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林修竹,汉语成语,出自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原文:“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意思是指茂密高大的竹林,多形容幽雅秀丽的风景胜地。
唐·
杨炯《
为薛令祭刘少监文》:“良辰美景,必躬於乐事;茂林修竹,每协於高情。”
宋·
吴潜《哨遍(括兰亭记)》:在晋永和,癸丑
暮春,初作
兰亭会。集众贤,临峻岭崇山,有茂林修竹流水。畅幽情,纵无管弦
丝竹,一觞一咏佳天气。于宇宙之中,游心骋目,此娱信可乐只。
宋·
辛弃疾《
新荷叶》:茂林修竹,小园曲迳疏篱。秋以为期。西风黄菊开时。拄杖敲门,从他颠倒裳衣。
宋·
洪适 《
满江红·春色匆匆》:
曲水流觞时节好,茂林修竹池台永。望前村、绿柳荫茅檐,云封岭。
宋·周密 《
满江红·寄剡中自醉兄》:流水桃花西塞隐,茂林修竹山阴路。二十年、历历旧经行,空怀古。