之说。
2、蚰蜒河——发源于殿镇东沟,一路汇集泉水,北流至塔桥、东关桥,共分出三个支流,在东关村东北角折向西,流经太平宫院内之柏木桥,在毓兴村西北角汇入金牛河,河上自南南北有二郎桥、二郎神庙、塔桥东关大桥、龙王庙、柏木桥和后堡子桥,一路逶迤曲折,有“蚰蜒河十八弯,弯弯都是好风光”之说。
3、赤峪河——发源自秦岭北麓赤峪沟,一路汇入数条小河,经镇东三里流入黑河,三里桥为古官道大桥。向北在七星坛这第七坛甘沟村东入黑河。
4、田峪河——古称南溪河。发源自秦岭北麓田峪口。经赵公元帅故里赵代向北经豆村西,过三湾流入黑河,在豆村西设有古周至县西门外渡口和田峪河石桥一座,过石桥后水面开阔,河东西各有湿地和园林,茂林修竹。
5、黑河——古称黑水、芒水,是西汉周至县和武功县的界河,又是古矢侯国散骆国的界河。
6、渭河——渭河在黑河以北经过,部在上清太平宫阙楼上可南眺秦岭、汉皇访道之楼观,北观渭水带流。
四、皇家道宫
1、长杨宫遗址在终南镇竹园头村西,就是赫赫有名的秦汉长杨宫遗址。其东北方向十里地就是昔日的射熊馆,东南方向十里左右是秦汉时期的五柞宫、葡萄宫的遗址。这三处遗址共同组成了长杨宫宫殿群。
长杨宫由秦昭王始建。汉武帝重修长杨宫,又在附近建五柞宫和葡萄宫。长杨宫以庭院内遍栽垂杨而得宫名,这组宫殿群互相连接。汉武帝一生酷爱种树植草,上林苑是当时的皇家种植园,将诸侯和各国进贡的名花卉三千余种汇植园中。射熊馆则是野生动物放牧场,供皇家和各国使节打猎取乐。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游猎长杨,就住在长杨的五柞宫。随行诗人王宜彪在《上林游猎诗》中说:“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猎长杨”。西汉文学大师司马相如看到汉武帝以皇帝之尊,亲临险境,不以为然,乃精心做成名篇《上林赋》,规劝这位以捕杀野兽取乐的天子罢射熊,重农牧。
2、上清太平宫:元朝《类编长安志》记云:“上清太平宫在周至县东30里之清平镇(即终南镇)原镇南北,自周秦以来为道观,隋唐为离宫,宋建隆元年重修为太平兴国观。”
在宋时宫观中又见“太平兴国宫”新说曰:“在县东30里终南镇,旧志曰清平镇”。“翊圣传日终南镇”,“其后又置终南县”。今罢县并于周至县。宋太平兴国二年建,《翊圣保德传》云:“建隆初,翊圣真君降于周至县民张守贞家,言于空中,神音清朗,令守贞为道士,授以九坛三剑之法,俾佐国拯民。太宗太平兴国年中,卜地筑宫于终南镇,遣中使出内币作宫千柱,以慰景灵。每三元圣节命使投醮,岁以为常。宫内茂木成林,飞鸟不敢栖止。金未,废于兵火,大元开创后纯德妙真人刘志源奉清和宗师命,奉徒前来,笃意兴复,经营缔构,垂二十年,殿宇翚飞,道风复振,其修建视昔日虽未全备,而规模宏丽,仍为诸方琳宇之冠。
金哀帝天兴间(1232-1234年)上清太平宫和古楼观宫宇同时在战火中焚毁殆尽。蒙古中统元年(1260年)由镇道人在旧址上重建,历经十九年,奉旨修复,修复了部分殿/堂/楼/馆/钟鼓楼20余座,虽未近宋时规模,也属当时储方琳宇之冠。明重修史至今不详。明未清初前后,上清太平宫已无,殿宇,只保留镇北中轴线上旧址。但清初新建的玉皇庙、雪映宫却鲜为人知。当时留有山门、戏楼、厢房、廊宇、大殿、钟鼓二楼、四口大铁钟、后院、东院、20多通碑石,东院园林遗址尚存有御井、马槽、南北魁星楼等建筑。院内古柏参天,槐桃树桃有抱粗,一派国林景象。
上清太平宫在宋、金两代存在了250余年,金正大八年,蒙古太宗三年(1231年)毁于蒙古太宗七年(1235年),随全真道掌教尹志平入陕的前大名路教门提举刘志源向京兆符总管田德灿报告,要求兴复上清太平宫,“以辅翼祖庭”重阳宫。经过田批淮,刘“率徒千余人,蓷荆棘,拾瓦砾,筑垣墉,具材植,壤剔启辟,工役备举,盛行营造事”。经过1000余名道士19年的经营,终于将这个宫观重建了起来。。大德十一年(1307年)所立《玉阳体玄广度真人王宗师道行碑并序》也再次提到了上清太平宫的复建。明末清初,上清太平宫因战火荒废,存至清乾隆年修《西安府志》时,已无太平宫之名,清初潼关道人张崇道率道徒在废址西偶,重建玉皇观一座,称玉皇庙,庙内保存有《重修终南山上清太平官记》和《玉阳体玄广度真人王宗师碑》等两通元文蒙文碑。至清初,历经近千年的中国最大的道观的历史就这样划上了一个遗憾的句号。
3、古恒州城隍庙
