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胜
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股胜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自2000年以来长期活跃在中国资本市场,在金融投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简介
公司从资产管理服务、独立理财顾问(个人、家庭)、银行私人财富管理中心顾问、政府、上市公司金融顾问、 投资信息咨询、企业管理咨询、私募股权投资、企业各项投融资、项目对接服务等各项金融服务着手,旨在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是:立足于中国的资本市场,积极整合各种优质资源,不断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力争建立“股胜公司”中国投资第一品牌的行业地位和领先优势,以此来帮助更多中国人的成就财富梦想。
大盘即将暴跌
最近几个交易日主力机构反复位抬有色、煤炭,并用银行股护盘,目的是让有色和煤炭股高位出货.例如:包钢稀土泡沫大.包钢稀土最高价96.30元,离100元目标位近在咫尺。随着资源股行情告一段落。
券商的高位推荐,表明了主力是在出货,券高低位不推荐,股价从6元涨到100元时出来推荐目的何在是一目了然.
金元证券推荐:稀土价格仍有120%上涨空间提升包钢稀土目标价至150元
宏源证券推荐:包钢稀土业绩大幅增长符合预期
前三季度实现EPS0.75元。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7亿元,同比增长134.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05亿元,对应EPS 0.75元,稀土价格的持续高涨确保业绩大幅提升。继续看好稀土行业未来的整合和发展前景。预计公司10/11/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96 /1.17 /1.43元,对应PE为97 /81 /66。
长城证券推荐:包钢稀土行业龙头尽享稀土盛宴
1-9月份公司销售收入 36.7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6亿元,每股收益0.749元;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68.67%,每股收益0.311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每股收益0.308元,同比增长394.38%。业绩增幅来自稀土价格高涨。预计2010年-2011年EPS分别为1.2元和1.93元,对应目前股价的市盈率为79倍和48倍。
多家券商向投资者推荐包钢稀土,说明包钢稀土的泡沫大。90%多不值,必定会跌,股价涨20倍,吹涨150元。所以投资应谨慎,不要被眼前的利益迷惑。
目前的情况下,在有色和煤炭这两个热点板块炒作结束后,一时还很难找到新的热点板块,大盘指数在3000点上方再向上涨的空间非常有限,而向下跌是必然的选择,投资者在这种情况应该以回避风险为主,不要被主力的诱多假像所迷惑.
创业板制度批判
创业板的推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都热切盼望,通过降低上市门槛,能够让众多为资金短缺而困扰的中小企业获得有效的融资渠道, 进而加速我国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但创业板开板后,高股价、高市盈率、高超募率的出现让股东们身价陡增,这也让一些人产生了套现的冲动,各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重要成员开始出现大面积集中辞职的现象,截至今年9月7日一共有30家公司的总计61名高管离职。在这些离职的高管中,有14人为换届离职,其余均为主动辞职。61人中,持股高管人数为28人,按9月7日收盘价,他们的总持股市值达到16.4亿元,每名高管的平均持股市值达到5857万元。有人惊呼:创业板要变身“套现板”了。但也有人认为高管的套现行为并不值得担忧,这只是公司上市后管理人员重新选择生活方式的正常现象。
深交所的安排用心良苦,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股市全心全意为融资服务的宗旨。面对新股次新股接连破发,投资者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作为监管部门来说,除了走过场似地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之外,并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措施来化解这种投资风险。而当新股上市首日破发出现、创业板新股上市首日破发临近的时候,却马上拉来投资基金当救兵,试图挽救创业板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命运。这是中国股市融资高于一切的最好表现。
而且,从深交所的安排来看,允许基金在创业板新股上市首日买进股票,名义上是把投资基金当成了“救世主”,实际上是把投资基金当成了“替死鬼”。新股上市要破发了,就让基金来接盘,然后把基金套牢,如此一来,这基金岂不成了牺牲品,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又如何来保护?一直以来,投资基金常常扮演为管理层冲锋陷阵的角色,而置基民的利益于不顾。深交所的此次安排,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问题是,基金能改变创业板股票破发、尤其是上市首日破发的命运吗?当然不能。因为创业板新股的高价发行,其发行价格严重透支了公司未来的发展。尤其是创业板公司“包装上市”成风,“高成长”成了最大的谎言,在这种情况下,高估值的创业板公司股票被市场抛弃是一种必然。作为投资基金来说,如果在上市首日大量买进创业板新股,这固然可以延缓创业板新股的破发进程,但这种做法害人害己。毕竟投资基金的投资是要接受公众监管的,投资基金的投资行为如果明显损害了基金持有人的利益,那么,基民们就可以用脚投票,赎回基金份额。因此,就算投资基金愿意被深交所当枪使,但也不能玩得太出格。所以,在新股破发成为一种潮流的情况下,投资基金也只能顺势而为。创业板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命运不会因为深交所允许基金在新股上市首日买进而改变。实际上,5月20日当天,创业板就有4只新股上市,结果其中两只新股开盘就破发,奥克股份当天的跌幅达到9.91% 成为A股市场近15年来表现最差新股。此举足以表现,基金并不能改变创业板股票破发的命运。
而能改变创业板新股破发命运的只有管理层自己。通过对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降低新股发行价格,告别当前的“三高”发行。否则,创业板股票破发的命运谁也难以改变,投资者应该在三年内远离创业板的股票才是上策.
