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溪位于
福建省连城县南部,东经116.6度,北纬25.3度,玳瑁山系西侧,属东南丘陵丹霞地貌,为其间小
盆地。
地理位置
东临
庙前镇,南接丰图村与上杭县蛟洋乡毗连,西倚上杭县南阳镇,北靠新泉镇,距连城县城52km,距龙岩市区48km,距厦门200km,319国道、厦蓉(龙长)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并建有互通和服务区,距冠豸山火车站28km,距冠豸山机场48km。
气候特征
芷溪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热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冷无严寒,夏热无酷暑,四季分明,夏长冬短,春夏
湿润多雨,秋冬少雨干燥,日
气温差稍大。年平均气温22.3℃,无霜期308天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896毫米。
历史建制
芷溪历史悠久,因古时村边溪流两岸长满芷草而得名,芜山岗中心坪曾发现新石器时期和西周时期的陶罐,是第二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南宋以前属新罗县、长汀县,南宋绍兴三年置莲城县,属古田乡表正里。元代、明代汀州升为路、府,芷溪属连城县表席里。明清至民国时期,芷溪设保属连城县,后为崇新乡政府驻地。苏维埃时期,先后设新泉县、新杭县、新汀杭县,芷溪均为区政府驻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连城县成立,设芷溪乡,后拆为芷溪、芷民两乡。1958年,芷溪设建制镇,为连城县5镇之一。同年改为
人民公社,次年撤销芷溪公社,整体划入新泉公社,芷溪专门设立管理区(公社派出机构),管理芷溪、芷星、芷光、芷华、芷爱、芷民、芷荣、芷联等大队。1972年2月,撤销芷溪管理区,芷光、芷华、芷爱三个大队并为芷红大队,芷荣更名为坪头大队,从新泉公社划出芷溪、庙前、丰图、吕坊、江畲、兰桥、岩背、朱地、芷红、芷民、芷联、芷星、坪头、水北、塘背等15个大队,成立庙前公社。1984年9月,庙前公社改设镇,芷溪、芷红、芷星、芷民、坪头、芷联设为行政村,即目前之建制。一般来讲,芷溪包括芷溪、芷红、芷星、芷民、坪头、芷联6个行政村,下辖店背、水井背、华屋、邱坑、草坪、寨上、背园等11个自然村,村落面积约10.8平方公里,共2994户11930人,主要聚居黄、杨、邱、华四姓客家人,黄、杨两姓居多。
文化教育
芷溪历来重视文化教育,过去曾为连城、上杭、长汀一带的文化中心,据不完全统计,明清至民国时期,出了文进士4人,武进士2人,举人40多人,秀才数百人,赴法国留学3人,赴日留学2人,黄埔军校学员5人。孙中山创建中华民国以来,先后有20多人提任厅处级以上官员。明朝中叶创立了首家书院“桃源精舍”,至清朝康乾盛世,陆续创建种石山房、琢玉山房、蹑云山房、北溪草堂、仙高岽书院等多家书院和10多家私塾。二十世纪初,洋人传教士在救世堂创办仁智小学。民国初年,创办作人学堂、崇实学堂、萃新学堂、成美小学和育德学堂5所新式小学。1929年冬,红四军又在峻亭公祠和宗旺公祠创办2所工农子弟学校。1935年整合部分小学创办正规小学镇立芷溪小学,1937年建胡文虎校舍。
抗日战争时期,省立龙溪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曾迁到芷溪办学。1943年创办连城县第二所中学连南中学。建国后先后增加小学4所,后几经调整,芷溪现有连南中学、
芷溪中心小学和多所幼儿园。
祠居建筑
宗祠建筑芷溪居民重视宗祠建筑,缘于客家人慎终追远、敬祖睦宗的传统美德。明清以来,芷溪先民先后建了74座古宗祠,139幢古民居,这些规模宏大的明清时期建筑,被客家研究人士誉为“
