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分支学科
经济人类学是研究人类各种社会的经济生活、经济制度及其演化规律的文化人类学分支学科。其开创者为马林诺夫斯基 (Bronislaw Malinowski),他在研究了库拉交易圈后认为,西方传统经济学所谓的经济行为的目的——赚钱或获取使用价值的原则,在原始经济中并不存在;原始经济只是其他社会行为,如亲属制度、仪式行为的一种反映;原始社会的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是维持和完成人际间的社会关系和责任。
学科简介
经济人类学探讨不同社会中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生产是开采资源并将其转变为有用物品和行为的过程,这些物品包括:食品、住所、工艺品和从图腾柱到金字塔的象征物。生计方式常被分为采集、狩猎、园艺、农业和工业几种类型。采集阶段人类使用简单的技术和工具。园艺是指对数百种驯服动物的饲养和驯化植物的种植,当时已开始使用铁制工具。农业总体上指农民的农业,主要种植一种或几种农作物,如大米、小麦和玉米。所有这些经济形态都使用技术和劳动力分工。
分配是物品怎样从一个人转移到另一个人的过程。在最近50年,经济人类学主要关注分配而非生产。经济历史学家卡尔?波兰尼(Karl Polaryi)在该领域的影响延续了30年。他认为人类社会存在三种经济类型:互惠性交换、再分配和市场交易。他坚持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认为传统经济学理论并不适用于对原始社会或民族的经济研究。但也有些人类学家认为传统经济学理论可适用于任何社会,并认为这种理论的不完善可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来发展或充实。而近来的主题一直是赠礼行为,代表人物是莫斯(Marcel Mauss)和马克思。他们认为所有的人类社会都存在交换,要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进行物品和服务的分配。
财产权是在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的交换中体现出来的,但它只是社会和经济形态的一个方面。社会结构是经济组织的主要伴随物。通过劳动力的分工,社会出现了不同的生产单位和消费单位,财产成为法律上的单位,能成为个人的、家庭的、家族的、村庄的或政党的物品。这样,对一个社会经济的研究不可避免的要求对社会结构方面作清楚的划分。
人口与资源的生产和分配的基本形式有很大的关系,与政治结构上的因素也有关联。关于技术、社会组织和人口是否为该系统的推动力一直是激烈争论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是改变技术的推动力,而技术反过来又允许容纳更多的人口。但他们没解释为什么一些社会特别是采集生计方式不能支持族群活动范围内拥有更多的人口。
经济人类学这一领域越来越受重视,1981年4月该学科的国际性机构经济人类学学会成立,并召开了国际性的学术论坛会。
历史转向
长期以来,经济人类学与政治人类学、宗教人类学、亲属制度研究等并称为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四大分支。但这一划分只是出于今天学科分类的需要,事实上,基于人类学特有的整体主义方法论,经济、政治、宗教与亲属制度之间非但不存在截然分明的界限,在很多场合它们甚至是浑然一体的,比如来自大洋洲的案例说明,所谓经济现象实际上是当地社会中宗教实践的内容,如“货币拜物教”;非洲的案例则表明,宗教仪式和亲属关系本身就是政治冲突与融合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除了切入点不同之外,任何一个分支实际上都是在研究作为整体的社会或文化本身,经济人类学也不例外。
经济人类学(economic anthropology)更不是经济学与人类学的交叉学科。如果采取较为极端的说法,我们甚至可以说,经济人类学本质上是作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反对者的面目出现的。经济人类学秉承人类学这一学科固有的通过研究“他者”(Others)的世界来反观自身社会的批判主义精神,试图对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命题以及推论做出整体的反思,以求还原人类生活中经济现象——如关于交换、货币或市场——的道德和社会交往的本来涵义。
一般认为,经济人类学经历了下述四个较为重要的流派:功能主义(经济民族志)、新马克思主义、纯粹形式主义以及实在主义经济人类学,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壁垒分明或存在先后替代的关系。经济人类学的实际创始人是英籍波兰学者马林诺夫斯基(B. Malinowski)。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他在其经典名著《西太平洋的航海者》里,通过探讨特洛布里恩德群岛的“库拉圈(Kula Ring)交换”,提出了对经济人类学影响弥深的一些主要研究课题: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的概念是否可用于解释非西方社会的经济现象?经济是否必须由“非经济”的整体社会文化脉络来理解?在这里,马林诺夫斯基虽已涉及但未直接点明、后来由法国人类学大师莫斯(M. Mauss)正式提出的命题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之外有没有另一种可能?莫斯自己给出的答案是“礼物经济”(当然,这一名称是由其他学者后来归纳的),由此在本体论的意义上,将经济人类学的讨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是第一次明确使用“经济人类学”这一术语的,却是美国学者赫兹科维茨(M. Herskovits),1952年他再版自己的《原始人的经济生活》时,改名为《经济人类学》,标志这一名称正式获得统一。此后真正把经济人类学带向理论高度,并且使之在整个社会科学界获得广泛关注的是波兰尼(K. Polanyi)。波拉尼和他的学生及追随者被称为“波拉尼学派”,从20世纪60年代起宣扬经济人类学史上最重要的“实质主义”(substantivism)观点,并且与“形式主义者”(formalist)展开长期的论战。波兰尼指出,人类历史上存在过三种交换体系——同时也是三种社会整合模式——分别是互惠(reciprocity)、再分配(redistribution)以及市场交换(exchange),各自对应于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类型,如原始社会、古代社会以及现代西方商品社会。当然,这种对应并不是排他性的,每一社会类型可以同时包含多种交换体系,只是以其中的某一种为主。这种划分及对应隐含的意思是,经济是嵌合(embedded)在整体的社会文化制度之中的,换句话说,经济制度及实践根本不能脱离社会中的宗教、礼仪、神话等基本观念的限定,前者本身就是后者的一部分。所以,狩猎采集和农耕社会的经济不能想当然地视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初级版本,西方经济学只适用于市场经济发展以后的社会、也即西方社会本身,而对非西方社会的经济现象则无法解释,实质论的含义正在于此。而形式论的观点则主张,不同社会类型中的经济现象就本质上而言是一致的,只是发达程度相异而已,因此西方经济学具有普遍的解释力。实质主义者的观点当然具有认识论方面的崭新意义,但今天的学者也指出,实质主义对于形式主义默认的前提,即经济过程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边界分明的环节组成,并没有提出重要挑战;而且,两者在经验论的立场上也没什么差异。