起义推翻创业板
之前大家对部分创业板企业“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现象很是不满,现在部分创业板企业持股高管纷纷离职,这不是“圈钱”吗?一块臭肉会把整个创业板毁了,我们不能相信创业板了。 持股高管纷纷离职,举例如下:
同花顺(31.000,-0.60,-1.90%)是创业板公司高管辞职第一家,该公司去年12月25日挂牌,今年1月18日,该公司董秘方超和监事易晓梅就双双辞职,距公司上市仅15个交易日。
银江股份(22.360,-0.62,-2.70%)和华测检测(26.000,-0.46,-1.74%)也成为第一批高管辞职的公司,在今年1月底,相继有独立董事和副总经理辞职。2月份,又有华力创通(33.050,-0.35,-1.05%)、朗科科技(28.440,-0.76,-2.60%)、大禹节水(15.910,-0.36,-2.21%)和梅泰诺(21.670,0.01,0.05%)几家公司的高管辞职。随后,每月均有创业板高管宣布离职。
2009年10月23日创业板开板有28家高管持股公司,到今年3月份到4月份,共有12家公司持股高管提出了辞呈。甚至出现了1公司高管集中辞职的现象。3月10日,网宿科技(15.380,-0.47,-2.97%)便公告称公司董事、总经理和独董辞职,3月25日和3月30日,前后相隔仅5天,硅宝科技(18.000,-0.51,-2.76%)便相继公告监事和财务负责人辞职。
高管辞职的原因很可笑,大多是因为“个人原因”,包括“夫妻两地分居”、“身体健康堪忧”等等,说出来谁会信?依我看:他们是想提前兑现巨额财富,伤害大家的利益,谋取个人暴利。
根据《公司法》第142条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上述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同时,深交所规定,上市公司高管每年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能超过自身持有数量的25%;在高管申报离任6个月后的12个月内,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得超过自身持有该股份总量的50%;12个月期满后,将全部解锁。
原来高管辞职的目的就在这:作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高管,如果想要卖出所持股票的话,其所在的公司必须上市满1年,才可以卖出,而且每年不能超过25%;如果辞职的话,半年后就可以卖掉50%,一年半以后可全部卖出。
持股高管辞职已经表明了企业的态度,已经把“高科技”“高成长”变成“害大家谋私利”“圈钱的工具” 。创业板退市制度迟迟不出,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表示政策下半年也很难出台,没有退市制度就是没有标准,因为这种害群之马,谁还会相信创业板,退席制度必须马上出台。创业板只有实现有进有出,让经营不善和不符合要求的公司退出,让新鲜血液进来,才能保持市场的活力,也让更多中小企业能够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这样才能存活下去,才能崛起!
回避陷阱方式
很多投资者在参与股票投资后,面对交易制度感觉受到束缚,于是面对各种期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什么杠杆交易,诱惑之下,很多投资者抛弃掉股票,踏入期货这个新的交易模式下!
什么期货行业发展比证券行业差距如此之大?主要原因就是期货行业客户的亏损面积和概率太大,那么被市场消灭的客户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一般散户在高杠杆交易中,赔钱比例高达95%,只有5%是赚钱的。股指期货是一个小众市场,散户资金有限,即便投资方向看对了,但因为高杠杆的缘故,很可能因资金不足而被迫止损出局,以后即便价格回归之前趋势,也已经与自己无缘了。
还有一些地下期货公司,客户的单子根本就没有进交易所,完全是有一家较大的公司和客户在对赌,大家都知道,一般交易双方亏损的概率远比盈利一方大,于是有些人就统统接下所有客户的多单和空单,最终一定是输家多,那么这些开设公司的人利润会滚滚而来!
