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战争
英法历史上的战争
百年战争(英语:Hundred Years' War;法语:Guerre de Cent Ans),英、法两国在1337年至1453年的百余年间断续进行的战争。
原因
百年战争(the Hundred Years' War)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包含国家间政治、经济、社会、国际关系等各种因素。尽管通常认为百年战争始于1337年,但在此之前法兰西和英格兰早已累积多年恩怨。
政治
政治使王朝继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腓力决定继续皇室的扩张政策并继续加强中央集权。此次集权行动的特别之处在于,腓力想把王权控制的地区扩展到阿奎丹(Aquitaine)地区,而这一地区却是爱德华在法兰西的主要领地。爱德华作为阿基坦公爵腓力六世治下的王侯,享有既持有公爵领地,又不受制于法王的独立地位。
腓力和爱德华都没考虑过向对方妥协,事实上,作为真正的中世纪骑士,他们都有打一场骑士战争的想法。
1337年,腓力向爱德华提出收回阿基坦领土的要求,从此触发持续一个多世纪的英法战争。对腓力的领土要求,爱德华断然拒绝,并对腓力展开咄咄逼人的攻势。
1340年,爱德华宣告鉴于与美男子腓力的血缘关系,自己才是正牌的法兰西国王。此后的400年里,只要是公开的礼仪场合,英格兰王室都会反复重申爱德华的这项声明。
经济
不过也许更为重要的是,经济问题才是两国交恶的罪魁祸首。
英格兰的经济命脉和皇家国库的正常运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羊毛贸易。中世纪后期,佛兰德斯(Flanders)是羊毛贸易中心。生产羊毛的英格兰人在这里卖羊毛,而大部分由这些羊毛制成的商品(呢绒)则取原道返回英格兰。由于羊毛原料出口商和毛呢制成品进口商都要向英王缴税,因此佛兰德斯的羊毛制品厂商和经销商顺理成章地都愿意支持英格兰利益。
然而,佛兰德斯伯爵却是一位法兰西王侯,佛兰德斯贵族也认同自己为法王一脉。对他们来说,法兰西王侯自然希望独享佛兰德斯的财富,同时也可以一举两得地损害他们的老对手英格兰人的经济利益。
社会关系
英格兰金雀花王朝(Plantagenet)早在12 世纪便在法兰西拥有大量土地和财产。由于金雀花家族在法兰西拥有土地,他们据此自认为属法王诸侯,但法王则并不信任他们的这些英格兰表兄弟。相反他们认为英格兰人的存在使他们无法获得英格兰人所占领的土地,进而无法进行领土扩张以及有效地进行中央集权统治。
中世纪后期,长子继承权意味着一切。
1314年被誉为美男子的法王腓力(Philip the Fair)逝世,由此触发严重的危机。根据王位继承规则,王位应由腓力的三个儿子继承,后来腓力的三个儿子也死了,没有留下任何男性子嗣。至此,也就是1328年,始于987年的法兰西卡佩(Capet)王朝王室男性子嗣灭绝。
按理说,法王王冠应该落在腓力的外孙头上,因为其母是腓力的女儿伊莎贝拉;不巧的是这位外孙是英王爱德华三世(Edward III)。法兰西贵族一致反对将法王王冠授予英格兰国王,为此他们专门推举腓力的侄子、瓦卢瓦王朝领袖为新法王。
1328年,腓力的侄子加冕,称腓力六世(Philip VI)。爱德华很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个结果。
国际关系
此外,战争的缘起还有其他一系列别的原因。首先,多年来法兰西一直为苏格兰提供援助,为此苏格兰人始终不愿臣服于英格兰并经常越境偷袭,这使英格兰人很头疼。
背景
北欧维京海盗骚扰侵略法兰西海岸由来已久。卡洛林王朝时期,法兰克统治者查理三世同意这些北欧人在法兰西海岸诺曼底定居下来,他们后来建立了诺曼底公国
1066年,诺曼人(诺曼人是在公元7世纪到11世纪,攻占了法兰西北部的维京人后裔)在征服者威廉的统帅下成功地入侵英格兰,他们同时统治着英格兰诺曼底