实质论与形式论之争的一个重要结果是,从此实质论成为经济人类学最重要的理论和方法来源,某种意义上说,在今天的人类学界,大概只有波拉尼的徒子徒孙们才配得上自诩为经济人类学。萨林斯(M. Sahlins)当然也是个坚定的实质论者,但显然试图比他的前辈们走得更远。他在《石器时代经济学》和2003年的“新版前言”中屡次力倡一种全新的经济人类学研究路径,也就是他所宣称的“人类学经济学”(anthropological economics)。萨林斯的主张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古德曼(S. Gudeman)与威尔克(R. Wilk)等人的“文化经济学”(cultural economics)学派看起来似乎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至少他认为《石器时代经济学》为其奠定了最初的基石。“人类学经济学”(当然,也包括“文化经济学”,下同)认为所有经济学都是文化的建构,“没有经济学,只有隐喻”(古德曼),“没有经济学,只有文化特质”(威尔克),因此“人类学经济学”不仅可用以研究原始和古代社会的经济现象,它同时也是认识西方资本主义商品社会自身的有力工具。在他们看来,如果说原来的经济人类学仅在人类学学科内部有意义的话,那么,“人类学经济学”则应当直接取代西方经济学,“永远成为人类知识的一部分”。为了配合这一宏大目标,萨林斯甚至对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假设——诸如个体自治、理性选择、追求利益最大化等等——进行了谱系学上的认真追溯,认为这是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悲剧,直斥其为“人性的西方幻像”。这大概是经济人类学发展至今最振聋发聩的宣言了。
归纳上面所述,我们可以认为经济人类学经历了这样的一个历史转变:早期目的是寻找关于非西方社会中经济现象全新的认识模式,后期则试图直接挑战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对商品(市场)经济社会自身的解释权。这个转变的背后,和人文、社会科学、当然也包括人类学知识本身的进步密切相关,但更重要的是,真正的经济人类学者努力探寻认识人文世界的正确方式,他们也更关心已经商品化和即将商品化的社会里人类的价值、尊严和幸福。
英文解析
For more than a century, anthropologists have studied the economic lives and institution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The results of their research and reflection on economy have generally stayed within the discipline and have not been available in an accessible form to a broader readership.
主要流派
经济人类学主要流派 划分经济人类学各流派,一方面应坚持“四个基本一致”的原则,即在理论上观点基本一致、在研究方法上基本一致、在政策主张上基本一致和在利益诉求上基本一致;另一方面还应注意到20世纪80年代后该学科的广义发展趋势,则经济人类学应可以划分为形式主义流派、实在主义流派、新马克思主义流派和新广义派(或称新综合派)四个主要派别。经济人类学理论流派综述如下  形式主义流派 是经济人类学中历时最久的、影响最大和人数最多的一个学派。其特点是:以研究市场经济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为自己的基础,以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作为自己的方法论指导,有意识地将上述理论和方法应用于西方社会人们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生活的研究领域。形式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有许多,像四五十年代的弗士、六七十年代的库克、八十年代的斯内德尔、及现阶段的普莱特纳等。  实在主义流派 在60年代的学术辩论声浪中崛起的实在主义流派,是经济人类学界除形式主义学派外另一个人数众多、影响广泛的学派。由于匈牙利经济史思想家卡尔.波朗尼是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所以又被称为波朗尼学派。实在主义学派最突出的特点,是不赞同关于经济行为和经济制度的形式主义看法,而主张从社会、生态自然环境与人类之间的互动、交换关系的角度来考察经济问题。波朗尼提出了“经济被嵌和在社会中”的重要观点,认为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因此,尽管可能不为人们所意识到,但是由血缘关系、宗教信仰或社会习俗所决定的人们行为中,实际上暗含着生产、分配、交换等经济功能;而为了每个人的自然生存,社会需要连续不断地供给物品与服务,并由此形成了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化的生活方式,就是实在者眼中的“经济”。  新马克思主义流派 所谓新马克思主义流派或马克思经济人类学又分为两大支流,即以瑞斯戈德利尔(Marice Godelier)、克劳迪梅拉索克斯等为代表的法国学派和以肯思哈特、瑞克沃尔夫和西德尼明兹等为代表的美国学派。 新广义学派(新综合派)80年代初期,著名学者哈罗德-斯内德尔等人联合创办了经济人类学会(SEA)。80、90年代,在这股向广义发展的潮流中,经济人类学涌现出了一批学者,他们既赞同更加系统和全面的向形式经济学借鉴理论分析方法,又强调实在主义人类学传统的经验考察;他们虽不是新马克思主义者,却又受到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影响。这些具有广阔研究视域和多重理论观点的学者难以准确的划入前述三个学派中的任何一个。新广义派的代表人物有继承了斯内德尔在印地安纳大学教职的理查德-威尔克(RICHARD WILK,他亦是当前SEA学会的会长)和经济人类学家约翰-克拉默(John Clammer)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12-04 22:49
目录
概述
学科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