耧是古代的播种用的农具。前方由人牵引,后方有人把扶,可以同时完成开沟和
下种两项工作。一次种一垄或,多垄,传统的最多达5垄。多垄播种因阻力大常需
牲畜牵引,常用牛,牛引耧的优点缓而稳,播下的种子
均匀分布。耧农作工具为
播种机的前身,用耧播种。亦称“耩地”。耧 也叫耧犁。据东汉
崔寔《政论》记载,耧犁是
西汉武帝时
搜粟都尉赵过所发明,其使用方法和功效是:“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这种耧犁就是北方农村还在使用的三脚
耧车。耧车有独脚、二脚、三脚、甚至四脚数种,以二脚、三脚较为普遍。
王祯《农书· 耒耜门》记载,两脚耧的具体结构为:“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合一垄,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那些不了解西方
农业史的人,在得知西方直到公元 16世纪还没有
条播机时,或许要大吃一惊。西方在使用条播机之前,种子是用手点播的。这是极大浪费,而常常要把当年收成的一半谷物留作翌年播种。用于撒播的种子,发芽后长成
植株时,大家聚集在一起,互相争夺水分、阳光和营养,而且还有个不能解决的问题是无法除草。
虽然条播机从未传到欧洲,但
中东的苏米尔人在3500年前有过原始的单管种子条播机,不过效率很低。是我国在公元前2世纪发明的多管种子条播机耧车(后来印度也予以采用),才在历史上第一次有效地播种。这种条播机只需要用一头牛、一匹马或一匹
骡子来拉,并按可控制的速度将种子播成一条直线。
“牛拉三个
犁铧,由一人操纵,滴下种子,并同时握住条播机(耧车)。这样,一天内可播种667
公亩。”
“劐……或播种用铧,是耧车播种时用的铧,类似三角犁铧,但较小些,中间有一高脊,10厘米长,8厘米宽。将劐插入耧车
脚背上的二孔中并紧紧绑在横木上。这种铧入地8厘米深,而种子经过耧脚撒落下来,因此能在土
中种得很深,并使产量大为提高。用耧车耕种的土地,如同用小犁犁过那样。”
我国播种系统在效率上至少是欧洲系统的10倍,而换算成收获量的话,则为欧洲的30倍。而这正是经历1700年的情况。在整个这段期间,我国在农业生产率方面比西方要如此先进很多,以致在世界的这两半部分之间只能看到这样的对比,即我国颇像今天所说的“
发达国家”,而西方是“
发展中国家”。
西方的第一部种子条播机是受到我国的启示而制成的。但由于耧车大都用于北方,远离欧洲人常来常往的我国南方的港口,因此,实际的实验样品并未运到欧洲。欧洲人所看到的只是关于它的概略的文字描述。
口头传说和书中不精确的文字描述与图画,不能使得到消息的欧洲人很充分地了解其构造,他们不得不重新创制种子条播机。结果,欧洲种子条播机依据的原理十分不同于中国的原理,这种情况正是属于“刺激性传播 ”,即某种思想的传播,不一定伴随结构细节的传播。这样,欧洲人终于有了他们的条播机,但在工作成本上,它只会令人扫兴。
公元1566年,
威尼斯参议院给欧洲最早的条播机授予了
专利权,其发明者是卡米罗·托雷洛。留下详细说明的最早条播机是公元1602年
波伦亚城的塔蒂尔·卡瓦里纳的条播机,但很原始。欧洲第一个真正条播机是杰思罗·塔尔发展起来的。公元1700年后不久,此机便已生产,对其叙述发表于公元1731年。但欧洲的这种及其后那些类型的条播机既昂贵又不可靠。一直到公元19 世纪中叶,欧洲才有足够数量的坚实而质量又好的条播机。
公元18世纪欧洲出现过詹姆斯·
夏普发明的一种较好的种子条播机,但只单行播种,而且太小,因此,其功能虽好,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工程
技术知识,欧洲在公元19世纪中叶以前的种子条播机基本上无效,也不经济。因此,欧洲在种子条播机这个问题上,白白浪费了两个世纪的时间,这是因为未能利用耧车固有的原理。
中国是世界上机械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在机械方面有许多
发明创造,在动力的利用和
机械结构的设计上都有自己的特色。中国
劳动人民很早以前已经懂得用牛、马来拉车了,到2500多年以前,牲畜力己被利用到
农业生产方面,当时人们除了利用牲畜驮拉运输外,并利用牲畜来帮助耕田和播种。
在战国时期就有了
播种机械。我国古代的耧车,就是现代播种机的始祖,因播种
幅宽不一,行数不同,
汉武帝的时候,赵过在一脚耧和二脚耧的基础山,创造发明了能同时播种三行的三脚耧。一人在前面牵牛拉着耧车,一人在后面手扶耧车播种,一天就能播种一顷地,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汉武帝曾经下令在全国范围里推广这种先进的播种机,还改进了其他耕耘工具,加以提倡
代田法,对当时农业生产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八九十年代在我国北方还有许多农村在使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
手扶拖拉机的推广,耧车的使用越来越少。已经很少能见到了。
耧车不仅能够一次完成开沟、下种、
覆土等作业,大大地提高了播种的效率,同时还能保证行距一致,深度一致,疏密一致,便于出苗后的通风透光和田间管理,使得播种的质量也得以提高。
同类的农具在英国是由杰思罗·塔尔(
Jethro Tull)于1731年发明的,它被看作是欧洲
农业革命的标志之一。更重要的,耧车的原理启发了后续诸多同类的发明,为
农业机械化开辟了一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