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存德,Wilhelm Lobscheid(1822年-1893年),基督教中华传道会传教士,
德国籍。罗存德在1848年到香港传福音,于1853年成为香港的中国福音传道会的主要负责人。他曾编写过《英话文法小引》及《英华行箧便览》。1866年,罗存德在香港出版一部两卷本的《英华字典》,可算是香港最早的双语字典。
自
叶纳清在一八四七年进入
东莞开始传教后,
德国莱茵差会便不断派宣教士来华,截至一九零零年已有二十多位
牧师来到,当中较为有名的有
罗存德和
花之安(Ernst Faber)。
一八四八年,
罗存德牧师欲往中国内地传教,到宝安之大鹏城传道,为城守所逐,转往其他地方。不久后在
西乡 (
宝安区) 登陆,租赁一馆,日间赠医,夜间传道。一八四九年,偕王隆、
王元深同至福永 (
宝安区)。
王元深在福永设堂,王隆在新桥设堂,一年间男女受洗者二十余人。
一八五零年,罗
牧师因体弱来港,延医调治。翌年春天染病回国,一八五三年再次由
德国抵港。
一八五五年,罗
牧师往荷坳 (塘头厦区) 设馆传道,一八五六年有数人受洗。一八五九年,由荷坳往
布吉教堂,预备与该堂
牧师同到
香港,适是夜有土匪数十人围教堂,声言欲取洋人首级领赏。罗
牧师见势危迫,即由瓦面过别屋跃下而逃,匪徒穷追,乃逃入河中,匿河傍林下,匪徒遍搜不获而退。后罗
牧师之佣人寻至,乘夜送至
西乡教堂,次日与高怀义牧师、吕威廉牧师同来
香港。
罗存德是一个对19世纪以后中日汉字新词的形成最具影响的人物。《英华字典》对于汉语本体的研究在当时也属一流。在19世纪中国出版的为数众多的汉外辞典中,《英华字典》是一本值得大书特书的辞典。这本辞典代表了19世纪西人汉外辞典编纂的最高成就,但由于罗存德与教会的纷争,《英华字典》在中国国内的发行受阻,在中国国内几乎很难找到罗的字典(含著作)。《英华字典》出版后大部分为日本购入,对日本近代英日辞典的编纂、译词形成产生的影响远大于汉语。
罗存德在《英华字典》(1869)第四部分的序言中专门讨论了化学元素的命名问题。罗认为汉语中表示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的字是“行”,因此绝大部分的元素名称都可以通过将某一汉字插入“行”中而轻易得到。即把“行”分成左右两部分,在中间夹上与化学元素有关的汉字。罗存德列举了以下例子:
罗存德希望通过简单的命名法使化学知识能够在中国普及开来。罗存德在序言中写道,他相信与当时常见的化学书中使用的说明式的方法相比,他的方法更简便易行;通过专家的使用和推广,可以使中国学习化学的人更快、更好地理解西方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