客家大宅门”(Hakka's Great Old Mansions )。 这些古建筑除一部分是专门作祭祖联宗用外,其他都是祠居合一的复合型建筑,普遍采用客家地区“
九厅十八井”结构布局建造,门庐威严,庭院舒畅,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雄伟壮观,气势恢宏,美轮美奂。这些建筑设计科学,实用性强。宗祠门窗众多、空气对流较好,加上合理的天井,通风采光良好,热天不觉闷热,雨天不潮湿。与此同时,古宗祠在设计上还兼顾了防火与实用。宗祠内有月池、水井,围墙外水沟环绕,常年有从村外引来的溪水流过。这些设置既利洗涤排污,又利蓄水救火。月池还可种植荷花以供观赏。芷溪古宗祠祖屋内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不仅有黄庭坚、何绍基、邱振芳、孟超然、伊秉绶、廖怀清、林则徐等名贤墨宝,而且有众多朝廷所赐的功德牌匾。这些古建筑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黄氏家庙、杨氏家庙、杨辉公祠、集鳣堂、澄川公祠、翠畴公祠、孝友祠、孔怀堂公祠、华岳公祠、隐轩公祠、耀南公祠、峻亭公祠、培兰堂、余庆堂、永裕堂、万斯堂、敦安堂、慎修堂、乔荫堂、怡庆堂、宝善堂、凝禧堂、乐善堂、绍德堂、蹑云山房和多座大夫第等。
经济发展
芷溪明清时期商业发达,繁荣达到鼎盛。特别是清康熙时期,至潮州的航运开通后,一方面芷溪当地拱桥店、凉棚街、三角坪和十字街等街道兴建起来,另一方面外出经商的人也逐渐多起来。芷溪的繁荣使其成为连南一带的商业中心之一,每月逢五逢十的圩市至今不衰,吸引着方圆几十里的商客。在外的芷溪商人,多为从事经营木材和纸品,并出现了许多巨商大贾,比较出名的有“两代三个百万公”。现今,芷溪的经济支柱为竹席、竹筷加工,原料主要来自莒溪和上杭等地,据统计,有竹席加工企业20多家,竹筷加工户10多家,同时拥有连城县最大的藤竹木器批发市场。
民俗风情
芷溪的民俗文化也独具特色。农历正月有出游花灯、
犁春牛、十番音乐、走古事、汉剧演出等。特别值得称道的是
芷溪花灯,源自宋代宫灯,是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闽西客家元宵节庆之一。
芷溪花灯分两部分,上部分为六角阁楼状的宝盖,里外、上下各三层,内层绘花鸟鱼虫等字画、装制罗汉古装人物等,外层装有牡丹花灯、凤鸾灯、鳌鱼灯;下部分为花灯主体,分里外三环,装有宝伞纱灯、花壶灯、花篮灯和宫灯或牡丹灯,总共有99盏小灯。点灯用特制琉璃杯装蒸过的茶油、花生油和煮晒精选的灯芯。点上火时,色彩斑斓、美轮美奂,被称为“纸包火”的奇迹。每年正月,芷溪按姓氏轮流出灯,花灯由各自房屋抬出,配以苏州锣鼓和十番乐队,走街入巷,前呼后拥,在漆黑的夜晚,形成一道精美的火树长龙,花团锦簇,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自然风光
芷溪新九景
岽高近仙(仙高岽):仙高岽位于芷溪西南群山间,地僻人踪远,岽高仙语近,建有白云寺,明朝崇祯建书院,同邑名贤多在此讲学,更为纳凉避暑胜地。
桃源探幽(桃源山):桃源山地处幽境,建有鹿苑寺,寺前有仙泉,为“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芷溪先民曾在此建书院——桃源精舍,为先贤讲学读书佳处。
嶙石飞瀑(狐狸洞):狐狸洞怪石嶙峋,山泉飞瀑,水影清净,绿树丛生,芳草环绕,常有小童嬉水其间。
神樟庇荫(神树山):神树山有百年樟树数十棵,又因供奉洪福公王的安民庵建于此而得景名。樟树庇荫方圆之内长年葱郁阴凉,清清溪流树下静流,曾为芷溪耕牛市场和古戏台,是去往桃源山的起点。现安民庵已修葺一新,庵前亦开辟出一片广场。