现在的市场震荡加剧,散户很难再这个市场赚到钱.一些基金公司,股票分析师也很难去驾驭;投资者选择理财时,不管是找任何机构:基金公司、私募基金、证券公司、银行、投资咨询公司等等;如果没有一流的投资专家,最后的结果都是赔钱;投资理财是专家理财,只有找到一流的投资专家才能保障您的财富一生稳步增长.对于投资者来说,不想掉进理财陷阱,只有找到中国水平最高的一流投资专家,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创业板掺假,股民需谨慎
创业板的定位是“高科技”、“高成长” ,但创业板无高科技也无高成长,而是以高科技、高成长为名进行“圈钱”,那么设立创业板的初衷也就打了水漂,还可能让创业板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南郭先生滥竽充数混在300人的吹竽乐队中,获得高待遇的现象,在今天创业板中被发现的不只一个人。
嘉寓股份(300117) 、新宁物流(300013)、恒信移动(300081)就是“南郭先生”几个典型的例子。
嘉寓股份(300117)所属行业:建筑业主要从事建筑节能门窗、幕墙的研发设计、生产加工与安装业务的嘉寓股份,也看不出有什么高新的技术含量。从2007-2009年三年复合增长率11.61%来看,高成长似乎也与公司扯不上关系。然而,就是这样的一家公司,竟然也能顺利通过各“难关”,在创业板挂牌。
新宁物流(300013)所属行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经营状况:上半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同比下降17.91%公司主营业务是以电子元器件保税仓储为核心,并为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中的原料供应、采购与生产环节提供第三方综合物流服务,包括进出口货物保税仓储管理、配送方案设计与实施,及与之相关的货运代理、进出口通关等的新宁物流。可以想象,公司明显不是依靠所谓的“高新技术”挤进创业板的首批上市公司。
恒信移动(300081)所属行业:信息技术业经营状况:上半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3.82%按证监会行业划分,恒信移动属信息技术行业,事实上却是一只不折不扣的寄生在中国移动上的一只“零售业”公司(按Wind资讯行业划分),公司近八成的收入来源来自于移动信息产品的销售和服务,面向个人客户和行业客户,个人移动信息终端销售(主要为手机)和配套的软件与移动代理业务销售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无论如何也当不起“高科技”这3个字。
“南郭先生”不止以上三家,统计显示,有可比数据今年10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有23家上半年业绩出现了“变脸”。其中,首批上市的宝德股份(300023)是“变脸”最利害的,上半年净利润下降幅度分别高达82.07%。此外,华平股份(300074)、南都电源(300068)等2家公司净利润下降幅度也超过50%。
去年10月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中,有7家中期业绩同比下滑。除宝德股份外,汉威电子(300007)净利润下降49.78%,网宿科技(300017)净利润下滑29.97%;而华谊兄弟(300027)、中元华电(300018)和特锐德(300001)净利润也分别下滑了17.91%、11.71%、7.10%和5.63%。
以上这些公司中业绩变脸让我们看到了假成长、滥竽充数的因素必定存在。高成长没有高体现 高成长性应该是创业板之魂。但随着中报的一份份披露,创业板高增长的光环却在不断褪色。人们恍然大悟,传说中的“两高六新”(高科技、高成长,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其实也不过如此,大部分创业板公司的成长性甚至不如中小板,这让估值高高在上的中国创业板颇为尴尬。
针对创业板现象,目前深交所已经向证监会上交了关于创业板直接退市制度的正式报告,建议及早明确地建立创业板不同于主板的退市制度。分析人士指出,投资者在投资创业板时,要注意区别那些是真正有高新技术、有较高成长性的公司,因为,一旦直接退市制度付诸实施,一些没有核心技术及成长性不好的公司将会率先进入到被强制退市的行列,这一风险应当引高度重视。
多数人分析认为,部分公司是由于运营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也有公司是受到行业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全年产品生产计划调整等因素影响。如果再考虑到中小型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的特征,这种“变脸”在未来或将会是一种常态。在这种特征之下,理性看待企业的业绩波动更有益于投资者正确认识创业板。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推手,创业板可以被看作优秀企业成长的摇篮,但并不直接等同于上市就必定带来高增长。
我个人的观点是,创业板股票风险相对要大很多,要了解创业板公司的行业性质,是不是“南郭先生”,有没有发生过变脸,如果都没有我就可以赌一下。否则那我就放弃,以免看中的创业板退市,给自己造成严重的损失;权重板块又比较平稳,出现黑马股的机率很小,对于小资金量的散户不大适用;我宁愿关注中小板块,炒股一定要把心态放好,福中有祸,祸中有福,没有不败的将军,不可能一路盈下去,凡事往好处想,积极面对人生。
重点提醒选择创业板需谨慎。
中信证券重大内幕交易
兴业证券“老鼠仓”事件余温尚存,券商“潜规则”的接力棒又传到了中信证券手里。本次被曝光的“老鼠”是中信证券投资银行部执行总经理谢风华。