1214年,英国的盎格鲁—诺曼统治者失去了对诺曼底的控制。
1215年,英国爆发了大宪章运动。《大宪章》把王权限制在了法律之下,确立了私有财产人身自由不可被随意侵犯的原则,这使得大量的法国人渴望加入英国。于是,在12世纪中,英格兰金雀花王朝在法兰西占有广阔领地。
12~13世纪,法兰西国王逐渐夺回部分被英王占领的土地。
14世纪初,英格兰仍占据法兰西南部阿基坦地区,成为法兰西政治统一的最大障碍,法兰西人试图把英格兰人由法兰西西南部赶走,从而统一法兰西。英格兰当然不愿退出,并欲夺回祖先的土地如诺曼底曼恩安茹等。
当时英法两国因为贸易利益的关系,均对佛兰德斯作出争夺,使它们之间的冲突加深。
1328年,法兰西占领佛兰德,英王爱德华三世(1327~1377在位)下令禁止羊毛出口。佛兰德因失去原料来源,转而支持英格兰的百年战争中战场上的法军反法政策。
导火索
这场战争除王位继承原因外,还为了争夺在法境内的富庶的佛兰德阿基坦地区。这个地区与英格兰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1328年,法兰西占领该地,英王爱德华三世遂下令禁止羊毛向该地出口。佛兰德尔地区为了保持原料来源,转而支持英格兰的反法政策,承认爱德华三世为法兰西国王和佛兰德尔的最高领主,使英法两国矛盾进一步加深。这也是导致战争发生的一个基本原因。
1328年,查理四世去世,法兰西卡佩王朝绝嗣,支裔瓦卢瓦王朝腓力六世继位,英王爱德华三世以法王查理四世外甥的资格,与腓力六世争夺王位。
1337年爱德华三世称王法兰西,腓力六世则宣布收回英格兰在法境内的全部领土,派兵占领耶讷,战争遂起。
经过
第一阶段
(1337—1360)
英法主要争夺佛兰德斯和基恩。
1337年11月英王爱德华三世率军进攻法兰西,战争开始。
1340年,英军在斯鲁伊斯海战中打败法军,英格兰控制了英吉利海峡,夺得制海权,防止法军渡海入侵。
1346年8月,英军先于陆上的克雷西会战大胜,英军又取得了陆上的优势。再围攻法兰西海防要塞加来港,11个月后成功占领。
1346年10月攻占法兰西的加来,接着又于本土的内维尔十字之战打败苏格兰入侵,擒获亲法的苏格兰王大卫二世
1348年,黑死病横扫整个欧洲,两国停战十年。
1356年,英格兰再度进攻,夺取法兰西西南部的基思和加斯科涅。
1356年9月,普瓦捷会战,法军大败,法王约翰二世(1350~1364在位)及众臣被俘,英借此向法兰西索取巨额赎金。英格兰人无限度地征收苛捐杂税和法兰西内部经济陷于完全破坏的状态,从而导致了法兰西人民的起义——马赛领导的巴黎起义(1357—1358年)和扎克雷起义(1358年)。法兰西王室则承受英军横征暴敛、国家经济崩溃、平民起义反抗等内外煎熬,情势非常不利。
1360年,法兰西被迫签订极不平等的布勒丁尼和约,割让出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脉的全部领土。此外,法王还需支付300万金币的补偿款,作为条件,爱德华放弃对法兰西王位的声索。
第二阶段
(1369-1380)
主词条:纳胡拉之战拉罗谢尔之战、蒙铁儿战役、二十年停战协定
1364年,法兰西王子查理继位,称查理五世(1364~1380在位),为了夺回失地, 改编军队,整顿税制,紧张备战。查理五世用雇佣步兵取代部分骑士民团,并建立了野战炮兵和新的舰队。
1367年,双方介入西班牙卡斯提尔王国之内战,黑太子爱德华在纳胡拉之战获胜。但英军的战场胜利被查理五世的外交胜利所扭转。爱德华支持的佩德罗一世终于被亲法的恩里克二世推翻。
1369年起法军连续发动攻势,欲夺回被侵占的领土。查理五世任命贝特朗·杜·盖克兰统领军队,以突袭和游击战术攻击英军,在蒙铁尔战役等多场战役大败英军。
1372年,恩里克二世麾下将领贝克列内格拉(安布罗西奥-波卡涅拉)所率西班牙一法兰西联合舰队在拉罗谢尔之战大破英格兰海军,随后拉罗谢尔向法兰西投降。阿基坦境内的大部分堡垒,也因这一系列的失败而陆续失守。
1380年,英军已退守沿海区域。英王担心丢失全部领地。
