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补充了
脏象学说的不足,是中药
归经的又一理论基础。该学说,即古代经络认为人体除了脏腑外,还有许多经络,分经脉和
络脉,其中主要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
十五别络,以及从十二经脉分出的
十二经别。每一经络又各与内在脏腑相联属,人体通过这些经络把内外各部
组织器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体外之邪可以循经络内传脏腑,脏腑病变亦可循经络反映到体表,不同经络的病变可引发不同的症状。当某经络发生病变出现病证,选用某药能减轻或消除这些病证,即云该药归此经。如
足太阳膀胱经主表,为一身之藩篱,风寒
邪外客引经后,可引发头
项痛、
身痛、肢体关节酸楚等症,投用羌活(散
风寒湿止痛)能消除或减轻这些症状,即云羌活归膀胱经。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
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是经脉,犹如途径,是
经络系统的主干,其特点是纵行分布,位置较深;络是
络脉,犹如网络,是经脉的分支,其特点是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经络是人体通内达外的一个联络系统,在生理
功能失调时,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具有反映病候的特点。如在有些疾病的
病理过程中,常可在经络循行通路上出现明显的压痛,或结节、条索等
反应物,以及相应的部位皮肤色泽、形态、温度等变化。通过
望色、循经触摸反应物和按压等,可推断疾病的病理状况。
辨证
归经,是指通过辨析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以确定疾病所在的经脉。辨证归经在经络学说指导下进行。如
头痛一证,痛在前额者多与
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
少阳经有关,痛在后项者多与
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
督脉、足厥阴经有关。这是根据头部经脉分布特点辨证归经。临床上还可根据所出现的证候,结合其所联系的脏腑,进行辨证归经。如
咳嗽、鼻流清涕、
胸闷,或胸外上方、上肢内侧前缘疼痛等,与
手太阴肺经有关;
脘腹胀满、
胁肋疼痛、
食欲不振、嗳气吞酸等,与
足阳明胃经和足厥阴所经有关。
针灸治病是通过
针刺和艾灸等刺激体表经络腧穴,以疏通
经气,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腧穴的选取、针灸方法的选用是针灸治疗的两大关键,均依靠经络学说的指导。针灸临床通常根据
经脉循行和主治特点进行
循经取穴,如《
四总穴歌》所载“肚腹三里留,腰背
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
合谷收”就是循经取穴的具体体现。由于经络、脏腑与
皮部有密切联系,故经络、脏腑的疾患可以用
皮肤针叩刺皮部或皮内埋针进行治疗,如
胃脘痛可用皮肤针叩刺
中脘、
胃俞穴,也可在该穴皮内埋针;经络闭阻、气血瘀滞,可以刺其
络脉出血进行治疗,如
目赤肿痛刺
太阳穴出血,
软组织挫伤在其损伤局部刺络拔罐等。
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研究人体
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及其
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实践的
中医学理论。其形成与发展,与针灸、
推拿疗法的应用有着密切关系,故经络学说也是针灸及推拿的理论核心。中医临床治病明辨病变的脏腑经络,把握疾病的传变,以及
中药方剂的
归经理论等,都以经络学说为基础。《灵枢·经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以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
上之所难。”《
扁鹊心书》:“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经络遍布全身,内属脏腑,外络
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将人体各部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籍以运行气血,营养机体,使人体各部分的功能活动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经络学说是在
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与中医学其他基础理论互相影响、互为补充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但对于经络实质,迄今还不能从
形态学上加以证实。现代对经络的研究,更是利用各种手段,从
文献学、形态学、生理学、胚胎发生学、物理学等各个方面着手,提出了
周围神经相关说、
结缔组织相关说、特殊结构说、经络——皮层——内脏相关说、第三平衡系统论、神经体液相关说、经络实质二重反射说、
细胞间信息传递说、经络
生物全息论、
场论等很多关于经络实质的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