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苣苔科
管状花目下的一科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是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唇形目的一科。多为具根状茎的草本,少数为灌木或乔木。叶对生或基生,稀轮生或互生,通常为单叶,不分裂,稀羽状分裂或为羽状复叶。花通常组成聚伞花序,两性,辐射对称或左右对称。蒴果,室背或室间纵裂,稀盖裂(盾座苣属)或为浆果。
植物学史
苦苣苔科植物英文俗名称之为Gesneriad,其学名Gesneriaceae是为了纪念瑞士博物学家、书志学家和植物学家Conrad Gessner,生于1516年,卒于1565年。他的著作Historiae animalium(1551-1558)共5卷,被认为是现代动物学研究的开篇著作。为了纪念他在自然研究上的卓越贡献,发表这个科的时候便使用了Gesner的名字简化去掉了一个“s”并行拉丁化之后予以命名,以向其致敬。
不过,苦苣苔科的中文名来源现在已很难考证,据言可能源自东瀛经由我国台湾传至中国大陆,盖因在这个科中有一个单型属,是华东地区及台湾至日本区系共有分布的,亦即苦苣苔属Conandron Sieb. & Zucc.,属下仅一种,苦苣苔C. ramondioides Sieb. & Zucc.(图6)。而这个名字的由来,大概是因为“苦苣苔”这种植物叶似苦苣菜,喜生石上苔藓间而得名吧。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常具根状茎、块茎或匍匐茎,或为灌木,稀为乔木、一年生草本或藤本,陆几生或附生,地上茎存在或不存在。
叶为单叶,不分裂,稀羽状分裂或为羽状复叶(例:复叶唇柱苣苔),对生或轮生,或基生成簇,稀互生,通常草质或纸质,稀革质,无托叶。
花序通常为双花聚伞花序(有2朵顶生花),或为单歧聚伞花序,稀为总状花序;苞片2,稀1,3或更多,分生,稀合生。花两性,明显,通常左右对称,较少辐射对称(辐花苣苔属四数苣苔属)。花萼(4-)5全裂或深裂,辐射对称,稀左右对称,2唇形(扁蒴苣苔属唇萼苣苔属),裂片镊合状排列,稀覆瓦状排列。
花盘位于花冠及雌蕊之间,环状或杯状,或由1-5个腺体组成,偶尔不存在(石蝴蝶属)。雌蕊由2枚心皮构成,子房上位,半下位或完全下位,长圆形,线形,卵球形或球形,一室,侧膜胎座2,稀1(单座苣苔属,唇柱苣苔属少数种),偶尔2侧膜胎座在子房室中央相遇并合生而形成中轴胎座,并使子房形成2室(独叶苣苔属Monophyllaea,异叶苣苔属),或下面一室的胎座退化(筒花苣苔属半蒴苣苔属,唇柱苣苔属少数种),胚珠多数,倒生;花柱1条;柱头2或1枚,呈片状、头状、扁球状或盘状。
果实线形、长圆形、椭圆球形或近球形,通常为蒴果,室背开裂或室间开裂,稀为盖裂(盾座苣苔属),或为不开裂的浆果(浆果苣苔属,浆果岩桐属Besleria)。种子多数,小,通常椭圆形或纺锤形,偶尔在两端具突出的附属物(芒毛苣苔族),有或无胚乳,胚直,2枚子叶等大或不等大,有时较大的子叶发育成个体的唯一营养叶(海角苣苔属Streptocarpus一些种,独叶苣苔属Monophyllaea)。
分布范围
苦苣苔科植物约有140余属,3400余种,分布于亚洲东部和南部、非洲、欧洲南部、大洋洲、南美洲及墨西哥的热带至温带地区。本科有2亚科,其中,苦苣苔亚科Cyrtandroideae(子房上位;种子有少量或无胚乳,子叶2枚不等大)主要分布于亚洲及非洲热带地区,少数分布于欧洲南部和大洋洲,只有2种分布于北美洲南部和南美洲北部;另一亚科,大岩桐亚科Gesnerioideae主要分布于美洲热带地区,少数分布于大洋洲。
下级分类
浆果苣苔族Trib.CyrtandreaeBl.
长蒴苣苔族Trib.DidymocarpeaeEndl.
尖舌苣苔族Trib.KlugieaeFritsch
苦苣苔族Trib.RamondieaeFritsch
台闽苣苔族Trib.TitanotricheaeYamazaki
芒毛苣苔族Trib.TrichosporeaeFritsch
主要价值
研究价值
1.黄酮类
黄酮类是本科植物研究最早、最多的一类成分,普遍存在于苦苣苔科的各个属中。含有黄酮的有16个属,含有查耳酮的3个属,含有橙酮的4个属,含有花色苷元的19个属,含有二氢黄酮的1个属。
2.苯乙醇苷类
此类多与环烯醚萜类共同存在于植物中,在植物体内以咖啡酰苯乙醇苷的形式存在。
3.醌类
醌类也是本科植物研究较多的一类成分,包括苯醌、萘醌和蒽醌及其苷类。
观赏价值
本科多数植物有美丽的花,可供观赏,著名的有苦苣苔亚科的非洲堇属,好望角苣苔属,芒毛苣苔属,欧洲苣苔属等。
参考资料
Angiosperm Phylogeny Website.GESNERIACEAE.2019-08-11
苦苣苔科.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苦苣苔科.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8 12:54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