1396年双方缔结二十年停战协定,仅保留波尔多、巴约纳、布雷斯特、瑟堡、加莱五个海港,和波尔多与巴约纳间的部分地区。
第三阶段
(1415—1424)
主词条:阿金库尔战役特鲁瓦条约、王位斗争
1415年—1429年之间,法兰西勃根第、阿曼雅克两派发生内讧,农民市民也起义反抗,英格兰借机重启战端。
1415年8月,英王亨利五世(1413~1422在位)趁查理六世(1380~1422在位)即位后法兰西统治阶级发生内讧之机,领兵进攻法兰西,英军攻陷哈弗勒尔(哈弗勒尔攻城战),于阿金库尔战役大败法军。10月,与勃艮第公爵结盟。
1417年,亨利五世再次对法兰西发动进攻,取得卡昂围城战胜利,又攻克瑟堡和法莱斯,1418年8月亨利控制了整个下诺曼底,1419年元月诺曼底首府鲁昂弹尽粮绝投降。亨利五世占领法兰西北部,法王查理六世无力抵抗。
1420年5月21日英、法在特鲁瓦签订几乎亡国的特鲁瓦条约。英王亨利五世成为法兰西摄政王,有权承继查理六世死后的法兰西王位。法兰西已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
1421年,博热之战爆发。法军与巴肯伯爵约翰·斯图亚特率领的苏格兰援军联手,对英军取得胜利。他们杀死了亨利五世的弟弟,王位继承人克拉伦斯公爵。
1422年,英法的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同年去世,两方新王亨利六世查理七世为争夺法兰西王位,再度交火。由于争夺王位斗争(1422—1423年)加剧,法兰西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处境十分困难。捐、税和赔款沉重地压在英占区的居民的身上。
1424年,贝德福德公爵派索尔兹伯里伯爵托马斯·蒙塔古打败围攻克拉旺的法兰西-苏格兰联军,随后,贝德福德公爵指挥英格兰-勃艮第联军在韦尔讷伊会战中击败法兰西-苏格兰联军,巴肯伯爵、道格拉斯伯爵等苏格兰贵族均战死沙场,苏格兰援军全军覆没。
1428年10月,英军围攻通往法兰西南方的要塞奥尔良城,形势危急。法兰西人民组成抗英游击队,袭击敌人。因此,对法兰西来说,争夺王位的战争已转变为民族解放战争。
第四阶段
(1424—1453)
主词条:奥尔良战役库米尼战役卡斯蒂永战役、巴约勒之战
1428年10月,英军和勃艮地派包围了奥尔良,法军严重不利。
1429年4月27日,王太子授予贞德以“战争总指挥”的头衔。她全身甲胄,腰悬宝剑,捧着一面大旗,上面绣着“耶稣马利亚”字样,跨上战马,率领3000—4000人,向奥尔良进发。奥尔良已被英军包围达半年之久。贞德先从英军围城的薄弱环节发动猛烈进攻,英军难以抵挡,四散逃窜。4月29日晚8时,贞德骑着一匹白马,在锦旗的前导下进入了奥尔良,全城军民燃着火炬来欢迎她。贞德率领士气高昂的法军,迅速攻克了圣罗普要塞、奥古斯丁要塞、托里斯要塞。5月8日,被英军包围209天的奥尔良终于解了围。
奥尔良战役的胜利,扭转了法兰西在整个战争中的危难局面,从此战争朝着有利于法兰西的方向发展。此后,法兰西人民抗英运动继续高涨,英军节节败退。
1429年7月,王子查理在兰斯加冕,称查理七世。1430年在康边城附近的战斗中,当贞德及其部队被英军所逼、撤退回城时,这些封建主把她关在城外,最后竟以4万法郎将她卖给了英格兰人。贞德宁死不屈,她说:“为了法兰西,我视死如归。”1431年5月29日上午,贞德备受酷刑之后在卢昂城下被活活烧死,她的骨灰被投到塞纳河中。死时,贞德还不满20岁。
贞德之死激起法兰西的民族义愤。同时由于勃艮第背弃英王,重新与法联合(1435年),促使法军转入大反攻。
1437年,法军光复首都巴黎。1441年,收复香槟地区。1450年,法兰西和布列塔尼联军在库米尼战役中大败英军,整个曼恩和诺曼底地区迅速落入法兰西手中。
1450年,法军解放诺曼底,并在巴约勒之战中重创英军。
1453年7月17日,法军在卡斯蒂永战役中歼灭加斯科尼的英军主力;7月,在卡斯蒂永之战中再次打败英军;10月19日波尔多英军投降,法兰西夺回吉耶讷,法兰西收复加莱除外的全部领土。