谢风华2009年2月,从国信证券投行部副总裁的职位上跳槽来到中信证券投行部。作为中信证券引入的人才,领衔企业发展融资部的并购、重组业务。在ST兴业股权争夺战的关键时点,厦门大洲集团董事长陈铁铭先生甚至以 “致ST兴业全体股东的公开信”的方式在媒体上刊登大幅广告征集ST兴业中小股东的委托投票权。而此时的ST兴业股票更是疯狂的连续出现了六个涨停板。在网上很多投资者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喊出“没有最高,只有更高”。2009年4月26日,ST兴业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新一届董事会董事、独立董事、监事中,由上海北孚提名的全部落选,厦门大洲全面掌控局面。“作为厦门大洲的重组顾问,谢风华将一些上市公司未来的重组细节透露给许多机构和个人,目的是让这些机构在股东大会前进入并投票给大洲方面的董监事,而另一方面也可能打算从中获得股票差价的分红。
2008年11月ST兴业股价最低为2.43元,此时大洲集团准备举牌,开始持续买入,到2009年4月17日股价涨到8.46元。在重组事件不断地推动下,2009年12月14日,ST兴业股价已高达10.47元,一年涨幅高达330%。 全盘掌握着ST兴业重组事宜的谢风华利用内幕交易的获利可想而知。自今年年初开始,ST兴业股价一路下跌,6月25日以5.45元收盘。一位投资者在股吧上留言感叹道 “有谁比我惨,成本10元左右,这辈子估计都难解套了”。
券商屡屡爆出违规内幕交易,低位建仓,让广大股民的信心受损。也许,在这个行业干的年头多了,谁也抵不住诱惑,像此类违规违法的内幕交易,已经成为券商行业的“潜规则”,并且这种行为通常运作极为隐秘,很难被外人或监管部门发现,这就导致了为满足自身的利益,不顾一切。这些人是不知足的,利益巨大使其无法自拔,铤而走险,在“刀刃上舔血”,就不难理解了。
李绍武案的举报人很可能是谢风华,而李绍武方面的人为了报复,就举报了谢风华。这些特殊人群的利益是互相勾结的,当利益发生冲突时就会出现矛盾。有这些特殊的利益集团,股市难以实现公平、公开和公正的监管。特殊利益集团利用资源优势操控股市,内部人建“老鼠仓”和接受输送利益,特殊利益集团和内部人大量掠夺社会财富,股市成了内部人贪腐洗钱的天堂,而中、小投资者遭受严重的财产损失,严重威胁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无论监管多么到位,还是会有人铤而走险。所以管理层不应该在发现此类案件时简单罚款了事,而应该是重罚甚至直接让其退市,也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以后还要出台相关的文件制度来规范这些行为,在条件成熟时出台配套的规则,建立完备的规范和处罚制度,增大PE腐败的违规成本,加强处罚力度,出现此类案件就要严惩,杀一儆百。
新股破发实是巧取豪夺
“大潮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随着二级市场近期的持续低迷,一级市场虚高的定价“泡沫”也纷纷破裂。截止6月份,发行的157只新股中,已有61只跌破发行价,破发比例接近4成。另外,还有2只新股的价格和发行价持平,16只新股首日破发,自1995年来沪深两市仅有22只新股首日破发。
可以肯定的是,破发潮并不能单纯地归咎为市场低迷,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新股发行估值过高,有的严重透支未来的发展业绩。就拿珠江啤酒为例,预计募集10.6亿元资金,发行股数为7000万股。即珠啤IPO发行价至少需要在15.14元以上,才能募集到10.6亿元左右的资金。而珠啤2009年EPS仅为0.14元,也就是说,询价时券商必须给予100倍以上的PE,珠啤发行价才能达到15元附近。但是,现在食品饮料行业的平均市盈率仅38倍,国内的啤酒龙头—青岛啤酒的市盈率也不过41倍。珠啤如此高的发行PE,上市后想不破发也难。
在高价发行破发之后,都有哪些裸泳者搁浅在沙滩上了呢?保荐机构无疑是第一个裸泳者,某些机构对一些拟上市公司的包装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保荐人推高发行价的动机高,因为回报与募集资金直接挂钩。如果按照一家公司税后4500万元利润计算,40倍PE发行,融资4.5亿元,发行费用1500万元也只有3%的比例。这1500万元要养保荐人还有投行工作人员,有的券商还要算上其他部门的费用分摊,总体测算下来,如果中小板项目没有1500万元实在不划算。但问题是,现在许多首发项目,达不到4500万元的利润,那么保荐人就收不到1500万元,所以,水涨船高,发行价高上涨,保荐费用也要涨。5%的平均发行费用水平,算是衡量投行能力的一个标准了。像东兴证券那样低的收费,恐怕有为业绩而不计成本的深层次原因。曾经面对海普瑞的天价发行,其董事长李锂侃侃而谈,称自己赶上了一个“伟大时代”。然而,对投资者而言,他们赶上的只有海普瑞的“套牢时代”。
新股上市,然后再跌破发行价,实在是一种巧妙地掠夺财富的手段。随着新股“三高”、“破发”的不断出现,发行人、保荐人、询价机构,由于各种利益交织在一起,如何从制度上进行约束理清各方利益主体责任,是无论如何必须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中国目前大量的创业板和中小板有股票高价发行, 投资银行,上市公司,发行人、保荐人等机构一次就把上市公司未来10年的成长业绩都透支了;对于投资者来说简直是灾难; 比如像创业板这样发行的股票,投资者10年内就没有参与的价值和意义了。我们呼吁完善新股发行机制,如果这种新股发行机制不改变的话,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破坏性是不可估量的。
将黑嘴清出股市
股市黑嘴一直是市场顽疾,敢于“踩红线越界”的股评类节目之所以不能有效惩治,主要在于其背后利益链漫长、诱惑巨大,这导致监管政策执行不力,给“擦边球”释放了空间。
