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心理学是以埃里克森等为代表的新
弗洛伊德学派,他们在研究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时,虽然保留了弗洛伊德的许多概念,但不再强调性本能和性矛盾冲突在人的精神活动和行为中的特殊重要性,而重视社会、文化、人际关系在人格发展和形成方面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自我是在本能需要满足或挫折的矛盾之间发展起来的。据此发展成为一门新的科学——自我心理学。
定义
由埃里克森创立,一种接近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思想的人格理论。它表现了自我心理学的人格探讨途径,强调人格在整个一生中发展变化的重要性。埃里克森关于自我概念的论述构成了与弗洛伊德学说的重要区别之一。他认为在为本我服务的过程中,自我形成了自己的内容、需要和机能。自我不仅能保证个人适应环境和健康成长,而且是个人的自我意识和同一性的源泉。因此,可以把埃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说看作为一种描述自我在人生经历中如何获得或失去力量,如何支配个人心理发展的人格发展理论。
发展
新
精神分析学派之一。晚期S.弗洛伊德著作已蕴含自我心理学思想,但仍属本我心理学的范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鲍德温(J.Baldwin) 、德国心理学家苛勒等人虽对“自我”有出色的见解但并没有系统化,惟独新精神分析学家开始把主要锋芒集中自我心理学。安娜·弗洛伊德是自我心理学的奠基者,如探讨了本我与自我的关系及自我防卫机制问题;哈特曼(H .Hartmann)是自我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创建者;E.艾里克森则是当代自我心理学的最大理论权威,并依照他的人格发展渐成说,把自我心理学发展为“
一生发展心理学”。其主要理论观点:①强调后天自我的价值,认为自我具有自己能量的来源和它的动机与目的。自我是一个理智指导的系统和人格中更富于独立性的部分。②把自我的功能从本我内驱力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使自我具有自主性的功能和独立。③自我基本上能够调和适应外界现实。在心理治疗方面,重视自我作用所导致的主要内心活动的现实化,毋需长期分析潜意识的本我内容,依靠自我力量和自我适应潜能也能在较短期内收到疗效。自我心理学相对本我心理学是一个进步,促进了
弗洛伊德主义的新发展,开创了自我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和理论建构。对
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尤其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有重大影响。但仍未摆脱潜意识决定论和泛性论的桎梏。
作为新型的自我心理学,与传统的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的区别在于:①专门研究健康人或精英的自我及其内涵,不以患者和变态人格为对象;②集中研究有意识自我和超自我,不以潜意识和前意识的自我为探讨主题;③致力于研究“人格自我”、“自我统一体”、“自我实现”、“本真自我”等,不是孤立地、僵化地探讨与人格相脱节的自我机能。(3) self psychology一词亦译自我心理学,则指以自我为中心概念阐释一切心理现象的心理学研究的统称。
埃里克森理论
埃里克森,
犹太人,祖籍丹麦,生于德国,1933年定居美国。师承于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
埃里克森接受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说,但他不主张把一切活动和人格发展的动力都归结为“性”的方面,而强调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认为人格发展受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
埃里克森把发展看作是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标,任务和冲突。他认为每一阶段的发展中,个体均面临一个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如果冲突解决的好,儿童相应地发展积极的方面,冲突解决的不好,就有可能影响儿童以后的发展。
内容
信任对怀疑
(0-1.5岁)
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婴儿是否得到了充满爱的照料,他们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他们的啼哭是否得到了注意,这都是生命发展中的第一个转折点。需要得到满足的儿童,会产生基本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指对他人的信任感,也指对自己的信任感。对那些受到适当关注的儿童来说,世界是美好的,人们是充满爱意的,是可以接受的。然而,有一些婴儿从没有得到他们所需要的关爱和照顾,这使他们产生一种基本的不信任感,这些儿童在一生中对他人都会是疏远的,退缩的,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如果儿童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父母建立起良好的
亲子关系,儿童将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将产生怀疑和不安。弹性好的儿童大多数在幼年时获得了安全的养护。婴儿必须学会信任别人对他们基本需要的照料。如果照料者拒绝或前后不一致,婴儿可能认为世界是危险的,这里的人是不可信任或不可靠的。主要的社会动因是照料者。
自主对羞怯
(1.5-3岁)