1558年,法军攻陷加莱,英格兰失去在欧洲大陆最后一个城市,百年战争至此全部结束。
结果
法兰西取得战争的胜利,战争胜利使法兰西完成民族统一,更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兰西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
影响
战争体制
战争开始时,两国主要以西欧原来的贵族兵源制,由各领主募集军队,有服役时间考量。这对跨海远征的英格兰很不利,于是转而招募更多来自下层人民的雇佣兵,并配合以有名的长弓兵战术。法兰西则迫于初期战局失利,必须扩张王室统治权力以抵挡外敌。因此在战争结束时,双方都已走上中央集权的道路。
英格兰在数次战役得胜,严重挑战了西欧贵族骑兵的军事垄断地位。战后,胜利的法兰西仍保留许多重骑兵传统,但步兵能够打败骑兵的思想已经流传四方,步兵的重要性从此不断提升,骑兵最终则消失了。
战术思想
战争初期,法兰西在各次大会战都使用重骑兵正面冲击,到了1415年的阿金库尔战役,已模仿对手让部分骑兵下马徒步战斗,这说明骑兵步兵的战场角色已大幅改变。法兰西借由平民出身的圣女贞德鼓舞士气取得最后胜利,更突显骑士贵族为主的法军于战争中屡屡失败,标识出贵族骑士阶层的衰退和民族战争特性的兴起。
武器装备
百年战争中,双方的武器装备也经历了改良和演化,14世纪开战时,当时最好的盔甲仍然为锁链甲,这和之前数个世纪相比并没有本质上的进化和改善,而15世纪战争中后期时,新形态的板甲已经成为了贵族骑士们的普遍装备。在连续不断的围攻战中,双方也重视攻城武器的设计和应用,在后期,法军开始大规模使用火药及火炮作为武器而取得胜利,并在这些新型武器上具有科技领先地位,即由此促使了新形态的战争方式。
评价
百年战争,不论对英格兰或法兰西人民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当时又是黑死病流行的时代,在战争和疫病的双重打击下,英法两国的经济大受创伤,民不聊生。
西方历史学家指出:“百年战争是一场持续百年的屠杀游戏。当两国的皇族及贵族为了自己所夺得的利益而庆祝的时候,那些痛失家园及亲人的无辜平民却只能在无声地痛哭。战争打了一百年,人民也哭了一百年。”
一场战争从一种性质转变到另一种性质,即一场战争中对交战双方来说都各有两种性质,这在战争史上并不多见。公元1337—1453年,英法两国先为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争权夺利,尔后演变为英格兰对法兰西的入侵,法兰西则被迫进行反入侵,战争性质从封建王朝混战变化到侵略与反侵略,其结果可谓完全违背了英法王朝统治者的预料。
百年战争从1337—1453年,持续了116年,给法兰西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促进了法兰西民族意识的觉醒。国王联姻不仅不能解决长治久安问题,反而容易引起王位继承权争夺和战争。民族女英雄贞德姑娘勇敢地捍卫民族利益,为了民族解放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唤醒了人民的民族意识,振奋了民族精神。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不仅使法兰西摆脱了侵略者的统治,而且还使法兰西人民团结起来,民族感情迅速增强了,国王受到了臣民的忠心支持。由此封建君主政体演变成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王权进一步加强了。战后的英格兰,在经历了一段内部的政治纷争后,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8 09:32
目录
概述
原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