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部胶质瘤
疾病症状
脑胶质瘤是因为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癌变所产生的最常见的原发性颅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35.2%~61.0%,由成胶质细胞衍化而来,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以及治愈率低的特点。
一、病因及常见疾病
(一)病因:
现如今病因仍有很多尚不明确的地方,根据研究人员分析,可能和肿瘤本身产生有着直接相关的原因,但其中的因素主要有病毒感染生活环境变化以及化学、电磁辐射等很多方面。
(二)常见疾病:
星形细胞瘤是指以星形胶质细胞所形成的肿瘤,据相关资料以及相关数据提示:星形细胞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3%-26%,占胶质瘤21.2%-51.6%,男性多于女性。
2、多型性黄色星形细胞瘤:
3、室管膜下巨细胞性星形细胞瘤:
多发于青少年及部分未成年儿童,而且男性同胞多于女性同胞,以不同程度神经系统缺失为特征。临床诊断应与室管膜下室管膜瘤、室管膜下结节、室管膜瘤及脉络丛乳头状瘤等相鉴别。
一种边界较清,缓慢生长,常发生于儿童和年轻人的囊性星形细胞瘤,分别占大脑和小脑星形细胞瘤的10%和85%,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好发于20岁前,无明显性别差异。随年龄增大而发病率降低,仅有少数病例发生在50岁以上。
二、鉴别诊断
脑部胶质瘤的临床症状可分两方面,一是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精神症状等;另一是肿瘤压迫、浸润、破坏脑组织所产生的局灶症状,早期可表现为刺激症状如局限性癫痫,后期表现为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如瘫痪。
根据其生物学特征、年龄、性别、好发部位及临床过程进行分析,在病史及体征基础上,采用电生理、超声波、放射性核素放射学核磁共振辅助检查,定位正确率几乎是100%,定性诊断正确率可在90%以上。
三、检查
(一)脑部MRI三维检查:
脑部MRI图像的三维显示就是指利用一系列的二维脑部MRI图像重建三维图像模型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技术。通过三维重建可以科学、准确地重建出被检物体,避免了传统方法中的不确定因素。脑部MRI的三维显示包括对图像的预处理、脑部肿瘤组织的提取与分割、模型构建等主要步骤。
(二)X线平片
如果胶质瘤接近颅骨,X线平片可显示局部颅板骨质吸收、破坏或增生。
(三)脑电图检查
癫痫发作是胶质瘤常见症状之一,因此当患者有癫痫发作时,应及时做脑电图检查,这对胶质瘤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四)PET-CT
观察胶质瘤的生长代谢情况,判断胶质瘤是否有颅内和脊髓椎管内的转移。
(五)脑血管造影
显示脑血管移位和肿瘤血液供应情况,明确瘤体和血管的位置关系以及胶质瘤的血液供应情况。
四、治疗原则
手术目的在于明确诊断,改善症状,减轻肿瘤负荷。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手术原则是在保留重要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多切肿瘤,降低颅内压力,减轻肿瘤对重要组织及神经的压迫。
Ⅱ级以上脑胶质瘤建议常规行放射治疗,现如今放射治疗设备较多,如伽玛刀X刀直线加速器等,根据病情不同,选择适合的放射治疗方法。
化学治疗:
化疗对进一步杀灭残留肿瘤细胞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肿瘤电场治疗是一种通过便携式、无创的医疗器械实施的疗法,其原理是通过低强度、中频(200 kHz)交流电场,作用于增殖癌细胞微管蛋白,干扰肿瘤细胞有丝分裂,使受影响的癌细胞凋亡并抑制肿瘤生长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25 19:50
目录
概述
一、病因及常见疾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