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绿园区成立于1995年,前身为长春市郊区,位于吉林省长春市西部,东连朝阳、宽城两区,南接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邻公主岭市,北依
农安县,是一个经济繁荣、生态优良、社会和谐的新城区,也是长春市重要的行走机械制造配套、
农副产品加工和城市蔬菜副食品供应基地。幅员面积216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万人,农业人口8万人。
行政区划
辖
合心镇、
城西镇、
西新镇3个镇(均为省级十强镇、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镇),
春城、普阳、青年路、铁西、正阳、林园、同心7个街道办事处(其中,普阳、
铁西街道办事处事务分别由春城、
青年路街道办事处代管)、1个省级开发区(
长春绿园经济开发区,加挂
长春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开发区牌子)、1个省级工业集中区(长春绿园西新工业集中区)、1个省级特色园区(长春皓月清真产业园区)、2个市级开发区(
长春西部新城开发区、长春绿园服务业经济区),有24个行政村、51个城市社区。
经济概况
2014年,
绿园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3亿元,
同比增长12.5%。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42.6比增长18;
。在地口径规模以上
工业总产值完成400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3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6亿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8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4%和27.9%。
地理环境
地处东北
松辽平原腹地,属
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近百年无大的自然灾害。交通方便快捷,京哈、
长白铁路和长白、长郑等省级快速公路过境,长春
绕城高速公路在境内设有2个出口。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到我区40分钟车程,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
长春西站座落区内。长春、长春南、大屯3个铁路货运站均在10公里以内。
发展空间广阔。旧城、西部新城、生态商住带、物流发展带、
长春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开发区(
长春绿园经济开发区)、长春绿园西新工业集中区、长春轨道客车新城等七大发展平台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充足空间。三环以内的旧城面积25平方公里,西部新城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生态商住带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物流发展带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51平方公里,西新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10.8平方公里,长春轨道客车新城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依托优势明显。毗邻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和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及众多轨道客车配套企业座落区内,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
长春西客站投入运行,已经成为
绿园区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长春
皓月集团、
上海绿地集团、福建超大集团、吉林大学等众多国内外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校座落区内,逐渐形成了明显的依托优势,影响愈加深远。
基础设施完善。城区街路发展到584条,形成“六横七纵”的路网基本框架。农村路网健全,提前实现了村村通柏油、水泥路,屯屯通硬质路标准。生态环境优美,城区
绿化覆盖率达到44.4%,同心湖、鸳鸯湖、雁鸣湖错落有致、环绕城区,三北防护林、生态涵养林、景观林筑起了长春西部绿色生态屏障。
长春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开发区、长春绿园西新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配套“
七通一平”面积达到24平方公里,路网、电网、给排水、供热、通讯等
基础配套设施完全可满足项目落位需要。
投资政策优惠。除国家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省市
项目投资共享政策外,享有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政策,制定了符合
绿园区实际的鼓励投资优惠政策。长春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开发区、西新工业集中区享有省级开发区政策,合心、西新、城西分别享有国家、省综合改革试点镇政策、吉林省10强镇政策。把“为企业服务是党委政府的职责、为企业服务好是党委政府的追求”作为我们的服务理念,对待投资者“像兄长那样尊重、像朋友那样热情、像亲人那样牵挂”是我们的服务目标,努力为投资者营造一个宽松和谐、亲情如家的
创业环境。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立足改善民生状况,建立了“区委统一领导,政府全力推进,各级党政组织分工负责,党员带头践行”的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推进机制。
长春市十一高中、解放大路中学、
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等省市名校座落区内,区属
长春市第八十七中学、
绿园小学等35所中小学满足了适龄人口就学需求。解放军第208医院、吉林省疾控中心、吉林省北方肝胆病医院以及多家区级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搭建起覆盖全区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国优秀科技进步示范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区、社区体育样板工程区、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区、
拥军优属先进区等一系列殊荣,昭示着绿园区正在大跨步迈向美好的明天!
客观审视区情,绿园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了加速期。展望未来发展,绿园人民生活已经进入了提升期。到十二五末期,绿园区将实现三个1000亿,两个500亿,一个100亿。即:
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三产服务业
营业收入实现1000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引进内资累计50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00亿元。未来一个时期,绿园区将锁定“推进快发展、创造新生活”两大任务,依托三大引擎,建设七大平台,构建二三并重、
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实施经济工作专业化、服务民生具体化、城乡管理精细化、平安稳定长效化、党的建设网络化,打造中国行走机械制造配套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生态宜居、幸福和谐城区,经济发展环境优良区,党组织服务民生群众满意区,努力建设繁荣、幸福、和谐新绿园。
2013年,绿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安排是:
地区生产总值必保达到229.2亿元,同比增长20%,力争增长25%;全口径财政收入必保达到45.1亿元,
同比增长25%,力争突破30%;在地口径规模以上
工业总产值必保达到520亿元,同比增长30%;
固定资产投资必保达到220亿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必保达到97.5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5%,力争分别增长30%;引进内资必保达到1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必保达到6000万美元。
领导简介
区长 程宇
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分管民生工作局、财政局、
审计局。联系国税分局、地税分局。
常务副区长 王希田
协助区长负责分管政府常务工作及综合经济等方面工作。
分管政府办(
政务中心)、发改局(
物价局)、机关事务管理中心、
信访局(人民内部矛盾调处中心)、绿园经济开发区、西新工业集中区、服务业经济区、合心生态卫星城镇。联系人大、政协、人武部、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消防大队、精神文明办、交警大队、统计分局。
副区长高庆福
副区长 高丽丽
协助区长负责教育、文化、体育、民政等方面工作。
分管教育局、卫生局(红十字会)、
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爱卫办、文体局(旅游中心)、民政局(老龄委)。联系机关党工委、妇联(妇儿工委办公室)、团委、药监分局、驻区部队和大专院校。
副区长 刘绍峰
协助区长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等方面工作。
分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业局(肉管办)、司法局。联系老干部局、档案局、保密局、社保分局、气象分局。
副区长宋今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