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眼草
水蕹科水蕹属植物
网眼草(Aponogeton madagascariensis (Mirb.) H.Bruggen)是水蕹科水蕹属植物。多年生沉水草本。株高50-75厘米。具块状根茎,长约22厘米。叶基生,呈莲座状排列,具柄,长椭圆形,长30-60厘米,宽8-10厘米,先端钝,缘具波形皱褶,灰绿色;叶脉呈骨架状,如同渔网。穗状花序;小花近白色,具香气,挺水开放;雄蕊4-7;子房上位。瞢果。花期5月。
植物学史
网眼草是由荷兰业余植物学家Heinrich Wilhelm Eduard van Bruggen于1968年发现。
形态特征
多年生沉水草本。株高50-75厘米。具块状根茎,无毛,有乳汁,长约22厘米。叶基生,呈莲座状排列,具柄,柄基具鞘,长椭圆形,长30-60厘米,宽8-10厘米,先端钝,缘具波形皱褶,灰绿色,具平行叶脉数条和多数次级横脉;叶脉呈骨架状,如同渔网。穗状花序;小花近白色,具香气,花期挺出水面,佛焰苞常早落,稀宿存;花两性,无梗;花被片1-3,或无,分离,常宿存;离生,两轮,宿存,花药外向,2室,纵裂;雌蕊群由3-6枚心皮组成、离生或基部联合,成熟时分离,子房上位,花柱短,胚珠2至多颗,着生于子房室近基部的边缘。蓇葖果革质。种子无胚乳;胚直立;子叶顶生。花期5月。
产的生境
原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亚洲和澳大利亚也有分布。网眼草生长在静止或快速流动的清水中。喜无日光直射的明亮之处,其喜凉爽,怕高温,在20-26℃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较好。
繁殖方法
该种植物以分株法繁殖为主,多在每年3-6月进行。如果条件允许,周年操作也可获得成功。亦可采用播种、 组织培养等方法进行育苗。
使用块茎球或种子进行繁殖。在使用球茎繁殖期间,应将其置于富含营养的基质中,直至根部发育。在更多的根和未成熟的叶子后,将幼苗与母株分开并将其种植在单独的位置以进一步繁殖。
有性繁殖也通过种子形成发生。授粉几周后,形成绿色角状果实。完全成长的种子是乳白色的紫罗兰色,具有防水的蜡质表面。在果实成熟后,种子会分散并漂浮在水面上。漂浮1-2天后,种子释放绿色胚胎并沉入水底。几天后,生产幼苗。为了使幼苗适当生长,应该多次换水并提供富含营养的底物。
栽培技术
缸养
当在室内进行水族箱装饰时,宜选用直径3-5毫米的砾石作为栽培基质。如果有条件,此项操作最好在晴朗的上午进行。如不进行混栽,所用容器通常为中型水族箱,注意摆放地点应保证植株能够接受所需的光照。先将栽培基质铺置于水族箱底部,其厚度为4-6厘米。可先往缸中注入适量水,待操作结束后,再往栽培容器中注水至所需高度。
管理
网眼草对水质的要求较严,可在硬度较低的淡水中进行栽培。水体的pH最好控制在6.5-6.8,即呈微酸性。在栽培中需要注意,网眼草是一种喜欢新水的植物,如果不经常换水,则其叶片容易腐烂,这与它需要吸收新水中的某些矿质营养有着密切关系。它对肥料的需求量中等,生长旺盛阶段每隔2-3周追肥一次即可。如在种植容器中放养着热带鱼,则在施肥时就要特别小心。也可让它每天接受2-4小时的散射日光;在缺少光照的环境中进行栽培,可以使用专用荧光灯,每天给予8-10小时的人工光照,植株也能较正常地生长。当温度过高时,植株进入休眠状态。为了它能更好生长,越冬温度不宜低于10℃。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网眼草不易患病,亦较少受到有害动物的侵袭。该种植物为多年生,其管理较难,成形缓慢。 它的最佳观赏时段自种苗定植后可达6-9个月。在不更新植株的情况下,其连续栽培不宜超过2年。
主要价值
该种植物适合室内水体绿化,是装饰玻璃容器的良好材料。当水族箱栽培时,常作为中景草使用。
保护级别
网眼草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数据手册中的“最不关注”。由于污染,栖息地破坏和水族馆植物的过度开发,该物种在其自然栖息地处于濒危状态。
参考资料
网眼草.中国自然标本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09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