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膺”是形声字。“膺”的甲骨文是指事字,初文在“隹(鸟)”胸脯部位加一点或一圆弧符号以示胸义,于造字方法属指事。周代追加形符“人”而成为形声字。篆书、隶书累加形符“肉(月)”表意,古文字形体像块肉,表示膺是胸,为肉体的一部分;其声符又有所繁化,或从“疒”而作上图中⑤字形,或从“广”而作“膺”。后定形为“膺”。“膺”本义为胸。引申指内心,如“膺肺”。作名词时还引申为乳上骨;胸傍,胸部两侧的肌肉隆起处等义。“膺”作动词时引申为受、承受,如《楚辞·天问》:“撰体协胁,鹿何膺之?”王逸注:“膺,受也。”还引申为抱有、接受等义。
又《
尔雅·释言》:亲也。《礼·少仪》:执箕膺擖。注:膺,亲也。
又《
集韵》於证切。英去声。胸也。《礼·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释文》:徐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