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素华(彝名罗洪·依乌嫫),女,
彝族,1969年生于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文学(语言学)博士,现任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副会长。
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09-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007年),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九届副秘书长,国家民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国际
中国语言学会会员,曾获
台湾中央研究院“
李方桂、徐樱语言学奖学金”一等奖(1988年)。
人物经历
1、博士:1999年获得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语言学。
2、硕士:1994年获得中央民族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专业方向为
社会语言学。
3、本科:1987年考入
中央民族学院民语三系语言学本科专业,1991年获
文学学士学位。
4、高中:1984-1987年
西南民族学院预科高中部。
国(境)外访学经历
1、2009.9—2010.9 哈佛大学燕京学社(Harvard Yenching Institute)访问学者。
2、2009.1—2泰国清莱府调查研究阿卡族(国外的哈尼族)语言文化。
3、2006.7—8加拿大里贾纳大学(Regina University)英语及其文化培训与交流。
4、2004.3—6
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Latrobe University)语言学系访问学者。
5、2002.11—2003.8 在缅甸仰光外国语大学(Yango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做访问学者,进行彝语和缅语的比较研究。
6、2024.7—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副会长
主讲课程
语言类型学、
社会语言学、语言学概论、汉藏语概论、藏缅语族语言研究、彝语句法研究、彝缅语言文化、基础彝语、中国语文概要、中国周边国家语言文化、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比较、对外汉语教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等。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和兴趣:彝语语法、语言类型学、社会语言学、藏缅语族语言、彝文文献。曾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缅甸做访问学者,赴美国、德国、瑞典、泰国、香港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出版图书
主要贡献
著作6部(2部专著,4部合著),编著3部,发表论文36篇。先后主持科研项目6项。
国(境)外参加的学术会议
1、2010.5参加在哈佛大学召开的第18届国际汉语言学会暨北美第22届汉语学会,宣读论文The Morpheme SU - Determiner and Complementizer in Nuosu Yi Language(诺苏彝语中的指示词和关系词素SU)。
2、2007.2获举办方邀请和资助,赴德国杜伊森堡大学参加“21世纪语言理念:语言复兴”的学术会议,宣读论文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Domains of the Yi Language in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Dwindling or Maintaining?(凉山彝族自治州彝语使用域的初步研究:衰退还是保持?)。
3、2006.9 获举办方邀请和资助,赴美国华盛顿大学参加第39届国际汉藏语会议,宣读论文The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s in Nuosu Yi Language(《彝语诺苏话连动结构》)。
4、2004.10 获举办方邀请和资助,赴瑞典隆德大学参加第37届国际汉藏语会议,宣读论文The Passive Construction in Liangshan Yi Language(《凉山彝语被动结构》)。
5、2004.8 获举办方邀请和资助,参加在泰国曼谷举办的“第四届亚洲奖学基金年会”项目总结汇报会议,宣读论文A Comparative Study o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of Yi (Lolo) in China and Burmese in Myanmar(《中国彝族与缅甸缅族语言文化之比较研究》)。
6、2000.8 获举办方邀请和资助,参加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的“变化中的亚洲——全球化与妇女健康”,宣读论文The Health Problems of Liangshan Yi Women(《凉山彝族妇女的健康问题》)。
主要科研成果
(一)出版著作6部(专著2部,合著4部):
《彝语参考语法》(专著), 民族出版社,2011年(即将)。
《盐源县民族语言使用状况》(专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即将)
《
彝语结构助词研究》(合著),民族出版社,2002年。
《彝语词汇学》(合著),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阿卡语研究》(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
《泰国万伟乡阿卡族及其语言使用状况》(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7月。
(二)编著3部:
主编《藏缅语族部分语言使用的变迁》,民族出版社,2010年12月。
副主编《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语法比较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6月。
(三)公开发表的论文36篇:
1、《彝语诺苏话中光杆名词和名量短语的指称性》,北京大学《语言学论丛》,2011年第1期。
2、《彝语诺苏话的连动结构》,《民族语文》,2010年第1期。