股市黑嘴就像球场黑哨一样,这个夏天再度成为众矢之的。国家广电总局近日下发通知,禁止各类电台、电视台与证券咨询机构的商业化合作,尤其要求不得对具体证券产品的价格涨跌和走势做出确定性判断。广电总局政策出台的同时,中国首例由操纵证券市场引发的“洗钱案”在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著名的股市“黑嘴”汪建中被检方以涉嫌洗钱罪起诉。这位前北京首放执行董事利用其个人影响,借向社会公众推荐股票之机,以“先行买入证券、后向公众推荐、再卖出证券”的手法操纵市场,非法获利累计超过1.25亿元。
一些出名的“黑嘴”,在市场上买入某只股票,然后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传播手段,强力推荐该股,等其上涨后卖出,自己赢得巨额利润,而跟随的散户则被“晒在沙滩上”。这种典型的荐股利益链条中有两个要害点:其一是股评人的影响力;其二是言论传播渠道。
其实,股票分析有错误是正常的,只有那些“所有预测都百分之百准确的宣传”才是不正常的。而相比于市场上捕风捉影、各种来路不明的传言,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和广播这两种传播工具更有放大效应。因为,这些公共媒体更容易让普通人相信,“股评家”们在荧屏上往往口称中立、客观,把个人言论伪装成“公共的声音”,进而放大其影响力,影响投资者的心态,进而左右其投资行为。
必须承认,这种个股涨跌的投机骗局,往往是黑嘴和投机者共同制造的,许多有经验的“散户”其实也明白这些人的话并不完全属实,而他们的心理是——我比别人先一步进入,那么后来者只要大批跟进,我就能挣钱。毫无疑问,这是典型的搏傻心理。
事实上,黑嘴、“带头大哥”的兴起,多少反映了中国股市中散户的弱势心态。在股市的丛林中,散户通常孤立无援,其表现出的追涨杀跌就是恐慌心理的表现,而股评家们的谆谆教导一呼百应,恰恰迎合了散户的心理需求,他们似乎为散户指出了一条摆脱恐惧、走向胜利的股市制胜捷径。因而,欺骗也被罩上了神奇的光环。
笔者认为:面对莫测的股市,缺乏信息优势、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的“三无”散户,习惯把希望寄托在专家、股神身上,希望通过他们的“指引”,实现自己的股市“财富梦”。这是电视台、电台、网络上各种股评类栏目大受追捧、黑嘴泛滥的深厚土壤。在股市当下这种投资者强弱分化严重的格局中,一方面,应该惩治黑嘴,严管证券业内的“股评家”,从“治人”角度发力;另一方面,还要清理电台、电视台同证券机构的利益捆绑,从传播渠道上入手,期待多管齐下,才能将股市黑嘴清理出市场。
基金巨额缩水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在指出,除了股票基金管理费大多按1.5%的年费率提取外,开放式基金还要加1.5%的申购费和0.5%的赎回费,这样投资者承担的成本要达到3.5%。如果算上1年期银行定期储蓄近2%的利率,投资者的机会成本要上升到5.5%。更重要的是,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都是风险资产,虽然这个风险溢价成本很难确定,但大致在3%左右。而基民只能“靠天吃饭”、赢亏波动巨大相比,各大基金公司则无论股市涨跌,都能通过固定比例的管理费提成,旱涝保收,财源滚滚。
“以持有人利益为核心”在基金业似乎已沦为一句口号。近一年来,基金公司犯低级错误导致投资者利益受损的现象几乎月月都有。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7月份起,60家基金公司中就有至少15家犯过不同的低级错误。
“分红门”:基民现金红利被投资
虎年伊始,宝盈资源优选基金的系统默认方式出错,有近4000名持有人的分红款被“强迫”红利再投资。据市场人士计算, 3月3日,宝盈资源单位净值为1.0292元。如果持有人购买1000份该基金,到3月3日,按现金分红计算,其资产总值为1199.2元;按红利再投资计算,资产总值为1189.2元,两者相比较,持有人的资产缩水10元。 事后,宝盈基金不得不为自摆的“乌龙”全权买单,“买单”金额为30余万元。然而,数千持有人现金分红被莫名再投资所造成的时间成本无法量化也无从追讨。
“偏差门”:小散损失补偿无交代
去年12月30日,交银“上证180公司治理ETF”开盘时,净值较其交易价格出现了约50%左右的溢价,当天交易价格被迅速推高至涨停,该基金旋即停牌。据该基金公司当晚发布的公告,造成净值与交易价格偏差的原因是,公司当日对申购赎回清单进行调整时出现“技术错误”。 据测算,这次事件给基金造成的损失在1亿元左右。其后,依照治理ETF招募说明书的约定,交银合法地追回了套利收益,但公司对错误造成散户的利益损失补偿却并没有给出最终的交代。
“爽约门”:打新无效 新股暴利打水漂
打新爽约绝对损人不利己,不少基金因此错过了新股所带来的收益,基金持有人也在无形中蒙受了难以量化的损失。
如去年10月27日,四川成渝网下1.25亿股限售股解禁。当日该股下跌3.31%,收于7.02元。即便如此,较之3.6元的发行价仍有95%的涨幅。如果当日参与网下申购的基金以收盘价抛售该股,便可获得不菲的收益。
分析个中原因,不难发现相关基金只要有足够的规模,即使在持有人利益受损条件下,机构也能从中有所得益。而这样的利益冲突关系,或许就是造成相关投资机构一再出现低级错误、并使投资人权利受损的制度成因。
基金巨额亏损,买单者却是基民,亦即基民在承担着损失,与基金几乎不相关。而与之对应的是,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并未与基民的财富一样出现缩水,相反还呈现出大幅增收的状况。股市暴跌,基民损失惨重,基金公司因为旱涝保收同样成为其中的大赢家。如此格局,也引发了市场对于基金公司提取管理费的争论。基金不能为投资者带来回报,却只知道以扩张的模式创收,已经打破了市场的公平原则。
标榜专业的基金公司低级错误频犯,基民却要为此“买单”并且追偿无门。由于基金产品的高度专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侵权事件更易发生,可基民却没有“3·15”,既不能像普通的消费者一样得到《消法》保护,又没法像股民借力《公司法》直接诉讼上市公司维权。基民只能默默的承受着。