古恒州城隍庙始建于周武帝天和二年(567年),因此时在今终南镇古城设置恒州州治,辖周至、温汤、苍城三县,据今有1500年历史。期间於宋建隆年间重建,金兵进攻终南时被毁;元、明二朝均有修葺,清道光十四年又重修,咸同年以后几遭兵患,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又修三殿,未尽人意,清光绪三十三年又补修重建。1958年庙、碑、狮、杆被毁,后又被侵占。2004年又部分重建。
恒州城隍,伏神应验,灵昭三邑,护佑万民。古恒州城隍庙是关中一大胜景,与周边三原、咸阳、扶风、武功、周至诸城隍庙相甲乙,与西安都城隍庙相媲美,与终南上清太平宫,玉皇庙可相及。
4、终南第二故城——豆村
豆村位于终南镇西南方向,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最古老的村落。号称“天下第一村”。在商代就是古代位国国都清程南边的村子,这里以制“豆”作坊极多,而称为制“豆坊”,豆村的庙会和村子一样古老。每年四月八日庙会,商贩云集,行人如织,四面八方的民族都来这里逛会。豆村庙会最盛时是游大腊,腊交教退,八抬前行,新旗漫卷,鼓乐喧长。古腊工艺,千古流传,组军人物,巧事天口,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游庙会村,处处呜炮相迎,家家户户香案伺侯,城隍庙、司浪庙内香火缭绕,善男信女,顶礼膜拜,整个庙会村内人山入海,热闹非凡,实为终南镇一胜景。
五、 古镇名人
1、苏轼三访上清太平宫:在凤翔府的三年间,苏轼走遍了关中西部的名胜古迹,终南的南溪、上清太平宫曾三次留下了苏轼的足迹和他吟咏这些山水名胜的诗文佳篇。他向同僚王彭学习佛禅,潜心太平宫阅读《道藏》等的举动,表明了他这个时期对于佛道二家依然抱有兴趣和热情。
嘉祐七年(1063年)2月各地水患,朝延下令各州府“减决囚禁”,时任通判的苏轼受命前往凤翔府所属的宝、虢、眉、周四县,执行此项公务。公事之余朝谒上清太平宫,宿于南溪堂,作词5百言。在这首长诗中,苏轼向兄弟详细地描术了自己的游历所见。
嘉祐八年(1063年)九月,秋高气爽,景色宜人,府衙难得清闲无事,苏轼想起去年在上清太平宫拜谒道士张守杲以后,对道教的热情一下子高了起来,听说终南南溪旁的太平宫珍藏有一套御赐善本《道藏》,苏轼倾心已久,便收拾停当,主仆几人便向太平宫进发了。
上清太平宫是全国宋元明清时期最大最高级别的著名道观——终南道观。上清太平宫上清祠刻石,由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苏轼)所书写。此刻石原为太平宫中之物,北宋时该宫为道教宫观,由朝廷令官管理。哲宗赵煦元佑(1085~1093)年间,大书法家薛绍彭就任该宫宫监。苏东坡当时任凤翔府通判,两人关系至密,江坡与北苏辙多次游谒太平宫,东坡受薛诏彭之请,二人遂撰书《上清词》于宫中刻石立碑,明未周至县令将碑移于衙内,民国初此碑碎为七块,嵌入文庙名宦祠墙上,此后一直没有下落。1992年文物工作者无意中在县人大院内砖台上发现这一珍贵文物。
2、张守真与太平宫
张守贞原为周至终南县民,因拜茅山道士梁筌为师,受度为道士,并先在楼观宗圣宫为监院,后任终南上清太平宫宫监之职。因张守贞助太宗继位有功,宋太宗下诏将周至县民张守贞修道的北帝宫诏建为太平兴国观,拨皇宫内银,花三年时间,在终南山下的终南镇卜地筑宫,并颁诏赐为“上清太平宫”。又赐张守贞紫衣和崇光大师的名号。
3、马融终南授书:马融,东汉扶风茂陵人(今兴平市茂陵镇)。拜当时关中著名学者挚恂为师,于芒水之东山坡上劈石修室,隐居在终南山苦读经曲。成为名噪一时的大儒。终南镇在唐时一度称为书台乡,因东汉时马融被授为校书郎后,一度在今镇东北黑水之滨的东汉古村老堡(bu)子设台授书。唐(公元650年)史料记载此地名为读书台。相传古代在老堡子有座马神庙,庙前有戏楼称为庙台子,因马融在此授经讲学而称为授书台,故而村名为书台村。宋《长安志》记载:唐宋时周至县终南里为书台乡,为东汉马融讲学处,故名为读书台,现今老年人取谐音为梳妆台。
4、明代雁塔题名——任惟一
任惟一,字汝贤,明朝周至县西塞里人(今终南镇任家村)。生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1530年),嘉靖甲子年(1563年)以乡试第七名资格,授于举人。并于甲子秋(1563年)9月在“陕西嘉靖甲子科雁塔题名记”碑上题名(任惟一,周至学生)。隆庆二年(1568年)荣登殿试金榜第三甲,中进士,授任四川巴县(今重庆市巴南区)知县。据巴县志记载:任公器识宏远,持守刚正。壬申年(1572年)为浙江道及广西道御使。1582年再任四川按察司佥事,1600年任浙江道参议而去世,任惟一在任期间勤奋敬业,公道正直,恪守职责,清正廉明。所任之地,皆有政声。在官场任职数年,却“出淤泥而不染”,始终不改独立高尚之品格。朝廷颁旨为其敕建御史坊。任惟一在终南玉皇庙为古钟而书写的“声闻于天”大匾,字体刚劲有力,书艺独到。