3、A Preliminary Study of Yi Language Domains (彝语使用域的初步研究),论文集,德国杜伊森堡大学大学出版社,2009年。
4、《泰国万伟乡阿卡族母语使用状况》,《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4期。
5、Assessment of the Social Functions and Vitality of the Yi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ts Domains of Use (从使用域评估彝语的社会功能和语言活力),美国,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中国教育与社会》),Collection of Linguistic Diversity and Language Harmony in Contemporary China, M.E.Sharpe, NY, Editored by Minlang Zhou ,2008年,第6期(11—12月)。《中国教育与社会》由美国M.E. Sharpe Publisher 用英文出版,发表的文章为SSCI 检索系统收录。
6、《多语型民族语言习得的特点分析——四川盐源县白家村藏族多语习得的个案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7、《被动义在凉山彝语中的表达方式》,《语言研究》,2005年第4期。
8、《凉山彝语的类别量词》,《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9、《凉山彝语的差比句》,《民族语文》,2005年第5期。
10、《彝语与缅语类别量词的语义比较》,《
汉藏语系量词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11、《彝语的差比句——兼与汉语比较》,《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语法比较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6月。
12、《彝语与汉语被动义的表达方式之比较》,《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语法比较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6月。
13、《凉山彝语话题结构》,《民族语文》,2004年第3期。
14、A Comparative Study o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of Yi (Lolo) in China and Burmese in Myanmar,THE FUTURE OF ASIA:DEVELOPMENT,DIVERSITY AND SUSTAINABILITY,Asian Scholarship Foundation, Edited and Compiled by Shen Hongfang, 2006.
15、《凉山彝语ko 的语法化历程》,《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5。
16、《彝语动词的体貌范畴》,《民族语文》,2001/4。
17、《彝语结构助词ta在不同层面上的多功能性》,《语言研究》,2001/2。
18、《彝语支语言结构助词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6。
19、《白家村彝藏双语特点及其成因试析》,《
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5月。
20、《彝语结构助词虚化的层次性》,《民族语文》2000/2。
21、《彝语虚词及结构助词的研究及其新框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8月。
22、《凉山彝语的体词状语助词》,《语言研究》1998/2。
23、《彝语虚词ta的多功能性》,《民族语文》1998/2。
24、《20世纪彝语语言学》,《中国彝学》第一辑,1997年,民族出版社。
25、《彝文文字类型》,《中国彝学》第一辑,1997年,民族出版社。
26、《彝文文献中结构助词的特点》,1999年12月,《云南民族语文》1999/4。
27、《彝语结构助词在句法中的地位》,《云南民族语文》,2000年第1期。
28、《凉山彝族谱系特点研究》,《四川凉山民族研究》2000年刊。
29、《凉山彝语的hi和bo》,1997年12月,《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报》1997年第4期。
30、《彝语谓词重叠形式》,戴庆厦主编《中国民族语言文学研究论集》(1),民族出版 社,2001年7月。
31、《彝语结构助词的句法功能》,《中国彝学》(第二辑),民族出版社,2003年4月。
32、《“诺苏”为“黑族”义质疑》,《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3。
33、《再论“诺苏”非“黑族”义》,《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2。
34、《彝语支语言颜色词试析》,《语言研究》,1993/2。
35、《凉山彝族谱系特点及其研究价值》,《凉山大学学报》2003/2。
36、《凉山彝语结构助词SU》,《中国语言学新拓展》,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1999 年。
在研项目
1、2007年独立承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中央民族大学“
985工程”之“彝语参考语法”项目,2011年下半年结题。
2、2009年独立承担中央民族大学“211工程”之“彝文教育经典《玛牧特依》的语言学研究”项目。
3、2002年承担“彝缅语概论”(与戴庆厦教授合作)获北京市精品教材建设项目立项及资助,即将结题。
结题项目
1、2003年独立主持和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博士点基金“藏缅语族语言变迁”项目。
2、2006年作为主要参加者参加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项目“彝语使用状况”。
3、2005年作为主要参加者参加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语法比较”。
4、2002年、2004年独立完成“中国彝族和缅甸缅族语言文化之比较”获福特基基金会子项目“亚洲学者基金会”资助。
获奖记录
1、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2005年获中央民族大学英汉双语教学资格,并在教学中实行。
2、1998年获台湾中央研究院“李方桂、徐樱语言学奖学金”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