新股高价发行利益链
新股高定价发行的背后,是包括发行人、保荐人承销商、询价机构及股权投资者等在内的一条长长的“利益链条”。
IPO(首次公开募股)重启一年来,众多新股的高价、高市盈率发行,不仅使新股发行成为上市公司大肆“圈钱”的工具,也在近期市场下跌时令新股破发呈现蔓延之势。破发潮背后,在中小投资者深度套牢时,哪些机构却在新股发行中获取暴利引发关注?新股高定价发行的背后,是包括发行人、保荐人承销商、询价机构及股权投资者等在内的一条长长的“利益链条”。而要实现新股发行真正市场化,体制的再改革已然箭在弦上。
在5月20日,4只新股亮相创业板,而创业板“新股不败”的神话也旋即告破。其中,最受市场看好的奥克股份开盘即跌破发行价,并以暴跌9.91%收盘,成为A股市场上新股上市首日最差表现的代表;另一新股劲胜股份,也是开盘即破发,首日收跌5.67%。事实上,除了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现象突出外,近半年上市的新股也频频遭遇破发。截至2010年5月23日,首发募资的254家公司中,有88只尝到了破发滋味。破净、破增的情形也在“跌跌不休”的A股市场中不断涌现。
在这场破发潮中,高价、高市盈率发行成为了“千夫所指”。破发现象的蔓延,除受大盘连续下挫的影响之外,高价、高市盈率发行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高价已经成为新股发行的一个重要标志,这在创业板中演绎得最为鲜活。即便今年初以来市场开始低迷,但新股的高估值依然存在。
在像A股市场这样的卖方市场里,发行失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市场对于新股发行价格的约束大大减弱,发行人(上市公司, PE等机构在上市公司也持有股权)和承销商的这种担心也就不存在了。不论是发行人还是承销商,它们从发行中获得收益只和募集资金的规模相关,在发行股本一定的条件下,如何实现更高的发行价格成为其最为关注的问题。多数情况下保荐人承销商都是由一家投行或券商机构担当, 除了保荐收入外,承销商的承销费用多为承销金额的一定比例,通常是1.5%到3%之间,所以保荐人、承销商为攫取更多的承销费用,希望新股发行的价格越高越好。与保荐人、承销商对新股高定价诉求相契合的是,众多询价机构为分享新股筹码也在哄抬价格。此外,除了上市公司通过高定价“圈钱”的先天动机之外,很多创投基金(VC)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也往往占有公司的原始股权,这些机构也追求尽量高的发行价,以获取退出时的较高上市溢价
这种高价发行引发的圈钱行为,不光刺激了发行人和保荐人的冒险行动,包装上市、造假上市、虚假陈述,为的就是能够骗取上市资格,骗取高价发行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利益。更值得注意的是,也正是由于高价发行所带来的利益诱惑,各方面的有权有势者,千方百计在新股公开发行前突击入股,成为新形势下腐败的滋生场所。高价发行成了中国股市的百恶之首。
内幕交易的影响
牛市之中,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发小道消息漫天飞舞,利用内幕交易获取不当得利,危害个人股民利益。没关系,没技术,没消息,没老鼠仓的股民最终变成任机构、主力、私募、这些地主老财宰杀的“杨白劳”。这些所谓的杨白劳把那些庄家、私募、做老鼠的,喂得膘肥体壮,油光满面,到现在确仍用百姓、用股民的钱去砸盘,继续去榨早已干瘪了的股民,直到挤出他们的最后一滴血、最后一点筹码,再来拉出一波行情,如此反复!
举些例子吧!在2007年,上投摩根原经理助理唐建被查实有“老鼠仓”行为。经查,唐建曾利用自己父亲和第三人账户在基金建仓前买入新疆众和股票26多万股,总共获利逾150万元。7月28日,山西证券IPO异常蹊跷地被证监会一纸公告紧急叫停,这家原本在7月30日就要上会的公司成为IPO中首个被临时取消审核的券商。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山西证券IPO被紧急叫停的原因很可能是在上市前夕遭遇举报,被举报的问题是“老鼠仓”事件。 今年以来,内地基金公司相继查出四例“老鼠仓”,分别是融通基金张野、长城基金刘海和韩刚,海通证券分析师叶志刚也被曝出违规代客理财丑闻,另外明星股神也难以回避“老鼠仓”的疑问,女明星陈好创出3年潜伏ST黑龙一朝获利十倍的神话至今没有得到澄清。一时间,整个证券业被信任危机所困扰。
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证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运行秩序,阻碍了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毫无疑问,这种以非正常交易而换取不当利益的人必然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这些庄家,老鼠仓的行为利用了最基本股民的辛苦钱来换取自己的利益,这些行为难道不使人民“痛心”吗?不管怎样,股市要以民为本,就是以中小股民为本。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不能被漠视,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发展。
说是这样,但是好像多年来,这些“黄世仁”真正受到查处的只是极少数,往往导致“不了了之”的情况出现。倘若没有更好的预防办法和严厉的惩罚措施,这些就会屡禁不止,不要怕那些取证和调查序繁琐、复杂,虽然我们不可能尽除,但是发现一家、打击一家,只要大家团结,就一定有肃清的一天!在此,也呼吁司法机关能对从严量刑,以起到有效的震慑效果。但愿这些股市中的“噪音”能被早日清除干净,更好的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中投的悲剧
作为肩负着国家外汇储备投资任务的中投公司为何总是境内赚钱境外亏?