5、湖广参议——终南里人赵忻
赵忻,字子乐,明代周至终南县人。赵忻机智敏捷,行为端庄。于明朝嘉靖十六年(1537年)中举,二十年(1541年)中进士。出任江苏苏州长州知县,凡所受理的事务,都要弄清事实,无所偏曲,长州百姓十分感激,立碑记载他的政绩。
6、勤于公务的知县——路元锡
路元锡,号梅圃,生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清终南镇北堡(今终南镇毓秀堡)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被保送进国子监,本科举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大挑三等,出任甘肃成县训导,后又补任陕西朝邑教谕。所到之处,训迪有方,学风大度。路元锡曾代理过河北赞皇、新乐、良乡等县的知县之职,后来补任河北藁城知县,办事认真,所属官吏不敢欺瞒。路元锡做官十余年,从未有过冤案和遗漏的案件。年近七旬时,辞官回家,教导儿孙读书。于1815年10月初三病逝,享年79年。
7、路德与终南 路德,周至县终南镇终南堡人。清嘉庆12年举人,14年年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后任湖广司主事。自幼随父于任所,秉承父教,矢志读书,刻苦学习。就学于关中书院,以诗文精妙受到巡抚方葆岩的称誉,誉为“陕西第一佳士”,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中举,十四年(1809年)是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学时未满,改任户部湖广主事。十九年(1814年)因双亲年老,按制度回家奉养。父亲去世后,在家守孝三年,补任军机章京。路德长于书法,于公事之暇,读书写字,几乎都是四更睡下,黎明即起。京城里求路德作文写字的人很多,没有空闲。于是积劳成疾,患了眼病。道光二年(1822年)告假回家,闭门修养。辞官故里治学。今终南镇毓兴村头道街西街,现存路德清嘉庆年间故居。
8、王禹堂与终南:周至县城人。道光八年(1825年)解元,道光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记名御史。一生著作有《百花诗草》、《四书院》、《周至士风草》。
9、路慎庄与《终南五景图》:路慎庄,字子端,号筱州,生卒不详。清代终南镇镇北堡人。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进士,受官翰林编修,博览群书,性情磊落,不依附权贵。精通绘画,特别长于山水绘画。咸丰三年(1853年)发任江苏淮杨河漕盐驿兵备道。去世后追认光禄寺卿,浩授中宪大夫,后晋为通议大夫。所著有《蒲编堂书目》、《唾余稿》。在赴兵备道任前回到故里终南镇,徜徉于故乡的田园风光之中,流连忘返,情动于中。咸丰三年十二月十五日,在村南“雪映宫”中之“双挂轩”绘成了“终南五景图”,笔墨间处处充溢着爱乡怀士之意。《终南五景图》画为纸本,玉軕精装手卷。终南五景图以《河堤春柳》、《稻畦秋浪》、《终南叠翠》、《颓塔夕照》、《烟墟晓市》五图分帧组成,每幅俱纵31、横36厘米,各附极其工秀俊逸的小楷作志。画面各自独立,内容又互相联系,回环映衬,生动地反映了清时终南镇的自然风光和民情风俗。
10、英勇抗日——王直
王直,原名尚兆甲,生于1901年,终南镇豆村人,出身书香之家,14岁到西安上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高中,后投身革命,去绥远参加了抗日义勇军。义勇军抗战失败后,王直回周至任民主中学教员,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参加了榆林保卫战、延安保卫战、西府出击、解放西安、扶眉战役等。关中解放后,王直部队进入兰州,后随军进藏。后在财政部工作。1957年任陕西省机械局副局长,1963年任省农机局局长。于1972年春节去世。
11、中将参军路孝忱