芷水清流(竹坑桥头):清清芷水,绿树低垂,浣衣少女,娉婷婀娜。
古寨清风(寨上):寨上为黄姓始祖庚福公开基种茶之地,幽幽古寨,古树斑驳。
清泉映月(滚陇井):滚陇井天然形成,周围一带皆为裸露岩石,月圆之夜,影落深涧,映入井中,颇有“对影成三人”之境。
田原古松(埯坪):埯坪地域宽阔,有八百年古松和百倾良田,此处良田肥沃,松下为埯坪太伯神王,其侧建有路亭,曰“兼山亭”,为上山路人和耕作农人休息之所。
金石夕照(金石寨):金石寨为芷溪境内西北方向能见的最高峰,金石寨形似金字塔,落日余辉斜抹寨顶,偶有彩霞满天,为观日落之佳处。
历代先贤
黄位斗(约1804~1870),男,
福建省连城县芷溪人。少小时,其父督教甚严。有一天,
黄位斗跟其大哥在家塾院内桂花树下玩耍,位斗爬树不上,而他大哥已敏捷地爬到树梢。父见后,即以竹鞭抽打位斗,而其大哥倒只受到父亲轻微责罚。位斗母见此,感到丈夫不公正,甚是疑惑不解,位斗的父亲解释说:“伯虽长,他日继述吾事必季也!”所以要严加管教,方能使其品德、学习逐步纳入正轨。不久后,位斗兄弟二人皆考中秀才入县学学习。这时,位斗的父亲教他学习经书,要求甚严,不仅必须按照古意熟透经文,而且还要写出自己对经文内含主旨的理解并加以阐发其哲理。如有不合要求,则立即严加斥责,所以位斗对经学钻研非常认真,颇有独特见地。清道光九年(1829)中进士,被派往四川任知县。在任期间,常以父亲的训诲、教导,鼓励当地士人。四川人民深感其德行,而不舍他离去。如温江、新宁等县,在他离任调动时,士民写了很多诗歌为他饯行,以示怀恋。
致仕归田后,遇事能明大义,性格柔中有刚,处理问题果敢善断。当
太平天国起义时,长汀、连城一带,有一些人,借保护行人商旅安全为名,在长汀辖境内的南岭抽过境税,若是不给,则唆使党徒抢劫而去。汀州知府闻悉后,发文地方予以埋伏捕捉,结果捕获十八人,经审讯供认属实后,即处决埋于作案地界路旁,以警告其他不义之徒。这种做法,有人议论认为未免过于苛残,但位斗则认为,对于这些拦路打劫过往行人客商财物的不义之徒,应予以从严处理。他说:“除暴所以安良,姑息适以养祸”。
同治九年(1870),位斗病逝于家,时年约66岁。
黄颖成(1877-1955),字佩囊,号栗园,
连城县芷溪人,生于清光绪三年(1877)。自幼聪慧过人,13岁中秀才入县学深造,时人誉为神童。他精通六艺,尤擅长史学,议论精辟,文章流畅。颖成深受
孙中山革命理论的影响,
宣统三年(1911)赴省应试时,革命思想不觉形诸笔端,结果试卷被淘汰,后
房师知府张某查阅落选试卷中,发现颖成所写文章,盛加赞赏,而荐于学使,收为秘书。
辛亥革命后归里,先后任文亨培英小学校长、
连城县立中学教导主任、代校长等职。县中停办后,应友人邀请赴广东南雄任萃英小学校长。回乡后,任芷溪小学校长和明耻中学、县立初中、省立连城师范、清流简易师范等校教师。
颖成品学兼优,言传身教,对学生健康、校舍安全尤为注意。教学与生活乃至学生一言一行,无不严格要求。他秉性慈和,善于诱导,虽少疾言厉色,然师生莫不敬畏。他自编教材,多联系实际,继承“格物致知”,尤重“即知即行”,要求“
知行合一”、付诸实践。授课广征博引,深入浅出,见解精辟,语言简洁形象,表达准确。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重心,提高学习兴趣。
民国25年(1936),连城续编县志,颖成担任“山川志”主笔,夙夜以赴,评审严核,其认真负责,堪为后人表率。
1955年病卒于家,享年78岁。
黄肇河(1878~1948),字润轩,
福建省连城县芷溪人,清光绪四年(1878)出生于当地名门望族之家。幼读诗书,勤奋好学,酷爱书法,光绪二十六年中举人。民国初年曾任众议院议员,因目睹北洋政府官场腐败而辞退回家,并焚毁证件以示决裂,从此居家以书法自娱。由于其知识渊博,尤其是文学素养根基颇深,而名重朋辈之间。民国24年经友人介绍,受聘为中山大学国学教师。