成立于2007年9月的中投公司,注册资本金拥有2000亿美元,其中,用于境外投资的部分超过50%,其余部分则用于通过中央汇金公司来投资境内金融机构。
可是,对于肩负着国家外汇储备投资任务,带有浓厚官方背景的中投公司的业绩来讲,中投并没有沾沾自喜的资格,其境外投资业绩也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地方。中投之所以全年能够实现近7%的资本回报率,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通过中央汇金公司持有国内多家金融机构股权、行使国家出资人的职责,获取了可观的分红。然而在国外的投资,只是充当了冤大头的角色而已。
2007年5月,中投公司斥资约30亿美元以29.605美元/股的价格购买黑石近10%的股票。随后,黑石集团股价连续下跌导致中投公司投资大幅缩水。2007年年底,就在人们以为中投公司应该“学聪明的时候”,中投公司购买了摩根士丹利56亿美元面值的到期强制转股债券,占摩根士丹利当时股本的约9.86%。随后,这笔投资因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大幅缩水。
“从这两个典型的海外投资案来看,中投出手投资的时点恰恰选在了金融危机爆发前和危机初期的泡沫最高峰,事实上成了泡沫的‘接盘者’,也就是所谓的‘冤大头’。
如果说投资黑石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失手,尚可以归结为全球金融危机中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那么2009年中投在美国斥资54亿美元买入的一只货币基金也因为跌破净值而最终清盘,实在让人难以理解,三年连战连败,这不得不让我们怀疑中投否是在糟践中国老百姓的养命钱。中投到底是为美国人民服务还是为中国人民做主?
很明显,这些投资过于集中在美国,投资领域也过于集中于金融机构,这使得投资无法有效地分散风险。由于中投内部有相当数量的人员来自政府部门,行政气息浓厚,工作效率受到严重的影响,一个急等着签字的文件,可能会被拖上好几天。而境内投资获益主要以此前国家的政策安排为主要原因,中投在2008年的境外投资业绩中基本上无所作为。这种情况,多少给人一种“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感觉。
近年来,由于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日益提升,国际炒家对中国操盘手进行“围追堵截”,常常是中国要什么,什么就大涨;想卖什么,什么就大跌。国际炒家们未必都有抵制华企华资的企图,他们大部分行为只有一个目的,就是逐利。面目稚嫩的中国企业,在他们眼中就是菜鸟级的玩家,不宰一刀就对不起股东。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中国式亏损”的要害就在于中方企业、机构自身各式各样的缺陷,其中利益的服务重心定位不准确,是一个重要因素。
当然,这种主权基金类的投资机构、类似于官僚机构作为其管理模式,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内控机制及其投资策略的缺陷和弊端。总之,只有在减少“天灾”损失和避免“人祸”危害两方面都做到位,以真正为中国老百姓的财产保值增值为出发点,以一个中国投资代表的角色来定位,中投投资海外才能让大家放心。 当然,说到底,中投海外投资的失败是没有自已的投资理论和评估标准,中投本来是金融机构,投资专家,却像散户一样到国外去买基金,入别人的私募;到底是中投弱智还是中国真的没有真正的投资专家;中国人要到国际金融通市场去必须用好自已的投资专家和理论才是正道.
信任导航
我们日常的财经、理财信息都是来自哪里?毫无疑问,电视、网络媒体是主要渠道。可是,一些利欲熏心的人正是利用了普通老百姓共同的弱点,来成就一己私利。
从汪建中开始的这场“股评黑嘴狙击战”,风声再起。
这次,证监会的主战场从资本市场监管转到了证券类媒体内容传播上,它多了一个战友—广电总局。
近两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广播电视证券节目开展非法证券活动,进行“抢帽子”交易操纵股票价格,诈骗投资者钱财,利用虚假夸大信息违规开展营销活动。个别广播电台、电视台出租转让节目时段,对参与证券节目的机构和人员资格把关不严,节目内容存在片面、夸大、虚假内容,证券信息类产品广告以误导方式招揽客户,广播电视证券节目的商业色彩愈演愈浓。
那些,无证券投资咨询相关资格的机构和人员以“资深人士”、“荐股高手”、“投资专家”、“操盘手”、“荐股大赛”等名义或形式变相参与证券节目,对具体证券的价格走势、分析预测作出错误的评论或投资建议,变相招揽客户,非法从事证券业务,操纵证券价格,给广大投资者造成一种舆论假象,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据证监会公布,自去年3月截至今年6月底,关闭非法网站1565个,清理网络非法证券活动信息4390余条,叫停涉及非法机构和人员的广播电视违规证券节目123个,叫停报刊违规证券广告栏目36个,称:媒体净化效果显现。
是的,如果效果不显现,又怎会公布于众呢?先不说这样的做法是否是杯水车薪,如果这样的检查、治理只是在舆论的强烈谴责下才偶尔发挥一下作用,那么,从长期来看,中国证券市场的秩序永远是混乱一团。
当金钱、权利、名誉相互利用、彼此追捧的时候,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就必然受到损害,在风险丛生、陷阱重重、机遇与挑战并从的金融时代,在理财投资已成为21世纪必须面对的事实面前,我们应该相信谁?