路孝忱(1888-1932)周至县终南毓秀堡人。路孝忱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求学,是陕西最早赴日留学者之一。在日期间加入了孙中山和黄兴先生主办的同盟会,积极宣传鼓动,坚持拥护孙中山先生推翻满清的政治主张。宣统元年(1909年)回国,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历任云南第一师参谋长、大部统府待卫武官、武汉卫戍司令部参谋长、江西省政府委员、江西省保安处长等职务,1922年被孙中山任命为元帅府中将参军。路孝忱一直跟随孙中山参加北北伐战争,先后担任新编陆军第十三师师长,陆军第七十九师师长、陆军第三十六军军长等职重要职务。1932年因轮船沉没而不幸逝世。
12、周至县最早的共产党员——王雪亭
王雪亭竹园头村人,生于1902年,1919年前在本村私塾上学,1920年至1924年在西安圣公中学上学,192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1924年冬季在渭南赤水中学任教时,由王尚德,张浩如二位共产党员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周至县最早的共产党员。1925年春,与方仲如、王尚德等同志在华县发动组织了“陕东国民会议促进会”。4月创造了周至县第一个中共党的支部,他任党支部书记。周至县党组织在王支亭同志的领导下,组建了周至县农民自卫军,收缴了当地军阀的长短枪五百余支,在全县建立了十多个武装据点。同时,各级组织区乡农民协会。5月,正式成立了周至县农民协会,同时在终南镇东十字西北角处,建立了终南农民协会,组织农民清算土豪劣绅的剥削罪行,打击土匪恶棍的抢劫活动,驱逐了长期盘踞周至半军的张万胜部队,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1929年后,王雪亭先后在周至。兴平、旬邑等地任小学教员,1946年以后回乡务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在渭南咸阳等地任中学教师,于1960年在周至病故。
六、终南方言
由于今周至县终南镇长期设县,所以其方言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然而周至境内方言比较复杂,可分为二曲方言,实为狭义的周至方言,接近武功方言。因唐时黑水以西曾为武功县城所在地。还有哑柏方言、终南方言(含户县涝河以西地区方言),故终南方言是关中方言的母语。
周至分南区和北区平原方言。北区平原方言又以黑河为界,分东乡话即终南方言和西乡话,东乡话属东府话,西乡话属西府话,北区归东府话即西安/咸阳语言。这些地区管辖的朝代和时期是:周/秦/汉初属西府话,北区归东府话即西安/咸阳语言。这些地区管辖的朝代和时期是:周/秦/汉初至太初元年(前104年),隋/唐有(756——907年)年间,无明清/民国/建国后的(1950年——1953年)年间,1961年至今。北区在北周/唐/北宋/金等朝代,数次以黑河为界析置过县治,所以,东西乡话以黑河为界。北区方言的东乡话,以终南镇为代表,有26.2万余人。
七、终南古城与盩山厔水
《元和郡县志》载:盩厔,古县名,“西汉时旧县,县治在今终南镇西南300米的终南故城”,因建县时,终南故城南依秦岭,城南塬地藓原逶迤,连接秦岭主峰终南山,北有黑、谓二水,西有黑河、田河,东有东河、赤峪、涝河,特别是金牛河,由斑竹园向北,汇集十多处泉水,在城东形成九曲十八弯,流经城东部而过,形成六水绕终南胜景,以终南周围自然地理环境而得名,故山峦重叠而为“盩”,流水多而曲折而为“厔”,故以盩山厔水而得县名。《三秦胜迹图》载:盩厔为汉时旧县,县治设在古终南故城,有山而为“盩”“厔”为水流曲折迂回的假借字,因以“盩厔”而得县名。因周至古时盛产金矿而誉为“金周至”。因此可见,“盩山厔水”的典故出自终南无可非议。
纵观盩山厔水,至今还透着终南故城的灵秀,周山厔水犹在,终南故城已旧貌换新颜,古恒州十景的动人传说还在终南流传,盩山的雄浑,厔水的柔美,古老文化的遗韵,悠久的终南文化,“终南周至古县城,盩山厔水出终南”还萦绕在终南人的耳畔,激励着终南人乃至周至人不断向前奋进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06 20:13
目录
概述
古今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