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者明
汉语成语
自知者明:常与”知人者智“连用
出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第三十三章
典故
典出《贞观政要·论求谏第四》
贞观十六年(公元645年),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对司空(唐制,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佐天子治国)房玄龄等大臣说:“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是明智的人(自知者明),但要做到这一点却非常困难。比如说一位君主,每天都要处理成千上万件国家大事(一日万机),情况又非常错综复杂,人非圣贤,心智能力又有限,怎能把每件事情都处理得尽善尽美呢?这样说来,君主只有依靠匡正谏诤的臣子,来直言不讳指出他的过错,才能补救过失。由这件事我常思念魏徵,他忠诚耿直,遇到问题时能随时谏诤匡正,多次切中我的过失,这就是用明镜来照形体(如明镜鉴形),美与丑都会看得一清二楚。”说到这里,唐太宗举起杯子,向房玄龄等几位大臣敬酒,勉励他们也应该这样做。成语“自知者明”、“自知之明”、“人贵有自知之明”便源于唐太宗勉励房玄龄等大臣,要像魏徵一样敢于犯颜直谏故事。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08 18:08
目录
概述
出处
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