当“专家”的言论变得不堪一击,当媒体报道的商业色彩越来越浓,当谎言开始变得流行,谁又能为我们的信任导航?
地下炒金公司的内幕
今年以来,国际黄金价格迭创新高,而A股市场震荡下挫,迄今已下跌20%左右。一热一冷之间,一度沉寂的地下炒金活动借势再度活跃,一些地下炒金公司甚至一改以往简单的“广撒网”拉客模式,把目光盯向了在股票投资中失意,但有一定资金实力和投资经验的股民群体。
地下炒金公司口中的国际黄金投资国际黄金价格走势,地下炒金公司和所有客户做对手交易,利用大多数客户亏损大于盈利的规律获利。然而地下炒金公司就是参照伦敦现货黄金价格对赌交易。一份期货行业内部报告估算,全国以黄金投资公司名义经营的炒金公司保守估计有1000家左右,代理商5000家左右。以一家代理商100个客户、每个客户5万元资金来计算,整个地下炒金市场的总资金可达250亿元,可见规模的庞大。
地下炒金公司的 “诱惑”之一:炒外盘。地下炒金公司往往以“炒外盘”为幌子,声称直接参与国际黄金市场。这类公司一般在香港设有皮包公司及网站,对外宣传是香港公司驻内地的总代理,抓住内地客户一般不会去香港考察的心理。服务器架设在香港,万一出事能更及时销毁证据。其实地下炒金公司与合法的黄金交易所根本没有联系,他们只是在自己设定的一个内部交易系统里买进卖出。客户进行的一切交易均为虚假,无论赢利还是亏损,都只体现在炒金公司自己设计的软件系统中。同时,这些地下炒金公司还在交易系统上做手脚,如果投资者做错方向,交易会立刻成交;如果方向正确,则会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成交。因此投资者最终都是赔钱。
诱惑”之二:高杠杆。地下炒金,都会制定保证金交易的规则,与国内正规的黄金期货黄金现货延期等保证金交易相比,地下炒金的杠杆高得匪夷所思,正规交易的杠杆最多不超过13倍,而地下炒金杠杆100倍司空见惯,甚至高达200倍以上。一旦投资者方向出错,价格微小的变动就会令投资者血本无归。
“诱惑”之三:低门槛,高回报。相比国内正规黄金投资渠道,地下炒金由于杠杆极高,导致了表面来看投资门槛极低,仿佛10美元就能炒1盎司黄金,而百倍高杠杆也造成了一本万利的假象。客户交易帐户上的资金其实都是虚拟的,和我们做模拟交易一样,客户投入资金多少,他们就在交易系统后台上给客户的交易帐户上输入相应的资金额度。客户资金一到公司指定银行帐户上,马上就会被转走,挪做他用。
“诱惑”之四:超低成本。许多地下炒金公司制定的交易手续费率往往很低,造成交易成本极低的假象,从而鼓动投资者不断交易。地下炒金公司往往与投资者互为交易对手,在实时价格信息上“渗水”,通过不利于投资者的价格完成交易赚取价差做多,它的系统就自动做空;客户做空,它则做多,扎差部分并没有接入更大的交易所或坐市商,当客户的头寸整体是盈利的,公司就要亏损,公司因没有承接能力去外面做对冲,于是就耍无赖,谎称电脑故障,不让客户交易,甚至直接卷款走人,这类炒金公司对社会危害更大。
以上现象表明地下炒金公司一般只宣传赚钱效应,不提示风险,投资者一般都是赚钱赶快平仓,亏钱不愿意止损,所以客户很容易爆仓。这些炒金公司的交易系统极不稳定,客户极可能在此情况下亏损。
可是一些投资者一旦亏损,普遍有“愿赌服输”心理,再加上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害,很少有人报案。地下炒金公司对闹事的“不良客户”一般会出钱解决,其余的也就是不了了之。
目前我国与黄金市场相关的法规,只有早在1983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此后没有出台过任何法规,我国的黄金投资市场长期处于一种无法可循的状态下。正是由于资本主义市场制度的不完善,国家政策的缺陷,导致地下炒金乘虚而入。在这个动荡的股市中,失意的股民不要盲目的去接触那些陌生人的电话来防,应该找到正规的投资专家。希望合法投资渠道得到规范发展,股民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0 15:36
目录
概述
简介
大盘即将暴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