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家乡庙前。他心怀爱国之忱,欲从教育救国入手,培养抵御外侮、振兴国家的人才,而出任芷溪小学校长和县立中学语文教师等职。
肇河中年时期,书法已闻名邻县。其书法临苏东坡体,丰润雄劲,秀逸挺拔,为
闽西一代书法名家,各地求书者,络绎不绝。抗日战争时期,为支援抗日前线,肇河与李云霄等进行书法屏条展出义卖,将所得酬金全部捐献给国家补助抗日前线军人给养。抗战胜利后,闲居在家,经常往来于县城与丰图之间,与李云霄等地方名士诗酒唱酬而怡然自得。民国37年病逝于家,享年71岁。
杨怀祖(1881.2~1978.2),字孝荪,连城县芷溪人。幼年受业于同乡名士
黄颖成,13岁中秀才,入县学为廪生,被称为神童。怀祖除精通古典文学外,还自学数理,著有《微积分》一书(未付印)。连城县立中学成立时,任国文教员,兼教数学、物理。同时还在县教育局兼任初等教育课课长。民国重修县志时,怀祖为
黄颖成得力助手。他工楷书,字秀丽潇洒,人多称善。《连城县志》刊印时,石印蓝本大半为其手迹。民国32年(1943)5月1日,城关创办《连城实验简报》(1947年改为《连城民报》),怀祖被聘任为编辑。新中国成立时,怀祖已年近花甲,闲居在家。1978年病逝,享年87岁。
黄海(1896-1926年),乳名永煌,号晓沧,又名执中,
福建省连城县芷溪人。民国3年(1914年),仅18岁的黄海与学友傅柏翠等东渡日本留学,就读于日本东京法政学院。在日本求学期间,先后参加
孙中山组织的中华革命党、中国同盟会、中国国民党,从事救国救民的革命工作。取得政法学士学位回国后,即参加
孙中山领导的北伐革命军,任以陈肇英为师长的援闽浙军补充二团团长。北伐途中军费奇缺,战士屡遭断炊。黄海则以“军阀不灭,国将不国,何有余家?”函告家中兄弟将祖父祭田卖出得数千银元资助军饷。
民国11年,广东
军阀陈炯明部叛变,派兵围攻总统府。
孙中山在危急情况下,漏夜突围脱险。黄海虽然深信
孙中山的领导,但国事如此,愤而弃职,回家隐居。民国15年2月,黄海在郁郁中英年早逝。
黄翼深(1897-1952),字鹏霄,又名黄金养,
连城县芷溪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
民国4年(1915)小学毕业后,考入
连城县立中学读书。在中学期间,阅历渐深,对国家的贫穷落后深为忧虑,加上当时社会盛行“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的言论影响,认为科学技术落后,是国家积弱的主要原因。所以民国7年中学毕业后,翌年便赴法国留学,在加伦大学攻读化学。在法国留学期间,与周恩来等人经常往来,切磋学业,探索未来。翼深侧重于科技、实业救国之路,潜心学习化学,准备日后为国效力。1925年获化学博士学位,同年受聘于法国某公司为化学工程师,次年回国。回国后,先在漳州
龙溪职业学校任教,后回
连城县任私立明耻中学、连南中学等校校长。任职期间,他身为校长,主持全校校务已十分繁忙,但仍然亲自坚持教授化学课。他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基础理论和实践,并结合教学实践创办日用化工厂,生产肥皂、雪花膏等化工产品。使学生在经过理论学习后,进入生产过程的实际操作,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学生对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十分高兴,故学校的学习风气非常浓厚,大家为掌握知识、掌握生产技能而奋发学习。民国28年抗日战争中,由傅柏翠出资,在上杭县苎园村创办日用化工厂,翼深为之主持厂务兼总技工师,生产建设牌肥皂及雪花膏,产品销售闽、粤、赣邻近省县。
翼深为人忠厚诚实,不轻易接受别人钱、物,任明耻中学校长时,华侨校董周蔚文拟帮助他在城关建筑几间住房,他坚决谢绝,华侨界人士深为感动。
