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花叶病毒属是
雀麦花叶病毒科下的一个属,属下仅1个种。
雀麦花叶病毒属的病毒粒子为直径26~35nm的等轴对称
二十面体或拟二十面体形态(T=3),粒子表面可观察到细微结构,RNA 1和RNA 2分别包裹在二种粒子中,RNA 3和RNA 4一起包裹在一种粒子中。寄主范围非常广,自然发生在许多
草本和木本植物上,由多种
蚜虫以非持久方式传播。
病毒粒子呈杆菌状或准等轴的长形,粒子的圆柱部分由六角晶格组成,两端是等轴多面体结构,无包膜,有四种不同大小粒子,分别为B组分58nm x 18nm,M组分48nm x 18nm,Tb组分36nm x 18nm和
Ta组分28nm x 18nm。三种大粒子各包裹一条
ssRNA,依次为RNA 1,RNA 2和RNA 3,小粒子包裹两条RNA 4。
几种粒子的
相对分子质量为6.9 x 10^6(B)、5.2 x 10^6(M)、4.3 x 10^6(Tb)、3.8 x 10^6(Ta),标准沉降常数S(20W)= 94S(B)、 82S(M)、73S(Tb)、66S(Ta)、60S(To)、53S(Tz),所有类型粒子在
氯化铯中的
浮力密度为1.37g/cm^3(不同粒子成带密度不同),病毒在中性氯盐中降解,在
pH6 ~7时对胰核酸酶敏感,但不膨胀。
三分子线形正义ssRNA,RNA 1长3644nt,RNA 2长2593nt,RNA3 长2037nt,RNA 4为RNA 3的
亚基因组RNA,长881nt。
核酸约占病毒粒子重量的16%。
三分体基因组,每个病毒粒子包裹单拷贝的RNA 1(B组分),RNA 2(M组分)或RNA 3(Tb组分),Ta组分包裹两条RNA 4分子。每个RNA片段的5'端为
甲基化的帽子结构(m7G5'ppp5'Gp···),3'端既不是Poly(A),又不是
tRNA状结构,所有RNA分子3'端145nt为同源区。有4个
ORF,其中RNA 1和RNA 2各含有一个ORF,分别编码126kDa和90kDa的
复制酶;RNA 3含有两个ORF,5'端为与胞间运动有关的32kDa蛋白,3'端为24kDa的外壳蛋白,其中外壳蛋白由亚基因组RNA 4翻译。除RNA 1,RNA 2,RNA 3外,亚基因组RNA 4也为侵染所必需的,亚基因组表达产生的外壳蛋白能专化性地结合RNA的3'端序列,从而被复制酶识别。基因组RNA是以全长负义RNA分子为模板,并在由P1、P2和细胞成分组成的与
细胞质膜伴随的结构中复制而成。亚基因组RNA是以RNA 3的负义RNA分子为模板,通过复制酶识别存在于胞间运动蛋白与外壳蛋白之间的非编码区中的亚基因组启动子而复制产生的。该属苜蓿花叶病毒的RNA已测序。
病毒存在于寄主植物叶片的
表皮、
叶肉、维管束薄壁细胞和转移细胞,以及
子房壁、芽托、
花药、胚子叶和
花粉细胞内,大量病毒粒子积累于
细胞质中,分散状遍布整个细胞质,往往浓度很高,有时可形成并行排列的杆菌状粒子聚集体,分散或聚集的病毒粒子有时也在
液泡中发现。细胞核往往呈现高度突起的分枝状,次级液泡数量增加,也观察到含细纤维物质的小泡结构位于
液泡膜边缘,突入到中央液泡中。有报道对首蓓花叶病毒不同株系侵染寄主24小时后进行细胞病理观察,其中有7个株系只产生散布的病毒粒子,其他13个株系既有散布粒子又有聚集体,只有某些株系的粒子处在液泡中,形成液泡内含体。虽然无确切证据显示病毒破坏
细胞器,但有报道一些株系的细胞核内存在长形结构。
叶绿体的形态发生变化,病毒粒子也出现在叶绿体内陷中,但不在任何细胞器内。
线粒体、
微体和
高尔基体未产生明显的结构变化。
寄主范围非常广,自然发生在许多草本和木本植物上,包括许多
豆科植物,能侵染51个科的430种
双子叶植物,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重要寄主有苜蓿、三叶草、
豌豆、
马铃薯、
烟草、
辣椒、
番茄和
芹菜等。
病毒至少可被14种
蚜虫以非持久方式传播,在苜蓿、
大豆、亚力山大车轴草、辣椒上可以种传,苜蓿种传率10%,从单株病株获得的种子传毒率达50%,辣椒种传率1%~5%,假酸浆种传率23%,病毒易经汁液摩擦传播。
该属仅苜蓿花叶病毒一个种,中国已报道在三叶草类植物和苜蓿类作物,以及马铃薯等豆科作物,烟草、番茄、辣椒等
茄科作物上该病毒发生严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