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含碱量低:(
K2O+
Na2O)含量为0.3~0.4%,远低于U型膨胀剂的1.7~2.2%,其意义重大;
2:取消超长
现浇结构后浇带:
地下工程60M长不设后浇带,超过60M,以ZY膨胀加强带取代后浇带,
降低成本、缩短工期;
3:
大体积混凝土温差
裂缝控制:采用ZY产品,放宽温控指标,一般不必再采用冷却骨料、在混凝土中埋设
冷却管等传统
施工方法,节约施工费用;
4:屋面现浇施工:采用ZY产品现浇屋面,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防水
耐久性好等特点,已获广泛使用。
由于
普通混凝土存在收缩导致开裂现象,破坏结构,设计一般是以设置临时性收缩
变形缝的方法释放大部分
收缩应力,经过一段时间后再以较大
膨胀量的混凝土回填此缝。膨胀加强带的技术原理是在带内混凝土中掺加适量膨胀剂(例如高效
混凝土膨胀剂UEA、CEA、AEA、FEA等),通过
水泥水化产物与膨胀剂的
化学反应,使混凝土产生适量膨胀。高效混凝土膨胀剂UEA的主要成分是无机
铝酸盐和
硫酸盐,当UEA加入到普通
水泥混凝土中,拌水后和水泥组分共同作用,生成大量膨胀结晶水化物——水化硫铝酸钙,这种产物使混凝土产生适度膨胀,在钢筋和临位的约束下,在混凝土结构中建立0.2MPa~0.7MPa预压应力,这一预压应力可大致抵消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收缩
拉应力,使结构的收缩拉应力得到大小适宜的补偿,从而防止或减少
混凝土收缩开裂,并使混凝土致密化,提高了混凝土结构的抗裂防渗能力。加强带设置在混凝土收缩应力发生最大的地方,通常是房屋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对于超过
普通混凝土伸缩缝设置距离过长的且要求连续无缝施工的混凝土结构,可以在适当部位设置多条膨胀加强带。大量的工程
实践证明,采用膨胀加强带,可以连续施工,超长混凝土结构不留缝且不裂,减少了分缝处理带来的麻烦,大大缩短了工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从理论上说,
后浇带是采取完全“放”的方法来解决大面积、大体积
钢筋混凝土收缩应力问题,概念较为清晰,从多年的工程实践也证明了这点。而加强带是采取“抗”的方法,膨胀加强带由于其本身的作用原理,在建筑的
沉降差的控制上存在缺陷,这也决定了其不可能完全取代后浇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