1949年6月,他参加
闽西义勇军起义,并任临时行动委员会连城分会崇新乡支会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投入社会各种活动,做了不少工作。1952年病逝于家。未几,其家乡政府接周恩来邀请他到北京去工作的专函,但这时翼深已去世一个多月,群众为之叹息不已。
黄永滋(1905-1990年),福建省连城县芷溪人。自幼赖慈母教督,勤勉力学。5岁人私塾,受儒学熏陶。数年后,转人本乡成美高等小学就读,毕业后赴厦门投考集美师范,经一年预科毕业。后忽患恶疾,卧病半年,乃转学长汀省立第七中学,4年后毕业,成绩冠全校。因信仰三民主义,青年时即加入国民党。不久,往福州公立法政专校研究政治经济。民国17年(1928年)国民革命军入闽,学校停办,转人国民党省党部举办的党化教育训练所,一年后毕业,即从事党务工作。民国17年11月至民国19年8月,任福建省永泰县国民党党务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民国19年9月至民国21年7月,调任霞浦县国民党党务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民国21年8月至民国22年9月任永春县国民党党务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省立永春中学、私立育贤中学三民主义及国文教员。民国23年5月至民国27年8月,任尤溪县国民党党务指导委员兼任
漳州日报社社长。民国28年7月至民国33年8月,任上杭县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此后以党工人员从政,担任福建省社会处第二科科长,主办人民团体组训,社会运动及国民义务劳动等业务。民国34年9月任社会处秘书。民国35年9月奉省政府派任建宁县县长,至民国38年4月12日交卸。
建宁县解放后,他经宁化回连城芷溪。1950年暮春,前往广东兴宁,旋即转往
潮州。是年腊月经由广州到香港。初赁居九龙木屋区,1951年3月以经济无法维持,乃迁居
调景岭难民营,贫病交加,痛苦不堪。岁暮由在台同乡好友张福滨、赖文清保证,向中央党部以党工人员身份申请人台。初由台中县政府主秘宋庆烈介绍担任
泰安国民学校校长一年。1953年2月受省立园林农校校长吕英明之聘,担任国文教员。3月间,台湾省党部上官主委招他到省党部一组工作,负责人事业务。至1961年改调主办训练业务,至1970年1月退休。1990年在台病逝。
黄永滋毕生主要从事国民党党务工作,积其经验,编撰成书并多次获著作奖。主要著作:在福建期间,有《新县制研究》、《总理遗教概要》、《社会行政概论》,由福建省政府改进出版社印行。在台湾时期,撰写《地方自治与基层建设》在台北付印,还撰写《宏扬孝道与复兴文化》、《谈当前青年的修养问题》等论文。阅览《连城县志》后,有感于乡梓掌故,写成《忆我故乡》一文和大量的掌故小品文章。
黄永滋一生尊从儒学,在建宁县县长任上颇有德政。离职之日,地方人士在孔庙举行欢送大会,并以勤政爱民、洁己爱民绸嶂相赠。各乡乡长及代表等在大雨中徒步送至数里外。
黄际蛟(1906-1988年),字凌雪,
福建省连城县芷溪人。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其父是清代秀才。他从小聪明好学,11岁就能帮助曾祖父写有关商务往来书信。民国13年(1924年)毕业于连城县旧制中学。
民国15年,
黄际蛟在广东省
普宁县工作。民国18-22年,他回到福建后,先后在厦门、金门、仙游、莆田等地国民党县党部工作。次年,调任国民党福建省党部干事。在福州期间,他结识了上杭长辈傅柏翠和永定胡肇祥。民国24-26年,在国民党闽侯县党部工作。民国26年,调任国民党
长汀县党部书记长。民国29-33年,先后任国民党福建省党部组织科长、第八区党务督导员。民国34-35年,当选为