一周岁以后,儿童会主动形成一种与外界的关联感。他们想知道,我能做什么?外界的哪些东西是我能控制的?外界的什么东西控制着我?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常常要试试自己能力的范围和大小。形成了自主性的儿童,觉得自己是独立的,他们善于自我表现,富于自信心,父母的过度保护会阻碍这个年龄儿童自主性的发展。如果不允许儿童进行探索,不能获得个人控制感和对外界施加影响的认识,儿童就会产生一种羞怯和怀疑的感情。在大人介绍自己时用手捂住自己脸的孩子,就是缺乏自主性的儿童。
该阶段大多数儿童产生的自我控制感是自由意志的开始。具有较强
自主性的儿童,在他们以后的生活中,将很愿意掌握自己的命运,自信使他们能向艰难困苦挑战。相反,羞怯和怀疑的儿童将永远是追随者,他们依赖性强,缺乏果断性,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足够的自信,而这些正是激烈竞争中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这一阶段儿童出现自我控制的需要和倾向,渴望自主,除了养成适宜的大小便习惯、自我照料外,他主要已不满足于停留在狭窄的空间之内,而渴望探索新世界。幼儿能够更好地控制肌肉,能以自己的双脚走路,开始能够控制外部世界,凡事都喜欢自己动手而不愿他人的干预。儿童必须学会“自主”—自己吃饭、穿衣、讲究卫生等等。如果不能实现这种自立,可能引起儿童怀疑自己的能力,感到羞耻。主要的社会动因是父母。现代父母的特点:干预太多。
主动感对内疚
(3-6、7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超出家庭以外,开始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这时如果成年人过多的干涉,儿童将会缺乏尝试和主动性。
艾里克森认为,个人未来在社会中所能取得的工作上,经济上的成就,都与儿童在本阶段主动性的发展程度有关。儿童试图象成人一样做事,试图承担他们能力所不及的责任。他们有时候采取的目标或活动与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是冲突的,这些冲突可能使他们感到内疚。成功地解决这些危机要求达到一个平衡:儿童保持这种主动性,但是要学会不侵犯他人的权利、权益和目标。主要的社会动因是家庭。成功形成主动性是产生雄心壮志和
目标感的关键。随着儿童主动性的发展,随着儿童主动性的发展,他们体会到一项任务完成的喜悦,否则,会产生内疚感,缺乏主动性,总是依赖别人。这种主动感是指导儿童以后成功的关键。
(6、7-12岁)
儿童都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做不了的,但不久,他们开始与别的孩子展开竞争,不可避免到遇到成功或失败,如果体验到成功,他们的
竞争意识就会不断增强,这为他们以后积极进取打下了基础。如果失败了,就会体验到一种无能感,对以后的生活期望都不高。这一时期形成了勤奋感和对自己力量和能力的信任感。
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希望通过自己勤奋的活动以获得成功,这一阶段属于学龄期,儿童依赖的重心已由家庭转向外部世界,许多人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都溯源于本阶段的勤奋感。儿童必须掌握重要的社会和学习技能。这一阶段儿童经常将自己与同伴相比较。如果很勤奋,儿童获得社会和学习技能,从而感到很自信。不能获得这些技能会使儿童感到自卑。主要的社会动因是老师和同伴。
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2-18岁)
对“我是谁”的回答,如果是成功的,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就建立了,理解自己是怎么样的人,接受并欣赏自己。影响以后的职业选择。
这一阶段的青少年的更多的考虑“我是谁”的问题,体验着角色同一与角色混乱的冲突,如果个体把自己各个方面,比如信念,性格、
性别角色,未来的职业选择等很好的整合起来,个体就会获得较好的角色同一性;反之,则出现角色混乱。研究表明,角色同一性建立的情况可以分为四种,第一种是获得角色同一性。第二种是拒斥,即个体未充分考虑到将来的各种可能性,而是把这种选择权利交给父母或其他人;第三种是同一性迷乱,未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将来的人生目标形成定论。最后一种为同一性延迟。这一阶段是童年向成熟迈进的重要转折点。青少年反复思考“我是谁?”。他们必须建立基本的社会和职业同一性,否则他们就对自己成年的角色感到困惑。主要的社会动因是社区中的同伴。
友爱亲密对孤独
(18-25岁),如果发展得较顺利,找到比较满意的配偶,那么将会体会到亲密感,如果由于某些原因暂时还未找到合适的配偶,那么将会体验到一种孤独。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亲密的友谊关系,与他人建立恋爱或伴侣关系(或共有同一性)。没有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会使儿童感到孤独或孤立。主要的社会动因是爱人、配偶或亲密朋友(同性或异性)。
繁殖对停滞
(25-60岁),这时男女建立家庭,兴趣扩展到下一代。繁殖不仅指个人的生殖力,主要指关心建立和指导下一代成长的需要。在这一阶段成人面对的主要任务是繁殖。他们要承担工作和照顾家庭、抚养孩子的责任。“繁殖”的标准是由文化来界定的。不能或不愿意承担这种责任会变得停滞或自我中心。主要的社会动因是配偶、孩子和文化规范。
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
(60岁以后),如果感到自己的一生很充实,没有虚度,就会产生一种完善感,认为自己的生命周期与新一代的生命周期融合为一体。如果说达不到这种感觉凡不免恐惧死亡,觉得人生苦短,对人生感到厌倦和失望。老年人回眸生活,认为它既是有意义的、成功的、幸福的,或是无意义的、失望的、没有履行承诺和实现目标。个体的生活经验,尤其是社会经历,决定着最终的生活危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