连城县第一任参议长。民国35年,调任
福清县县长。同年,被
连城县选为国民党国大代表,并赴南京参加国大会议选举总统。民国38年,调任国民党
福建省民政厅秘书,被派往闽南督导团工作。之后去台湾。
黄际蛟在福建工作期间,生活俭朴,乐于助人,待人平易,积极参加抗日活动。他曾带头把自家日货取出焚毁。他关心地方教育事业,通过胡肇祥的关系争取到在家乡办一所胡文虎小学的名额,且帮助解决办学的各种困难,于民国32年建成胡文虎小学。连南中学筹建时,他出任董事,为连南中学建成付出辛劳。他出任福清县县长期间,因地方发生饥荒,他亲自到省政府请求拨给救济粮,并采取措施,防止中间作弊,使救济粮真正分到灾民手中。
黄际蛟以国民党“国大代表”身份滞留台湾40年。1988年10月在台湾病逝。
杨采衡(1909-1996),乳名佛水,
福建省连城县芷溪人。1929年11月参加红军,193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时期,任红12军战士、班长,1931年调闽北组建红军游击队,开展
游击战争。1933年夏,在执行任务中被捕,关押在福州第一监狱。同年11月“
福建事变”中获释,由中共福州市委派往
闽东组织武装斗争,历任连江红军独立十三游击队参谋长、闽东红军西南团团长,坚持闽东地区的
游击战争。1935年3月,敌军调集重兵“围剿”闽东连罗(
连江、罗源)苏区,
杨采衡率红军西南团骨干冲出重围,转移到闽中山区继续开展武装斗争,任闽中工农武装游击队第一支队参谋长,为开辟
罗汉里游击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抗日战争爆发后,
杨采衡代表中共闽中特委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谈判,达成共同抗日的协议,闽中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80师独立大队,杨采衡任副大队长。1938年3月,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泉州事件”,谋杀大队长刘突军,又把独立大队包围缴械。面对突发事件,
杨采衡临危不俱,率部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在党组织和新四军的营救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迫使对方归还武器,并率独立大队编入新四军军部警卫营北上抗日。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军事教员,司令部作战科副科长,教育科科长,特务团参谋长。
皖南事变后,调任二师抗大八分校训练处处长,二师师部参谋处教育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军区司令部参谋训练大队大队长,华东野战军二纵教导团团长,第三野战军十兵团司令部参谋处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南下服务团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漳州军分区副司令员,华东军区后勤部训练处长,南京军区战史编辑室抗战组组长。1962年调国家地质部,历任地质部办公厅副主任,水文地质研究所所长,水文局副局长、顾问。离休后,编辑撰写了大量革命史料,为研究地方党史提供了可靠资料。1996年因病逝世。
杨成武(1914-2004),又名杨能俊。福建省
长汀县张屋铺人,祖籍
连城县芷溪背园。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